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法治经纬

“私募一哥”被抓,市场监管亟待加强

2015年11月06日 10:11

 

【事件介绍】

“私募一哥”神话陨落

11月1日夜间微信朋友圈最火的是谁?

不管你是财经圈、媒体圈、娱乐圈抑或时尚圈,当晚朋友圈看到最多的一定是这样一幅图片:一名戴着手铐的年轻男子,身穿白大褂,眼戴一副无边框眼镜,表情呆滞,头发凌乱。他是谁?

接近零点,一则新华社的官方消息证实了此前的坊间传闻——这名男子竟是名噪一时的私募一哥,有“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之称的徐翔。

深夜证实被捕

11日晚上18时许,微信圈中突然传出消息,称泽熙资本控制人徐翔上午被警方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控制,并从沈海高速公路杭州湾高速庵东出口附近带走。消息还显示,高速交警宁波支队官方微博曾在当天10时33分发布微博称,因临时交通管制,G15沈海南接线、杭州湾跨海大桥所有进口都已关闭。交通管制于11时12分左右解除。高速交警宁波支队一位民警表示,关闭高速出入口是接到公安部门通知,警方正在办理一起重大案件,不方便透露。

就在外界对徐翔是否被抓将信将疑时,当晚9时许,一张现场图片开始刷屏。图片中的男子戴着手铐,身穿白大衣,看上去不过三四十岁。由于徐翔很少公开露面,外界对其真容知之甚少。尽管出现了照片,但这真是徐翔?外界依然有疑虑。直至多位熟悉徐翔的炒股大户确认照片上为徐翔本尊,外界才相信,徐翔真的出事了。

当晚23时过后,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徐翔等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股市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其行为涉嫌违法犯罪,近日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相关案侦工作正在严格依法进行中。至此,徐翔被捕坐实。据称,被抓当天是徐翔奶奶百岁生日,徐翔中午本应出现在宁波为其奶奶祝寿,但临近中午,却未能等到徐翔出现。

徐翔其人:私募一哥

徐翔究竟何许人?

公开资料显示,徐翔1977年2月出生于宁波奉化,现年38岁,2004年户籍从宁波迁入上海黄浦区(老卢湾)。

作为资深股民,徐翔可谓少年成名。市场中广为流传的说法是,1993年,当时还是高中生的徐翔,靠着从父母那拿到的3万元开始炒股。18岁时,他放弃高考,专心于投资。尽管资金少,但凭借着对资本市场的敏锐洞察,徐翔很快成为营业部明星,当时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厅是其大本营。

2003年2月,《中国证券报》的一篇报道第一次让徐翔等人组成的“战斗小组”为外界所知。“这个小组由该营业部的四五个客户组成,因操作思路相同而共同进退,总资金量约1个多亿,被接近他们的人戏称为‘涨停板敢死队’。该营业部2002年交易量为90多亿,其中60%是他们贡献的。”

名声鹊起后,徐翔被媒体封为“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

2005年,徐翔从宁波迁到上海。同行称,在宁波10年期间,徐翔至少获利20亿元。经历2007-2008年的大牛市后,徐翔于2009年12月7日在上海成立了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正式进军阳光私募领域。在瞬息万变、起起伏伏的资本市场,徐翔却总是能全身而退,泽熙3期累计增长率已接近22倍,被业内所惊叹。

今年6月,宁波《甬商》评选的宁波百富榜中,徐翔家族以19.6亿元跻身宁波百富榜第44位,而徐翔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私募一哥”。

熟人眼中的徐翔:专注、果决

在外界眼中,徐翔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抄底型选手,手法快、准、狠。

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曾参与过重庆啤酒、双汇发展和酒鬼酒的逆势抄底活动。2011年末,重庆啤酒乙肝疫苗揭盲数据失败后,连续11个跌停。徐翔在24元左右第一次抄底,但二次揭盲仍告失败,股价继续跌停。徐翔在20元左右再次入场抄底,此后重庆啤酒一路涨至35元,徐翔短短一个月内获利数亿元。

在熟悉徐翔的业内人士看来,徐翔出手屡有斩获的背后,在于他每年在投资研究上所花的时间可能比任何国内做投资的人都多。徐翔身边的人曾透露,徐翔并无其他爱好,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研究报告,分析股票,与研究员对话上。即使中午约了饭局,时间也都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11点半之后到达,1点前必须离开回到公司电脑旁。

“通常情况下,他(徐翔)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一早,泽熙开始晨会,每位研究员汇报市场信息和公司情况,开盘后进入交易室,交易时间绝不离开盘面,中午一般与卖方研究员共进午餐,下午继续交易,收盘后又是一到两场路演,晚上复盘和研究股票。”原泽熙投资总经理助理叶展曾评价,徐翔是他见过的最专注和勤奋的人,没有之一。

“市场上都知道徐翔在操作上凶悍,但较少人知道他常常在极短的时间做出决断,有时候甚至是相反的动作。”熟悉他的人说,徐翔对盘面感觉极好,他之所以在交易时间雷打不动地坐在交易室,就是用他盯盘10多年的眼光去观察盘面,然后会在瞬间决定动还是不动,进还是出。有和他相熟的投资界人士称,他可能会在谈论某家公司风险不可控、不能立于危墙之下之后,转手重仓买入; 或者认为某只股票基本面非常好,随后又会全部出清,留下一帮人呆若木鸡,而事后往往证明他是对的。

“自从1993年入市,徐翔用20多年的时间在证券市场中搏杀,在实战中形成了快准狠的投资风格,并且一以贯之地坚。”叶展说。

5年8次被传查

泽熙投资的业绩到底来源于徐翔投资手段高明,还是有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之嫌?市场一直传言纷纷,但都没有足够证据支持。不过,包括这次被抓在内,过去5年当中,徐翔已经8次卷入被查传闻。

早在2011年6年,微博便传闻徐翔因操纵股市而被调查。其后,泽熙投资发布《告投资者书》,表示公司业务一切正常,并指出部分媒体报道纯属谣言。由此开始,徐翔开始频繁被传“出事”,2012年7月、2014年1月、2014年5月、2014年12月皆被卷入。

今年6月,在A股遭遇股灾之际,市场再度传言,称泽熙投资因涉嫌做空而被调查,泽熙投资方面当时回应称,目前其所有产品均为股票型信托产品,未涉及股指期货,不具备做空机制。此后的8月,徐翔再被传言接受调查,主要与“股指期货交易”有关。因传闻传得“有板有眼”,不仅有调查细节,还称有多位高官卷入。徐翔旗下泽熙投资其后迅速在官网显眼位置发出澄清公告称:“公司成立至今,从未开设过股指期货账号亦未从事过股指期货交易。”公告称,对于造谣滋事者,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不过这一次,徐翔终于未能躲过。近日,记者尝试打开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官网时,发现无法打开。而来到其公司所在地东亚银行金融大厦的901室,玻璃大门也已紧闭,里面空无一人,只有门口的地板上放着一摞当天的《上海证券报》。

“上周上班的时候还挺正常的,在家听到徐翔被抓的消息,当时还在想明天早上这公司是不是会关门啊。”泽熙对面,同在9楼的一家金融公司员工低声叹息。

 

“私募一哥”徐翔神话终结,到底暗示了什么

徐翔这一名字,对于新老股民而言,其实并不陌生。实际上,对于徐翔本人,早已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低调而神秘的印象。

从17岁开始进入股市,到成为“宁波涨停板敢死队”的总舵主,而后再担任上海泽熙投资的总经理,徐翔也仅仅耗用了20年的时间。然而,在这些年来,徐翔一直都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奇迹,而且也被业内称为是神一般的人物!

事实上,对于徐翔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有的市场嗅觉,而且还得益于他高度专注的工作态度。自其正式进入市场以来,在这20余年间,徐翔高度专注的工作态度也为其创造出事业上的辉煌。但是,更令人感到惊叹的是,他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却是超乎常人,而在更多的时候,他凭借精准的把控能力以及灵敏的嗅觉,也往往能够精准地“抄底逃顶”,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中最大的赢家之一。

遗憾的是,在近日,一直保持低调神秘形象的徐翔,也终于露出了真容。然而,鉴于此次徐翔的现身,却是因其涉嫌违法犯罪,而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至此,随着“私募一哥”徐翔被查,这也预示着徐翔的股市神话也要告一段落。

“私募一哥”徐翔倒下,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冲击也是显著的。其中,从11月2日的市场表现来看,不仅是徐翔概念股的全线下跌,而且就连近期遭遇爆炒的各类“妖股”也牢牢封在了跌停板的位置之上。至于当日全天的A股表现,也同样受到了冲击。

不可否认,在市场缺乏领涨股票的带动影响下,市场的赚钱效应也将会瞬间减退。与此同时,结合部分超级权重股票的接连阴跌,实则也进一步加大了短期市场的调整压力。由此可见,徐翔被查的事件也直接成为了股市下跌的导火索。

“私募一哥”徐翔被查,对短期股市的投资信心会构成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却需要有另一番的解读。

实际上,回顾A股市场这二十余年的历史,却基本存在着一个特征,即股市基本以散户作为主导,而机构投资者却长期未能得到实质性的发展。由此一来,结合不成熟的市场游戏规则,也加剧了A股市场的投机色彩。

除此以外,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A股市场还存在着一个典型的特征,即牛短熊长。在实际中,因市场的投机氛围过于浓厚,每逢市场进入到一个牛市的状态,都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透支掉牛市中的上涨空间,而期间不少的股票,也基本呈现出急速拉升的局面。然而,因市场过快透支上涨的行情,当市场资金跟不上去,加上政策环境的瞬间恶化,也足以轻易改变A股的牛市局面,进而让股市重回漫漫熊途之中。

由此可见,引导A股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回归,让市场回归理性是何等地重要。与此同时,对于未来的市场,仍需加快提升机构投资者的整体占比,并加快修订与完善《证券法》,以为后续的市场政策的推出提供更有力的法律基础。

“私募一哥”徐翔神话的终结,或者属于中国证券市场中的一件转折性事件。但是,徐翔神话的倒下也并不意味着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就能够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因此,对于未来而言,如何能够让市场回归理性,如何能够提升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如何能够让普通股民也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率,这也需要考验到当下管理层的治市智慧。

 

【启示与思考】

对于“私募一哥”的如此结局,市场上虽然议论纷纷,但普遍并不感到意外。在泽熙投资组建的最近几年来,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低迷不堪,但它却永远保持着不败的纪录,特别是其重仓的个股,有的可以持续拉出十几个涨停板,其间股价操纵的痕迹清晰可寻,以至被投资者称为“妖股”。而早在泽熙投资组建之前的十多年前,徐翔就曾经以“涨停板敢死队”闻名于市场,这更是一种公然的股价操纵行为。长期以来,徐翔和泽熙投资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却如入无人之境,根本不把证券法规放在眼里。这种泛滥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行为,使泽熙在竞争激烈、风险高悬的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壮大,但市场秩序却荡然无存,投资者利益也无从保障。因此,正像一些市场人士所预料的,出来混,迟早要还,这位目无法纪的“私募一哥”倒台是早晚的事。

曾几何时,徐翔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名成功人士受到舆论的追捧,泽熙重仓持有的个股,也成为一些投资者跟风炒作的目标。尽管违规违法痕迹清晰可见,但在此次行动之前,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却迟迟未对其实施有效监管,以至于形成了市场监管的一个巨大漏洞。泽熙投资是一个私募基金,而私募基金由于其不在体制之内,因此长期未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导致其乱象丛生。这种状况一直到去年2月才有所改变,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以及中国证监会的授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开始执行,由基金业协会从事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但是,基金业协会只是一个行业自律组织,对私募基金并无监管权力,因此它的运行并没有进入法治的轨道。

类似泽熙这样的私募基金,徐翔等人从初期的“涨停板敢死队”发展到如今的系统性的股价操纵,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监管松弛、软弱所结下的苦果。现在泽熙倒下以后,在后续对它作出依法处理后,将面临投资者的海量赔偿,其间牵涉的社会力量是十分巨大的,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机构等相关部门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私募一哥”徐翔被调查,标志着金融市场野蛮生长的时代行将落幕。靠内幕交易、利益输送、联合做庄、操纵股价等种种非法手段蚕食鲸吞金融资产,敛夺天文数字一般的巨额财产,使中小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机制被严重扭曲,国家承受巨大金融风险的金融大鳄们,应该到了支付代价的时候了。一个法治诚信、公正公平、健康健全的金融市场,必须在剔除腐肉、刮骨疗毒之后,方可重生再造。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106/8464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