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5年10月09日 10:07
【事件介绍】
李克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企业和经济发展新动能
李克强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企业和经济发展新动能,让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互促共进。
9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陪同下,在洛阳、许昌、郑州考察。
李克强来到曾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项目的洛阳矿山机械厂,企业负责人介绍,这里以创客空间模式建立了5个大工匠工作室和16个工人创客群体,直接参与者达到500多人,并带动4000多名一线工人成长成才。李克强高兴地说,这说明国有大企业也可以搞“双创”。他勉励工人创客努力攻克重大装备技术和工艺难题,创出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在长葛众品食业公司,企业介绍他们依托“互联网+”整合农产品生产和供应链,大大提升流通效率,特别是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带动创业和就业。李克强说,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小微企业生存和兴盛之道,大企业通过“双创”更能够集聚全员智慧,迸发更大能量。大企业也要用“双创”与小企业更好对接,合作放出创业创新的连环炮,放大“双创”效应,要把国企改革和“双创”结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让各类企业共同撑起中国经济的蓝天。他叮嘱随行部门负责人,要深入基层调研,了解企业政策需求,更好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李克强十分关心新业态发展。他来到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改革和创新商业模式、政府监管方式,这里的跨境电商平台已集聚近500家企业,不仅跨境贸易逆势增长,带动了消费,也带火了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李克强予以肯定。他先后走进几家企业,询问对就业和农产品销售带动情况。勉励他们瞄准全球市场做大做强。李克强还要求海关、质检部门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通关效率,促进更多新模式新业态脱颖而出。
新型城镇化是扩内需、促升级的重要支撑。在郑东新区,看到这里中高端产业蓬勃发展,并聚集了大量人口就业、生活,李克强十分高兴。他还到新郑机场二期考察立体交通枢纽建设情况。李克强说,中部地区都是人口大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空间广阔。要加快建设机场、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降低流通成本,推动产业升级。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既兴城也兴业,走出让群众宜业宜居的新路子。
农业现代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李克强走进正在收获的玉米地察看收成,询问农机服务和土地流转情况。他说,农业稳,百业安。今年又是大丰收,这是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各地情况不一样,规模经营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形式。李克强还看望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询问企业贷款利率、国家优惠政策是否落到身上。他勉励当地干部多为返乡农民创业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能干成事业,带动农村发展和乡亲们致富。
河南科技大学新区医院是大病保险定点医院。李克强与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交流,了解改革前后大病报销比例变化。得知这项政策使患者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李克强说,生命是平等的,无论是职工、城镇居民还是农民,人人都应享有医保服务。大病医保顺应群众急需,不仅有利患者治病,也解决了许多家庭后顾之忧。今年这项政策要在全国全面推开,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考察中,李克强充分肯定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希望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真抓实干,积极推进“四化同步”,在“双创”中敢为人先,加快中原发展,促进中部崛起,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做出新贡献。
李克强一个月两次外地考察何以频提“双创”?
9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来到辽宁、河南两省,颇为少见地在一个月之内两次赴地方考察。梳理这两次时隔不久的考察我们会注意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李克强在多个场合最频繁提及的词。
在赴大连出席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李克强来到大连众创空间,与青年创客交流。他随后还将创客们的创业故事在达沃斯开幕式上与中外嘉宾分享,并在致辞中大篇幅阐述“双创”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意义。而在刚刚结束的河南考察中,李克强又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大力推动“双创”,形成企业和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何在两次考察中频频提及“双创”?此间观察人士认为,这是李克强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之举,也是促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措施。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也处于新旧动能衔接期,下行压力加大,亟待寻找和汇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以增强经济韧性与活力,为未来“蓄势”。
事实表明,“双创”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有数据显示,通过“双创”,2014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一万家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10%,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加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催生中加快形成。
也因如此,在大连夏季达沃斯开幕致辞中,李克强表示,正是大众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使我们增强了克服时艰的信心。
也有细致的观察者注意到,在两次考察中,李克强提及“双创”所针对的对象不尽相同。在辽宁,李克强到访的大连众创空间是一个为创客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是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器。而在河南,李克强则更明确向大企业发出“双创”号召。
观察人士认为,此举大有深意。在当前中国的“双创”浪潮中,中小微企业无疑是最活跃的群体。相比之下,虽然现在很多大企业、包括大型央企则在陆续加入“双创”行列,但步伐稍显滞后。有评论认为,观念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大企业还端着架子,认为“双创”是上不了台面的“小打小闹”,对其冷眼旁观。
对于这种现象,决策者显然早有洞悉。在9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明确表态,“双创”绝不仅仅是中小微企业的事,大企业也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集众智以"双创"推动企业发展。两天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李克强说,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国企改革与“双创”紧密结合起来。此次,李克强更是直接走进大企业力挺“双创”。
时隔7年,李克强再访河南,首站选择了洛阳矿山机械厂。作为一家大型重装备企业,这家企业聘请10位院士、15位行业领军人才,引领组建18个技术创新团队,并建立了劳模工作室、大工匠工作室和工人创客群体,直接参与者逾500人,带动4000多名一线工人成长成才,堪称大企业推动“双创”的鲜活样本。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小微企业生存和兴盛之道,大企业通过‘双创’更能集聚全员智慧,迸发更大能量。”在这家企业,李克强强调,大企业进行“双创”,这不是权宜之计,而要有长远谋划,要创出成果、效益、品牌,也要创新机制和分配模式,走活“双创”这步棋。
分析指出,李克强连续就大企业“双创”发出强音,并用大企业的实践说明,“双创”不仅是小企业的生存之道,也是激发大企业自身活力的重要之策。
正如李克强所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场微观层面的改革,让整个社会放开手脚、迸发活力”。在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总理力促“双创”表明,只要抓住机遇、充分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性,中国经济完全可以顶住当前下行压力,爬坡过坎,迈向中高端水平。
国务院: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
国务院近期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对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的具体部署,是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以下统称四众)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文件。
《指导意见》指出,全球分享经济快速增长,基于互联网等方式的创业创新蓬勃兴起,四众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快速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线上线下加快融合,正在并将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指导意见》强调,加快发展四众,能够有效拓展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的对接通道,搭建多方参与的高效协同机制,丰富创业创新组织形态,优化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资源的配置方式,为社会大众广泛平等参与创业创新、共同分享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提供更多元的途径和更广阔的空间。
《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四众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改革,顺应“互联网+”时代大融合、大变革趋势,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应用创新的综合优势,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传统与新兴相结合、引导与规范相结合,按照“坚持市场主导、包容创业创新、公平有序发展、优化治理方式、深化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营造四众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四众广泛应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指导意见》围绕全面推进众创、积极推广众包、立体实施众扶、稳健发展众筹等提出了13项重点任务,并从营造宽松发展空间、夯实健康发展基础、塑造自律发展机制和构建持续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17项政策措施:一是推进放管结合,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创新行业监管方式、优化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开放合作发展。二是完善市场环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信息应用、完善知识产权环境。三是强化内部治理,提升平台治理能力、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四是优化政策扶持,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实行适用的税收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繁荣创业创新文化、鼓励地方探索先行。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四众等创业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强统筹协调,探索制度创新,完善政府服务,科学组织实施,鼓励先行先试,不断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启示与思考】
在当前我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引起格外的关注与重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我国经济要行稳致远,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在升级传统引擎的同时,培育打造新引擎。打造新引擎,就是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众智以成大事。在这方面,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各地政府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政府该以什么姿势助推大众创业呢?其实,地方政府与其走向前台,搞低层次的推销,不如塌下心来做好服务。一方面,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完善现有法规制度,优化“双创”环境。李克强总理多次表示:“对网购、快递新经济、新业态要高度重视,总不能让新的去适应旧的,更不能让脚适应鞋”。对地方政府而言,搞好简政放权,废除限制创新的政策、规定,其实就是在给“双创”加油。另一方面,出台扶持政策,解决“创客”后顾之忧。唯有如此,才符合自由市场的真谛,才是我们助推大众创业的合理姿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联动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最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就是抓就业、创业、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社会共同发力,政府的作为尤其重要。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为我省“两个跨越”挖掘新动能、开拓新空间。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009/8413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