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经济

肖炼:“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是各国利益聚合的体现

2015年08月26日 15:54

 

1323844573508

肖炼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视频专辑:http://www.71.cn/2015/0826/833617.shtml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5/0826/833625.shtml

精彩观点:http://www.71.cn/2015/0826/833624.shtml

  PPT:http://www.71.cn/2015/0827/833702.shtml

今天我主要谈三个问题,第,“一带一路”;第二,亚投行;第三,风险和机遇。

一、“一带一路”或将改变全球经济格局

先谈一下“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怎么出来的?我们知道中国古时候有一个丝绸之路,这个全世界都知道,实际上有一个美国人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因为中国当时的丝绸之路已经打通了欧亚。这个人在美国是一个民主党的领袖,两次竞选美国总统都失败了,他当时每年都到北京来访问,专门还搞了一个刊物,就是说要搞一个新的丝绸之路。这是他作为一个政客提出来的。

(一)“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

2013年习主席正式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到2015年,就把它上升为国家战略了,有文件了,就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一带一路”就进入了中国的国家战略。

“一带”,主要讲得是陆路,就是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从中亚、俄罗斯到欧洲;第二,是从西亚波斯湾到地中海;第三,就是从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和印度,这比当初张骞的路更加宽了。“一路”,主要指得是海路。第一条,是从中国沿海港口到印度洋和欧洲;第二条,就是从港口到太平洋,辐射到非洲。

最近张高丽表示“一带一路”打造六个经济走廊。第一,中蒙俄;第二,新欧亚大陆桥;第三,中国、中亚和西亚;第四,中国中南半岛;第五,中国和巴基斯坦;第六,孟加拉、中国、印度和缅甸。

“一带一路”如果能够建成,它将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它将创造一个绕地球三分之一长的经济带。覆盖了44亿人口。经济总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中国是10万亿,剩下的一半是由其他国家贡献。这样就把波斯湾地中海给连起来了,最终把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都连起来了。李克强最近去拉美主要谈了一件大的事情,就是把巴西和秘鲁给连起来,这就把大西洋和太平洋给连起来了。现在的阻力在于它要经过亚马逊森林,这个可能会遭到森林环保组织的反对。另一条路,可能从沙漠过去,涉及到哥伦比亚,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这是中国的第一个设想。第二个设想,就是太平洋和大西洋。这是在为“一带一路”做的准备。

第二,就是尼加拉瓜大运河。要想从大西洋到印度洋,必须要经过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是美国人开的,美国人把这儿一堵,中国的资源怎么过来?只好绕马六甲海峡,现在正在论证之中。现在大概有这么几条路可以过去。大家看,尼加拉瓜大运河,无论从它的长度和难度都比巴拿马运河要高,这是一个设想。这是和“一带一路”相关的。

还有一条,就是克拉运河,在泰国。如果美国卡住马六甲海峡,我们的油气资源就过不来了,因为中国80%的资源是要通过马六甲海峡的,中国如果把克拉海峡打通,实际上就不用经过马六甲海峡了。这个就是和“一带一路”相匹配的,这个还正在论证之中。当然它的难度就是泰国、美国以及日本在那儿捣乱。这是整体的一个设想。

如果那两条干不成,中国还有一条中巴铁路,从喀什修到巴基斯坦的港口,这个要是建成的话,马六甲海峡就不用绕了,中国有三条路,这个已经达成协议了,签了协议,前两个还没有干,现在就是李克强总理正在做这个事情,这是整个的战略格局。那么为什么要搞“一带一路”?当初李克强提出来要建东南亚经济共同体,他讲的是要搞一个“双轮”的理论,就是安全和经济两个轮子一块在转。

(二)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

具体来讲,“一带一路”建设有七个原因:第一,中国经济实力上升;第二,国内有大量过剩的产能;第三,中国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第四,合理运用过剩的外汇储备;第五,为京津冀一体化和长三角一体化寻找出口;第六,要掌握国际规则的主导权、国际贸易的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第七,中美博弈。

 第一,中国经济实力上升。

中国GDP去年已经超过了10万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超过德国、意大利和法国三个国家GDP的总和,去年日本的GDP只有4.8万亿,那说明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日本的一倍以上。中国GDP从2000年1万亿美元,到去年突破10万亿美元,用了14年的时间。美国从1万亿到突破10万亿用了31年的时间。这么大能量的中国还愿意接受美国制定的规则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样中国整个GDP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67倍。中国的GDP一年的增量就相当于一个土耳其GDP的总量。两年GDP的增量能创造出澳大利亚一年的GDP。中国同时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贸易总额达到14.16万亿,美国只有3.9万亿。中国的贸易已经占了全球的12%。全世界每生产一美元的产品,有30美分是来自中国。同时中国的出口占有率是全世界第一,美国是第三名。中国制造的电脑、手机、太阳能和纺织品数量是世界的第一位。这就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操作“一带一路”的经济实力。

第二,国内有极多的过剩产能。

每年中国要消耗6000多亿过剩的钢铁,中国的钢铁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如果我们的高铁走出去了,我们国内的钢铁不就能解决了吗?国家监控的商品中,过剩的达到620多种。所以,通过这个“一带一路”,我们过剩的钢铁、水泥以及产品,就能走向全世界。还能向外输送过剩的人口。由于城镇化,农村的劳动力占人口的比重从70%下降到40%。比如中国和中亚打开之后,这些人就可以到西伯利亚种庄稼了,到中亚去卖东西。

 

第三,中国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现在中国的高端产品已经走向世界了,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的技术拿到国内,然后升级、提高后卖到美国、德国,这个很了不得。德国是以高端制造业为豪的,德国居然要买中国的高铁。这就对中国高技术出去产生重大的影响。现在沪深股市涨的最多的是谁?高铁。当然这两天在调整,神车前一段已经超过通用了,这两天就算跌回来也是第二名。

第三个就是北斗导航,将来北斗的精确率在中国会超过GPS,那以后谁还用GPS呢?高铁现在是进行时,核电和北斗是将来进行时。高铁开路了,以后核电和卫星导航就紧跟其上。有人说,李克强是中国高技术制造的推销员,他只要去一个地方,就拿下一个单。现在拿下来的,就是非洲55亿,尼日利亚35亿,津巴布韦19亿,而且克山和莫斯科之间的高铁是200亿。英国也用中国的高铁了,英国还准备要用中国的核电,美国波士顿也是用中国的高铁。所以中国除了神车之外,整个局面已经全部打开了。

中国的核电装机已经占世界第一位了,而且已经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前一段为什么没有推呢?主要是由于日本那个核站事故爆发之后,全世界对用不用核电表示怀疑。现在这个事好像有所缓和,中国的核电只要推出去,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中国北斗将由五颗卫星变成三十颗,也就是说全球都覆盖了。北斗的产值将达到4000亿,重点占有率将达到80%。同时北斗和欧洲、俄罗斯在进行合作,那也就是说全球的卫星定位中,美国GPS,中国的北斗,以及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第四,我们有大量的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3.8万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比世界上最富有的七个国家外汇储备的总和还要多。相当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资金的7倍。但是这个钱收益非常差,因为美国人在那儿搞量化宽松,我们的国债就面临着缩水和贬值的风险,中国就会受到损失,现在中国在国债这个问题上被美国给挟持了。

第五,为京津冀一体化和长三角一体化寻找出口。

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三个大的经济区,如果它的能量起来了之后,你怎么给它消化?通过沿海的港口,一条是通往欧洲和非洲;另一条是丝绸之路,通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匈牙利。长三角也可以借这条路。这就把这三个经济区连在一起了,也把国内的经济和国外的经济连接起来。

从陆上之路来看,“一带一路”将拉动中国的货物贸易,整个“一带一路”将成为全球最长的经济走廊。在未来十年,“一带一路”的贸易将达到2.5万亿。从海上之路来看,它的前景比陆上之路更广大,因为它的运输成本很低。因此,“一带一路”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埋下了伏笔。

从今年第一季度情况来看,“一带一路”已经初见成效了。整个“一带一路”的国家在华投资的商家达到457家,增长18.4%。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2360亿,占中国外贸进出口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说“一带一路”在咱们经济下滑,外贸不好的情况下,支撑了中国出口,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数字。

第六,要掌握国际规则的主导权、国际贸易的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

世界上最高层次的竞争不是商品竞争、人才竞争、贸易竞争,而是制定国际规则的竞争。美国搞的跨太平洋组织(TPP)的实质是什么?就是争夺在亚太地区的主动权。奥巴马说,亚太地区的贸易制定权不能由中国来制定,他为什么反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问题就在这里。

 

第七,中美博弈。

美国认定世界上有六个邪恶轴心国,中国名列第五位。布什上台之后,准备对这六个国家进行惩罚,但是2001年,全球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911,拉登把纽约的双子塔击毁了,小布什觉得恐怖主义比那六个邪恶轴心国对美国的威胁更大。这样美国就提出了重返亚洲,这是当前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去年、前年,大前年,我多次访问美国华盛顿的一个智库,叫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我和他的研究员进行交流,我说你们重返亚洲,中国可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你不跟中国搞好关系,而跟亚洲周边这些国家拉拉扯扯,那亚洲能够有真和平吗?你到底是要真和平还是要假和平?他让我给憋得没话讲了,酒后吐真言,说21世纪人类最大的事件是什么?中国的崛起。只要中国不犯错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力量能够阻止中国的崛起。既然美国阻止不了中国的崛起,但是美国可以延缓中国崛起的速度,缩小中国崛起的范围。

我就在周边这些国家整天折腾你,看你怎么崛起。回国之后,我看到国内有些媒体说,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美国就是想把中国整垮。把中国整垮谁去买美国的国债,谁把物美价廉的产品卖给美国。美国的真实战略意图是什么?就是让中国不死不活,最符合他的国家战略利益。这是第一个。

第二,是美国发生了重大的革命,什么革命呢?就是能源革命。由于水裂压裂技术的发明,能够把藏在石头缝里面的页岩气和燃油给挤出来,美国将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输出国。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将从过去的80%下降到15%以下。而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将从过去的不到5%,上升到未来的60%以上。如果中美发生冲突,美国只要把马六甲海峡卡住,北京、上海、广州一半的汽车,全部都要抛锚。当初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为什么偷袭珍珠港,就是因为美国要卡住这条路。日本比中国更可怕,他90%的资源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这是任何亚洲的国家都感到非常担忧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搞“一带一路”,喀什到瓜达尔港的这条铁路已经开始动工了。这样就可以不走马六甲海峡。这就把这个瓜达尔港变成整个“一带一路”的一个战略支点,现在巴基斯坦非常的欢迎。这次李克强去的时候被当作最大的贵宾,整个领导集团倾巢出动欢迎他。因为这条路修成之后,就可以把巴基斯坦的经济拉动起来,同时把欧洲、中东也给连起来。这样巴拿马运河和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钳制作用就会降低。中美实际上就进入了由陆权向海权的争夺,也就是中美博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我去美国访问商务部,商务部的官员私下里对我讲,美国对中国加入WTO非常后悔。我就问他为什么?哪知道十几年之后,你们就变成世界的老二了。既然你现在已经进来了,我也不能把你赶出去,那怎么办呢?美国就搞了一个TPP,就是跨太平洋的贸易合作伙伴协议。这就是美国。在WTO这个框架下竞争不过中国了,改变游戏规则。

美国重返亚洲已经形成了战略理论,美国在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泰国驻军,对中国形成一个战略合围。美国对华战略调整的重要标志,就是2010年7月希拉里在河内宣称,南海涉及美国的国家利益,此话一出,日本、越南、菲律宾就都在西沙南沙跟中国捣乱,在岛上建军事基地,而中国在南沙群岛中是最后一个建基地的,也就是说南海问题是美国和日本、菲律宾联合起来遏制中国崛起的一个信号。因此,我们的“一带一路”是对他们钳制的回应。

第四,美国通过东盟来遏制中国。

第五,就是美国搞TPP来肢解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去年11月北京APCE会议上,美国就在美国大使馆召集11个国家,当着中国主人的面开私会,他们本来想在北京达成TPP,让他签定协议成功。由于谈不拢,最后没有形成。

当时在亚太这个会议上,习主席就提出了亚洲自贸区,英文缩写叫FTAAP(亚太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在此之前,中国制衡美国TPP的时候是搞了一个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但是RCEP搞得不太成功,主要原因是许多亚太国家不愿意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参加TPP的,有新加坡、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既是区域周边合作的伙伴,同时又是TPP的合作伙伴。他们不愿意得罪美国,也都不愿意得罪中国。这样习主席后来就提出来搞大一点,搞一个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区。但是现在整个亚洲地区的自贸区搞不成,于是中国先搞双边的,比如和韩国已经达成了FTA(自由贸易协定),就是中韩双边自贸区,减税93%,这就搞成了,中澳也搞成了,中日韩正在谈。如果说中国跟韩国的FTA,就是双边自贸,我已经谈成了,那么韩国加入TPP还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这个东西都是中美之间在进行博弈。

刚一开始是亚太自贸区,就是FTAPP来对抗TPP,而FTAPP的整个范围超过了TPP。TPP一共12个国家,但是亚太地区自贸区包括了几十个国家,参加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50%以上。同时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也进来了,涵盖是17.23亿美元。但是FTI,就是搞这么多国家在一起弄的话,中国怎么操纵,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国家发改委以及各方面的智库最后提出一个方案,搞“一带一路”。为什么?“一带一路”有实的东西,FTAPP有60个国家不好办。以国内的港口为支点。巴基斯坦的那个港口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把它拿下了,斯里兰卡的港口和非洲的港口,我们已经达成协议了。这样,抓住了港口,就掌控了国际贸易的主导权,定价权和资源分配权。就是我前面谈的,为什么要搞一带一路,是要争夺话语权。“一带一路”是这么提出来的。

(三)如何开展“一带一路”建设?

2014年提出了互联互通,习主席讲如果把“一带一路”比喻成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和经络。同时又提出到2025年之前,整个亚太地区实现无缝的连通,海上、天空、网络整个连通到一起。我们巨大的过剩的产品以及过剩的能量就可以向外推送。我们还搞了一个PPP(公私合作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也就是说不能单靠政府,要公私合营,重点抓什么?基础设施,这是中国的强项。只要基础设施投资增加10%,GDP就可以增加一个百分点。这是世界银行的统计。

 

怎么通呢?具体来讲是五通,第一,通政策。以前的政策是由谁制定的?美国制定的,现在呢?我们不受美国的制约,我们这些沿线国家搞一个统一的政策。

第二,设施通。它的合作基础就是网络。前两天开了世界网络会议,而且现在股市上涨的最凶的就是网络股,都有关系。通贸易,通金融,通民心。五通是作为“一带一路”的实行点。

同时“一带一路”是实的,它的贸易占了中国总贸易额的四分之一,中国过去十年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增长了19%。而中国外贸平均每年只增长4%,5月份是下滑的。整个“一带一路”如果建成,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就等于德国、意大利、法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全给买过来了。那么他们怎么能不高兴呢?为什么德国、法国最后背叛美国,要加入亚投行?他有好处呀。而且中国对外纯投资达到5000亿美金,将近有5亿人次的中国老百姓在全世界溜达,谁不欢迎。

整个“一带一路”的涉及44亿人口,21万亿美元,铁路8.1万公里,服务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所以“一带一路”就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因为他们都会得到好处。60多个国家都开始响应。全球的经济过去十年增长的只有9.5%,而“一带一路”过去十年的增幅达到14.8%。整个“一带一路”中,现在搞的最好的就是铁路。

同时“一带一路”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年增长率达到11.9%。整个国内基建规模达到一万亿以上。整个海外项目达到524万亿。现在60多个国家对“一带一路”都表示支持,涉及业务190多个国家。现在中蒙俄铁路已经开始搞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欧亚发展带,蒙古还搞了一个草原之路,跟中国的“一带一路”相接,俄罗斯搞了一个俄罗斯的茶叶之路,和中国的“一带一路”相接。现在整个形势都非常的喜人。

东欧也已经开始过来了,前两天中国和匈牙利签订协议,匈牙利是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波兰的投资局长说“一带一路”的影响将大于美国当年搞的“马歇尔计划”。“一带一路”现在已经伸向了中东,阿联酋说准备向东看,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合作主要是能源合作,这是中国所需要的。阿拉伯国家同时需要中国的什么呢?核能,航空,卫星,以及新能源。

“一带一路”还已经推向了非洲。现在中国已经承诺向非洲国家提供十万名的培训名额,成立中国亚非合作中心,同时给予不发达国家零关税,这些都是不带政治条件的。前面谈了,我国制造业人口是1.24亿,相当于60年代日本劳动密集型转移时的12倍,世界上有哪个地区能够承担这么多的劳务出口?除了非洲,其他地方都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带一路”伸向非洲,就为中国大量的农民工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基础。

“一带一路”也涉及到国内26个省市,按照国家最近颁布的文件,它主要是两个核心区,一个就是古代丝路核心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六个省市;第二是古代海上丝路核心区,包括福建、上海、广州、浙江五个省。上海是起带头作用的,浙江是搞海洋示范区,福建是在泉州搞了一个“海丝”先行区,海南是搞国际旅游岛;第三,就是广西、云南、西藏,这个主要是为北部湾、珠三角以及大湄公河地区打通渠道。还有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东北三省,准备将六个海关统一开关。北京主要是京津冀一体化,最后要和“一带一路”接轨。此外,山东,江苏,西藏,重庆,香港也都开始行动起来了。

二、一带一路需要亚投行的支持

怎么推进“一带一路”?没有钱怎么搞“一带一路”?这样就提出亚投行来了,亚投行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又是美国人。六年前我去访问美联储旧金山分储,我向他们的银行专家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上海要准备成立世界金融中心,美国有什么看法?他不表态,我说中国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怎么解决它的效率问题?他当时给我提出来了说那么多钱搞一个亚投行多好啊,亚洲缺乏基础建设投资,当时他这么提出来的。因为我当时有记录,这只是美国专家们提出来的意见,这是化解中国外汇储备一个很好的办法,搞一个银行,帮助亚洲投资,美国当初的银行专家是支持的,现在美国政府反对了,为什么?这是地缘政治决定的。

(一)中国筹备建设亚投行的原因

那么中国为什么搞亚投行?主要由五个原因,跟“一带一路”有相似的地方。第一,“一带一路”得有钱,没钱什么都别谈;第二,就是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寻找出路;第三,满足亚洲地区基础建设投资的需求;第四,优化国际金融体系,也包括中国金融体系。亚投行成立的时候,《中国日报》邀请我写了一篇文章,我的题目是优化国际金融体系,就是要使国际金融体系更能够反映全球经济的发展;第五,就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是什么关系呢?“一带一路”有抓手,中国能操纵它,“一带一路”比自由贸易区好办,但是它不如亚投行,行长是我们的,规则由我们来制定,钱往哪儿投我们定,这个事儿不就好办了吗?也就是说,把债权变成股权,股权才是真正的老板。拿债权最后就是杨白老管了黄世仁了,就成这么一个结果了。

亚投行是“一带一路”的资金库。中国搞一带一路,亚投行,实际上中国是有准备的,如果搞不成,还有后手准备(金砖国家银行),它也是搞基础投资的,还有丝路基金400亿,现在这两个在运作,假设它们两个也不行了,还有中投,中投资产有4000亿,亚投行才1000亿,等于四个亚投行。那么我们既然有这么多钱干嘛还要拉外国人来呢?大家的事儿,大家一伙办,不是只由中国来掌握。还有一个中国进出口银行坐镇,我们是有这个保障的。

中国拥有的海外资产6.3万亿,净资产1.8万亿。这么大的一笔钱,如果不把它管好,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就是说,我们就不要用买美国的国债这么一个低收益的行为来支持美国的经济建设。同时亚洲国家需要基础建设投资,即使菲律宾整天跟中国叫板,他也需要亚投行,因为基础设施投资时间周期长,风险大,收回成本低,亚洲地区每年需要的基础建设投资是8000亿美元。但是亚洲开发银行(日本人当行长),每年只能提供大概200亿,远远不能满足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

 

亚投行的成立可以倒逼国内的金融体系改革,解决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和制定权,降低亚洲国家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1947年,美国在二战之后搞了一个“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一直统治了70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GDP现在已经超过了全球的10%以上。但是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不到5%。那就是说我出的钱,我却不能控制,这对中国来讲是非常不公平的。 

现在成立了亚投行,这个钱怎么用,中国可以有发言权,但是也不仅仅是为了中国,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牟利。但是美国不愿意放弃旧的金融体系。欧洲人说,美国人好像时间还停在1944年。实际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年前就通过了一个决议,要把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增加一倍(从百分之三点几提高到百分之六点几)。当时美国人跟我说美国人没有意见主要是欧洲不同意,因为整个世行中间的投票权是一个100%,不是说你出多少钱,你的投票权就多,就跟这次亚投行一样,你的份额就有3%或5%,你不能增加,欧洲不干。

现在欧洲为什么干了?欧洲发生了金融危机,向中国要钱,欧洲的工作做起来了,美国不干了,奥巴马政府干,国会考虑了四年还是不批准。中国等不急了,不跟你玩了,我搞一个亚投行。有一条非常不合理的规定,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凡是重大的决议,必须要有85%以上的多数票通过才行。美国占多少?16.75%,那就意味着只要美国不同意,什么决议都通过不了。

亚投行成立之后,就可以改变当前国际金融体系不合理的情况。世界银行是是被美国把持的,亚开行是被日本人把持着。去年亚开行选行长,都支持中国来,日本连续当了七八次就是不让权,中国气得没招儿,这是最后逼出来的,亚投行是这么出来的。亚投行就是为了改变国际金融体系,亚投行的成立就是一个国际的新鲜事物,它的诞生也经过了巨大的波折。2013年习主席在印尼提出建立亚投行,最后德国、意大利、法国都开始加入亚投行。这里关键一票是谁?是英国。本来G7有一个协议,对亚投行采取统一的步调,要进去统一进去,要不进都不进,自己不能率先进行。英国为什么就开始进来了?实际上英国不是第一个进来的,卢森堡是第一个,卢森堡进来之后,私下跟中国达成了秘密协议,说我加入亚投行,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欧洲的金融中心,别看它只有几百万人,但是他怕得罪欧洲和美国,跟中国讲,我进来但是你不能事先透露,5月31号再公布,美国反对也没有用了,这个消息让英国人知道了,英国人一想,他要进去了,那么我这个地位就没了,这样英国人就抢在卢森堡之前向世界宣布。

这样英国为什么要进来?英国讲的很清楚,我加入亚洲行是为了我的国家利益,我不是美国,美国是为了制衡中国,而英国是为了跟中国做生意。英国进来之后,德国、法国、意大利就坐不住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多米诺骨牌的坍塌。到3月31号的时候,有57个国家加入,成为亚投行的成员国,整个态势说明亚投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亚洲的区域组织,而是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组织。

57个国家中有37个国家是在亚洲之内的,剩下20多个国家是亚洲地区以外的。说是区域银行,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银行。这样亚投行它已经覆盖了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这个力量就非常大了。这样意向国的成员国已经超过了亚开行的数量,亚开行成立的时候只有31个,我们现在是57个。同时印度和俄罗斯的加入使亚投行名副其实。

3月31号之后再加入亚投行,就只能以普通成分身份来加入了,没有投票权,就等于有交钱的义务,却没有决策的义务。原先我们估计只有30来个国家,一下子变成57个。整个亚投行的朋友圈就涉及了除美洲以外的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四个参加的;欧盟一共是28个国家,一半参加了,14个;经合组织,OECD,世界上发达国家俱乐部一共有21个参加了;G7国家有5个国家参加了,整个亚投行在世界的金融体系已经处于一个不可忽视的角度了。

被排除外在的是谁?美国,这事是美国专家提出来的,美国政府反对,美国政府反对他把责任推给国会,奥巴马说我想进入,但是国会不同意。日本是在犹豫到底进不进,德国进来之前默克尔曾经直接打秘密电话给安倍,说你赶紧加入亚投行,我要进了你赶紧进来。日本犹豫了半天,最后还要跟着美国跑。朝鲜想进,中国也不让进。马英九要以国家的身份进,那中国不同意,中国强调台湾可以以地区身份进可以,你要以国家的身份进不行。所以现在马英九就是说还要进,民进党的蔡英文就批他,说你丧失国家主权。大概世界上就是这么四个国家和地区在反对。

亚投行章程已经通过了,给亚投行的定性是由无偿的,非常驻的董事会组成。董事会成员国不住在亚投行总部,就是不住在咱们西城的金融街。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建在华盛顿,我去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访问过好几次,一个庞大的国际官僚机构,雇员有12000人,整天在那儿扯皮不干事儿,世界银行的亚洲部领导是印度人,他的雇员80%是从印度招过来的。我们亚投行以后那是中国人管,以后到那儿去工作也不错,当然了不会全是中国人。总部是在金融街,工作语言已经确定是英文,讲中文也不太好,讲日文肯定不行。招聘是按照国际标准,只要够格,都可以成为它的雇员。

它的治理机构大概是董事会管理层,基本跟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差别不是太大。但是它的宗旨和目的,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一样。世界银行主要是扶贫为核心,但是亚投行主要是基础建设。亚洲国家向世行借钱,手续繁杂,填表填了一两年,最后告诉你不行,你找亚投行,很快就搞定了。中国办事快,北京半年就起一栋高楼,莫斯科教会的塔四年还没有修起来呢,中国基础建设的确快,但是质量有点问题,把质量管好了,那以后肯定是行的。

亚开行和世界银行只对成员国开放,亚投行向全世界开放。他是一个扁平化的,因为亚投行的行长在世界银行干过,他作为副行长对世行的弊端都很清楚。最关键的是投票权,有人说中国放弃一票否决权,中国说这是伪课题。投票权怎么确定的?75%给亚洲国家,剩下25%才给欧洲和大洋洲。

12个董事会成员中有3个人是亚洲以外的,有20多个国家都想争这3个理事会的成员,英国、德国为什么提前来,就是要争董事会成员,中国很聪明,你们去讨论吧,我没意见,你们选谁我都同意。除了12个董事会之外,还有600多票,分给其他国家,有的国家拿不出钱来,中国可以先借钱给他。这样中国就是在亚投行各个方面都处于优势。

也就是说,他的投票权怎么决定,GDP的60%和PPP(购买力评价)的40%权重加在一起,那中国肯定最多了。中国GDP超过10万亿,中国的PPP超过了美国。肯定是第一名,占30.85%。第二名是印度,接下来是印尼、德国、韩国。俄罗斯都没混进来,现在是这么一个情况。印度很积极,因为他可以当老二了。中国在一千亿的注册资本中,占297.8亿。有一条硬性的规定是,凡是重大决议(职位怎么分,股权怎么分,钱往哪儿投)要有75%投票通过。

将来使用什么货币?三种可能,第一,美元,因为美元比较方便,结算成本低。第二,人民币,人民币就是结算不方便,因为我们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但是现在他是为亚洲货币奠定基础,成为亚洲货币的茅,所有的亚洲货币都要盯着人民币,都要盯着中国了。全球14个清算银行中间有7个是在“一带一路”国家,这样就为人民币国际化做铺垫,人民币起码在亚投行中间成为计价结算融资的货币。这可了不得了,这个要做成了,那中国就控制了货币的发行权、铸币权和税收权。第三,妥协的方案是搞一个亚投行的货币。搞一个组合货币,这57个国家按照国际货币的权重搞一个类似于SDR,就是特别提款权这么一个货币,中国的地位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它的投资方向,主要是铁路,公路,电力,正好是中国的三大优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全面走向亚洲、欧洲、世界,奠定了基础。

再谈一下其他国家加入亚投行的目的,各自心怀鬼胎,到你这儿来不是学雷锋的,都是要得到好处的。东南亚主要是争夺基建投资,越南、菲律宾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印度的火车,一小时40公里,我们改革前就80公里了,我们现在400公里,是印度的10倍。我曾经去坐过印度的火车,上面没有厕所,所以中国高铁去了之后,印度肯定是非常欢迎的。印度这次受到热浪袭击,医院里没空调,中国海尔在那有广大的市场。欧洲国家中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要争夺在亚洲地区的金融权,德国企业卖的最多的是德国汽车,奔驰、宝马、捷达不都是德国的嘛,也就是说它们要为德国产品打开这个市场,它是这个考虑。

澳大利亚,意大利,主要是中国资源的出口国,不跟中国搞好关系,他这个东西卖给谁呀?俄罗斯跟他也是一样,争夺资源的市场,同时要抢占亚洲的份额。中东国家的主权基金比中国还要多,那些土豪们有大量的钱,投到美国的国债跟中国一样吃亏了,然后这笔钱要找出路,他们的钱尽管是石油给弄来的,但是也不能让他贬值。投资亚投行不就是一个新的渠道吗?世界银行、亚开行的行长表态欢迎亚投行的成立,为什么?世行和亚开行的能力不够在基础建设投资上洒钱,而中国有这个能力。

这样外国人就讲了,说美国搞的TPP是软件,它制定一个高的标准,把人权也放到里面了,那人权不是经济问题,是政治问题。亚投行没有这个事情,那就是说亚投行是什么?是硬件,没有硬件你软件也搞不成。刚一开始G7要为亚投行制定标准,美国一看,我进不去了,那我给你制定标准,中国不干,凭什么让你制定标准?我们成立的银行怎么能让你制定标准呢?同时,亚非拉有24个新兴经济体国家期待亚投行的成立,美国想阻拦亚投行,只能是望洋兴叹。英国加入亚投行之后,美国说你干嘛不跟我商量,英国财长说,这是我们国家的事儿,干嘛要跟你商量,我当初给你打招呼了,美国说你没有正式跟我讲。

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对当前金融体系的不满。从另一个角度说,不是我要支持亚投行,是我对你不满,我就选择了亚投行。同时世界上多一个金融组织,来抗衡美国的霸权主义,对欧洲也是有好处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英、法、德、意,加入亚投行,整个发达国家联合在一起,就挫败了美国政府试图干扰亚投行的阴谋。其他欧洲国家在争论亚投行的欧洲分部建在哪儿,这些国家是在争这个。

 

荷兰的总理讲,说我们不能看到世界上亚投行这个飞驶的列车,从我们眼皮底下飞过,而不上车。全球就倒向了亚投行。这样中美亚投行的博弈,中国首次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奥巴马改变了态度,我不反对成立亚投行,国务卿说,欢迎亚投行,亚投行和世行、国际货币基金要合作,要按高标准来实行。日本内阁在攻击安倍了,说你为什么不加入亚投行,韩国都加入了。亚投行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高铁,中国可是从日本学来的高铁,它那个质量可能标准比中国可能还要好一点,但是中国比它便宜,中国的性价比比它好,也就是说日本失去了在亚太地区挣钱的一个机会。安倍就开始捣乱了,搞了一个11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也就是说,争不过中国了,拿出钱来跟中国捣乱,中国有57个国家,这回再一增资不就三千、四千亿了,所以日本跟中国捣乱,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三、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风险和机遇

最后谈一下“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风险和机遇,这个风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地缘政治的风险;第二,非传统安全的风险;第三,传统安全的风险;第四,法律和道德的风险。

第一,地缘政治的风险。

现在美国和日本拆台失败了,就开始搅局。在南海,在钓鱼岛,在中国的西沙,美国出军舰在惹你,中国绝对不能上钩,中国不动,他就没辙,你不让我建,我就在那儿建,你还敢怎么着。维持现状,按照中国目前的速度再干30年,钓鱼岛,台湾,南海,早晚是我们的。美国离它一万多公里呢。

这样他们就想用各种方式给亚投行施压,欧洲人很聪明,说亚投行还没成立你就说它不符合标准,那我不进到亚投行,我怎么监督他呀?美国没话讲了。

第二,非传统安全的风险。

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这个高铁建到巴基斯坦,塔利班来了,那怎么办?最后把铁路给扒了,把建筑工人给围起来,就是他挑动,同时这些东西我们也控制不了啊。发水灾了,下冰雹怎么办?所以这些问题都应该考虑到。就是说这些问题在“一带一路”和建立亚投行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到其中。同时沿途地区搞得挺好,政变了,这个事儿不就麻烦了吗?

举一个例子,斯里兰卡前总理跟中国关系非常好,我们在那儿建了一个斯里兰卡最大的电站,占整个斯里兰卡发电量的40%,发电厂成立的当天斯里兰卡的电价下降25%,最后印度和美国害怕了,因为那是印度和美国的地盘了,他们就发动政变。这个政变跟乌克兰是一样的,他们就收买这个选票把前总理给弄下去了,新总理上来了,说和中国签的单无效,中国一施压他说还可以谈一谈。现在这个事情在磋商之中,没有结果。

第三,传统安全的风险

中泰高铁和英拉谈得好好的,后来说英拉受贿,最后这个事儿就黄了。泰国去找日本,当然这个事儿最后还没有定。我们搞中缅水电站,说你破坏环境,然后鼓动村民把路一占,那这个水电站怎么弄?这些就是传统的安全风险。

第四,法律和道德的风险

这些国家涉及几十个宗教,而且各个国家的法律都不一样。咱们中远集团在希腊的老总,我和他聊过,他说不敢开除工人,招的工人要养他一直到死,那得背上多大的成本呀。如果把他开了,希腊工会不干,希腊为什么破产?他光说不干,整个国家吃福利,吃到最后国家破产了,把中远给套在那儿了。其他国家也是一样。所以这些问题如果发生了,中国企业和当地的法律产生冲突怎么办?在那个地方怎么打官司呢?这也是问题。

那么对待这些风险怎么办?也有专家提出来,就是把这些规范为两容、两分、两轨。

两容是什么呢?就是“一带一路”尽量要和当地原有的框架要兼容,就是本来他那儿搞了一个茶叶之路,那就把中国的丝绸之路和蒙古的草原之路,和俄罗斯的茶叶之路,好好研究一下,捆在一起。也就是说,这“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你蒙古的事儿,俄罗斯的事情,是全世界的事情。

第二,同时要和亚洲地区的力量包容。不能学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你不是我这个圈子的,你不是我OECD的,那你就甭想加入我这个俱乐部,也就是说我这个“一带一路”,既有地区内的合作,又要有地区外的合作。比如我们的两洋铁路就是域外的,这样就等于“一带一路”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就是要有宽容,容纳之心,而不要排外。美国的TPP就是排外的。所有的规则只有到我这个圈子里面来,你才能享受。不是我这个俱乐部的,你就得不到。“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是不干这个事情的。

第三,就是两分。什么叫两分呢?就是要分工负责,谁的责任就是谁的,不能全包,也就是说亚投行投了这么多钱,不能由中国政府来买单,如果发生了亏损,该是谁的责任就得谁买单,得把它捆上。巴基斯坦建一个大港,中国投钱,投完了之后,那儿出了问题了让中国买单,那也得把你捆上,我要赔一百万,你也得拿出50万来,这个事儿不就好办了。同时,安全风险也不能全靠解放军呢,就像美国一样,它有七个舰队,航空基地,中国要慢慢来。

同时要把维护中国的安全和维护当地主权国家的安全结合。我去非洲访问有一个感受,就是做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要和宗教系统搞好关系。“一带一路”走出去之后,很多问题不是政府能控制的。中国在非洲办了很多好事,美国人到教堂里一捣乱,非洲就跟中国人闹。这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实力走向了世界,软实力怎么走向世界?

第四,两轨。两轨大概有四个,第一,就是安全与经济的双轨。比如说南海它在争端,并不影响我们在经济上跟它发展关系,中国和菲律宾、越南,在南海互不相让,但是菲律宾和越南却是亚投行的创始国,这就是做得很好。同时整个领土问题不影响中国丝绸之路的建设,这是两条路。

再一个双边和多边要接轨。“一带一路”是一个多边的,亚投行也是一个多边的,但是并不影响中国和韩国之间建立自贸区,就是双边和多边可以互相融合,互相促进,而不是互相的对立。

同时南海和印度洋形成双轨。中国不是印度洋的国家。但是如果巴基斯坦的港口打通,中国的力量就进入了这个印度洋。如果克拉运河和两洋铁路的建成,那中国的势力就伸向了大西洋,印度洋。使中国全面形成一个海上的大国,那就是我们努力实现的中国梦的版图。

从策略上来讲,因为“一带一路”最后是要到欧洲,抓住了欧洲,就可以制衡美国。欧洲对美国是不满意的,但是他又不想得罪美国。中国就可以利用欧洲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分解欧洲和美国。同时利用当前普京这个强势的俄国总统,维持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他们只要在那儿干,中国的一带一路就会走得更远。

同时,亚投行从经济上来讲是在考验中国管理经济能力,为什么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搞不好?就是因为他排外,效率低,官僚主义,那亚投行跟他一样,还搞亚投行干什么?这样亚投行也就是说在吸取这个经验教训,在放款的速度、范围、效率上,要及时进行跟踪评估,还有提高统一度,防止腐败,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你不能把国内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那套东西搬到亚投行去,那就把他给毁了,我不是说现在管的不好,但是这个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这样我们如果把亚投行管好了,“一带一路”自然就会成功。   

亚投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机遇,这样实现“一带一路”,正好跟中国三步走的战略是同步的。中国不是要在2050年之前,初步实现中国梦嘛,怎么实现?“一带一路”给你指路了,高铁、核电、航天是中国具有自主创新的核心领域,先拿这三个走,剩下其他的技术逐步走向国外。形成一个世界的超级大国,展现中国雄厚的资本实力和我们雄厚的经济实力。最终掌握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如果一旦能够成功,将使国际金融格局、经济格局和地缘政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人类的文明回到原来的起点。人类文明是从哪儿来的?欧亚文明,中国的古代文明,欧洲的意大利、希腊文明,以及幼发拉底河的文明,这是人类世界的文明,那个时候没有美洲的世界,如果亚洲的文明给它串起来了,亚洲铁路打通了,“一带一路”实现了,美国还有什么资本?到那个时候美国制衡中国也就没戏了。

中国现在已经见成效了,国际上整个金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跨境支付体系里面,中国银联卡已经进入了国际支付体系,那就是说在“一带一路”以后,你走向全世界都拿银联卡,直接刷卡就行了,现在我们还是受限制的。亚投行成功之后,中国的货币就可以直接支付。同时中国现在已经有制定国际黄金价格的权力了。伦敦已经吸纳中国成为伦敦国际黄金的会员。这两个是中国改变国际金融格局的具体步骤。同时会加快中国国际化的进程。最后全球的贸易的定价,国际商品价格的定价,人民币有发言权,最终人民币成为世界的储备货币、支付货币和交换货币。

这样通过亚投行,我们就可以打通全世界的融资链条,把欧洲、中东、拉美融合在一起,打造成一个完整的亚洲投融资链条。通过亚洲大陆的高铁网络,以及海洋和陆地的格局,重组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这样全球的文明就回到了亚欧地区。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826/8336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