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好文推荐
利用阅兵抹黑中国,只会使自己越抹越黑
2015年09月09日 17:06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天安门举行,并举行胜利大阅兵。30多位外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代表和多名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北京,出席纪念大会和阅兵式。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当事国——日本领导人,安倍晋三却没有出席抗战纪念大会。安倍缺席是否会降低抗战纪念活动的意义,是否会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国内民众又是如何看待中国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的?
“安倍谈话显然不能被亚洲邻国接受。从一开始,安倍不出席中国的纪念活动和阅兵式已经是一个定局。”
刘江永:尽管中方已经邀请安倍首相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但日方经过左右权衡决定安倍缺席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和阅兵式。
8月14日,安倍发表表战后70周年之后,想考虑中方的反应,然后决定是否在9月纪念活动前后来访。如果中方对安倍谈话能正面评价,且同意安倍首相的行程,那么他可能会在九月上旬访华。但是实际上,安倍的这两个期待值都不可能实现。首先,安倍谈话尽管接受一些日本有识之士的建议,但是他的基调和村山谈话大相径庭,也没有对二战是一场侵略战争的性质进行明确表述。同时,他也没有对历史上的殖民统治表示歉意,只是间接的引述一些话。所以这个谈话显然不能被亚洲邻国所接受。第二,他想在他所希望的时间访问中国而不参加纪念活动,中方也不会接受。所以从一开始,安倍不出席中国的纪念活动和阅兵式已经是一个定局。
“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程度是决定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安倍来与不来都不会影响两国关系根本走向。”
刘江永:首先,中日关系不取决于一次领导人的会晤是否能够实现。从冷战后到现在的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历程来看,决定两国关系改善还是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是继续发展还是受到抑制。
其次,美国的因素也很重要。因为美国要平衡正在崛起的中国,要借助日本来达到其目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安全战略、钓鱼岛等问题上,安倍不断拉拢美国抗衡中国。同时,美国需要日本制衡中国,但又不愿意看到因为这些问题引起中日的战争和冲突,因此美国是在这样一场的战略博弈的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无法认同安倍的历史观和战争观,事实上处于一种纠结状况。
另外,中日双方都有各自的基本政策。就中国方面而言,要长期坚持与日本发展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关系向健康方向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有的是暂时的,有的是根本性的,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不能把日本作为一个主体对待。在日本国内,既有右翼势力;也有反对安倍内阁强行通过安保法、突破宪法制约的和平声音与力量;也有中间摇摆的人。所以中日关系的改善,不能只看眼前,要看长远发展,不能只看领导人,要看“草根”、看广大日本人民群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安倍来与不来都不会影响中日关系根本走向。
“中日关系的根在于许多真诚的、没有个人政治图谋日本普通人。”
刘江永:在日本有一些长期致力中日友好的老朋友、有识之士和一些友好团体,他们把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看做是自己的胜利。因为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在战争期间就组织参与了反战同盟。尽管他们人数不多,但代表了一种和平的声音和符合历史潮流的力量,他们所坚持的事业是伟大的,而且在战后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很可敬的日本老人,叫町田忠昭,20多岁起就接触了一些曾在中国组建日本反战同盟的领导人。自此开始,町田老人就致力于中日友好,主动将日本秋田县“花岗事件”中一些中国人的遗骨护送到中国。町田老人今年已经八十七岁高龄,在今年8月底来中国,一是纪念中国抗战争胜利70周年,二是参加天津烈士陵园“花冈事件”纪念碑的揭幕式。六十多年来,町田老一直在为中日友好、为两国和解努力,也为中国劳工的后代讨公道,争取权利。这些很可敬的普通日本民众是中日友好的真正脊梁。
中国举行的纪念活动,不是针对现在的日本,更不是针对日本人民的。安倍谈话所提到的“不要让子孙后代背负不断道歉的宿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亚洲邻国人民从来没有要求日本人民道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没有。我们是要求日本那些不能正确认识历史,仍然坚持错误历史观、战争观的日本领导人进行反省,不应该利用他们执政期间的错误言行,进一步伤害邻国人民的感情。中国通过纪念活动发出的主要声音,一是要捍卫战后来之不易的和平,珍惜和平,不忘历史,振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是针对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的。大多数日本人民也会从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活动中的重要演讲中听到中国的声音,任何想利用9.3纪念活动来抹黑中国的行为,只会使自己越抹越黑,越抹越难看。
(作者系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摘编自光明日报《利用阅兵抹黑中国,只会使自己越抹越黑》
责任编辑:刘佳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909/8364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