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领导讲话 党建党委

“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人格的新要求

2015年11月06日 14:04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时期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其立场、观点、方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从掌握其思想实质上下功夫。如他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就是“实事求是”新拓展。实事求是,是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我们共产党人不仅要在这个活的灵魂的指导下去思考、去实践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做出科学的决策,而且要在它的指导下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品行锤炼,把它内化为一种共产党人的先进道德和人格。

一、实事求是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它不仅是共产党人的思想原则,也是共产党人的行动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即按照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一种方法,是从事物的矛盾中,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考察事物的方法;但同时也是一种世界观,承认客观世界本身是运动发展变化的,辩证法的规律是客观事物固有的。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哲学图景,也为我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辟地概括为“实事求是”。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客观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如何从“实事”中求出“是”来?毛泽东同志的回答是,必须通过实践。实事求是的哲学观明确地承认事物的客观性,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以及人类通过实践认识客观规律的能动性;承认人们通过“求”的实践过程,而且只有通过这个实践过程,才能把握外部事物的规律性,达到真理性的认识,人们可以也必须用这个认识来指导新的实践,避免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方法,即毛泽东同志强调“有的放矢”。他主张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支“矢”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的”服务。这是对我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科学总结。“知”,指理论认识,“行”,指实践行动。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行”,是“知”的泉源,没有实践,没有“求”的活动,客观事物的规律不会自动呈现;“知”,是为了更高的“行”,离开“行”,离开“改变世界”的实践行动目的,“知”,这个“解释世界”的理论认识及其真理性,就毫无意义。我们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但要着眼于“知”,要去研究、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要着眼于“行”,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它既是我们共产党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原则,又是我们共产党人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行动原则。

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往往偏向于把实事求是理解为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而不是把它同时理解为改造主观世界的方法;如果当作了改造主观世界的方法,也多侧重于人的世界观,而不是用于指导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后两者的改造,在当前建设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意义就更加重大和深远。基于此,实事求是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就具有了伦理学的意义。共产党人应把实事求是当作“做事”的原则,也要当作“做人”的原则。

为什么要把实事求是原则与共产党人的人格即品德相联系?因为任何人的道德品格,都有一个内在的发生结构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任何道德都有基本的道德原则,而这些基本道德原则都是与一定的世界观相一致的。比如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仁”学世界观相联系,康德的“善良意志”就是他的“本质世界”等等。实事求是,就是共产党人要提倡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世界观基础。共产党人的道德认知原则是实事求是,而不是别的。

二、实事求是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实事求是,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相统一之世界观与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统一,它不仅是检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真理标准,又是党对工作成败得失和对共产党人人格品行的评价价值标准。

党的思想路线,是体现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哲学认识路线。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不断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不仅包括对事物的事实认识,即对事物自身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包括对事物的价值认识,即对事物与人的需要关系的认识。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从根本上来说,实事求是作为一种世界观,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现在理论上,就表现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出来的对自然和社会的根本看法;体现在实践上,就表现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为人民服务的统一。这个统一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呢?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客观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的愿望,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符合人民愿望和要求的方针政策,替人民办好事,使他们安居乐业。因此,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把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统一起来。

实事求是,是真理标准。毛泽东依据对“实践——认识——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飞跃规律的揭示,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动力、认识的检验标准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作了深刻的阐明,并化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依靠群众,到“实事”中去“求”出事物的规律,也依靠群众,到“实事”中去检验认识,总结新规律。这样,实事求是,就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可靠路线,也是惟一正确的路线。

实事求是,也是价值标准。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经世致用”,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从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把实事求是当作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而侧重点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更抱括改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的生活。邓小平同志把“三个有利于”与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统一起来,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价值标准,解决了“姓资”“姓社”的困扰和争论,指明了这样一种方法:判定一种事物的价值如何,归根到底看它对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效益、效果和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大道至简,明白晓畅地阐明我党奋斗的价值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无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取得胜利,向前发展;什么时候偏离了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造成灾难。对于党员个人来说,也有这样的情形,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脱离,来谈为人民服务,就常常好心做坏事;或者理论和实际相脱离,不把人民利益当作真正关心的事,那也是假马克思主义;甚或有些人阳奉阴违,说的一套做的另一套,那就与党的要求更是相去甚远了。党员干部的不严不实,虚报浮夸,搞面子工程,往往造成巨大损失,损伤人民群从利益。

“善”,是一切道德追求的目标。共产党人的“善”,不是普通的“利他”,而“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正因为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是否能做到三严三实,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应该把实事求是、三严三实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一个价值评价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维护革命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共产党人不可缺少的“道德情感”。三严三实,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应当当作一种基本的正义和善。坚持三严三实,就是真、善、美,反之就是假、恶、丑。对三严三实的干部,人民群众看着亲切,竖大拇指;而对不严不实的干部,人民群众就看不惯那幅嘴脸。

 

三、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的人格

共产党人,是一个称呼,这个称呼说明人们对共产党人在道德上的要求,有别于一般群众。如果某个党员做得不好,群众就会说,某某不像一个共产党员。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面貌个性气质个个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道德特征。这个特征就构成共产党人的人格。所谓人格,就是由个人不可移易的道德信念支持的处世原则,是一个人的一贯品格,它是一个人道德观、价值观的根本体现。共产党人的人格,有很多方面,比如坚强勇敢、襟怀坦白、大公无私、纯粹高尚等等。中国传统的儒家,在很多具体的道德要求之中,有一个核心,就是中庸之道。我以为,共产党人也有很多具体的道德要求,但贯穿其中的思想核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作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评价原则,作为共产党人的行动原则和作风,应当内化为一种“人格”。

为什么要提倡把“实事求是”内化为共产党人的人格?第一,实事求是,是一个价值评价原则。一个人的品格,是社会的外在规范向个体内在心理的转化,是道德规范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

就道德规范而言,一般来说,凡是有利于社会存在发展和每个人需要满足的行为,便都因其符合道德目的而都是道德的,应当的、善的;凡是不利于社会存在发展和每个人需要满足的行为,便都因其违反道德目的而都是不道德的、不应当的、恶的。如前所述,是否坚持实事求是路线,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可以说,坚持实事求是的行为,是道德的、应当的、善的,反之则不是。

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共产党人应当把“实事求是”作为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进行党性锻炼和品格修养的根本原则。

第二,实事求是,是党对党员行为规范的要求。实事求是是党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刘少奇也指出,“必须把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作为加强党性的第一个标准”,“另外有一种人,……故意弄虚作假,瞒上欺下。这种极端恶劣的作风,不但是同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不相容,也不止是党性不纯的表现,而且是丢掉了共产党人应该有的忠诚老实的态度,是丧失党性的表现”。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四人帮确实把我们的风气搞坏了。……他们弄得我们党的同志不敢讲话,尤其不敢讲老实话,弄虚作假,甚至于我们有些老同志也染了这些坏习气,这是不应该原谅的啊!”

个人的道德品德或道德人格,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不但表现于而且形成于他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就是要做到长期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指导,进行道德实践。

第三,实事求是,也是我们党对人、对事的一个评价标准。邓小平同志主张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实事求是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正是他主张要“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他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但有一点可以讲,我一生问心无愧”。这种实事求是精神和作风,就是共产党人对人,对事,对自己,对他人,对成绩,对缺点的评价标准: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不文过饰非,敢于正视缺点和失误,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一个人怎样评价别人,就会怎样要求自己,如果不是这样,就是双重道德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地评价别人,评价自己,也是共产党人品德和人格修养的一个根本要求。第四,把“实事求是”内化为共产党人人格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长期进行思想建设和教育的过程中,在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光荣传统。“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正是这种品格的写照。

把实事求是内化为人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敢于坚持真理。坚持真理,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须具备的品德。坚持真理,是讲正气、正义的前提。在进行革命与建设,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发扬真理很不容易,坚持真理同样包含着艰巨的斗争。有时,为了拥护真理而要受到各种打击,甚至也许为此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实事求是,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做得到的,因此要有以实事求是精神指导自己进行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其次,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道德,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只在嘴上讲道德的人,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共产党人,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毛泽东同志说,“如果只是口头上讲联系,行动上又不实行联系,那么,讲一百年也还是无益的”。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那就不是实事求是。

最后,要善于自省。古人曾子一日三省吾身。共产党人更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进行自我内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我做到了吗?“三个代表”的要求,我做到了吗?党纪和国法,我遵守了吗?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作风,就可以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

四、“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人格的新要求

实事求是,是党的作风。三严三实,是党的作风。三严三实是对实事求是的新阐释,新发展。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人格,要体现在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中。

习近平总书记说,“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这就是要求谋划事业和工作要实事求是。他说,“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就是告诫我们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价值追求心存敬畏,并常常自省。习近平总书记还说,“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倡导我们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什么是老实呢?毛泽东说,老实,就是老是实事求是。言行不一、虚伪狡猾的人不会是老实人,更不会是公道正派的人。三严三实,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应当当作一种基本的正义和善。坚持三严三实,就是真、善、美,反之就是假、恶、丑。对三严三实的干部,人民群众看着亲切,竖大拇指;而对不严不实的干部,人民群众就看不惯那幅嘴脸。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共产党人应当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传统,践行“三严三实”新要求,把实事求是、三严三实当作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自己内心的“绝对命令”,坚决贯穿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贯穿于自己的党性修养中,做一个纯粹的人,大写的人,高尚的人,无愧于历史的人。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106/8465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