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经济
王健: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经济体制改革
2015年09月07日 16:15
王健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视频专辑:http://www.71.cn/2015/0907/836021.shtml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5/0907/836032.shtml
精彩观点:http://www.71.cn/2015/0907/836029.shtml
PPT:http://www.71.cn/2015/0907/836035.shtml
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话题,当前形势以及经济体制改革。
一、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大家知道,自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有两个特点:第一,稳中有进;第二,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稳中有进
稳中有进说的是整个宏观经济的情况。在具体的监管工作过程当中,大家和企业打交道比较多,大家都知道,今年制造业或者说实体经济部门,确实比较困难。北京还不是很明显,因为北京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全国来说是最大的几个城市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实体经济(下滑)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今年在珠三角地区,在西部地区,也包括一些中部地区,确确实实出现了实体经济下滑的局面。但是,虚拟经济发展得很好,股票发展得很好,“互联网+”发展得很快。所以,我们发现,不同的行业,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有的地区发展好,有的地区发展的不好,出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况,就中国经济总体来说是稳中有进的情况。
那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好不好的表现,或者说稳中有进的表现,有这么四个方面:第一经济增长;第二物价水平;第三就业率;第四国际收支。从这四个指标来说,中国经济真的不错。经济高位稳定增长,经济增速全世界名列前茅,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顺差继续收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新增就业岗位增加,市场物价上涨,同比涨幅连续回落。
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现在进入了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有九大特征,消费有特点,投资也有特点,进出口也有新的特点,产业结构转型也有新的特点。那么,所有的九大特征当中,有个最最重要的或者说最最明显的特征是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
什么叫做中高速增长?它是从两个方面比较得出来的结论。一个方面是纵向的,就是我们自己跟自己比。我们看GDP季度的增长速度,我们列出来的是2006年第一季度一直到2015年第一季度,大家可以看出来,跟以前的高速增长相比,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就进入了中速的增长,但是还有增长速度比较低的时候,跟低的相比我们不就变成高的了吗?所以,我们叫中高速的增长。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和国际进行横向比较。每年我们都会有不同经济增长的速度,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包括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等也会有一个经济的增长速度。跟他们比,确实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高。比如说,比美国高,比欧盟高,比欧盟当中的欧元区(包括德国在内)的增长速度要高。但是在同样的时期,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超过中国的,我们比人家高的当然就叫高速增长,那么我们比人家低,也叫中速增长。大家说难道还有谁能增长比中国更快吗?当然有了,东南亚旅游的首选地新加坡。我们经济增长7.8%、7.9%的时候,他增长多少?13.9%!所以,我们不管是横向进行比较,还是纵向进行比较,中国经济都进入了中高速的增长。
(二)存在问题
1.经济下行压力
那么大家说,进入新常态,我们经济增长动力有没有什么变化?未来可能有变化,但是眼前变化不大。未来什么时候有变化?别着急,过个三年五载变化就大了,但现在这两三年里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还靠什么呢?我们经常讲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出口,大家知道受制于国外,人家想进口多一点,我们就出口多一点;人家想进口少一点,我们就出口少一点。那么大家说,我们使劲搞刺激政策。刺激政策刺激到一定程度,经济学上有一句话叫做边际效益递减,政策效益也递减。也就是说,出口退税也好,其他鼓励政策也好,到了一定程度,作用就越来越小了。中国经济增长不能全指着出口。说我就指着出口就行了,那不可能,那个东西是受制于国外的,好在现在美国经济比较好。美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那美国经济什么时候开始好的?2012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实体经济见底回升,从那开始到2013年、2014年都处在回升的通道里面,好在美国还能多进口一些中国的中低档的产品。所以我们就算一月份到四月份出口有所下滑,我们出口的总量还是增加的。
那么既然出口不能成为我们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了,大家说消费行不行?消费的话,眼前还成不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是为什么?这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有的财政体制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现在的投资快速增长靠什么?大家说靠民间投资,但是民间投资随着政府投资增加而增加,也随着政府投资的减少而减少。前一段时间靠4万亿拉动了很多地方的投资,先拉动的不是所谓的社会投资,先拉动的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地方政府投资拉上去了,接下来才拉动社会投资。
中国的投资最大的动力来自于什么?来自于财政,特别是经济不好的时候。经济好的时候不指望它,经济不好的时候全指望着它。为什么能指望它,却不能指望消费呢?这个道理特别简单,大家有时候听财政课,说财政这玩意,经常讨论一个问题,究竟是坚持什么样的财政原则好?财政原则有N多种,所有的争论都集中在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这两个问题上。
什么叫以收定支?很简单,今年我收进来10万亿的税,我就花10万亿,多了不能花,这叫什么?以收定支。中国的财政是这么抓花钱的吗?老早就不是了。改革开放以后,几乎每年都是以支定收。什么叫以支定收?以支定收就是,我先不说我今年能收多少钱,我先说今年咱要花多少钱,为了经济增长速度“保七”,今年得上多少项目,政府得投进去多少。这些项目尽管是PPP的,政府投一部分,企业、社会投一部分,那政府也得投进去,你不投进去人家根本就不投。
以支定收跟以收定支的差别在哪?差别就在我们怎么定财政支出的大盘子。先说我要花多少钱,为了“保七”,今年的政府投资应该有多少,高铁修多少?高速公路修多少?机场要修多少?大家说那你钱够了当然好,钱不够怎么办呢?钱不够也容易。政府钱不够跟我们个人钱不够是两回事,政府钱不够的时候就开始发国债。我今年打算花掉12万亿,我今年估计只能收进来11万亿,那1万亿怎么办?那1万亿叫做财政的赤字。财政的赤字有很多办法可以弥补,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国债。对希腊政府来说,发国债很困难,他现在想发个国债把欠欧洲银行的钱还掉,把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钱还掉,他不好发,为什么不好发?他发债,人不敢买,买了以后他还不起。中国政府有这个问题吗?中国政府没有。中国老百姓在股市不好的时候,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买国债。国债第一比理财产品保险,第二利率比同期的存款利率要高。利率又高,又是金边的债券,谁不想要?我们每年的财政赤字的规模都在扩张,本来我们只有800亿,后来900亿,1万亿,1万1千亿,1万2千亿,1万4千亿,每年都在涨,大家说这涨了以后,咋还钱啊?还钱大家不要着急。
我先说说发国债能够支持投资的好处,我把财政的支出和收入的这个差额叫赤字,把它补过以后就会发现,它好处出来了,比如说我就是1万亿的财政赤字,然后新增了1万亿的财政投资,或者说我拿着这个钱做政府购买都没关系,做政府购买也好,做财政投资也好,最后你会发现这1万亿对经济拉动的作用就不是1万亿了,就是3万亿和4万亿。大家说为什么有时候是3万亿,有时候是4万亿,这我们拿了工资去花钱有关,你花掉的钱多那就是4万亿,你花掉的钱少那就是3万亿,他就是这么拉动经济发展的。这个钱跟我们工商制度改革以后的注册资本、认缴制度不一样,那东西是假的,我说我注册资本,两个亿,5年才到位,这5年里头我可以根本不给他钱,快到五年了我把钱,哪怕凑凑钱,今天放进去,明天拿出来,那也叫履行承诺了。但是大家知道,财政这个钱不是这样的,财政这个钱是实实在在花出去的,花出去拉动GDP的同时一定拉动了社会的投资、消费、就业,好处大。所以尽管天天有人喊着说发行国债那就是喝鸩酒,可大家发现,世界各国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不把它当作是毒酒,都把它当作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兴奋剂。很好,喝下去以后很见效,所以中国经济增长还得靠什么?新常态下这几年还得靠投资。
什么时候能就指着消费,而不指着投资了?国家出台了那么多鼓励消费的政策,买房贷款,买车贷款,还要把贷款的范围扩大到很多的消费品上去,是不是消费就能扩大呢?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我们个人的消费不能够按照我刚才说的政府花钱的办法,以支定收。大家想想,我们个人花钱能不能以支定收?这是不可能的。个人消费只能是以收定支,挣多少钱花多少钱。大家说那我也跟政府学习,我今年买五套别墅,钱不够了,我发个张三债、李四债,行不行?不行。既然不行,那我们的消费受什么制约呢?受实际收入或者说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制约。今年给我们涨,我们消费可能多一点。那么我们这么多年没有涨,我们的消费充其量只能稳定,而不能够成为刺激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大家说为什么?个人消费没法以支定收,只能是以收定支。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居民收入的增长的速度赶不上GDP增长的速度,大家想想,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都赶不上GDP增长的速度了,消费凭什么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家说那不对,老王你说错了。如今网购不得了,网购就是新的消费增长点,是不是呢?是,也不是。什么叫是也不是?是,我们得承认,网购真的快速增长。怎么叫也不是呢?就网购本身来说是,就全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说它不是,不但不是,今年第一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还比去年下降了。这只能说消费是稳定的,不能成为新的增长点。为什么?当网购增加的时候有的地方就不增加了,不但不增加还减少了,什么地方?实体经济,实体的商店。网络上卖东西比实体店要便宜,便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从产品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产业链条短,还有他不收税,他东西便宜,实体店消费品的销售额就得减少了。现在很正常的现象,大家到实体店去试鞋试衣服,试过了以后上网买,最后一算账,因为便宜,所以销售量增加一点点,但是他的销售额赶不上实体店少卖的营业额,这么一来销售怎么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呢?不可能。大家说为什么说这两三年不可能,再过几年就可能呢?十八大刚开的时候告诉我们,居民的收入在2020年时候要比2013年翻一番。中央政府到时候兑现翻一番,是不是我们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一定会在未来的这四五年里超过GDP增长速度?既然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能够超过GDP增长的速度了,那么到了2020年前后,随着我们工资的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如果能控制在现在的水平上,那时候消费才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眼前不行。为什么?工资没涨起来。所以进入中国经济新常态以后,还得指着投资。
我们有很多学者经常跟老外比,以前毛泽东批判过言必称希腊,现在是什么呀?我们言必称西方,说美国消费不得了,占GDP比重的70%,我们只要从40%多涨到70%,不要涨到70%,就涨到欧元区的68%、65%,那中国经济就能够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行不行啊?告诉大家,不行。除非什么样条件下才行?要么到2020年我们如期实现了居民收入翻两番,经济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要么我们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出来,可以让个人支出跟财政一样,支出决定收入,显然眼前办不到。有人说那也不见得,我家的小外孙他就做到了,小外孙要结婚,要买房,他就是支出大于收入。不够怎么办呢?他还是要买房。那这个钱从哪来呢?钱从他爸妈那儿来,爸妈还不够,他亲家两口子来,亲家两口子还不够,就是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道上阵,他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不够,就是他对象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体上阵。这不就是以支定收吗?但是我想告诉你,他亲家也好,他姥姥姥爷也好,他爷爷奶奶也好,是不是通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是不是通通受制于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啊?也就是说对个案来说是可以以支定收,对全国的消费来说办不到,除非我们这几年又找出一个新的消费证券化产品出来,否则消费想达到美国70%,想达到欧元区的65%、68%,尚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眼前中国这三驾马车里,最有增长动力的靠什么?靠投资。
大家明白了吧,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增长还得靠什么?靠投资。所以现在地方干部也很头疼,说是不唯GDP论英雄的,有好多地方已经压根不谈GDP了。考核地方干部,考核什么?以前市里来开会座位那肯定是按一个县一个县的排,前头GDP最高的坐在中间这一排,GDP第二第三,按照咱国内这个传统,肯定是坐在左右那个位置上的,对吧?然后后面就往后排,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肯定都这么排。破除了唯GDP考核以后,现在叫做综合打分,不按GDP排了,GDP加上投资增长率。GDP的增长率给它一个权重,然后再一个权重给投资增长率,也就是说现在坐在第一排的不一定是GDP最高的,它可能是今年投资增长最快的。现在很多北上广深以外的市就这么排队,县也这么排队,也就是说,讨论所谓的消费,眼前不管用,未来管用,未来再用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那么中国的投资增速放缓,经济增速也就下行了,好在中国进出口还保持较快的增长,外贸顺差继续收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新增就业岗位增加。物价上涨,但是同比涨幅连续回落,这一点是真的不错。5月份北京的CPI是1.8%,全国1.2%,所以全中国基本上实现了无通货膨胀的经济稳定增长。那么这底下还有没有问题呢?问题倒是还有一些,什么问题呢?叫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到狼,见到哪些狼呢?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我瞎编的,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政府工作报告上列出来的,它后面还有关于什么治安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那跟经济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我就没列出来。
所以,为什么经济会存在下行的压力呢?很简单中国经济还是靠投资来拉动的,当投资增长速度下滑的时候,消费又没有新的增长动力的时候,经济是不是一定要下滑?一定要下滑。
2.产能过剩
第二个问题叫做产能过剩,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说钢材、水泥、玻璃等传统产业过剩,其他新兴产业也有产能过剩的情况,比如光伏等。当然有的产能过剩是属于局部性的问题,比如风能比火力发电要好,因为火力发电耗掉了我们的能源,又产生了PM2.5,那就应该有风能的地方用风能,有光伏的地方用光伏。而东北地区出了怪现象,有风能不用,有光伏不用,为什么不用?他不仅产能过剩,而且电也过剩。只要加工业特别是用电大户,(产量)一步一步往下走的话,实事求是的讲用电量一定下降,那么为了维护火电厂的利益,那些发风电的都不能上网。产能过剩的行业是到处都有体现。
3.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前阵子我看了一个解释特有意思,说根据克强指数,凡是电用电量下降了,凡是运输量,特别是铁路运输量下降了,中国经济肯定就下行了,居然还有一帮研究新常态的经济学家说,这不对,怎么用电下降了就是经济下行了呢?这叫做产业结构调整,都搞第三产业。
我也不知道他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大家想一想,当第二产业不行的时候,第三产业凭什么行?要么就是国家政策支持,没有国家政策支持的话,实事求是讲,第三产业行不了。所以对于我们现在言必称西方经济学,我还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真的不能忘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第二产业,没有实体经济,第三产业从哪来?这是我们曾经遇到过的问题,当时国企最困难的时候搞改革,搞主辅分流,大家知道主辅分流就是把主业留下来,把辅业给社会化。那分流了以后呢?这些人社会化后不都搞第三产业去了嘛,搞运输,开饭馆,搞金融等等,后来发现,没有二产,中国就没有三产。二产好的时候这个地方各种各样的大小卡车、货车川流不息,把马路都给压坏了,酒店也很火爆,经常需要提前预定,餐饮也很好。结果呢,搞了一次主辅分流,大家都去干酒店,都去搞金融,或者都去蒸包子,最后发现主辅分流了以后,大家全进了服务业,那二产慢慢就萎缩了。萎缩的结果,特别的明显,首先一个情况就是三产接着萎缩了。为什么?当你二产不行的时候,哪个商人还往你这儿跑?什么卡车还往你这儿跑?这不跑了,饭店不行了吧?饭店不行了还是小事,饭店不行了那些下岗工人还行,后来发现下岗工人也不行了。怎么了?大家知道那些老的工业区都有什么特点?都是一排排的平房,原来这么一片平房,理发铺、卖包子的、卖饺子的、剃头的忙得很,后来发现大家都来搞三产了,最后包子铺关门了。为什么包子铺关门了?很简单,全下岗了,大家还到包子铺买包子干嘛,自己蒸就是了,包子铺能不关门吗?自己在家反正有时间,慢慢倒腾就行。再接着大家发现理发铺也关门了,大家说这理发铺哪能关门呢,总不能不剃头吧?是要剃头,可大家不是闲着嘛,最后都学会理发了。就跟我们下放一样的,嫌老乡那个推子脏,我们真的不敢用,最后怎么样?我们自己从城里买个推子,还有那种剪刀,自己慢慢学着搞,一开始剃的像狗啃的样子,最后也剃的很平的,板寸也行,分头也行。这一波下岗工人学会了以后,理发铺是不是要关门啊?最后那个地方才明白,没有二产就没有三产。大家说搞金融的,当时中国股票市场还不行,不像现在,坐在家里就能炒股,那个地方卖股票还不行。好在后来这批人知道到哪找活路去,海南岛,这才行。
中国没有二产就没有三产,外国也是光有三产也是不行的。比如说澳大利亚,大家到澳大利亚去旅游,那条线路基本上是固定的,大家都知道有个凯恩斯,凯恩斯有个大堡礁,每天游客川流不息。我们临走了,跟当地的导游说你们这个地方旅游那么厉害,你们挣钱多吧?他说我们第一比不上悉尼,第二比不上墨尔本。我们就问他为什么?他说一个光靠旅游的地方工作机会是有限的,所以当地的人,有点机会就去悉尼、去墨尔本。这倒给中国人腾了地方,有很多中国导游,特别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导游,很高兴,为什么?他现在是永久居民啊,虽说挣的钱没有在悉尼、墨尔本多,可还是比国内多,这是澳大利亚。
再给大家举个没有二产就没有三产的例子。巴塞罗那大家都知道,踢球很著名,那么多的大球星都集中在巴塞罗那。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学校曾经组过一个团,我跟着一道去的。当时全欧洲的失业率还没有达到20%的时候,还是16%、17%的时候,巴塞罗那失业率25%,已经超过了欧元区的平均水平八个点。金融危机之前这个地方的失业率比欧元区的失业率平均水平要低。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有个宝马公司的装配厂,也是因为有了汽车装配厂,所以巴塞罗那虽说是个旅游城市,但是他的失业率依然低于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后来金融危机来了,房地产受影响以后巴塞罗那人就不怎么买车了,接着巴塞罗那周边格林纳达这些地方也不到那儿买车了,德国的公司就把这个装配厂给停了,立刻失业率就上升。所以,他们自己给我们介绍情况的时候就说得特清楚,没有二产就没有三产。然后我说那金融也不行吗?他说金融根本就不需要了,旅游需要的金融它存在,制造业需要的金融没了,所以一个地方光靠三产是根本不能够彻底解决就业问题的,也不能够让这个地区经济高度繁荣。
所以李克强指数是有道理的,当用电量下降的时候,不能轻易说是发展第三产业,一定是第二产业不行了。在中国,旅游没有发展到巴塞罗那那个水平的时候,你说第三产业能够代替第二产业发展,那就有点不认真、不严肃,不是真正沉下心来研究问题了。这样一来,很明显的第三个后果是什么呢?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4.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内外需结构失衡
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以后,就有一个问题了,就是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还有内外需结构失衡。
大家特别不理解的是,现在经济不景气了,很多人不能就业,可民工还不能就业吗?怎么会民工就业难呢?甚至于我们有些很著名的公众人物说,大学生也能挑大粪。能不能挑大粪呢?当然可以,但这不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我们为什么要搞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为了发展经济让大家生活得更好,而不是让大家再回去挑大粪,那要回去挑大粪搞改革开放干什么?就像当时把我们往农村一放,天天挑大粪,当时那顺口溜背得溜熟的,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我们现在经常小麦一亩地超过1000斤、1200斤、1300斤。我们那时候在小麦地里头,忙活一年,就靠粪当家的,年产200斤,丰收300斤。为什么城里人要吃杂粮不能都吃白面馒头?200斤小麦,种地的人要先分掉一点,然后还要交公粮,城里人能拿多少?你怎么能不吃杂粮呢?我们的地方杂粮多,一个人一年好几百斤杂粮,不管你爱吃不爱吃,愿意吃不愿意吃,你都得吃那个东西。但是也很锻炼人,能锻炼人干家务,我们现在很多面馆都拿机器在摇面条,我们当时根本不需要机器摇面条,全小麦的,手工擀。说不好听的,龙须面咱都切出来了,那不算啥。难的是什么?难的是擀杂粮面,那一坨面里头一粒小麦面也没有,全是豆面、高粱面,就那还要擀成面条下到锅里去,还要能够一条一条捞出来,全手工。但是那是方向吗?那肯定不是啊,要是那是方向,邓小平还搞改革开放干什么?还恢复高考干什么?大学生肯定不能再去挑大粪了,这不是关键的问题,这是时代在进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大家全都知道,人的需求是一层一层往上走的,首先是吃饱肚子,接着就要有尊严了,接着就要有自我价值的实现了。挑大粪能实现自我价值,那你自己干嘛不挑?你自己的孩子干嘛不去?所以不要怨民工荒,我们的孩子是独生子女,人家的孩子搞不好也是独生子女,或者虽说他不是独生子女,那也是在城市里头长大的,干吗要求人家挑大粪?应该让机器人去清理大粪,这才是社会进步。
(三)问题的原因
眼前结构性的矛盾主要是由于什么呢?由于我们处在“三期叠加”的阶段。什么叫“三期叠加”?我们改革就是在“三期叠加”当中推进的。第一,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由经济发展的规律来决定的;第二,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调结构一定是一部分企业死,那么一部分老板破产了,工人下岗了,这肯定有阵痛,比如说要让北京PM2.5少一点,唐山就得把一部分钢铁厂或者高耗能的厂给关了,去年一关立刻出来一个什么问题?40万工人下岗,这对他肯定是阵痛,但是这是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第三,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前期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刺激政策,但是这些刺激政策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后遗症,当时说经济增长很高,现在看起来产能过剩就是后遗症了,产能过剩得慢慢地消化。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经常都提到的中国产业结构问题,也是我们改革当中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处在产业链的低端,这是我们最大的问题。产业链的低端主要吸收什么样的人就业?农民工就业,培训三天就能上岗,干点简单的活,能够把手机装起来就行,能把电动剃须刀安一块去就可以。那要大学生吗?不要。那大学不就就业难了吗?那么我们的大学生主要应该在哪就业?主要应该在产业链的高端,搞研究开发,研究关键的零部件,然后在销售领域里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销售网。但是大家想想,这样的行业多吗?不多,那么有没有?有,我们绝对不能说没有,比如房地产,从高端到低端,再到高端,我们全部都有,城里那种火柴盒的房子是由我们大学生、研究生,由我们设计院的研究人员设计的。到郊区我们看到了欧洲风情小镇,大家说那是老外设计的,是不是呢?是,但是除了政府的项目是真正老外设计以外,其他一般商业性的项目,也就是挂个名,请老外来当个顾问,然后真正搞设计找咱的大学生,顶意大利设计师的名头,他是设计顾问就行了。大家说这不蒙我们吗?这不能算蒙,人家确实是他的顾问,而且它有个好处是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不是把我们一批大学生培养出来了?在建筑行业里慢慢就崭露头角了。卖房子不用说,全国出了多少售楼冠军,卖掉了多少高价房?装备制造就更不用讲了,那么很多农民工真的就在这儿就业了。
而且大家知道,全产业链还有个好处特别明显,就是它还有带动效应。你把设计搞好了,接着是不是要盖房子了?这就把钢材拉动了,水泥拉动了,把相关的节能保温材料全给拉动了。你把房子盖好了以后还继续拉动,房子卖掉了人家开始搞装修啊。装修完了以后还拉动,拉动家居啊,家居完了还拉动什么?拉动电器啊。这房子住那儿不动弹了,那家里的电器不管是用了多长时间,用了十年,用了十五年,他不倒腾房子他没有必要更换。所以大家发现没有,去年房地产不景气的时候,我们整个家电行业出现的是负增长,家电也卖不掉。道理太简单,他不倒腾房子,不去小房换大房,他要倒腾家电干什么?我们家的空调用到今年,整整16年,几个牌子全有,三菱也有,美的也有,一个也不换。你说我换它干嘛?但是假如我倒腾房子呢?我一定把这些全都换掉,装到新房子上我不放心,比如今天装上,明天出毛病了,那咱怎么办,咱买得起马还配不起鞍吗?一平米的价格就足够把这些电器也换了。所以大家发现没有,这房地产厉害不厉害?不光自己把产业链两端挣了,而且肥水不流外国的田,还能拉动国内很多行业。
所以我们房地产不行的时候,我们就要实施“330房地产新政”了,指望它能够拉一把,因为再不拉一把的话,很多家具厂都要关门了,特别是南方的家具厂。那拉它一把呢,像深圳这种,卖房一火,家具厂就又火了。
但是这样的行业真的不多,还有一个——高铁。经济下行的时候我们干了两件事,一个是“330新政”,第二是发改委使劲地批高铁项目。那么不管是房地产也好,高铁也好,我们又回到了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子上,这一条路没变。那么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办法能够不靠这两个行业?我们靠其他的行业行不行?有一个行业,股市,而且我们要好好学习马克思关于股市的理论。有人经常在讨论,说股市就是击鼓传花,我卖给你,你卖给他,谁接最后一棒谁倒霉。马克思可不是这么说的。马克思是这么说的:“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情给完成了。”还有“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所以我们现在还指着股市拉实体经济一把。
二、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导思想和目标,第二个是主要内容。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共同推进。这底下有两个问题很重要,一是我们改革方向是什么。这个实际上已经说了,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们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第二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的福祉。具体怎么做呢?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的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那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坚持这样的改革方向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的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大的创新。
(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的内容,主要内容假如加上生态保护是七个方面,不加生态保护就这六个方面,因为我们不是环保部门,所以我把第七个方面略掉了,我们重点谈谈这六个方面。
1.持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这是第一条。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改革的方向,我们坚持或者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那么解决好这个核心首先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政府自身的改革。
我们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政府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严管。大家说不是简政放权吗?简政放权大家知道,是针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包括第一市场的准入,第二市场的运行,第三市场主体从市场退出。简政放权包括工商总局做的种种改革,所集中的领域或者说焦点是放松市场准入。工商总局的这些改革,现在又叫商事制度改革,商事包括很多,我们且不管这个商事究竟应该怎么定,充其量它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市场准入的问题。但是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市场准入,是企业进入市场以后,事中事后的监管问题。为什么这么说?以前我们还没有太大的认识,最近出国旅游火爆,确实伤了我们的自尊心了。你看,你出国要买百达翡丽手表、买宝玑,我们也就认了,咱中国没那手表,人家怎么说也是奢侈品。LV的包其实就是我们生产的,但是贴人家牌子,我们也认了,咱没有那样的奢侈品。现在让我们最不平衡的是什么?他出去买电饭煲、买马桶盖、买大米,这就让人不平衡了。大家说为什么?外国的电饭煲就一定比中国的好吗?当然了有人做过实验,证明确实日本、韩国的电饭煲比国内的好,但是我们中央电视台做个实验,没什么差别,但是价格差别可大了。韩国的电饭煲煮出来大米跟中国有差别的,最少5000人民币,日本1万人民币,那么这也就罢了,煮出来的大米还有差别。最可气的是马桶盖是国内生产的,非要去那儿买。大家说暴露一个什么问题?这暴露了我们对事中、事后的监管不足,就导致人家出国买马桶盖、买大米,买奶粉。三聚氰胺过去多少年了,还要出去买奶粉。那么我们政府职能转变重点要转到哪去呢?重点要转到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快培育消费的增长点。这是三中全会上一段话,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一段话,
大家想一想,假如我们对马桶盖的监管严了,马桶盖是不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把中国的奶粉搞好了,大家都买国产奶粉,这是不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不看这些东西,我们一个劲地在外面打转转。前一阵子说大家都喜欢出国买东西,是因为进口品的关税高了,我们商务部说那就降低关税吧,早晨中央台二套第一时间播一条新闻,说采访了多个进口商品店,进口关税下降了,你商品价格降不降啊?不降,或者说微降。
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我们政府职能转变要做的是把中国的产品质量给监督好了。大家经常说这个东西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督出来的。只要不监督,外国人也不老实。我们经常讲外国人奉公守法,我们经常法不责众,我告诉你,都一样。纽约是不是美国的,红灯亮了,你走不走?我们还真不敢走,最后我们入乡随俗,走,为什么?那个地方美国人都走了,我们就可以跟着走了。市场规则一定是管出来的,不是教育出来的,管出习惯来他就遵守规则。中国台湾地区,台北没有一个敢创红绿灯的,我们住在台北大学的宾馆里头,门口好多公交车,只要灯一亮公交车跑的比飞机都快,一发动就冲出去了,就离那红绿灯不到10米,这是管出来的。中国现在就是要干这件事情,放松准入容易,但是进来了以后是骡子是马,咱得管着。很多的东西要改,比如说网上销售,网上销售不交税,大家说对不对?从鼓励支持网上销售来说对,但是相对于实体店来说不公平。同样是事中事后的监管,怎么他就能不交税呢?不交税就有个问题,不公平竞争。我们要改什么?他不交税可以,实体店也得降税。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什么叫政府职能转变?我们上次开研讨会有一个老师说,不叫政府职能转变,叫政府职能回归,回归也好,转变也好,我们现在要干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要在不断的试错当中,让市场主体能够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竞争,我们要建立这样的秩序。
我们经常讲,我们强调发动社会力量去进行监管,这对不对?对。但是社会力量监管,我们也得有一个规范。对于质量强国这件事情来说,我觉得非常非常地重要,我们现在跟周边的一些国家有矛盾、有摩擦,我们的海监船出去就等于准军事船出去。这个船的质量是不是很重要?这船的质量靠互联网能提高吗?不可能吧,他还得靠监管把质量一步步地提高,监管有多严,质量提高就有多高。
大家经常在讨论一个问题,说美国政府简化规制,欧洲政府简化规制,我们也要简化。我告诉你,市场准入可以简化,但市场的运行和监管不但不能简化,对中国来说,还要强化。为什么强化?计划经济那一套管理制度打烂以后,没有新的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监管制度来保证所有的产品质量是没问题的。没有,那就有问题。行政体制改革往哪改?就往这儿改,改到如果出来的东西有问题,那就出不了企业,进不了市场,这才行。
大家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吗?很重要。我们上星期开会,我们问海洋局的,你们那个船用的什么发动机?德国的。那我说中国的为什么不行呢?他说中国的行,但体积太大,可靠性不高。这什么问题?质量问题。那我们就没那技术吗?他说从设计角度来说毫无问题,但是从材料角度来说不过关。不过关怎么能叫质量强国呢?材料必须过关。还有,马航出事了,我们派飞机到澳大利亚去,派的什么飞机?俄罗斯的飞机。这是不是又一个例证证明质量强国是多么的重要?质量强国不是网上能解决的问题,质量强国是要通过严格的监管,造出中国自己的军舰、发动机、飞机各种各样的关键零部件。这不靠质量行吗?所以质量强国是真的中国的立国之基,靠互联网是不行的。还有,我们现在的手机也罢,电脑也罢,大家想一想,我们能干什么?我们现在在产业链的底部,芯片能不能生产?质量不过关。怎么过关?搞研发,加强社会的归置,这才行。光有研发,没有严格的监管,好不容易研发出来的东西别人仿造,会毁了我们的牌子。
所以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确实有很多事要做,质监部门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改革的任务,这个事情要做好了,不是简单的利国利民了,是强国利民。
2.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
第二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大家知道,现在最热门的一个东西就是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发展混合所有制可以克服国有企业独资的一些弊病,比如说效率低下等等,混合所有制可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可以实现国民共进。
3.落实财税改革的总体方案,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第三个方面就是落实财税改革的总体方案,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这方面也有很多具体的部署,除了这些部署要慢慢落实之外,我们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下面这一段就是我们自己的看法,大家分清楚。
第一提高个税起征点。2020年很快就到了,我们的收入很快就要翻一番了,个税起征点还是3500,还黏黏糊糊地不愿意改革。涨工资以后,要纳的税就上了个等级,我们是累进税,越往上交的税就越多。这是不是有个问题?我们可支配的收入的增长速度又赶不上GDP了。那么怎么赶上GDP?考虑到我们收入要倍增,我们应该把收入的起征点提高到2万,公务员涨工资以后更有必要这么干,应该做到我们在座所有的人涨了工资,还不要多交税,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实际的可支配收入。大家说两万也太高了,还真的不高,当年我工作的时候才50多块钱,起征点800,而且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所有的个人所得税加在一起,只占中国财政收入的6%,所以如果我们在座所有的人都不交,对这个国家的总体税收,没有太大的影响,或者说没有根本性的影响。但是对消费有一个绝大的好处,就是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大家就具有了消费能力。那么最近大家在讨论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税,哪一天实行啊?财政部告诉大家了,有难度。有人户口在这儿,工作不知道跑到哪去了,收入不知道在哪。工作的地方不一定有收入,有收入的地方他不一定在那儿工作,统计很难。这件事情也难也不难,什么叫也难也不难?中国那么多人口,工作的地方不拿钱,拿钱的地方又不工作,这个确实难;但是他又不难在什么地方?现在有电脑了,全国可以联网,你只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你的收入还是好统计的。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80年前没有电脑的时候,照样按家庭收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税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呢,不难。
第二,要想刺激消费,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发消费券。给大家发消费券,不能发钱,发钱的话你可能不花。当然了,消费券要有个限制,限制只能买国产品,只能在我们民族的企业,不管是制造业还是商业、企业,比如说买格力空调行,三菱空调不行。比如说在京客隆行,沃尔玛不行,家乐福不行。这样,立刻解决消费增长的问题。现在不是培养新的增长点吗?这就把增长点给培养出来了。同时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大家天天讨论说中小企业贷款难,为什么难?东西卖不掉。有了消费券,生产消费品的和为消费品服务的中小企业都把东西卖掉了,资金回笼了,还有什么贷款难的问题?现在再贷款给他,后果就是增加它的库存,过一段时间贷款还难,与其这样无底洞一样往里头填钱,不如把这个钱发给我们,我们花钱算了。
第三个,现在是不是产能过剩?大家说我们自主创新以后产能就不过剩,对,可那是未来几年的事情。是不是今天说自主创新,明天我们自主创新的东西就出来了?不可能。让人家自主创新,让人家调产品结构、调产业结构、调经济结构,是不是得有一个转型的时间?转型期干什么?老旧小区改造。中午我手机上说,一个月五起塌楼的事件,为什么塌楼?这些楼原来就没有好好做抗震,砖混结构的,经不起振动。另外,我们80年代到90年代盖的很多的房子的质量是有问题的,2001年以后的房子的质量才基本上算有了一个规范的标准。2001年以后的房子超过11层楼的,自动抗震,钢筋的密度足够,水泥的标号绝大部分没有问题。但是2000年以前真的不好说,而且很多老旧小区容易下水管堵了,小区的道路,雨不大也给淹了,等等的问题。这是不是呼唤着我们赶紧老旧小区改造?它是不是一个民生工程?是不是建立社会安全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老旧小区改造加了顶,加了电梯,一楼改成无障碍的坡道。还有个好处,老人居家养老。我们天天喊着2014年底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14亿了,然后就讨论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把养老院给盖够了,我告诉你,什么时候也盖不够。为什么盖不够?道理特简单,我们是50年代出生的,我们出生时是洪峰,我们退休的时候不像你们可以慢慢退休,我们一批一批退休。盖养老院来的及吗?肯定来不及啊。在哪养老?在家里头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大家说,那国家还要不要盖养老院?要,只要盖一些兜底的就够了,或者说把现在的那些养老院都改成兜底的养老院。什么叫兜底的养老院?空巢老人、失独老人,临终关怀,其他的都让他居家养老。国家只要能够像北京市一样全面推广老旧小区改造,就很有好处。什么好处?产能就不过剩了。我们现在过剩的是什么呢?螺纹钢。我们缺的是什么钢材?造航空母舰的钢材。我们只改造三年,这三年螺纹钢赶紧卖完,库存清了,三年以后赶紧转厂,是不是很多所谓生产传统产品的钢铁企业就活了?水泥是不是也活了?就做这几个改造,抗震加固、能上能下、节能环保,就做这几件事情就够了。把这个事情做好了,第一缓解产能过剩,第二刺激个人消费。只要给它改造了,哪怕给它家里就增加了三个平米,五个平米,那就拉动它全家搞装修。大家说为什么?我们现在搞电梯绝对不能像以前那样,挂个外梯,然后还要走八个楼梯,四个楼梯,那不行。一定要搞成平层入户,平层入户一定会改变你原有房子的结构,哪怕只给你家加三平米、五平米,你为了那三平米、五平米,就要装修。或者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把你家的管线都给换了,自来水管换了,电线换了,下水道换了,是不是要装修啊?中国装修业是不是立马繁荣三年?
有的事情叫做从长计议,自主创新就是从长计议,这件事情就是解决燃眉之急,这件事情要做了,中国GDP今年保七肯定没问题,肯定超过7%。
4.推进金融改革,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那么我们要借深港通之际加速股市的改革。大家知道,前一阵子中国的股市想进新兴市场经济指数,没进得去。原因是什么?我们制度有问题。所以证监会说了,我们改。这一改,有的制度就完善了,那么假如这个制度完善了,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进入股市,进去挑什么股票?蓝筹股,不是现在的蓝筹股,就是纽约证券市场上的那种判断蓝筹股的标准。那种股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带来稳定投资的收入,不折腾,也不会连着七个涨停板,人家会不断给你涨,不断给你带来分红。或者说大家挑香港股票市场上的“孤儿寡母股”,这听起来不好听,就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很香,什么叫孤儿寡母股?一旦买对了股票,你就会实现靠股票给你的红利就能养家糊口了,这股票不会连续涨停板,但是一定让你10年涨上几倍,20年又涨几倍。一旦挑上这种股票,就能够很好的发挥股市的投资效应和财富效应,造福我们在座的各位。
5.加快推进城镇化、农业农村和科技体制等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第五个加快推进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最重要是解决进城农民就业的问题。还有就是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中国制造2025”的问题。还有就是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很好地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最后我们要建立开放的经济体制,实行新一轮的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完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筹建工作。在大数据时代,又开始搞“十三五”规划了,那么我们规划好中国质量强国这个战略,要扶持一些优势产业,壮大自主产业,让一些潜在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支柱。
相信在总书记实干兴邦的号召下,中国经济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的资产市场一定会迎来稳定发展的明天,生活会更加富有。
责任编辑:王莹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907/8360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