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综合

王新华: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

2015年09月08日 14:56

 

王新华

王新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原馆长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视频专辑:http://www.71.cn/2015/0908/836128.shtml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5/0908/836135.shtml

精彩观点:http://www.71.cn/2015/0908/836132.shtml

  PPT:http://www.71.cn/2015/0908/836141.shtml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组织了阅兵。在抗战纪念日组织阅兵,这还是第一次。以前我们抗日战争纪念日活动规模,除了50周年、60周年这样大的日子以外,平时举办得比较少,规模也比较小,但是这两年不一样了。去年是抗战胜利69周年,习近平同志就两次到抗战馆参加纪念活动,包括“七七”和“九三”。

我在抗战馆工作,我觉得我们应该把需要纪念的活动固定下来。去年国家又重申了9月3号是抗战胜利纪念日,很多同志就奇怪啊,抗战胜利不是应该8月15日吗?怎么是9月3号啊?过去我们对9月3号这个日子宣传得比较少,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1951年就正式颁布了法令,9月3号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个大家应该了解,就是1945年的9月2号,日本在东京湾,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正式向盟国签订投降书,9月3号就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一个胜利纪念日。

过去我们对这个的宣传,长期宣传的不太多,应当固定下来。所谓固定下来,我也曾经提过建议,能不能在这天全国放假一天?举行大规模的国家的纪念活动?不光是逢五逢十,每年都应该有,有一定的规格,应该从法律上固定下来,有什么人参加之类的。你看俄罗斯每年都有,在红场,总统要出席,而且每年得有阅兵,今年的阅兵比较大一点,是在5月9号,平时每年的阅兵可能规模小一点。我们觉得国家将来会逐步地把9月3号这个纪念日和这一天的纪念活动组织得更加完善。

今天这两个小时,我觉得不可能把整个抗战史跟大家再叙述一遍,我想就我们都比较关心的或者是社会上议论比较多的一些问题跟大家在这儿共同探讨,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说到中国的抗战,第一个问题不能不讲到两个战场。抗战中,从西安事变以后,国共开始合作,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只要抗战,那就是我们团结合作的对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开创了整个中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当时的八路军,那时候还是红军,还没有接受改编。到了陕北,在延安,国共合作了,我们要接受改编,要改编成国民革命军,要戴上青天白日的帽徽。我们很多的干部、战士想不通,后来提意见:我们跟国民党打了十年,死了多少人啊,我们现在要戴国民党的帽徽?那时候我们中央做下面部队的工作,朱德、彭德怀这样的高级领导人带头先戴上这个帽徽。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国共两党摒弃前嫌,站在一起,来挽救我们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

当时在统一阵线的号召下,中华民族达到的团结,我觉得从现在来看,应该是空前的。中国历史上,过去都说是一盘散沙,什么时候达到过那样程度的团结?当然尽管这里头还有摩擦、还有矛盾,还发生了皖南事变这样的事情,但是当时达到了一种团结,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还是空前的。

那么国共两党合作抗战以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商,共产党的军队主要在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这个不是共产党自己提出来的,也是当时和国民党进行过商讨的,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产党的部队人数很少、装备很差,八路军成立的时候,编制是多少呢?国民政府给的编制是45000人,新四军就是两万多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划分比较明确的一个敌后战场、一个正面战场。国民党几百万部队,它主要是担任正面战场的一些作战任务。

那么八年打下来,结果是什么呢?正面战场一共有22场大的会战,这个我不用详细讲了,里头有名的像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

现在人们对这个评价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整个抗日战争,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打了像淞沪会战这样的大战役,动用兵力在一百万以上,那么起主要作用的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从单纯的军事的角度,你可以这样说。共产党当时才有多少部队啊?才区区的几万人,国民党是几百万部队。国民党是执政党,领导着国民政府。咱们这么说,你不领导抗战,谁领导抗战啊?主要的你不打,那谁打啊?所以他确实打了一些大仗。

过去我们是一味地贬低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一味地贬低正面战场,我看现在又有点反过来了。现在我估计我们要再讲,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可能很多人不屑一顾。你的观点能不能成立?谁是中流砥柱啊?甚至有的人认为是国民政府,人家的几百万军队打了多少仗。所以我觉得,在这些问题上,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个很清醒的认识,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我觉得对这一点我们不能动摇,这个是有历史根据的。咱们就举一些历史的事情吧。1936年,“七七”事变前,爆发了西安事变,怎么解决这个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把蒋介石扣了,但他们实际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主见,扣完了以后怎么办?最后杨虎城给张学良出主意,说跟蒋介石打交道,是不是请一下共产党?共产党跟他打交道那么多年,还是共产党有办法。最后,达成了和平解决,条件就是一条,蒋介石出来领导全国的抗日,我们就承认你的领袖地位,我们就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这是个关键点吧?我们中国共产党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在政治上,我们广泛地开展统一战线的工作,团结了相当一批爱国人士、爱国的知识分子、爱国的军队投入到抗战当中。抗战当中,为什么那么多知识分子、那么多年轻人争前恐后地往延安跑?为什么?特别是毛泽东同志,他对于抗战的一些理论的见解,他写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这样的文章,对于指导整个抗战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抗战胜利以后,据说有人把《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给蒋介石看,蒋介石说,这个书你们为什么不早点拿给我看?

关于持久战,也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讲持久战,国民党的一些著名军事家,比如蒋百里也提出持久战的观点,认为抗日战争将会是一场持久战,但是跟毛泽东讲的持久战有很多本质的区别。毛泽东讲的持久战,把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那么我们怎么样在这三个阶段当中坚持抗战斗争?毛泽东讲的是要广泛地发动民众,要实行民主政治,要改善中国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的生活,动员人民广泛地参加到抗日斗争当中去,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来坚持抗日斗争。他提出的是这样一套理论。在我们的解放区,在我们的敌后战场上,也是这样实践、这样做的。在敌后解放区建立“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共产党只占1/3;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地主少收点租子,给农民放松一点;实行类似于议会那样的,让各个阶层、不同党派参加,那时候还谈不上叫立法,就是像立法机关这样的一些工作,这就是一些民主,一定程度上的民主改革。它是这样一套理论。

而国民政府提出的所谓持久战的理论,更多地只是从军事的角度。我们打不过人家,怎么办?打不过也得顶、打,然后呢?我们一点一点地往回退,叫做用空间换时间,等待一个什么时间呢?要换来一个什么时间呢?早晚英美这些大国要干涉,等待这个时间。如果我们不用空间来换这个时间,我们一下子就完蛋了,人家干涉都来不及了,我们就要争取坚持住一段时间以后,早晚世界形势会有变化。什么变化?这些大国会来干涉,等待这样一个时机。

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和我们实行的、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战理论,是有很多本质的、根本的区别的。我看现在也没人看《毛泽东选集》了,《毛泽东选集》里面这两篇文章,我觉得还是值得我们一读。所以,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

特别是按照毛泽东的三个阶段划分,武汉战役以后,中日战场、正面战场就进入了一个相持阶段。这个时候战事相对比较平静了,日本已经占了几乎半个中国,而且中国最富庶的地方,日本已经打到武汉了,华东地区,上海、南京、杭州、江浙这一带以及广东都被占了,华北地区,不用说北京,这都已经被占了,东北1931年以后就都被占了。这个时候,进入了一个比较相持的阶段。国民政府二号人物汪精卫投敌叛国,大量的国军跟着汪伪政府变成了伪军。日本呢?也对国民政府放出了诱降这样的一些空气,而且跟国民政府、跟蒋介石政权私下也有些接触,也很有意思。你仔细研究一下,汪伪政府完全是日本扶植的,这个人走上叛国的道路,成为最大的汉奸,完全是日本在背后策划的。但是汪伪政权成立以后,有几个月的时间,日本没有发表声明承认这个汪伪政权。汪伪政权成立了以后,他认为、也对外宣称,他代表中国正统,他也成立国民党中央,他还叫国民党,他也叫国民政府。但是这个国民政府跟蒋介石那个国民政府不一样。汪伪政府成立以后,宣称本党蒋同志走抗战路线,人民生灵涂炭,遭受了极大的苦难,我们是走和平路线,我们跟友邦(就是日本)讲和平,共同来建设一个新的中国。汪精卫宣称这一套为“和平路线”。

但是他刚一成立的时候,日本人没发表声明承认他,汪伪政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你鼓动我半天,我最后站到你这边了,成立了这个政府,你不承认,世界上还会有谁承认呀?实际上这个时候,日本和国民政府、和蒋介石政府在秘密地进行接触,如果能让蒋介石也跟日本讲和,那作用会比汪精卫大得多。当然,蒋介石在这点上,最后还是站住了立场。最后日本宣布,不以蒋介石为谈判对手,改为全盘支持汪精卫了,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关于正面战场,我再举一个例子。1944年上半年开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什么形势?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已经走下坡了,德国在欧洲战场已经穷途末路了,苏联已经打出国境,打到东欧,已经逼近德国领土了。太平洋战场,美国节节反攻,日本已经很危急了,在整个太平洋战场面临着整个的失败,是这样一种状况。而在中国战场上,1944年的五六月份,一直到1944年底,中国战场叫做豫湘桂大溃败。溃败到什么程度?长沙被打下来了,衡阳也被打下来,桂林被打下来,一直打到了贵州。国民党出动了一百多万军队,日本是50多万军队,国民党一路溃败。一直打到哪儿呢?这两年,我去贵州有一个地方叫独山,是一个县,日本军队就打到了贵州的独山,国民党军队这个时候就已经豫湘桂大溃败了,已经丢掉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百座县以上的城市,损失军队几十万。打到独山以后,直逼贵阳,重庆震动,当时重庆在议论,还要从重庆迁都,迁到哪儿呢?迁到西昌。打到独山的时候是1944年12月份,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反法西斯同盟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中国正面战场出现了这么大的溃败,叫做豫湘桂大溃败。

现在这网上对这个豫湘桂大溃败也有不同的说法,说虽然中国军队大溃败了,但是日本军队没有达到它的战略目的,从这点上来说,还是中国胜利了,还不能叫大溃败。那意思是说,败了比不败还好,有些人怎么能有这样的观点呢?这几年,各地发展旅游,这个旅游得注入点红色元素,红色旅游好开展啊,在独山县城要建一个抗日纪念园,抗日纪念园请我去帮他们论证一下、参谋一下,就提出来叫独山大捷。日本人打到独山,然后又从独山退了,没有再往前打。我就跟他们讲,独山大捷能不能成立?根本不能成立啊。独山这个地方,当时是大后方,很多内地的都跑到那儿去,号称是“小上海”,那个县城不大,但是有很多内地的机关、学校都撤到那儿了。当时日本占领独山,从独山跑出来的还有著名的影星胡蝶和她丈夫潘有声。后来一把大火把整个县城烧光了,到底是日本人放的,还是国民党军队放的,现在也搞不太清楚。独山那个地方有飞虎队的基地、机场,也被日本人占了,然后国民党就说,独山大捷。

实际上是日本人自己撤了。打独山的这支日本军队,当时违反了日本的规定,没让他往那打,他是打得太顺利了,一触即溃,就打到独山,甚至从独山还想往贵阳去,因为离贵阳很近了。后来呢,日本军队待了几天以后就撤了,撤了以后,国民党《中央日报》当时就宣传独山大捷。国民党报纸上当年就有人写文章反对说,什么独山大捷,你在那儿根本就没打,是日本军队自己撤的。

他们现在想搞旅游纪念设施、纪念活动,又想把这个独山大捷提出来,我说你不要这么讲,独山大捷根本不成立。说实在的,正面战场上的大捷不多,抗战馆早就给你展了,你到抗战馆里面看看,为什么没有独山一个字啊?你的独山大捷不成立啊,你们搞出来也是自娱自乐,所以我就不同意他搞这个东西。大概他们最后也是觉得不行,不搞了。我说你们搞一个什么东西才合适?那有条河叫神河,在神河边上,我说你立一块碑,这个碑上就写上几个字:日军进攻止于此。我给他出的主意。这是日本军队进攻中国内陆、深入中国内陆的最远端,这个能成立。你们给它搞个地标,就是日本军队进入中国内陆最远就打到这了,就打到贵州的独山,这点还能成立。

现在网络舆论的作用非常大,你现在到网上去查,真有这样的,说豫湘桂大溃败,那意思好像败了比胜了还好,我们消耗了敌人,阻止了敌人,敌人没有达到战略目的,还说这样的词。那你说不溃败,你在那儿顶住了,不是更好吗?你为什么顶不住?真是一溃千里。当时国民党军队里面,这种恐日、畏日的情绪非常严重,这里包括好多我们现在还作为抗战名将来宣传的一些人在内,有中央军,也有它的地方部队。当然正面战场死的人多,战争规模大这是肯定的,但是你本来军队就多,是吧?那些大城市,都是你控制着呢,日本军队当然要打那个地方,当然要打上海、要打南京。你不能说你死的人多,你就是中流砥柱。

相反,再看看我们的敌后战场。1945年抗战胜利的时候,我们的敌后战场是个什么态势?我们在全国,主要是西北、华北、华东、华南,一共形成了19块抗日根据地。这19块抗日根据地多大呢?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的这个数字,小的数字是9千多万,大的数字是1.2亿,我估计解放区的人口在一个亿左右。八路军、新四军正规军发展到了多少呢?120万,民兵200多万。民兵咱们不说,正规军,什么叫正规军?一个人得有一支枪吧?得有几发子弹吧?要不然怎么叫正规军呢?这些枪、这些子弹哪来的?是国民政府给的吗?从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八路军、新四军就得不到国民政府一分钱的经费了,全部都停了,那哪儿来的?是日本人给我们的吗?哪一支枪、哪一粒子弹不是我们从敌人手里夺来的?外国给中国抗战的援助,一点儿都到不了咱们八路军、新四军的手里,到不了咱们的根据地,美国苏联给的援助都到不了,那是从哪儿来的?一百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的面积、土地,哪一寸土地不是我们从敌人手里夺来的?

所以这点,我们讲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应该是理直气壮的。当然,正面战场中好的部队、好的战役,有几个好一点的,像台儿庄之类的。台儿庄是徐州战役里面的一个战斗,不是太大,但是中国军队很英勇,那里面有很多川军的部队,也很英勇。川军的部队是什么部队?川军部队是刘家的部队,是刘湘、刘文辉这些地方军阀自己掏钱养的军队。最后也出川参加抗战,打得很英勇,这该表扬的我们都表扬了,我们的抗战馆里都展着呢。我们的英烈墙,国民党旅职少将以上的英烈,250多位,有名有姓有事迹,在哪儿牺牲的,都展着呢。我们不应当人为地去贬低他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夸大。我就很奇怪,现在有些人,好像我们说国民党一点不好,那就非得跟你吵一架一样,我看这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再提一下皖南事变。国民政府给新四军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他要打新四军?他们说是因为新四军不听号令,要叛变投敌,要投日本,这样国民党在新四军行军路线上设伏。一下子打掉多少呢?新四军军部和直属部队九千多人被歼,九千多人啊!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牺牲,多大的损失啊。但是在那种形势下,这口气我们共产党咽了,如果我们不咽,那我们就内战了。

我们讲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我觉得就是在这些方面,政治上我们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不能从单纯军事的角度。你说共产党打过什么仗?我们确实没有,我们就那么点人,就那么点烂枪。从战争的规模上,我们没打过大胜仗。同样,我们今天说,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说实在的,你中国战场打那点仗,跟欧洲战场、跟太平洋战场比,无论从规模、从作战的地域,你都没法比。苏德战场上的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柏林战役,哪个不是几百万军队在打啊?几千辆坦克、几千架飞机打,中日战场上有吗?你都没打那么大规模,打不到那么大规模。那在太平洋战场,中途岛、珍珠港,后来美国的反攻,硫磺岛、冲绳岛、塞班岛这样的一些大战役,你都没法比。本来人家也不大瞧得起你中国战场,说实在的,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也比较弱,仗打得规模也没法跟人家比。但是我们还说,它是东方主战场,我们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从哪儿说啊?说哪个战斗?我们打了一个武汉保卫战,我们作出重要贡献了,可武汉你也没守住,是不是?你做出重要贡献了吗?这个话不是这么说的。我们的贡献在哪儿?我给国防大学防务学院留学的外国军官讲中国的抗日战争,我就讲,我们也打不起那样的仗,我们也没打过,跟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的规模比起来,我们比不了,我们也打不起,没那个国力,对不对?但是为什么我们还作出了重大贡献?我觉得有一条,我们始终坚持抗战不投降。如果中国真战败了,真站到日本方面了,在中国,利用中国的人力物力组织500万军队、800万军队,我看不成问题吧?无论是把这些军队投到欧洲战场,还是投到太平洋战场,二战的历史恐怕都得改写,这就是中国的贡献。我主要讲法国,号称欧洲第一大陆军,打了几个星期就投降了,我们没有。我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作出了最大的民族牺牲,我们还仍然坚持抗战不投降,这是我们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最大的贡献。

同样的道理。我们都是以游击战为主,没打过大战,没有像正面战场那样的22个大战役。我们要那么打,一仗下来,可能八路军这点人就全拼光了。我们是按照毛泽东的指导思想,集小胜为大胜,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最后我们发展壮大了,这是贡献。

战后,美国的一些军事学院,都把中国抗日战争敌后根据地的发展研究得很透,很重视。他们认为,游击作战本来只是一种战争样式,只是作战的一种方式。有阻击战、进攻战、攻坚战、运动战等,游击战是其中的一个作战样式,但是游击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当中起到了战略性的作用。你看,哪个战场都有游击战,国民党也派了一些部队到敌后搞一些游击作战。沙家浜那个戏里面,胡传魁的忠义救国军,就是国民党中统下面的部队,在敌后也是搞一些游击战。

苏联,咱们大家都知道苏联女英雄卓娅的故事,她也是到敌后搞游击战,搞一些破坏,炸铁路、破坏公路、破坏通讯线路,在烧德国的喂马草料的时候被捕,最后牺牲了。那些游击战只是作战的一种样式,短期地派过来,搞点情报、搞点侦查、搞点破坏,打完了又回去了,这叫游击战。而像中国抗日战场上,共产党领导建立广大的、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发动民众,建立民主政权来支持抗战,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全民参战的思想,这个他们是没有的,这个是起到了战略性的作用。也可以说,这是我们在抗战当中的一个发明创造。

我觉得今天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一种研究国史的方法来研究这个抗战?是不是可以有这样一个思路?这是我想到的一个问题。

 

另外,我再讲几个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抗战宣传。现在拍了这么多抗战神剧,我跟很多专家交换过意见,大家对这个都是比较反感的,这种东西没有太大的作用。这里就联系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教育问题,到底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我认为是教育我们自己的人民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历史、爱自己的国家,这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准没有错,但是它应当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不能把它简单化,它应当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比如说我恨日本人,街上碰到一个日本人,我揪着他领子,见面就给他两个嘴巴,这是不是叫爱国啊?我看那不是。如果我们把它简单化,甚至庸俗化,对我们国家、对我们民族,不但起不到爱国的作用,反而可能损害我们的根本利益。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以这种方式进行。

现在的抗日剧,铺天盖地,人家说北京这边的涿州影视基地,满大街走的都是日本兵。那些群众演员穿着日本军装,这个剧组拍完了,又跑那边挣钱去了,满大街溜达的都是日本兵。日本公使到我们的纪念馆来,跟我提出来了:你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几乎等同于抗日教育。当然我不能同意啊,我得批驳他。他说王馆长,你不知道啊,那年有一场球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比赛,中国输给日本了,输完了以后,球迷闹事,当天晚上,砸日本汽车,砸日本料理店,闹得比较凶。公使说:“王馆长,你不知道,那天晚上,我的汽车前后玻璃全都给砸了。”你说这个能叫做爱国主义吗?不是你喊几句口号,上街闹闹事,这个就叫爱国主义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把它引向深入。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民族,要爱得热烈,更要爱得深沉,不是表面上轰轰烈烈地搞一下子就叫爱国主义了。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煽动仇恨。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也不是为了让我们的民众都去仇恨日本人,而是要从这些历史当中了解到,就像习总书记讲的,要珍爱和平,和平来之不易。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今天讲抗战精神,要发扬抗战当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建设我们的国家,而不是去报复日本。所以我觉得,现在70周年快到了,各地都掀起了一股纪念抗战的热潮,在这些活动当中,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思考、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我觉得这是当前一个挺重要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对于抗战史的研究和抗战史的纪念,全国大概有跟抗战相关的纪念馆、博物馆150多座,这些都是宣传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场馆、一些场地。我就跟那个日本公使说,中国13亿人口,我们现在跟抗战有关的宣传教育场地,才100多座,多吗?我们全国有两千多座博物馆、纪念馆,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你怎么能简单地下一个结论,说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就等同于抗日教育呢?我说为什么你对那1900座纪念馆、博物馆视而不见,就盯着我们这一百家跟抗战有关的馆呢?那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你就下个结论,说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等同于抗日教育?我是这么回答他的,当然不能让他了,是吧?但是咱们自己说,现在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内我们是怎么评价两个战场的,刚才我讲到了,对外我们的宣传确实有一个现象问题,比如你打开电视,全是抗日剧,是吧?

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也是当前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中日关系发展,有现实的国家利益问题,也有很多是历史问题,特别是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那时候抗战馆的展览涉及到外事方面,外国人来的也比较多,所以有时候经常跟外交部打交道,也比较熟了。我跟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说我得给你们提意见,他说王馆长你有什么意见,你说。我说你们的发言人讲话,怎么一说起来就是什么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哪个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你们的发言人一讲就是“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所以我们反对。”这话对不对呢?也对,是伤害中国人民感情,那日本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不是从他今天参拜才开始的。这都多少年了?甲午战争伤害不伤害?南京大屠杀更伤害!但这不仅仅是伤害感情的问题啊,为什么你们老讲这个?你们就不能讲点别的?我认为他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对人类正义的藐视,是对人类公理的藐视,是对二战以后国际和平秩序的藐视。我们是出于这个才反对的。中日两个民族不是闹感情纠纷。什么叫感情纠纷啊?两口子打架闹离婚,那是感情纠纷,那有是非吗?那没是非啊。你老说感情,让外国人看来,你们两个民族闹感情矛盾、感情纠纷呢!我看这两年不那么说了,也不提感情这俩字了。但是,中日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确实是影响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到日本,跟一些日本朋友探讨这个问题。我说日本为什么那么听美国的呀?美国给你扔了两个原子弹呢,太平洋战争把你打得是狼狈不堪,你们怎么那么听美国的话。他们说:“没办法啊,美国太强大了。”所以,日本有些人有一种观点,就是把日本战败叫作“屈原”“苏武”,借用的是两个中国古人的名字。屈原是什么呢?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苏武,是指的苏联的武力。他们认为是败在“屈原”和“苏武”下面,而不是败在中国人手里。日本人现在还有一些人有这样的观点。所以,关于抗战的一些观点,他们跟我们有非常大的距离。日本右翼还抱着这样的观点,就是他当时发动侵华战争也好,发动太平洋战争也好,理论是什么呢?是要从白种人的统治下解放黄种人,解放亚洲人,但是有一些愚昧落后的民族,他们不能理解,他们还反对我们,所以我们得使用武力。简单说就是这么个道理。认为我来解放你们中国人,要不然你们都得沦为欧美白种人的殖民地,你得受他们的奴役。觉得是解放亚洲人民,所以提出建立什么“大东亚共荣圈”,但是一些不开化的民族,他们还反对我们。我们占领了中国以后,我们也搞了很多建设啊,特别像东北这些地方。甚至有些中国人到现在还说,小日本那时候的建设还不错,现在东北很多人有这个观点。那个驻华公使也跟我说,他说我们在东北确实搞了不少建设。我说是,你们在东北也搞了建设,但是你们是怎么搞的建设呢?你们是在刺刀下搞了所谓的建设,是为了你们日本的利益,这个我们不需要。他觉得你们应当感谢我们才对,这是日本有的一些观点。

所以到现在,这场战争,有些日本右翼分子,还抱着一些很不正确的想法。东京神社,我也去看过。咱们一般去日本访问,都不去东京神社。后来我去看了看,看看人家到底说什么。它每年春秋两季在那儿都要有一些大的祭奠活动,那里供奉着多少人?249万。包括日本历次对外作战当中死去的人,主要是二战的,也包括甲午战争的。按照日本神道教的说法,战死以后,就变成神,要供在靖国神社。它的神社很多,一般老百姓也进神社,但是进不了靖国神社,因为靖国神社只有那些所谓“为国捐躯”的人才可以进。日本民族可怕的地方也确实有。人家那个工作做的,249万,绝大部分是有名有姓的,甚至有一部分上面还有照片。所以日本他老说咱们说南京大屠杀被杀害了30万人不真实。那次日本公使找我谈,也谈这个问题,他说希望你们能改正。他拿出那个日文的、他们国内的一些材料,就是一些人写的文章,标题就是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没有历史根据。我说你说错了,我们从来是尊重历史的,我们在不断地进行研究。他说南京大屠杀到底死了多少人,你们没有历史根据。我说这个问题本来我用不着跟你讨论,这是军事法庭判的,30万人,我没必要跟你讨论。但是你提到这个问题,现在中日两国学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我赞同,越研究就越深入、越准确嘛。30万肯定不是准确数字,但是你们不能因为这个数字不准确、不精确,就否认了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死了一百万的犹太人,也拿不出名单啊,也拿不出准确数字啊,难道奥斯维辛集中营也是虚构的吗?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成立20多年了,他们在不断地挖掘这方面的资料,现在统计出来的,有名有姓的、完全真实的,才不到两万人,19000多。这是能找到的,但是大部分找不到了,那也没办法。30万这个数,当时也确实没办法搞清楚,当时说不好听的,就是估堆。当时日本占了南京以后,开始处理尸体,就对人数进行了估计,这一堆儿两千,那儿三千,江边五千,就这么数,大概估计出来一个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的是20万以上,后来到1946年,南京的军事法庭专案审的,就是30万。当然这个已经是一个历史数字了,不能随便改了。

之后这个公使跟我讲,他说我们不是否认南京大屠杀,但是这个数没有那么多,他说日本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南京大屠杀死了大概是七八万人。我说这个事可以研究啊,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个就否认。然后他就说,看来,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的思维方式不同。我说怎么不同了?他说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千瓶啤酒,其中有两三瓶是坏的,你们中国学者会认为两三瓶坏的,多数都是好的,所以这批还是好的。而我们日本学者就会认为,这里面有两三瓶坏的,所以这一批都靠不住,这一批就不可相信了。他说可能咱们思维方式不一样。当然从道理上来讲,他说的有一些道理。但是我说,公使先生,我不能同意你这个观点,按照您的逻辑,我能不能做这样的判断?假如日本民族有几个坏人,那么我的结论是,日本民族都是坏人。我说我能做这样一个判断吗?这是您的逻辑啊?然后他就顾左右而言其他,我们就转换话题了。

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特别是现在日本右翼这样认识历史问题,也是出于他的现实政治的一些需要,这个我不用多说,大家都能理解。现在关于历史问题,也是根据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的一些需要,他才这么讲。但是呢,他就拿出这个东西来阻碍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十年以前,每年到我们抗战馆来参观的日本人很多,学生的暑期休学旅游、寒假的休学旅游,整团整团地来。来了之后,他们也行礼,也献花篮,千纸鹤叠得一串一串的。大概是咱们60周年前后的时候,日本政府明令禁止组织大学生、中学生到中国的抗战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参观。也不是绝对不允许,就是不让有组织地来了,所以现在日本人来得很少,那个时候来的还是比较多的。

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包括像慰安妇、劳工问题,他们为什么不能有个正确的认识?我看这些问题的最后解决,恐怕还得靠国家的强大。我们的国家现在强大了,但是还不够强大。刚才我说了,美国太强大了,所以日本就得听美国的。按老百姓说法,现在日本对我们也有点是羡慕嫉妒恨。以前他好像还跟我们讲友好,因为中国比较弱。70年代,我们刚建交,有个蜜月期,他还提供了长期的低息贷款给咱们。突然几乎在一夜之间,他的邻居,原来骑自行车的,现在开上奔驰了,他心里会怎么想?是不是?所以关于历史问题的认识,恐怕还会长期化,还要不断地争论。

前两年,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研究的历史教科书,这也是妥协的产物,三方都不满意,尤其是咱们不满意。这是关于历史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我想在这儿也提一句,就是战后赔偿的问题。现在民间有好多说法。有的人疑惑,毛泽东、周恩来为什么那么大方啊?一句话赔偿就不要了?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战后,首先是英美这些国家,后来又包括苏联,先后放弃了对日本的赔偿要求。然后在1951年,在美国的旧金山,有几个大国、还有几个跟日本作过战的小一点的国家,一共40几个国家参加了这次旧金山的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地区都没参加这个会议。会议通过了对日合约,这些国家中的多数国家都宣布了放弃让日本进行战争赔偿的要求。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在美国占领了日本以后,当时有个临时赔偿法案,允许中国作为战胜国获得赔偿。日本哪有钱啊?没有钱了。怎么办呢?只能到日本去拆除一些机器设备、工厂,看看日本还有什么物资能拿来的,包括军队的那些东西,还有什么能拣的,都拣拣,叫临时赔偿法案。这样中国拿了多少呢?拿了大概价值也就是2200万美元,就拿了这点。美国他不要了,他就对国民政府说,你也别要了,日本现在不行了,你也拿不着好东西,就剩下破烂了。这样,在美国的压力下,国民政府率先在1951年代表中国(那时候联合国他还占着位置呢)宣布放弃对日索赔。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立即发表声明进行谴责,指出他不能代表中国。日本应该赔偿,而且赔偿主要部分应该在大陆,因为受害者都在大陆呢。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朝鲜战争爆发,日本成了美国在亚洲扶持的一个马前卒,美国就开始支持日本,因此更不能跟他要赔偿了。这样到了70年代初,我们跟日本建交的时候,日本也很怕我们提这个问题,田中角荣当时就放话,中国如果提出赔偿,那就立即回国。而且他提出来,中国应该继承国民党政府在1951年正式宣布的放弃赔偿的所谓“国际协定”。周总理代表中国政府表示,我们从来没说过放弃赔偿,但是今天,我们考虑到现状,考虑到中日友好,我们不再向日本方面提索赔要求了,放弃政府间的战争赔偿,不再增加日本人民的负担。我们为了双方关系向前看,本着对日本民族的考虑,也为了体现出友好精神,我们放弃了。我们这个放弃,跟国民政府1951年宣布的那个毫无关系,他那个宣布不算数,让我们继承他那个,我们继承不了,他早在1949年就被推翻了,1951年宣布的,那不算数。实际上,这纯粹是外交辞令,也是外交斗争的一种方法。那这个钱呢?说实在的,到70年代再要,恐怕也要不回来,因为1951年毕竟还是国民党占着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以这个账不能算到共产党头上,国内有些人不明就里,一说就质疑毛泽东、周恩来为什么那么大方,就不要了,事实上不能这么看。

我再谈一谈抗战精神。去年7月7号,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日战争纪念馆参加“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的时候讲了一句话——要大力弘扬抗战精神。那么什么是抗战精神?

原来咱们一直没有这个提法。我在抗战馆的时候,我就觉得我们有这个精神、那个精神,是不是最应该讲的是抗战精神?咱们讲的别的精神都是我们党在一些革命斗争当中、在战争年代、在建设年代的一些优良传统,包括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解放以后的1998年的抗洪精神、雷锋精神等,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些优良传统,实际上我们也应该总结概括出一个抗战精神。我记得2004年,我在抗战馆召开了一次抗战精神馆长论坛,那时候不敢贸然提,因为中央没说过这个话。

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个大型报告会,李长春同志在报告当中就大篇幅地讲到了抗战精神。《人民日报》当年也发表了两篇评论员文章,一篇叫《抗战精神永存》,另一篇也是讲抗战精神的。后来胡锦涛同志在9月3号的讲话当中,他讲了很长一段,叫做抗日战争当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没用“抗战精神”这四个字。当时我还挺奇怪,后来我找到中央党史研究室,问参加起草胡锦涛这个报告的领导同志,他说现在抗战精神刚提出来,还没有把它诠释清楚,内涵到底是什么也还没有讲清楚,所以暂时没用“抗战精神”这几个字。那我也知道了,虽然没用这几个字,中央对这个还是认可的。

这十来年间,在很多研讨会上,很多学者也发表文章来阐述、论述抗战精神。去年,在纪念“七七”事变的讲话当中,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最高领导人,也是代表国家,正式使用了抗战精神,提出要大力弘扬抗战精神。

那么抗战精神内涵到底应该是什么?我觉得这十来年,也没有把它概括得很清楚。要真把它准确地概括出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习总书记这次也没有论述。那么到底什么是抗战精神?

我觉得,不管怎么概括,其中应有之意,必须要有一条,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例如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我们中华民族能够整个民族团结起来。我说这是空前的,绝后的是不是,我不知道。就在我们中华民族史上,从来没有过这种团结。没有这样一个团结,抗日战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华民族也是在抗日战争当中觉醒的,近代以来,甲午战争、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来的八国联军、民国、袁世凯称帝等,那么长的时间,都没有改变中华民族一盘散沙的局面,麻木不仁。中国弱到什么程度?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的东北打,清政府什么态度呢?宣布中立,然后划出个交战区。哎呀,你们两家在我家里打架,你们就在客厅打吧,别打我里屋来啊。你说到什么程度啊!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大家知道,台湾割给日本了,澎湖列岛也割给日本了。自那以后的50年,台湾人就是日本国民,要不然说陈水扁他们这些人日本情结很重啊,都起了日本名字,日本在台湾推行皇民化教育。当时根据《马关条约》,辽东半岛也割给日本了,别的列强看了,觉得日本占的便宜太大了,然后就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出面施压让日本还辽。最后日本在压力下,同意还辽。怎么个还法啊?清政府还得再出三千万两白银,把辽东半岛赎回去。清政府又赎回去了。你说中国弱到什么程度!那么中华民族的觉醒、真正的觉醒,开始有现代意识了,可以说始于抗日战争。就连国民政府一直搞独裁、搞专政,抗日战争当中,他也不得不放松一下,实行民主。当然他不可能实行真正的民主,但是他也得放松一下,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陆续又承认了其他一些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中华民族开始觉醒,没有这个觉醒,也就没有后来三年解放战争,我们迅速打垮国民党政权、建立新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没有达到他最终的目的,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反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解放。我觉得对这样的历史问题,我们应当这样看。

今天祖国尚未统一,我们今天要推进祖国统一的大业,继续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把它继承下来,让它发扬光大,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民族而言,抗战精神不属于一党一派,应该属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

当然史学界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怎么把它准确地、科学地概括出来,把抗战精神宣传好,来为我们当前祖国统一大业,也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来服务。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908/8361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