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 丨 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015年10月16日 16:14

 

QQ截图20150914101502

郭继承 中国政法大学马列学院副教授

视频:http://www.71.cn/2015/1015/843010.shtml

专辑:http://special.71.cn/150914/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开篇:http://www.71.cn/2015/0909/841574.shtml

一、释义

各位朋友,习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有一篇文章叫《多读书 修政德》,在这篇文章里面他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叫“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一起来学习这句话的智慧。《之江新语》是习总书记主政浙江的时候,他发表的一系列体会或者思考,形成的一本书。“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取自《论语》里的《为政》。

《论语》是孔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对话,共有二十篇。其中有一篇叫《为政》,在《为政》的开篇孔子就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事政治管理的人,应该强调修德,叫为政以德。如果一个从事政治管理的人能够做到“德”,就像北斗星,大家看我们天象,无论地球怎么围绕太阳转,春夏秋冬,北斗星不动,地球始终围着这个轴在转,“众星拱之”。所有天上的星象都是围绕北斗星在动,而地球的自转也是围绕北斗星,北斗星这个点是不动的。

孔子说,从事一个政治管理的人一定要修德,你的德性和人格立在那里,人民敬佩你,你就像北斗星,就像“众星拱之”,都会以这种有德行和人格的人为典范,向你学习。这个话我稍微引申一下,它给我们传递几个信息。

 

二、德行和人格是一个人的“地基”

从事政治管理一定要修德,德行和人格是一个人的地基。大家知道,清华有一个校训,也是《易经》里的一句话,《易经》其中一卦是“坤”,“坤”里面有一句叫“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厚德载物”这四个字非常深刻。什么叫“厚德载物”,大家可曾想过?我告诉诸位,“厚德载物”如果最通俗的话叫,你的德有多厚,你配承载多少物。打比方,德行就像一个楼的地基,地基非常深厚,这个楼盖很高没问题;如果地基很薄,楼很高的话,它会轰然倒塌。所以“厚德”才能“载物”,这话很深刻。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多大的德,他配载多少物,那么他载什么物呢?一个人德行的地基之上,他载多少,我具体解释一下。为什么孔子那么强调德,而习总书记也运用“为政以德”。因为德行的地基如果足够厚重,你的权力无论多大,你不飘飘然。权力越大,一个有德行和人格的人,会把权力当做给人民谋利益的工具,可以给人民做更多的事,不会以权谋私,不会权钱交易,不会飘飘然。当权势大到一定程度,不会不知道自己是谁,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这是讲“厚德载物”。

一个人厚德,他的基础有了,所以他配有更多的钱;一个有德行和人格的人,当他拥有了更多财富以后,他知道财富该怎么用,绝不乱来,不胡作非为。所以大家发现,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包括邵逸夫,一百多亿港元拿出来资助中国的教育,这都是无偿的,那都是人家的辛苦钱,为什么要拿出来,无偿资助中国的教育?我想说,厚德。只有厚德的人,他才能有这么多财富;只有厚德的人,有了这么多财富以后,他知道该怎么用这个财富,他不会用在吃喝玩乐上,不会用在骄奢淫逸上;一个有德行的“地基”的人,他即使名声很大,很多人为他欢呼,他很清醒,他知道怎么运用、珍爱自己的名声。如果没有厚德,名声大了以后,难免飘飘然,难免不知道自己是谁,进退失据。

 

三、法治规范的根在德治

法治规范的根在德治。“为政以德”这个话很深刻,一个从事政治管理的人,权力越大,不仅责任大,他面临诱惑也越大。一个拥有大权力的人,其背后的诱惑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在这个时候,你能把持自己吗?德行、人格特别重要。当然也有人跟我说,他说那法治不是很重要?法治很重要,但是诸位可曾想过,法治的根是什么,制度的根是什么?所以这句话就涉及到德治和法治的关系,我想在这里就当前很多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与大家做一点交流,供大家思考。

比如我们提出依法治国,我跟别人交流就意识到,很多人对德的重要性开始有点偏差了。比如谈到中国现实问题的分析,有人就说不要分析,体制的问题、制度的问题,很多人拼命点头,仿佛说得很正确。后来我跟这人做交流,什么叫体制和制度的问题?我说制度很重要,法治规范很重要,但是你想过没有,法治规范的根在哪里?

我举一个例子,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国以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当时的社会氛围,实际上同盟会对孙中山并不是那么信任,他们想让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的目的是准备把权力留给袁世凯的。他们认为当时的袁世凯掌握了北洋军,掌握了清政府最主要的陆军部队,想把大总统留给袁世凯。鉴于这种情况,孙中山后来说了一句话,他说谁当总统其实并不那么重要,最关键的是制度,大家听听这话熟悉吗?我将来不做大总统也没关系,我建过一套好的制度,只要这套好的制度在,将来无论谁当了大总统,按照制度来办,这个国家就没有问题。于是中山先生就在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里制定了《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实际上吸纳了包括美国在内,所有的宪政国家的精华,比如美国是三权分立,中山想一想,说三权分立不够民主,他又加了两个,叫五权宪法,除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又加考试权和监察权,这叫五权宪法。而且当时搞的是多党制,大家想想,这套制度听起来多先进!中山也以为有了这一套好制度,将来我退出大总统位置以后,无论谁上,国家都会井然有序。可是中山退出临时大总统以后,中国的现实是什么?稍微有一点中国近代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北洋军阀,生灵涂炭,国家分崩离析,每一个军阀都占据一个地方,互相争斗,带给国家无穷的灾难。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叫《无题》,表现了辛亥革命之后国家的混乱形势。其中头两句叫“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北洋军阀的统治,实际上是把一个满清皇帝打倒了,但是全国那么多土皇帝,每个人割据一方,老百姓生灵涂炭、水深火热,并没有得来预期的社会进步。

制度摆在那里,可是你的“根”不具备,你的德不在那里,这个民族的修为不在那里,那么这个制度谁会遵守呢?所以我觉得,依法治国重要不重要?它是人类近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我们必依法治国,必须强调规矩的重要性,必须按制度办事,这没有问题。可是大家想想,一个遵守制度的人,他是个什么样人?他应该是个有德的人,一个有德行,有人格的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的底线和使命放在那里,规范才有意义。一个没有德行,没有人格的人,再好的法律岂不是一纸空文?单凭法治的强制性,是不可能建设一个文明国家的。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强调法治,但是对德治,恐怕有一些人会有些轻视,所以德治非常重要。为政以德,只有这样,你才会像北斗星一样,“众星拱之”,整个社会才会尊重你。

我跟诸位说,从事政治管理的人,实际上是社会的焦点,你的言行举止如何,老百姓都看在眼里。所以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上之所好,下必甚焉”,上面的领导人如果爱好什么,下边的社会风气就会受到强烈的干扰。如果说上面的领导人是一个喜欢浮夸的,下边一定是阿谀奉承,就会变得非常不可控。所以讲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为政以德”这个话实际是非常深刻的,不管哪个国家、任何时代,一个人的德,尤其从政者的德至关重要,只有自己的德行和人格具备了,知道怎么用权力,怎么遵守规范,如北斗星一样,政府才有公信力,老百姓才会真正尊重你,把你当回事儿。

 

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我记得习总书记有一句话,说了几次,他说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掌握公权力的人,坐在庙堂之高发号施令的时候,可曾想过如果人民不把你当回事儿的时候,就是极其危险的。只有人民把你当回事,你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人民怎么才能把你当回事?真心实意给人民做事,能够把小我放下,把大我,把唯家国天下的那份情怀生出来,把权力用在给人民做实事上,这种人怎么可能不得到人民衷心的拥护?一个得到人民拥护的人,用孔子的话,“众星拱之”。大家都去尊重你,这个社会怎么可能没有向心力凝聚力?这样的政治生活,这样的社会生态,才是我们所倡导的,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既多元同时又具向心力,大家凝聚在一起。只有这样,民族的复兴也好,国家的现代化也好,才有了实现的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016/8432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