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百姓宣讲 京华英雄

热血沃中华

2015年08月20日 14:14

大家好!我叫罗晨颖,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在读本科生。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热血沃中华》。

去年,我到密云县石城镇参加社会实践,这里到处是蓝天白云,一片青山绿水的祥和景象。但在70多年前,这儿也经受过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出现过不少的热血英雄。当地的老人跟我说,那时候他们这儿出了个有名的大英雄,大伙儿都叫他“小白龙”。听完爷爷给我讲“小白龙”的故事,英雄的形象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

“小白龙”大名叫白乙化,是辽宁人。他小名叫小龙,平时喜欢穿白色的衣服,指挥作战的时候灵活机动,所以人们都叫他“小白龙”。

1929年,白乙化考上了北平中国大学,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他的家乡遭受日本强盗的欺凌,还在读书的白乙化就向当时的校长何其巩提出了抗战申请,他说:“国难当头,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校长很快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白乙化回到辽阳老家,以吕方寺小学国文老师为掩护组织起一支“平东洋”抗日救国军,还被推举当上了司令员。他的抗日主张得民心顺民意,一年时间就发展了3000多人,成为辽西、热河一带抗击日伪军的主要战斗力量。

后来他担任了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团长,第十团是“知识分子团”,光是大学生就有72人。在团里,白乙化可是个“明星级”的人物。他身高1米8多,写诗、篆刻、京剧、足球样样精通。在战场外,他非常幽默平和,有时和战士们做游戏,大家总是合起伙儿来让他输,好让他给大伙儿来段东北“二人转”,或者清唱一段京剧。这样一个阳光帅气的棒小伙儿,还有不少杀敌制胜的绝招。

1940年2月,日军发动了对平西根据地的十路围攻,十团奉命在青白口一带阻击敌人。敌人多次派飞机来搜寻挺进军驻地,飞机在我军的头顶低飞扫射,子弹像雨点一样,压得八路军的部队抬不起头来。

白乙化下决心一定要让鬼子的飞机尝尝我们八路军的厉害。他从各连队抽出20名神枪手,集中起来在八连突击培训,他亲自讲解飞机的结构和要害部位,全都准备好了白乙化就带着射手隐蔽在河岸两边的小树林里。鬼子的飞机又来了,他们哪儿想得到飞机早已被三八枪瞄准了,子弹打着了飞机的油箱,敌机拖着滚滚浓烟,大头朝下扎进了塔岭沟里。

白乙化还有一手投手榴弹的绝活儿。战士们都说,团长投的手榴弹就像炮弹,又远又准。那是1940年6月,白乙化率领十团突袭丰宁县的大草坪敌军据点,这里驻扎着伪满军的一个营。十团攻到距离中心炮楼几十米的地方,遭到了敌人机枪的猛烈阻击。白乙化让战士把三颗手榴弹绑在一起,他倒过来握着手榴弹的头,拉开引线,瞄准方向:一二三,然后猛地一投,那三颗手榴弹就像长了眼睛,从炮楼的枪眼飞了进去,“轰”的一声,敌人的机枪哑巴了,战士们高喊着冲进炮楼,敌军被全部歼灭。

1941年2月4日,日寇集结了数百人,向十团发起突袭。战斗从上午打到下午,白乙化始终站在最前沿,指挥着将士们用步枪和机枪扫射敌人。下午三四点钟时,白乙化看到战斗即将取得胜利,他跃上山顶的一块大青石,对一营营长王亢下达命令:“王亢,冲锋!”喊声未落,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头部,白乙化高大的身躯倒下了,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乡亲们不忍心看着他横尸荒岭,就把自家的门板卸下来,抬着白乙化的遗体下了山,又按照民间的习俗,把他安葬在山下。几年后,抗日县政府在他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座纪念碑。但是因为害怕被日军破坏,乡亲们像对待自家宝贝儿似的,用油布细心地把纪念碑包好埋进地下。直到解放后,这座碑才被重新挖掘出来,碑的正面镌刻着四个大字“民族英雄”。

1984年,白乙化烈士纪念馆在密云县落成。如今,重建的丰碑矗立在石城镇的群山绿树中,上面镌刻着萧克将军手书的碑文:血沃幽燕,名垂千古。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时候,我来到这里,把一束鲜花敬献在白乙化的墓碑前。我在心里默默的说:请您放心,您用热血保卫的这方土地,将永远像今天这样美丽安宁。因为,我们都是您的后来人!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820/8303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