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最新消息
“三严三实”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2015年10月26日 09:19
习总书记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切中时弊、思想深邃,集中阐述了共产党人“质”的规定性和应当具备的“本真”要求,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宗旨意识、道德情操、为政之要、为人准则、责任担当等多个层面,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的做人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三严三实”是一个紧密有机的整体。天下之事,成于严、做于实。修身用权律己,必须“严”字当头,“实”在其中;谋事创业做人,必须“实”字引领,“严”作保障。只有做到“三严”,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使“三实”落到实处;只有将“三实”落到实处,推动科学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给群众带来实惠,恪守“三严”才有成效。
修身忠诚为本,提升精神境界。“严以修身”严在理想信念,对党忠诚。现实生活中,贪欲因何而起,心门缘何洞开?一些人之所以臣服于环境,迷失自我,说到底是精神垮塌在先,理想信念上打开了缺口,邓小平同志说过一句话:理想信念的滑坡是致命的。想当初有些人也是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党的事业奋斗,但由于党性欠缺,精神滑坡,意志衰退,堕落到了“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境界,那谈何对党忠诚,关键时刻必然当逃兵。理想信念虽然无形,但足以产生使人“高大上”的巨大力量。新形势下,如果没有理想信念,不能严以修身,随波逐流,放纵自己,同样会出问题。因此,严以修身贵在有信仰,加强党性修养,把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作为不改的初衷、不懈的坚守、不变的承诺;有道德,把立德践德作为立身之本,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健康情趣和高尚情操;有境界,把对党忠诚体现和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向中央基准看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心底无私天地宽。
用权秉公为本,恪守规矩纪律。严以用权“严”在守纪律、讲规矩,秉公心、权为民。同样为官一任,为什么有的人如过眼云烟,没能给老百姓留下什么印象,而焦裕禄的故事感人肺腑、触动人心?同样是掌权一方,为什么有的人利令智昏,从权力高处摔下马来,而孔繁森人去声犹在,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答案在用权为公还是为私,为民还是为己。不受制约的权力和不受监管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是古今中外一个通则。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权才不会任性。因此,严以用权要坚持为民不偏向,权力是公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心中有群众,不谋私;依法不出格,用权守“法度”,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心中有戒律,不妄为;守制不越轨,有权要慎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操守和如履薄冰的谨慎,心中有界限,不逾矩。
律己干净为本,保持敬畏之心。严以律己“严”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自律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基础。党员干部,就要按照党员的修养和标准要求,不能做“两面人”。东汉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向被传颂。“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被后人视为典范,昭示慎独、律己的力量。因此,严以律己要正确对待自己,管好自己的“头、手、足”,不该想的不想,常思贪欲之害;正确对待名位,在思想上时刻守住第一道防线,在行为上牢牢把住第一道“闸门”;正确对待利益,管好小事小节,守住大行大德,紧把关口、坚守底线,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谋事务实为本,遵循客观规律。“大人不华,君子务实。”谋事要实,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科学发展的精神,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境界。谋事要实要做到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不搞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有为民谋利之心,无沽名钓誉之意,不以牺牲群众利益、长远发展图一时好评;有尊重规律之心,无好高骛远之意,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真正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不误事。
创业担当为本,勇于开拓创新。“为官避事平生耻”。创业要实,本质就是要担当为先,真抓实干。攻克改革中的堡垒,破解发展中的瓶颈,要有开创性思维,更需要脚踏实地。再美好的蓝图要成为现实,都要靠实干。创业要实必须强化正确的用人导向,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有位;强化求真务实的作风,不驰于浮华,不骛于虚声,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强化勇于担当的意识,杜绝“为官不为”倾向,达到在岗、在行、在状态。
做人诚实为本,始终襟怀坦荡。“为人不做亏心事”。做人要实,本质就是要光明磊落,正道直行。老实是大操守、大智慧。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对党、对组织、对人民都要老实。做人要实就要对己严格,表里如一,对组织不讲谎话,对同志不讲假话,对群众不讲空话;对人公道,心存善念,团结不结“团”、帮忙不添乱、大气不计较,不以个人好恶评价领导、评价同事、评价下级,更不能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处处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对事公平,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不以私谊废公事,不因感情弃公道,不拿原则做交易,让人信服。
(作者系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刘佳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026/8444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