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钱式养老”背后的“养老恐惧症”

2015年10月23日 14:20

日前,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酝酿住进养老院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据悉,钱老早已卖掉住房于今年6月底入住昌平区一家养老社区,房间100多平方米,每月住宿费大约要2万元。10月21日,钱老首度回应为何入住养老院,他认为自己适合养老院生活,住进养老社区后,大量时间可用来写作,不用再操心做饭等日常琐事。(10月22日《京华时报》)

养老话题连着社会那根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经。今年7月,钱老去养老院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他已在养老院开始了优雅的生活,话题热度依旧不减。不同的是,如果说当时人们对这位德艺双馨的学界翘楚进养老院还抱以失落、感慨和唏嘘的话,那么现在被拉高的“仇恨值”已让人有点羡慕嫉妒恨了。

毫无疑问,按照钱理群的学术贡献、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方式随便挑,无论选哪一个都可以“优雅地老去”。钱老一生桃李满天下,虽无儿无女,也不会缺乏关爱和温暖。选择去养老院,每天只做休养、写作、聊天3件事,琐事统统不用管,这是适合他的养老方式,也是他主动的选择。

“钱式养老”只是老龄化社会的“盆景”而已,难以复制和推广,100多平的大房子,2万元的费用,多数人想都不敢想。在白发危机的大背景下,很多已经老去和正在老去的人们,无论选择哪一种养老方式都注定难免晚景凄凉的宿命。广大底层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别说进养老院了,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同时,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民办养老院要么收费太贵,要么条件差得像“等死院”。这就是现实。

中国正以加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无论农村还是城市,迅速庞大的老年人群已成为国家、社会、家庭、个人不能承受之痛。强烈的“养老恐惧症”正在全社会蔓延,谁来为我们养老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界泰斗钱理群的养老,更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命运。

其实,钱理群进不进养老院不重要,我们以何种方式养老也不重要,毕竟观念是可以改变的,养老方式也本就该是多元化的。重要的是,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抑或社区养老,都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目前看,进养老院是大势所趋,子女把父母送往养老院的情况会越来越多,但就目前半死不活的养老产业看,“优雅地老去”只是奢望而已。

养老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尽责”、社区“尽情”、子女“尽孝”,真正构建起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养老恐惧症”。值得一提的是,计生政策亟待调整完善,尽快全面放开二胎,鼓励生育也要提上日程。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023/844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