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专车首照,期待出行会更好

2015年10月22日 10:18

 

【事件介绍】

滴滴专车上海首获合法牌照 司机将持证上岗

“经历了14个月,滴滴专车合法化终于破冰了!”10月8日下午2点,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滴滴公司主办的《约租车(专车)模式上海创新与实践》论坛上,滴滴快的CEO程维感概地说。当天,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宣布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这是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滴滴快的也成为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

业界认为,这是专车在国内诞生一年多时间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表明了政府和业界对交通领域移动互联创新的肯定和认可,专车也将有望寻得路径走向“合法”。

滴滴快的CEO程维表示,上海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许可证,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颁给网络约租车平台的第一张许可证,无论是对城市出行还是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都将是一个里程碑。“上海模式”也是推动政府监管、市场力量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解决城市治理难题的尝试,对全国各地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具有示范意义。

“近期,上海市交通委正在与滴滴共同研究上海网络约租车的经营模式,即将正式推出。”滴滴有关负责人表示。

专车司机将持证上岗对驾龄、驾驶记录设门槛

“上海模式”允许符合相应条件的车辆接入网络约租车平台,除了要求平台方具备企业相关资格和所在地的服务能力外,还需获得互联网业务资质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平台数据库接入监管平台,注册服务器设置在中国大陆境内等。而车辆需要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营运证,司机也需要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从业资格上岗证。

滴滴快的方面透露,将尽快给符合条件的车辆和司机颁发相应资质。据了解,平台将统一购买营运性的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和第三方承运人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每车最多能提供600万的保额。司机方面,约租车公司对其年龄、驾龄、过往驾驶记录等设置明确的准入条件,建立培训制度;服务方面,约租车公司对接入平台的车辆和司机,进行严格的安全核查,建立健全服务规范,设置乘客投诉渠道,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表示,大城市的交通管理从来都是世界性的难题,而当今移动互联网深刻影响交通领域,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模式,也面临新的形势。今天上海在做的事情是一个非常创新的尝试,希望在约租车服务上寻找出一条新路径。

专家:促进解决专车监管问题

程维表示,专车是有益于社会的,能给乘客带来实惠和服务才是最有价值的。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天有2000万人次打不到车,出行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滴滴快的认为,首张专车牌照将对广大专车司机、乘客以及整个城市出行领域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不但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运行环境、提高行业安全运营水平和提升整个出行行业的服务质量,也将更好的通过专车平台为民众提供便捷、多样的出行服务,乘客可以放心舒心的乘坐专车出行,而数以百万计的专车司机们也可以安全放心的开专车,城市出行将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认为,首张专车牌照是交通主管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处理“专车”问题和以具体行动推动“互联网+交通”落地的最好体现,既契合了专车业务的互联网特征,同时也能较好的推动专车监管的问题。

 

首张“专车牌照”的改革价值

交通运输部主导的针对网络约租车的规范化管理,正在融入我国的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并成为改革的催化剂。在政府监管、市场力量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下,合理运用“互联网+”背后的巨大力量,将有效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并使城市治理得到完善。

上海市交通委昨天宣布,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这意味着上海市在国内率先拉开专车规范化管理的序幕。据悉,上海市交通委向滴滴快的发放的经营资格证书,核准经营范围为约租车网络平台,上海由此对约租车行业发展开始实施准入管理。

滴滴快的获得国内首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成为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伴随首张“牌照”的发放,一度十分敏感的专车终于开始了“合法化”进程。2014年以来,随着打车软件的广泛使用,互联网约租车快速崛起,并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带来严重冲击。互联网约租车入行门槛低,不具运营资质,规避了各种税费,对传统出租车形成不公平竞争。今年以来,滴滴快的、优步等企业因涉嫌违法组织客运经营,被多地交通主管部门约谈。各地纷纷推出严厉的监管要求,对互联网租车行业的现有运行方式几乎构成致命的打击。

互联网公司财大气粗,滴滴快的在刚刚通过的新一轮融资中募集资金30亿美元,另一巨头优步的中国业务部分今年也将融得25亿美元。在充沛资金的支持下,网络约租车将传统的出租车打得溃不成军,但由此招来的强烈反弹,也让网络约租车陷入监管困境。其实,约租车只是压垮出租车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租车行业的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打车难”在各地普遍存在而且愈演愈烈,不仅群众不满意,出租车司机收入持续走低,其职业认同感也不断下降,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网络约租车的普及,激化了出租车行业中的各种矛盾,同时也让出租车改革变得迫在眉睫。

首张网络约租车“专车牌照”诞生在上海,表明交通运输部主导的针对网络约租车的规范化管理,正在融入我国的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并成为改革的催化剂。出租车行业改革是今年的热门话题,在不得不改的压力下,包括武汉、南京、杭州、义乌在内,已有多个城市推出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举措。这些城市改革的焦点主要瞄准经营权和份子钱,在纷纷降低份子钱的同时,有的城市索性规定出租车经营权无偿使用。

对比之下,上海的出租车改革有些与众不同。昨天,上海出租车正式调整运价,同时宣布向滴滴快的发放专车经营证书,该市出租车行业改革大幕由此拉开。上海之所以有勇气第一个“吃螃蟹”,并让网络约租车成为出租车改革的催化剂,是因其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去年底,上海就选定了出租车改革的互联网模式,开始建立全市统一的出租汽车预约调度信息服务平台,今年6月,由上海市交通委、出租车企业及滴滴快的三方共同参与的上海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出租车改革不仅要解决从业者的收入待遇问题,也要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此次上海发出首张“专车牌照”,在赋予专车合法性的同时,也以“互联网+”的方式展开了出租车改革。出租车改革的“互联网+”模式值得期待,在政府监管、市场力量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下,合理运用“互联网+”背后的巨大力量,将有效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并使城市治理得到完善。

 

专车首照,且行且珍惜

万里长征,终于迈出第一步。10月8日,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宣布发放第一张“专车平台资质许可”,滴滴快的正式成为获得国内、乃至全球“专车首照”的网络租车公司。毫无疑问,这一刻来之不易,值得那些热爱自由、敬畏市场的人奔走相告。但在同时也要看到,出租车市场上的坚冰只融化了一个角落,海平线下的“垄断冰山”可能比想象的更庞大、更阻碍步履维艰的改革者。

毕竟,相比中国最发达城市的专车幸运儿,不少地方还在视“网络打车”为洪水猛兽,千方百计“钓鱼”、设套,把专车当黑车来狠打;毕竟,震惊全国的山东“专车第一案”,千呼万唤仍未拿出一纸判决;毕竟,对于专车问题的权威官方表态依旧失声,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依旧难产。如此痛的领悟告诫我们,道理不难理解,难以搞定的始终是利益的羁绊。大家需要且行且珍惜。

规律与利益的辩证法,在出租车市场的反垄断战役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谁不知道竞争带来活力,为什么揽着发牌照、份子钱就是不愿撒手?谁不享受滴滴的便捷、不用再在风雨中苦等的酣畅淋漓?利益面前,每一步改革都注定走得不易。

然而,上海的“专车首照”昭然宣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便会触发“技术爆炸”,呈现互联网打车的全新范式;权利蓬勃到一定时机,量变自然生成质变,便民利民的市场化路径正悄然延伸开来。明智的治理者都清楚,都不会同市场经济、同客观规律掰手腕,只有顺应规律与民意,才能敲碎冰山重重、舒展万里波涛。

也要看到,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规则经济。放手,不等于放纵;放开了管制,就要跟上去监管。这次,“上海模式”对平台、车辆的资质都有明确要求和准入条件,不是谁都能“任性注册”,另外乘客投诉渠道、消费者保护机制,也将迅即跟上。人们常说,万无一失,一失万无。一次偶发的事故,都会让新生事物毁于襁褓之中。更何况,市场总有失灵时。专车平台未来的良性发展,政府的他律、行业的自律、消费者的监督,一个都不能少。

“上海模式”的蝴蝶效应,应当很快就将看到。正如有关负责同志所言,大城市的交通管理从来都是世界性难题。喜闻乐见时,更是责任清醒时。交通领域的移动互联创新,脚步永不停歇;“互联网+”的红利释放,需要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久久努力。

【启示与思考】

从城市交通模式上看,专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行难题。在政府简政放权和“互联网+”大背景下,加快出租车行业改革、规范专车监管的呼声愈加高涨。

不可否认,由于科学监管一度“掉队”,在专车发展过程中,不乏资本的戾气和规则缺失的恶性竞争。对互联网专车,不加规范地野蛮生长不但不利于产业成长,最终还会伤及各方利益。上海警方近日破获一起司机利用打车软件客户端“漏洞”恶意刷单、骗取补贴和“奖励”的案件,抓获多名不法分子,使“十个司机九个刷”的行业潜规则浮出水面。从中不难看出,只有确立规范,不断提高车辆、人员、服务的规范化程度,专车才能真正开上坦途,行业的发展才能蹄疾步稳。

互联网创新可以海阔天空,但监管必须跟上创新的脚步。政府部门应当打破利益藩篱,直面行业创新的挑战,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与此同时,专车行业也需明白,一个受到合理规范的专车行业,才是各方都能长久得利的行业,这是创新与监管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022/8440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