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将监管前移 不让国企的权力想入非非
2015年08月28日 11:23根据广东省委部署,2015年3-4月,省委巡视组对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13个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巡视并反馈了巡视意见。其中,大型国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巡视整改情况格外引人注目。作为省属国有独资企业,2014年广晟公司跻身中国500强企业第296位、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第54位,经济体量巨大。而去年9月以来,广晟公司原总经理钟金松、原董事长李进明、副总经理谢亮等高管先后被省纪委宣布查处,引发连续的人事“地震”。而此次披露的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也显示广晟公司在党风廉政建设和解决“四风”等问题上存在不少“短板”。(8月27日《南方都市报》)
国企乱象丛生,似乎司空见惯了,而国企暴露出来的问题具有相似性。这次国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乱象有:不经评估程序,贱卖国有资产、经营贸易业务失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虚构名义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收送“红包礼金”风气盛行、违规乘坐头等舱、打高尔夫球;安排亲属、司机、同乡担任中层、档案造假涂改出生年月……而此前媒体也归纳出国企的五种乱象: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官商勾结利益输送、奢侈浪费假公济私、大权独揽独断专行、管理混乱有章不循。相比较区别不大。
国企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共和国长子”,但其性质却是“非官非企”的怪胎,依靠垄断和特权在市场上呼风唤雨、赚得盆满钵满。全国国企每年实现利润逾二万亿元,但上缴的红利却不过几百亿元,平均每个国人分不到三十元,国企用于民生的投入更只有区区六十五亿元,与国民的期待相距甚远。不仅国企如此,地方国企收入用于民生支出的同样少得可怜。
应该说,近几年对国企的查处力度也颇大。中央纪委查处央企腐败大要案涉案者中,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董事长蒋洁敏,中石油原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总经理王永春,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香港中旅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帅廷,中国铝业公司原总经理孙兆学等。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未能起到震慑效果。国企的乱象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屡教不改。审计之后仍然如此,要求整改之后仍然如此;其二,具有“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的特点,一把手“失守”之后,会影响和连带企业多名领导人员倒下,最后的结果是查处一人带出一窝“硕鼠”,一棵“烂树”依附多条“蛀虫”。
说白了,所有的腐败案件都是滥用公权力,都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这与监管存在问题有关。从本质而言,国企的乱象就是监管乱象。当监管的阳光投射不到国企内部,而国企富得冒油,自然使权力想入非非,再加上贪腐方便,如此,能让国企领导层淡定吗?
对国企的乱象,不能等到烂透了才去管,而事后的审计和巡查虽然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只不过是属于“亡羊补牢”的做法,要要将监管前移,使国企全方位受到监管,要不断严密监管制度,而且还要创新监管制度,使国企能够得到最好的监管。如此,国企才会远离乱象,远离腐败。
责任编辑:郭浩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828/8342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