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文化产业
新时代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2015年09月17日 10:04
【事件介绍】
2015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 扎堆"北上广深"有所缓解
2015年汽车、金融、房地产、IT等四大行业大学生就业分析报告近日已出炉。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749万,比去年增加22万人,就业压力只增不减,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依旧普遍存在。该报告主要以权威职介平台智联招聘的校园数据为基础,力求全面把握、了解当代大学生求职行为、心态,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随着一线城市生活成本不断高企,白领们逃离“北上广深”的呼声日趋高涨。不过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依然看好一线城市,数据显示,有44.4%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优先考虑的工作地点。但相比去年62.5%的毕业生希望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工作,今年比例下降近20个百分点。同时,面对一线城市巨大的生存压力,也不乏一些学生选择省会等二线城市,占比达到35.3%。较去年上升5.3个百分点。而今年不限工作地点的学生占15%,较去年增长11.5%。希望在三、四线城市工作的学生也较去年略有增长。从总体来看,除一线城市外,其他规模城市的期望学生比例都有所增加。学生扎堆“北上广深”的现象有所缓解。
本科学历学生的期望月薪大都集中在2000至4000元,占比为41.4%。占比排名第二的区间是4000至6000元。期望月薪在15000元的占比为0.2%。硕士研究生学历学生的期望月薪大都集中在6000至8000元,而4000至10000元的区间占比为80.3%,硕士研究生期望薪酬普遍高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学生的期望月薪比较分散,没有明显的峰值区间,但总体来看,期望薪酬普遍高于博士以下学历的学生,尤其是期望月薪在10000元以上的占比达到了26.6%。总体而言,随着学历的提高,普遍期望薪酬也倾向于更高。
■汽车行业学生投递的职位热度和企业的招聘需求基本吻合。根据智联招聘汽车行业典型客户的招聘数据看,汽车制造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工程师、发动机总成工程师、CAE分析工程师、车身内外饰设计工程师、混合动力工程师、汽车安全系统集成工程师、整车试验工程师及底盘设计工程师等技术研发类岗位等。
■金融行业排在招聘投递热门职位前五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客户服务/售前/售后、市场/营销、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
■房地产行业从毕业生热门投递的职位看,建筑装饰、财务和市场营销类相关岗位占比最大,其中建筑装修/市政建设占28.9%,位列第一。
■IT行业投递职位最多的职位是“软件开发工程师”,这也是IT行业需求量较大的职位。其次分别为“测试工程师”、“硬件研发工程师”、“应用软件研发工程师”和“软件实施工程师”。以上五个职位均与技术相关,但IT行业还会吸纳大量其他专业技术人才,而且对于综合管理类人才也同样具有广泛的吸引力。
90后应届毕业生平均薪资2687元 青睐自主创业和二线城市
近期赶集研究院发布《互联网+时代,就业主力军现状调查》,调查显示2015年90后应届毕业生的平均签约薪水2687元,比去年涨10%,期望薪资高出签约薪资588元。其中72.7%的人签约私营企业;互联网相关行业平均签约薪资3046元位居行业之首。
据调查报告显示自主创业成为90后毕业生最具潜力工作选择,在互联网时代,创业的门槛被大大降低,你可以不用办公室、房租,只要有想法,仅仅只需通过互联网,联系四五个合作伙伴,便可开始你的创业之路。于是,就业主力军们也开始尝试自己开网店、在网上做代理、开发应用啦。
对于90后毕业生来讲,第一份工作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但越来越多的90后毕业生并不打算将这一步走太久,47.6%的90后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预期的工作期限在一年以内,其中23.6%预期半年以内,而预期第一份工作期限在三年以上的比例仅7.9%。可见,广大中基层就业越来越短工化,世界那么大,大家都想多看看。
赶集网此前披露的餐饮业用工调研数据显示,餐饮企业普遍缺人相关从业人员约81%半年内换一次工作,一年以上的留存率仅占就业人群5%。
报告还显示57.8%的就业主力军认为白领蓝领都一样,衣着光鲜亮丽出入写字楼的白领已不再被仰视,互联网也不再只属于少数人,按摩的、送餐的、颠大勺的都在混互联网圈。一线城市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不再热衷于在一线城市扎根,“距离家较近的省会城市或其他经济较发达的二线城市”已成广大就业主力军的最佳选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打工人群返乡潮扩大,广大二三四线城市的需求正在大规模爆发。他还表示,赶集网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渠道体系,线下拓展的能力已大幅度强大,目前渠道商规模已超万人。经过十年积累的分类信息市场在二三四线城市需求已临井喷期,每年的增速在100%左右。
人社部:集中帮助201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
9月8日,人社部在京召开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暨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启动会,推动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就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提出要求,同时启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信长星强调,就业促进计划是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好这项计划,关键是强化实名制基础和服务,精准发力,推动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要扎实做好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健全实名信息数据库,做到动态更新管理,加强数据分析应用。要主动联系未就业毕业生,准确把握就业需求,积极提供精准服务,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重点帮扶;注重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新平台。
信长星强调,当前是未就业毕业生登记求职和开展就业服务的重要时间节点,要组织实施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做到登记到位、联系到位、服务到位、宣传到位,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集中帮助有就业意愿的201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信长星要求,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编制专项培训计划,加强创业师资培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用好各方面扶持创业的财政资金,发挥好社会公益资金和市场创投资金的作用,多渠道支持大学生创业;办好用好各类创业载体,加强对创业大学生的帮扶和服务工作。
信长星还强调,要推动就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做好结构调整中的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同时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全面做好各项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启示与思考】
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是大学生绕不开的必修课。如果有“机缘”又够用功,从事的工作正是兴趣所在,自然再好不过;如果没那么幸运,找不到自己喜欢而又适合自己的工作,怀着“宁缺毋滥”的心态慢慢找,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一定要记住,在“慢”的时候,不能放任自己停下来,在本该拼搏的青春年华,不能漫不经心、得过且过。
“手捧金饭碗”的就业选择未必适合所有人,毕业生们在寻找多元就业机会,加之赶上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走向社会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其实有很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毕业后不急于就业,给自己留出一段思考的时间,并非不可。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适当地“慢”下来,遵照自己内心意愿并进行自我充电,比如外出游学长长见识、自学本领准备跨界就业等,这样的“慢就业”也许并不是坏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慢”是一种沉淀、一种积累,经历了10多年的学习和拼搏,暂时“慢”下来休养生息,认真做好职业规划,是为了以后更快更好地奔跑。对这样的“慢就业”者,应当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
爱拼才会赢。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工作不是等来的,如果不能一步到位,“慢”一点也许无妨,但“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不盲目依赖、不无谓等待,积极设定职业目标、提升技术本领,积蓄能量、奋力拼搏,这样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917/8376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