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郭继承:文艺创作如何才能经得住历史检验
2015年11月03日 12:55
郭继承 中国政法大学马列学院副教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视频:http://www.71.cn/2015/1103/845861.shtml
专辑:http://special.71.cn/151103-1/
大家好,很荣幸有机会跟大家汇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批评指教。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的内容非常多,讲话非常深刻,他对哲学、历史,包括对文学艺术,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一、习总书记为什么高度重视文艺工作者?
大家思考一下,什么人对这个社会影响大?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怎么才能复兴?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在精神文化方面应该凝聚这个民族的力量,形成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近代以来总被人批评一盘散沙。鸦片战争时,中国有四亿人口,我们查询历史,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派出的部队人数仅七千人左右。七千人的军队能够把四亿人打得落花流水,这个国家的麻木、不团结,近代以来是被诟病的。
所以,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凝聚整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复兴是断然不可能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凝聚?靠什么凝聚?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了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凝聚人心怎么解决?文艺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我在学校里工作,学校里、核心期刊上,那些专家、教授写的文章,直率地讲,就是一个小圈子看的,老百姓不看。历史上那么多大学者,他们的书老百姓读不懂,真正对老百姓影响大的是什么,是《三字经》《弟子规》。有人讲,这些书那么简单。对,简单才深入人心。塑造一个民族的“心灵”也好,信仰世界也好,浅显易懂非常重要。
对当前社会成员具有最广大影响力的就是文艺工作。有一次开会的时候,一个学生听完某教授的讲座提意见说,老师,你的话我们听不懂。这个教授就告诉学生,你听不懂说明我有水平。我当时听了以后觉得,怎么能这么说话呢?你看孔子的《论语》,《论语》里的话是好懂的,不能让人听懂是有问题的,尤其我们宣传工作,一定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讲得很好。所以,重视文艺工作是实现民族复兴、凝聚整个民族人心,形成一股力量,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一个重要举措。而且文艺工作对民众的影响是不可取代的,深刻的东西要通过文艺的形式来展现。
我讲一个例子,大家看过《康熙王朝》,很多人看了不止一遍。康熙皇帝的皇子很多,其中具备皇帝这种资质的皇子很多,比如八王、四王、十三王等。很多皇子都有这样的能力,最后雍正得了机会。那么他为什么得到机会?编剧处理了这样一个镜头,雍正手下有位吴先生,这个吴先生腿有点瘸,吴先生跟雍正说了一句话,什么话呢?大家都想得这个王位,可是他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个话是《道德经》里的话,如果让你去读《道德经》,你不见得愿意读,可是它放在这个艺术情节里,起到了对哲学的宣传作用,是非常深刻、经典的宣传。你再看雍正,他非常聪明,听了以后马上懂了,从此以后,在康熙面前没有表现任何要争储君的意图,老实办差,把该做的做好。让他去赈灾,把赈灾做好;让他去修黄河,把黄河修好。他恰恰在以这种不争的姿态,老老实实把自己该做的本分做好的时候,康熙最后传位给他。
这个情节我当时印象很深刻,我们多少年轻人为了得到一个机会,急迫、急功近利。心好比是一盆水,天上有月亮,什么时候能看到月亮?这盆水安安静静的时候,月亮就在水里边。可是你这盆水一旦波动了,月亮就没有了。这就是中国文化背后一个非常大的智慧,叫做有“定”才能生“慧”。所以大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的时候,胡锦涛同志也好,习近平同志也好,国家的领导人的表情基本上是不动的。表情不动,心不动,泰山崩于前,猛虎断于后,而这一盆水是平的。很多人非常急躁,遇到一点考验马上情绪波动,情绪波动的时候就是办傻事、说错话、做蠢事的时候。人这一辈子,心这一盆水波动了,必说傻话、办蠢事。
有的人有时候也不错,可是就不能喝酒,喝酒说的话第二天就后悔。结果过几天又喝了,又说一堆后悔的话。其实那个状态就是,你心动了,有个词叫“利令智昏”、“权令智昏”,不管什么东西,把自己的心摇动了,正确的判断力、领悟力和决策力就失去了。“夫唯不争”,不要那么急功近利。有些人做事的时候,什么叫“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把自己都玩进去。心智都错乱了,进退失据了,非办错事不可。沉稳,该做什么做什么,君子务本,不用非得强求做什么不做什么。世界是一个机缘,中国文化叫“众缘和合”。什么叫“众缘和合”?我们把豆子放到土地里面,怎么才能发出豆芽来?温度、水分、阳光,少一个条件都不行。急躁就是蠢,着急就是蠢,稳稳地,创造条件,阳光、水分等各个条件都具备了,水到渠成,是不是智慧?
所以,我第一次看《康熙王朝》的时候就在想,依靠文艺工作来宣传深刻的思想,有它独到的地方。你自己读着《道德经》不知所云,但在《康熙王朝》里,雍正在这么做的时候,老老实实,众缘和合,表面上是没有争,其实就是在一步一步地创造条件。当众多条件都具备的时候,水到渠成,“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当然,有些文艺作品影响很大,可它传达的价值观未必就一定好。比如《甄嬛传》,《甄嬛传》当然有很多好东西,可是如果把宫廷里的争争抢抢、心胸狭窄、彼此算计和尔虞我诈等这些东西传递出去了,非常不好。
所以,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目的是什么?第一,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凝聚我们这个民族的力量。第二,文艺有最大的影响群体,对社会有最大的涉受面。所以文艺工作者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传播什么样的能量,对社会影响很大。文艺工作者这个群体太大了,现在的年轻人,家长跟他们说的话很难能起作用,可是他看到某些流行的东西,很容易被里面传递的价值观影响。比如前一段时间郭敬明拍的《小时代》,我看了几个画面,非常华丽,这里边传达的东西是什么?大学里,有的家里很穷,为什么非得买那个iphone6?手机就是一个通讯的工具,你为什么虚荣、攀比?这个虚荣、攀比心是谁给塑造起来的?有的小孩考上大学以后,爸爸妈妈给他配备的东西用得着吗?衣服怎样叫好,得体就够了。有的家庭比较贫困,父母非常不容易,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和攀比心,购买超出自己家庭实际承受力的东西。谁给孩子造成这种影响?文艺工作者,所以文艺作品的作用是很大的。
所以第一,我们理解习总书记为什么要参与文艺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的影响太大了,文艺作品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对社会影响很大。这是第一条。
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习总书记讲了两句话:第一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第二句,文艺工作怎么才能经得起历史、时代的检验,要注意从中华文化的大海里边去吸收营养,来提升我们这个文艺作品的水平和质量。我稍微解释一下这两句话。
习总书记上台执政以后,对中国文化非常重视,他为什么这么重视中国文化?他为什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我们的文艺创作要吸收中国文化的营养,来提升创作作品的质量和水准?我问大家,如果把一个民族比作一棵大树,它的根是什么?如果把这个民族比作大楼,它的地基是什么?任何一个民族的根都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被斩断了,这个民族就会分崩离析。
尼克松写了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尼克松讲,我们怎么才不战而胜?他说当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不读自己的历史,割裂历史,抛弃自己的传统,侮辱自己的圣人,侮辱自己的文化偶像的时候,就是这个民族被肢解掉的时候,就是美国不战而胜的时候。肢解一个民族,搞垮一个民族,就搞垮他的灵魂和信仰。西方的文化有很多特点,其中一个特点叫对抗,有人总觉得西方多么美好,我觉得你好好读读书。西方人有很伟大的地方,可是他文化的弱点非常明显,喜欢对抗。所以,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刀叉是战斗的武器,战斗都摆在吃饭的饭桌上,桌子摆得很漂亮,刀叉对着对方。中国人用的是筷子。西医治病的思路,有病毒抗病毒,有细菌杀菌,遇到肿瘤了切除。北京有一个老人,快九十了,去世了,后来检查的时候,得了前列腺癌,但是老人的去世跟癌症没有关系,自然去世的。他家里孩子说,幸亏没有发现,发现以后七十多岁给他动手术,还能活到八十九吗?
中国外交也是如此,美国搞扼制,美国扼制的时候怎么做的?他拉拢一个小伙伴,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这些国家里面哪些跟中国死磕?这里面跟中国死磕的,国力最弱的是菲律宾,为什么?美国已经把菲律宾完全给洗脑了,原来中国的历史在整个亚洲,儒家、道家、佛家,我们的文化在亚洲是绝对的老大,都以中国马首是瞻。可是菲律宾经过美国洗脑以后,全员基督教化。菲律宾完全基督教化以后,在文化上和中国没有任何渊源,跟美国一个阵营,跟梵蒂冈一个阵营。我说这话没有文化排斥的意思,任何一个文化都很伟大,可是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头脑,美国把菲律宾洗脑以后,菲律宾现在跟美国是坚定的一个战壕里的。
美国的盟友还有一个韩国,韩国就不像菲律宾一样跟我们死磕。韩国把孔子的儒教申请为世界遗产,我去柏林禅寺正好遇到一个韩国僧教团体,他们离河北柏林禅寺很远的时候就磕着头,一个一个头磕到山门去。我说韩国人怎么那么虔诚?他们的祖师爷就是跟中国人学的,他们祖师爷要求,韩国佛教的起源在中国。他们把中国当做精神的故乡,包括朴槿惠,她说她经历过那么多苦难,是《中国哲学史》这本书让她长大的。一位读了《中国哲学史》的女总统,怎么跟中国死磕?她的文化天生和我们是亲近的。有人讲,日本怎么打中国?1860年,日本“明治维新”搞了“脱亚入欧”,和中国渐行渐远。再往前,盛唐时期,日本完全模仿中国的时候,遣唐使21次,有9次被风刮没了。但是来了十多次,日本的文字、建筑、医学都是中国的。
文化太重要,所以习总书记看到的问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得看到的问题。文化是我们的根,如果13亿的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头脑,被别人洗脑了,这个民族只能绝种。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靠什么?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就是因为我们有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滋养了我们这个国家。如果我们没有儒家、道家、佛家,没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国人怎么可能到今天。
有人曾经跟我聊,他说你对中国文化那么有感情,可是我要问你,近代以来中国为什么挨打,为什么会被西方国家打到那个程度?他的意思是,中国文化就没有自信。我说中国近代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文化落后吗?错了,是我们背弃自己的文化。大家读历史,我们中国文化中,大汉的雄风且不说,盛唐的气象,还有明朝拓疆万里的雄心。这是中国,海纳百川的中国,以我为主的中国。可是满清开始种了恶因——闭关锁国和文字狱,闭关锁国阻碍了我们这个民族向外学习的眼光。我们中国不是一个不爱学习的民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说的。可是闭关锁国,把这个国门关闭了。第二是文字狱,文字狱的结果是,谁敢自由讨论都要杀头。写一首诗,犯了忌都杀头,不允许老百姓正常地讨论。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都窒息了,种了这么一个恶因,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就慢慢萎缩了。
所以,近代挨打不仅不是中国文化的错,相反,正是因为我们背弃了中国文化一贯的“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中国文化海纳百川、气象万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那种非常博大的非常具有生机的文化力量,我们自己把它丢了,所以挨打是必然的。挨打不是我们落后,是我们丢了自己的文化。另外,我们挨打了,怎么就没有亡国?历史上所有的国家,从文字产生的那一天到现在,四五千年以来,文化没有中断,历史没有中断的,只有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早就没有了,美国的历史只有两三百年。四五千年历史没有中断的只有中国,靠的是什么?用习总书记的话,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我们近代国力那么衰败了,为什么还没有亡国?读读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读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读谭嗣同,谭先生可以走的,船票买好了,从天津到日本,就在家等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还有一个女同志,秋瑾,“拼得十万头颅血,需把乾坤力挽回”;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是什么精神,就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孔子所倡导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为了国家,可以置生死于度外。没有这个精神,中国早就亡国了。还有毛泽东,他家境也不错,凭什么把亲人都摆在战场上,亲人为了革命牺牲了,为什么?“身无分文,心忧天下”,都是大丈夫的气概。文化的力量,如果文化都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个个都是“唧唧歪歪”,都是“你侬我侬”,这个国家早就完蛋了。
所以,任何一个有见识的人都得认识到,文化是我们的大脑。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光靠一点钱,不光靠航空母舰,中华民族将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什么?靠我们自己的大脑,我们要有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我们不仅有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还应该给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往哪里去,提供一个方向。当全世界能够汇聚在你这个文化旗帜下的时候,你才算世界上一个人物。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让人尊重的强国。所以,文化是我们的根,根如果断了,这个民族一定会分崩离析。文化如果没有了,这个民族再也没有一个共同认同的东西,这个国家没有任何前途可言的。
盛唐时期,儒家、道家、佛家发展得特别好,还有中医、绘画、书法等。我们开辟了“丝绸之路”,在全世界做生意,这就叫中国的国策,这个国策就是中庸的智慧,叫做以我为主,同时海纳百川。一方面以我为主,一方面海纳百川,这个政策叫“中道”,中庸的大智慧。什么时候走偏了?中道是大智慧,中华民族几千年没有做过绝事,结果满清干了一件绝事——闭关锁国,把中华民族几千年“中道”的智慧给丢了,这就种了恶因。种了这个恶因以后,果报就来了,就是1840年挨打。挨打是所种恶因必然受的果报,这是中华民族苦难的开始。
为什么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你要有自己的头脑,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为中华民族呐喊。所以文化太重要了,我们这个民族取得经济发展以后,人民的心灵还是荒芜的,人跟人之间比什么,官当得大,钱赚得多,金钱和权力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同学聚会的时候,听说哪位同学比自己官当得大,心里“咯噔”一下,谁赚得钱多,眼睛看着都不自然。这个世界上真正受人尊重的跟金钱和权力有关系吗?在军队里,雷锋就是一个战士,他却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多少年我们还在向他学习;孔子周游列国14年,谁理他了,可是千古一圣,子孙八十多代了,谁不尊重?这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朋友们,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一个人的尊严,和金钱、权力没有关系。
文化和信仰丢了,国家就会出大问题。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道德情操的问题,底线操守的问题等等现象,均与文化、信仰有关。文化被摧毁后,中华民族的根就被摧毁了。如果一个民族基本的是非和善恶都丢掉了,那是很可怕的。我们中国几千年不是这样的,我家在山东农村,老百姓一个字不认识,但是他只要占别人一点便宜就难过,他知道“头上三尺有神灵”。所以,文化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习总书记提出来,一定要复兴中华文化,重建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信仰。用中国共产党的话,叫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个没有底线、没有操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家园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复兴的。所以,我觉得习总书记提这个非常重要。我们把自己的文化给摧毁以后,13亿人的大脑都荒芜了。请问,你把庄稼给铲了,荒芜的土地,长什么?长杂草。你到农村里看,背后信仰多复杂,有多少力量在占领中国人的头脑啊。中华民族海纳百川,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都尊重。可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一定有自己的信仰世界,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丝毫不能含糊的。中国如果要强大起来,必有一个强大的灵魂,不可能被别人洗脑。
习总书记还提到,文艺工作要以中国文化为源泉。文化的创作、文艺的创作,如果没有非常深厚的底蕴,不可能创作出经典。任何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都是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底蕴的。
三、文艺创作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华文化是文艺创作的力量源泉,当前的文艺创作要经得起时代检验,要从中国文化里吸取营养。中国历史上经得起检验的作品,大家读过哪些?《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包括唐诗宋词,都是非常非常深刻的。比如苏轼的词,他的词非常深刻,如果没有儒、释、道三家的智慧,你读不懂他的词。苏轼有个词叫《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听起来琅琅上口,这都是次要的,这背后的智慧太大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什么意思?人这一辈子,尤其是年轻人,患得患失、得陇望蜀,进入企业觉得没有公务员有尊严,当了公务员又觉得权占得不多。朋友们,这一辈子的使命找到了,不管外边多少干扰的声音,不为所动,莫听穿林打叶声。社会的杂音那么多,我该做什么,我此生的愿望是什么,找到了,不管多少杂音,不为所动。心智不被扰动是大智慧,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走自己认准那条正确的路。“竹杖芒鞋轻胜马”,苏轼是官,很多大官都让轿子抬着上山,苏轼怎么办?“竹杖芒鞋轻胜马”,不需要人家抬,竹杖、草鞋,人家活得潇洒不潇洒?苏轼这一辈子经历多少考验?他想做成一番事业,可是一辈子四处流亡的时间比当官的时间还多,多少荣辱成败啊。乌台诗案因为写了一首诗被告了,说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苏轼心里也是惶恐的,经历了那么多委屈,最后两句话,“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成功、失败、地位、尊严、荣誉,我这一辈子该做的做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地位、尊严那些东西不是我追求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习总书记为什么说文艺作品要有文化作为底蕴呢?大家知道诸葛亮,诸葛亮这个人活得明白不明白?请问大家,三国的时候,是不是建立统一大帝国的时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个时候中国已经不具备建立统一帝国的条件了,刘备、曹操、孙权都没有这个本事,这个时候,一个有智慧的人也是完不成使命的。所以读诸葛亮的诗,怎么说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个时代不可能做成事,活得很通透,那为什么蹚浑水?他为什么三顾茅庐以后出来了,诸葛亮一辈子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五十多岁去世。这么有智慧的人出来蹚这个浑水,干不成,你不可能统一中国,完成夙愿,建立一个国泰民安的社会,没有这个机会,他为什么出来?
所以我说,诸葛亮的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莲花。莲花开在哪里?开在污泥浊水中间,一个人的价值在哪里?就是在给众生服务,给社会服务中。在这个过程中,人生才有价值。所以莲花就要在污泥浊水中间,一个人的价值就要体现在给社会服务,给众生当牛当马中。正因为明白了才要出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我去成都讲课,我告诉成都人,没有我们的诸葛,三国乱世的时候,多少战马都能踏平成都。可是有诸葛亮在,成都的老百姓在三国战乱中间,中原地区“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当时中原死那么多人,可是天府之国避于战乱,老百姓得到战时的安宁,诸葛亮起到作用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三国里为什么歌颂刘备?他背后有一个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儒家的精神。歌颂的是仁王,仁义道德的“仁”。曹操说了,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负我,这种人怎么能歌颂?一个人自私到为了自己的利益,我把你们都玩了,还认为那是我聪明,你们甭想得罪我,这种人怎么歌颂?所以《三国演义》歌颂的是刘备,当然真实的刘备可能和《三国演义》讲的不一样,但是它把刘备塑造成一个真心爱老百姓的人。刘备是什么?是仁王。中国的王就应该把老百姓当自己的父母,真心给老百姓做事。文化背后实际上歌颂这个,所以塑造了这样一个刘备。曹操其实也很伟大,可是贬他一下,贬的原因是,突出他的价值观。所以作品的背后都是文化。
诸葛亮的精神被谁解读好了?被杜甫,安史之乱杜甫到成都去了,有一个杜甫草堂,杜甫专门去拜武侯祠,非常感慨,想起来几百年前的诸葛亮还写了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把诸葛亮的精神给写出来了,这都是儒家的精神。孔子为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谁会听仁义道德。春秋战国,诸侯你争我抢,称王称霸,讲究的是怎么杀人,怎么坑蒙拐骗。孔子很明白,但是“知其不可而为知”。我读《论语》,读孔子的传记的时候,心里非常感佩。那个时期,孔子的思想不容易被接受,孔子怎么说的?他说,今天礼崩乐坏,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个民族如果连人心都乱了,这个民族还有未来吗?他说我就要在礼崩乐坏,人人都不讲仁义道德的时候,偏讲仁义道德,给这个民族留一点种子。所以,孔子去世以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帝王一下子就明白了,要治理这个国家。人心叵测、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这个民族怎么有未来?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好的东西特别多,仁、义、礼、智、信,中华民族到今天,这些东西谁敢否定它?仁义道德谁敢没有?这就是儒家所留下来的。朋友们,你不读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怎么理解诸葛亮?今天,很多文艺作品的编剧们,读过儒家吗,读过《道德经》《庄子》吗,读了点佛经吗?人一辈子为点蝇头小利争来争去,你听听《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过了几百年再一看,曾经追求的东西没多大意义。人这一辈子活得明白一点,实实在在的,让自己心安,让家庭吉祥平安,给国家、给老百姓做点事,八九十岁离开世界的时候,问心无愧。所以,没有文化底蕴读不懂,也创造不出这样的精品。
还有《西游记》,有人讲那就是一个降妖伏魔的故事,其实这里边很深刻。比如里面的名字,什么叫悟空,什么叫悟能,什么叫悟净?孙悟空遇到事就想发脾气,那叫“嗔”;猪八戒看见女人就笑,化缘的时候猪耳朵里面还要放点小银子之类的,那就是“贪”;沙僧遇到什么事都问,师兄什么意思,这就是“痴”,智慧还要增加一点。可是,贪、嗔、痴就是人性的弱点,怎么才能觉悟,才能成佛?三个徒弟各有特点,为什么唐僧就不动?那是本性,那是有定力。唐僧去取经,告诉释迦摩尼,我取最好的佛经。释迦摩尼佛说,好,把最好的佛经给他。回来过流沙河的时候,佛经掉到水里了,赶紧晒晒,一晒发现佛经里面没有字。孙悟空说,骗我们,怎么佛经没有字。智慧不够了吧,什么叫最高的智慧?你要的是上等的佛经,那就是没有字的,所以释迦摩尼佛传法的时候,灵山法会,很多人都去听,要听佛陀讲法,讲佛法的秘密。很多人都瞪着眼睛,结果释迦摩尼不说话,他就顺便拿了一支曼陀罗花对大家。大家都愣住了,释迦摩尼下边的一个学生迦叶,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叫如来拈花,迦叶微笑,佛法的秘密就在这一拈一笑之间。释迦摩尼当场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今天付嘱,摩诃迦叶就是禅宗的初祖,而且定了禅宗传法的16个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西游记》没有点文化底蕴,你怎么听,你就听个小故事。所以现在一些文艺作品、电视剧,尤其那些青春剧,就剩衣服漂亮一点,露得多一点。真正穿透心灵的、让人思考的、有意义的文艺作品,不必通过肉欲来吸引大家。但是如果没有深刻的东西,你只能靠这些浅薄的东西来吸引人。真正吸引人的是震撼人灵魂的、让人终生受益的东西。
我再说说梁山好汉,《水浒传》怎么读?没有儒、释、道的底蕴,你读不懂。有人讲,《水浒传》讲的都是替天行道。这帮人谁替天行道了,梁山那帮人有几个善终?善始善终,这是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为什么没有善终,因为他没有种好因。宋江为了拉卢俊义入伙,卢俊义过得多好,把人家拉回来,拉回来以后又不能给卢俊义一个光明的前途。宋江就是皇帝不重视就闹,闹了以后再跪在地上请求招安。你何必拉人家卢俊义,卢俊义过得那么好。还有山东青州秦明,本来是青州指挥司统制,宋江为了把人家拉上梁山,晚上趁着秦明出来的时候,让人穿上秦明手下人的服装,进了青州省烧杀奸淫、无恶不作,青州的老百姓都以为是秦明干的,后来把秦明逼着上了梁山。还有李逵,拿着斧子杀了几十个人,哈哈大笑痛快,是人吗?哪个孩子没父母,怎么可能杀了人家就痛快呢?李逵没有善果。这里面谁有善果?鲁智深,杭州六和寺鲁智深坐化。什么叫坐化,坐化就是一个人修到一定程度,生死都了了,自己预知时日,可以决定自己走的时日。“了生脱死”是大境界,鲁智深为什么有?你看鲁智深最后讨纸笔写下一篇颂子,看其颂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鲁智深为什么有这个好的结局?鲁智深虽然也杀过人,基本上他杀的都是该杀的,除暴安良。所以《水浒传》讲的不是打打杀杀。有些小孩不懂事,受了欺负,如果没有老师、家长的引导,一看《水浒传》,李逵这个不错,谁再欺负我,我就捅他,捅了以后痛快。这是名著吗?这不害人吗?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讲什么,讲的是因果,种什么因收什么果,种善因收善果。如果一个小孩读懂这个了,这一辈子无论他多强势,身体多好,绝对不能欺负人。种善因得善果,种不善的因必得果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事,成全别人,种善因得善果,这才是《水浒传》表达的东西,这才是好书。人一辈子无论干什么,一定不要强势,要懂得尊重别人、爱护别人。
我再说《红楼梦》,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你怎么读?有的小男孩小女孩一读《红楼梦》就读太虚幻境,就读贾宝玉和袭人,那能行吗?我告诉诸位,《红楼梦》这个故事很简单的,女娲娘娘补天,剩了个小石头,这个小石头有灵性,看着男男女女、人间繁华,就心动了,想感受一番。空空道人告诉他不要去,那些东西都是假的。可是小石头动了凡心了,就要去。那道人告诉他,想去就去。所以贾宝玉是含着玉石出生的,而且专门让他生在富贵温柔之乡。所以《红楼梦》的秘密都在名字里,就是红楼——梦。《金刚经》有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些人还说《红楼梦》里的菜好吃,其实那跟《红楼梦》是十五杆子都打不着的事。《红楼梦》里面的人,林黛玉等等,各个都是“贪、嗔、痴”,讲的都是人性的弱点。最后的结果,觉悟者贾宝玉,大雪纷飞,一切都是空,富贵温柔是空,四大家族是空,觉悟了就得走,这就是结局。
你看习总书记讲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他说好作品经得起时代检验。所以,我其实想给这些艺术家朋友们讲讲中国哲学史,给他们讲一讲儒家、道家、佛家,然后再去创作。文艺作品只有经历过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才是精华。三百年、五百年之后,留下的永远被我们这个民族尊重的,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是历代的大学问家、思想家、哲学家。很多唐诗宋词都是跟戏子们在一起喝酒、对唱的时候写的,诗词留下来了,诗人留下来了,戏子没有留下。艺术家不是戏子,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一种社会的情怀和抱负,创作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像营养一样,去滋润这个民族。我认为,这才是一个真正艺术家应该做的事。
没点底蕴能创作好作品吗?这一点我不得不说说美国,美国的很多作品背后有点东西,不要说美国人拍他的东西,美国人拍中国的东西都下了工夫的。比如《功夫熊猫》,老师传自己绝妙武功的时候,这里面最没有功底的是熊猫,熊猫什么都不会,其中小蛇、小仙鹤、小老虎、小猴子武功底子都还不错,最终得到真传的恰恰是这个小熊猫。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我告诉诸位,有的同志觉得自己水平高得不得了,任何别人的话都听不进去,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自己的“小杯子”满满的。杯子是满的,任何人都不会往里面装东西,永远都这个水平;只有杯子是空的,才能不断地接受新东西。佛法里讲,一个人心里完全是干净的,像一张白纸,才能印东西出来。所以,有点武功基础的,再接受东西的时候,都打着自己的烙印,唯独熊猫,杯子是空的,一张白纸,这才能把师父至高无上的武功秘籍传下来。这里面都是中国文化的东西。我当时看了以后说,美国真是有高人。
讲到这里,我说点《道德经》的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是加法,今天你学了十个单词,加了十个,今天你不会开车,考了驾照你会开车了,这都是加法。但是“为道日损”,这一辈子如果大家去求道了,就是一个减法。学习是一个加法,这叫“世间法”,“出世间法”是个减法,减什么,减去我们心灵上的污点,把心灵上的污点给去掉了,《道德经》的话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不断地减,把我们心灵上所有的污染都去掉了,晶莹剔透。到了这个时候,与外在的世界才能相应,外在的信息一下子就能接受到。所以,《功夫熊猫》不简单,我们中国人这几年拍的动画也不错,可是如果更深刻一点,文化的底蕴更深厚一点,我觉得会更好一些。不要觉得给小孩看就可以不深刻,小孩天生是个哲学家,如果有深刻的思想,不断地带着孩子思考,我认为对孩子的一生,对塑造这个民族的未来都会起作用。
咱们中国引进的动画《蜡笔小新》,有的小男孩看了以后,露个屁股在后边晃两晃,你传播的是什么?其实日本有很多动画特别好,比如宫崎峻的动画《千与千寻》,我们应该引进好东西。
历代的文艺作品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播美好的价值观。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都传播着美好的价值观,都在引导社会成员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个作品必不能接受时代的检验。所以总书记就指出,文艺作品一定有深厚的底蕴。
四、当前文艺创作现状与发展对策
习总书记对当前的文艺作品做了很多的思考,有哪些问题呢?
第一,文化创作应坚持人民导向,一个伟大的作品一定要反映这个时代人民的声音。你们不得不佩服陈道明、唐国强这样的演员,五六十岁,人家一旦扮上以后,举手投足都是戏。唐国强在参加北京电影学院校庆时说了一句话,今天很多演员来了,观众都在门口看一看,其实不必要,更多的应该关注这个演员给社会留下了什么作品,创造了什么人物,传播了什么思想。我一听,有品位的人,不愧是扮过毛主席的人。扮毛泽东,如果装腔作势,如果没有一点底蕴,你不是侮辱领袖吗?我看了一下,扮演毛泽东有的人表面上像,可是有那个范儿的,唐国强演得不错。
坚持党的领导,我告诉大家,十三亿中国人干成点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不行的。五十多个民族,十三四亿人,我们这个民族需要民主、自由、公正,可是我们也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否则的话是一盘散沙。中国近代,北洋军阀时期,军阀割据的教训太惨痛了。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传统。
第二,习总书记提的要求,文以载道。习总书记不是学文艺的人,可是他说的话非常专业,文化不是“唧唧歪歪”,文艺也不是讲自己的小情绪、小悲欢,文艺的背后是“载道”。所以我们读中国的唐诗宋词,比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载的什么道?内心仁爱百姓,一个人真正把老百姓当回事,就是孔子讲的“仁者爱仁”,他载的是这个道。苏轼的《赤壁赋》写得非常好,他载的是道家的道。《红楼梦》对佛家大智慧是有所传达的。文以载道,文化是一个载体,艺术的背后是要弘道的。当然,我不是一个文艺工作者,我也没有那个才华,文艺工作者如果领会到以后,在你的作品中间要传达一个理念,什么道?给众生服务的“道”,给社会服务的“道”,让大家过得更好,引着大家向真善美的方向走的那个道,给人以正面的引导。
文艺作品可能是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受众。我们讲课,受众最多百八十人,可是一个电影就是多少的票房?文以载道,一定要载道,你读一读唐诗宋词,陶渊明有一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凡千载留芳的,都背后有个“道”,包括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个人把生死都能放下,文天祥宣传的是什么,“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为了这个国家可以置生死于度外,那又是一个道。只要这个作品是激动人心,让人真正受到教育和滋养的,背后都有个道在。
第三,习总书记强调,一定要反对去中国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不能唯洋是从。什么叫去中国化?2014年教师节,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时候讲,教育应该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自己的使命。儒释道、唐诗宋词、四书五经、老子、庄子,中国文化最经典的东西应该在教育里面体现。中国的教育部应该把本民族最好的营养,一步一步地,以适合孩子的状态教给孩子。西方的东西我们当然要海纳百川,可是中国几千年最好的东西如果没有教给孩子,你的教育是失职的。文艺作品也是一样,你宣传什么?中华民族几千年好的传统、好的价值观。一般人都以为西方多好,西方是好,我们就不好了吗?我们有我们的好,我就举一个外交的思想。西方的外交喜欢对抗,美国扼制我们,美国看伊拉克不顺眼,打,看利比亚不顺眼,打。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不一样。《礼记·中庸》有一句话,叫“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什么意思呢?万物之间不是相互伤害,是并育。什么叫并育?是大家都可以过得好,是相互成全。美国是弱肉强食,零和游戏。什么叫零和游戏?一杯水你喝了我就喝不上,我喝了你就甭想喝,反正就这一杯水。地球的资源就这么多,不能让中国拿,扼制你。TPP,美国搞个小圈子,就是把中国排除在外,实际上给中国制造障碍。咱们中国不,中国认为可以过的都好。我们的价值观认为,我好了会对你好,你好了也会对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你看我们的“一带一路”、亚投行,我们外汇储备比较多,拿出几百个亿成立亚投行,帮助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包括亚洲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等。为什么帮助人家?人家需要基础设施,我们家里有一点钱,帮人家,一方面让人家好了,自己也受益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命运共同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互利共盈。这种思维比美国的对抗不知道好多少。
习近平一直强调,我们要反对修昔底德陷阱,就是新崛起大国和现存大国之间不必要发动一场战争,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和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如果美国总是搞对抗,十三亿中国人的崛起你能挡得住吗?第二个,你老是对抗,哪一天真的到了不得不打的时候,美国,你做好准备了吗?真打起来对美国就好吗?我认为中国文化的价值非常好,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万物之间是互相成全的,是并育的,是大家都可以过好的,是可以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应对全球挑战的。我认为,这个价值观比美国的价值观要高得多。但是你要宣传出去,你要说出去。这次习总书记访问英国,习总书记给英国人讲,我回应一下全世界对中国发展的困惑,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就讲,“一带一路”是个朋友圈。有人讲中国人是不是在拉自己的圈子,习近平说不是,我们的“一带一路”这个朋友圈是开放的,谁来都欢迎。习近平单独强调,如果美国来的话,我们也欢迎。为什么搞排斥,为什么搞对抗,都可以过得好。就跟咱们单位一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哪个同事发展得好了,你高兴就行了。
要有胸怀,要有智慧。不要去中国化,多宣传中华民族几千年伟大的文化,多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美好的价值观。不要唯洋是从,拿个西方的什么奖,仿佛都很好。一个不自信的人才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别人说我好我就好吗?1972年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的时候,主席告诉小战士,他说给我准备点衣服,小战士就把主席的皮鞋擦得锃亮。主席看了以后就批评他,他说给我找布鞋。小战士说,穿布鞋怎么行,见美国总统穿布鞋多不好。毛泽东就说了,他说尼克松是来看我还是看我的皮鞋?小战士说当然是来看你了。那我穿布鞋,他说,别说我穿布鞋,不穿鞋我也是毛泽东啊。
一个自信的人不需要别人来衡量,为什么非得唯洋是从呢?我学了西方哲学,反过来学中国文化。我如果不了解西方,说中国好,那是我浅薄。可是我学了西方,我读了中国的东西,我才知道,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息到今天,那是有真本事的。我学了西方的再回过来看,觉得我们中国几千年历代圣贤的东西有真东西。自己要有自信,就是我们中央提出的,文化自信。
第四,否定崇高。什么叫否定崇高?嘲笑高尚的人。我在大学里上课,我讲爱国主义,有的小孩就撇着嘴,国家和我有什么关系,别唱高调。后来我就告诉这个学生,我说你太无知了,我说你知道中国有一个成语“国泰民安”吗。国泰才能民安,国家好,民族好,你才能好。今天你上我的课还能看看微博,你还能看电脑,还能享受这么阳光的生活,是因为有强大的中国在,几百万解放军在。国家强大了,你的尊严才在。如果今天是1937年卢沟桥的北京,你在干吗?如果现在卢沟桥起了战事,隆隆的炮声,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鸟巢都翻了,每个鸟蛋都得碎掉,你们说对不对?所以我说,爱国要大张旗鼓地说,每一个老百姓都得对国家关怀,这有什么高尚不高尚,这是一个国民起码应该做到的。
也不要渲染金钱和权力,有些电影里的虚荣、攀比,害死人。一个真正受尊重的人跟金钱和权力没关系。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最后一句话,中华民族复兴,一定要把中国文化这个根脉恢复起来。我们的文艺创作,一定要注重社会效益,一定要给社会好的导向,好的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给我们的民族塑造精神家园,让我们的每一个国民有操守、有底线、有追求,从而让我们民族复兴的路走得更好。
好,谢谢大家。
(完)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103/8458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