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给孩子的教育教学实践留点儿空间

2015年10月28日 14:54

 

【事件介绍】

山东小学大胆改革 因逻辑性太强取消低年级数学课

10月22日,据某报报道,数学一直是我国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标配”课程,然而在山东省聊城市的一所公立小学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却取消了数学课,校长称,逻辑性强的数学课程并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这项大胆的改革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从2013年开始,山东省聊城市嘉明第一实验小学就尝试进行数学教学改革,他们招收了两个班作为试点,对这两个班的学生推迟学习数学课的时间,取消了一二年级的数学课,而补充朗诵、国学、书法等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才开始接受普通数学课程,实践至今,首届实验班的学生已经正式的开始上数学课,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学习,根据学校和部分家长反映,暂时还没有发现这两个班的孩子对课程有什么不适应。目前,学校已有24个班取消了数学课。

此前,国内小学一年级取消数学课在上海是有先例的,像聊城嘉明第一实验小学这种一二年级同时取消数学课的确实非常罕见,对这种做法,很多人表示支持,认为一二年级的内容简单,很快就能学会,学生应该先打好文字基础再来理解数学题目,但也有人担心,一二年级这种做法,将导致学生到了三年级一下子要学几年的课程,增加压力。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数学老师王文静告诉记者,目前学校一二年级开设的数学课程是打基础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和立体图形,体会和感知是这个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因此数学课在这个年级是必要的。

也有专家认为,在教育方式问题上,应该尊重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权,但是教育的创新也需要专业评估,给教师创新的空间也不是无条件的,主管部门应有动态跟踪和管理。

记者昨天采访了聊城市嘉明第一实验小学的校长李志猛,李校长本身就是数学教师出身,曾在聊城市实验中学长期担任校长。他介绍,根据他常年从事数学教学的经验,低年级的孩子记忆力好,逻辑性差,而数学恰恰是门需要逻辑的课程,而且小学数学知识点不多,很容易让低年级的孩子养成死记硬背的怪圈里,因此在一二年级取消了数学课。

面对孩子上三年级后,一下子学三年的数学知识会不会压力太大的问题,校长李志猛说,他不会因为赶进度而增加学生的压力,而且目前的方式并不会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数学课所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一二年级那些需要费力学习的东西变得容易。而且,在学校刚刚召开的教研会上,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们反映,学生理解得很快,一二年级几节课的内容,现在只需要一节课就能讲完。同时,一二年级取消正常的数学课程并不是完全不接触数学,学校会在二年级时,给学生开设数学活动课和数学展示课,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数学的奥妙,逐渐培养兴趣。

 

教育部门知悉学校取消课程 七成网友表示取消课程太任性

山东聊城一小学一二年级结合生活常识普及数学知识;当地教育部门未明确表示支持和反对。数学、语文、体育三大科几乎是目前每个学生从启蒙到进入小学的必选动作,并贯通了整个教育阶段。2013年起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一所公办小学就已大胆在新生入学时,小范围“抛弃”数学,并在今年全面铺开,一二年级开设数学游戏、“玩数学”等课程,三四年级再将课标内容逐步补清。

一二年级开设“玩数学”科目

3年前,嘉明第一实验小学划归聊城市实验中学管理,成为其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附属小学。

聊城市实验中学校长李志猛数学教学出身,在接管嘉明第一实验小学后,提出了一项改革:2013年嘉明第一实验小学新生招收两个实验班,缓学两年数学,到了三年级再正式开数学课,并在学生四年级之前学完之前的课程。

取代数学课的,则是朗诵、口语、书法等偏向于传统文化的课程,以及英语课。

“一二年级学生最适合听、说语言。”昨日李志猛对记者表示,这个阶段的孩子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数学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吃力,“很多孩子失去兴趣就放弃了。我儿子也有过学不会数学的情况。”

因此,与省市教育部门沟通后,李志猛在2013年招收了第一批实验班,只有两个班,入学前通过招生简章告知家长缓学设想,可自愿参与,截至目前两个班各40个人,无人退出,也无新生加入,“学校有意识保证这两个实验班成员的稳定性。”

如今,首届实验班学生开始学习数学,李志猛说,至于具体成绩还要进行观察。

而原本两个班的“试验田”,去年起也全面铺开,“家长们都知道”,依然在三年级开数学课,却在一二年级开设了“玩数学”科目,结合生活常识向学生普及数学知识,“意在让学生产生兴趣,但是禁止教授具体知识”。

教育部门知悉学校取消课程

记者致电聊城市和聊城东昌府区教育部门了解到,该校改革措施早人知。

“类似的教改措施聊城市也有”,聊城市教育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说,还有一家实验小学已经实行了选课制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但是此类改革需要与教育局商议,而聊城实验中学附小取消一二年级数学课程,也是该校与教育部门领导商议的结果。

“开课前跟省教育厅沟通过”,李志猛说,当时教育厅领导表示老师和家长同意即可,同时学校也要保证课程符合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的标准。

另有知情人士介绍,所谓实验小学有权经教育部门同意后,自主开展教学实验,而该校缓开一二年级课程之后,也有家长到教育部门汇报并了解情况,“教育局会表示对此知情,家长可以放心。”

该知情人还透露,今日会有当地教育部门到学校开展专门的研讨会,“不会表示支持或反对,但会表示关注。”

七成网友反对取消低年级数学课

不应该取消一二年级部分班级的数学课,数学更多的是锻炼逻辑思维,同时培养对数学的爱好。部分网友认为,计算与逻辑思维的学习和锻炼是必要的,只是内容和方法有待考量。

三成网友支持

低年级的数学难度不大,长大了自然而然就懂了。孩子对数学逻辑的感知从任何时段都可以进行,所谓的试点,希望不要妨碍了孩子对正常生活的感知。

 

取消数学课是大胆创新还是权力任性

取消数学课并不代表不学数学,而是在孩子逻辑性并不很强的一二年级暂时不学,今后再补学相关内容。事实上,一二年级所能学到的数学知识的确有限,一年级的数学尤显拖沓。一堂课学习5的加法,一堂课学习6的加法,整个一学期都只学到20以内加减法,为什么不能系统学习而非要分得如此明细?等到三年级再系统学习,未必就会影响孩子的数学成绩。

三年级是小学学习的一个分水岭,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如果我孩子所在学校取消一二年级数学,我肯定会举双手赞成。因为一二年级所有的数学内容,等到孩子更大一点后,要不了很多课时就能学会。更何况,一年级很多数学内容,其实早在幼儿园就学过了。一二年级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阶段,没有数学课也许会让他们更快乐地适应。

当然,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既有观念影响下,也许会有家长并不认同一二年级不上数学的做法,这也是很正常的;但好在就读选择的丰富性,会让那部分家长给孩子找到合适的学校。可怕的,不是某所学校教学安排的差异化,而是所有学校都一个样,因此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家长根本没法对学校的教学方式表达态度。

所以,允许有想法的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做出一些创新,也是“万众创新”在另一个层面的应有体现——有创新的学校,才会有创新的教育,才能从小植入创新的思维。有的网友担心“各搞各的,又要乱了”,还有的网友调侃“这校长小时候数学肯定不好,所以立志长大了取消数学课”;其实,正如原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所说,“一提教育该谁管,就想到国家管,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落后观念。”

在义务的方面,教育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而在权利的方面,更该如此。某种意义上,“大一统”式的、教育部门决定一切的办学模式,不仅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也是教育落后与人才浪费的根本原因。从教材选择、教学安排到考核评估,都有一套完全统一的要求和办法,在这种集中行政管制之下,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不可能出现与应试教育不同的办学模式。如果说教育的垄断与行政化,是严重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那么,尊重学校自主办学,也许正是素质教育的开始。

但是今天的教育改革,呈现出两种极致式对立:一是一些改革迟迟不动,一些校长,按部就班,没有一点自己的主张,不肯冒任何一点风险;二是一些改革十分随意,一些校长,胆子忒大,仅仅根据一家之言,就可以推出一项教育改革。或许现实教育存在问题,或许这样的改革有一定道理,但你能保证,真理就一定掌握在你手里吗?当然,真理需要实践检验,如果害怕实践,永远不会有真理。可即使实践,也必须经过必要的论证过程。取消小学低年级数学,这么重要的改革,事先经过了多少论证?组织了哪些层面的论证?

教育需要创新,需要改革,但鉴于教育本身的重要性,教育创新和改革,必须是科学的、认真的。这也是专家所云,“在教育方式问题上,应该尊重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权,但是教育的创新也需要专业评估,给教师创新的空间也不是无条件的。”如果听由个别教师和领导根据一己之见,轻易推翻现行教育模式,这样的改革显然随意了一点,草率了一点。即便你有八成的把握成功,可剩下来的那两成怎么办?庄稼误了,下季再来;学生误了,可是一生。

鼓励教育创新,支持教育改革,但教育创新和改革决不能随意。而是否随意,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程序体现的,由充分论证保证的。即便有道理,也得让人信服。可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所学校取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经过了什么必要的充分的程序论证。从这一意义上说,取消数学课的创新有些太随意,这让人忐忑不安。

 

【启示与思考】

儿童数学教育必须以儿童发展为本,以满足儿童发展需求为宗旨,必须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似乎从来没一种教育理论,规定一、二年级学生必须学数学。实际情况是,数学课程逻辑性较强,而一、二年级学生仍然处于打好文字基础阶段,对于数学题目他们往往不够理解,但是,一旦他们的文字基础打好了,理解能力增强了,再回头来做一、二年级数学题,又觉得十分容易。何况,取消数学课并不意味着完全不接触数学,而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了解数学的奥妙,更有利于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

教育教学实践总是会有风险的。估计任何一个家长看到此等实践,都会心怀忐忑,毕竟孩子的年华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何况,这种教育实践打破了“标配”,突破了传统,所以担心会给孩子以后的学习带来压力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学校应当看到这种不安与担心,进一步加大家长参与教改的力度,建立起教改的动态跟踪机制,在确保家长的知情权从而达到解疑释惑的目的,获得更加广泛的支持。

一、二年级取消数学课,这样做法固然罕见,可是僵化思维、固守陈规,当然更不足取。有道是“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要寻找到一条适合孩子学习数学的最佳途径,总得让人去实践、去摸索、去品尝。由此,何妨给教育教学实践留点儿空间,让时间去证明,让数据来说话。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028/8450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