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最新消息
历史虚无主义的醉翁之意
2015年11月10日 14:04
历史虚无主义不是个新名词,作为一种思潮,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在西方出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历史虚无主义开始在中国抬头,但影响甚微,只局限于学术圈。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又重新回炉。借助网络、社交平台的影响,号称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可以拷问历史、追问真相,大肆传播推销其观点。一些公知大V也借机推波助澜、煽风点火。一时之间,历史虚无主义来势汹汹,甚嚣尘上,影响由学术圈扩及到整个社会。
一
历史虚无主义从来都不承认自己虚无,它打着学术研究、还原历史的幌子,用所谓的反思、解构等学术化语言迷惑大众;以个人主观意志代替历史客观规律、以细节代替历史整体、以臆想代替史实,肆意肢解、歪曲历史。
当然,它们也知道,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枯燥乏味的理论已打动不了听众。于是历史虚无主义也开始“洗心革面”、“与时俱进”,不写大历史,专门找真相。将主观臆测、道听途说、无中生有的所谓野史、秘史重新包装,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的虚构出狼牙山五壮士偷拔老乡萝卜、黄继光根本没有堵枪眼、邱少云牺牲违背生理常识等一个个匪夷所思、耸人听闻的“历史真相”。
影响了几代人的英雄,突然一夜之间被丑化甚至妖魔化,让人无法接受。“真相”出来了,大众却迷茫了。
历史虚无主义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用主观的涂抹和臆想将历史搅浑;用谣言、谎言让历史停在云深处,不见真面目,变得虚无缥缈。可见历史虚无主义根本就不想要真相,它们的本意就是要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将历史变成低级、庸俗的大杂烩;成为人人可以歪曲、亵渎的玩物。
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对英雄的污蔑更加变本加厉。前段时间,某知名品牌企业和微博某大V竟将烈士邱少云被火烧死比作烧烤,大肆进行低俗的炒作营销。如此恶毒的调侃革命先烈,已违背了基本的人伦道德,丧失了做人的底线和良知,激起了全国网友的极大愤慨,纷纷发文谴责批判。
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说:“欲先灭其国,必先灭其史”;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加可悲。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让我们丧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不屈的斗志,让我们在虚无缥缈的历史中无所适从。
二
当然,如果只是停留在个人的臆想和编造,炒作和消遣上,那也只是一场自娱自乐的主观秀,自歌自舞自折腾,其效果充其量也就是徒增笑柄而已。
但事实表明,这不仅仅只是一场秀!历史虚无主义醉翁之意不在于历史,而在于当下!
可以明显的看出,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特别感兴趣。近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史。其间充满着艰辛曲折的探索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太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地方。
可历史虚无主义对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英雄事迹;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总是“自觉”的选择性失明,视而不见,见而避谈,一点都不感兴趣。
那么它们真正的兴趣点在哪儿呢?。
首先是假设。历史虚无主义认为:林则徐如果不禁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就不会被打开;洪秀全如果考上秀才,就不会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如果不反抗,列强就不会瓜分中国;孙中山不搞暴动暗杀,清朝就不会亡。
其次是颠覆。在一连串的假想、臆想之下,历史被颠覆了:林则徐不应该禁烟、洪秀全不应该造反、义和团不应该反抗、孙中山不应该推翻清朝,共产党不应该革命。整个近代史变得万马齐暗,什么都不是。
在抛售观点的时间节点上,历史虚无主义也把握得“恰到火候”。每逢国有大庆、纪念日,历史虚无主义总会“不经意”的适时出现。在举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在举世瞩目的胜利日大阅兵之际,历史虚无主义不是缅怀历史、纪念先烈,而是上蹿下跳,到处煽风点火,诋毁、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显而易见,历史虚无主义的醉翁之意就是要“告别革命,否定革命”,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当下的一切。
三
历史虚无主义纂改历史、污蔑先烈、否定当下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这不仅仅是一场学术辩论,也不是简单的个人意气之争,而是涉及到主流舆论阵地话语权的争夺,涉及到国家政权的兴衰存亡。
历史虚无主义企图能不能得逞,算盘能不能打得响,不取决它说的多么天花乱坠,手段多么巧妙隐蔽,而取决于历史唯物主义者能否挺身而出、针锋相对;取决于政府相关部门和领导在关键时刻能否及时亮剑。
可在现实中,一些地方部门领导,看不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看不到这场斗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总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麻痹大意,疏于防范,以一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来搪塞、敷衍,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殊不知,历史虚无主义正一点点蚕食我们的主流舆论阵地;腐蚀青少年的历史观、价值观;动摇国家政权的基础。任其发展,就会流毒无穷,徒为“亲者痛、仇者快”。
因此,对待历史虚无主义,必须要旗帜鲜明,坚守立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史料史实说话;坚持存真去伪的治学态度;将历史虚无主义打回原形,让它无处存身。要采取高压严打态势,对一些别有用心、恶意传播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不法分子,必须要法办、严办。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报告,形成学习党史国史的热潮。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正确的历史观,在全社会形成敬畏历史、尊重先烈的风气。曾在互联网引起巨大反响的“我和国旗合个影”,“我给老兵敬个礼”,就是因为旗帜鲜明的弘扬爱国主义和历史正能量,感动和激励了亿万网友,这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好武器。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不管承认不承认,永远就在那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是人民,人民是近代苦难辉煌的见证者,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最有力的评判者。历史虚无主义无论编造多么动听的谎言和谣言,无论再怎么伪装,都始终改变不了历史事实,始终取代不了人民的评判。
历史虚无主义的醉翁之意,注定只能是埋酒自醉的一枕黄粱。
(作者单位:安徽巢湖学院环巢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刘佳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110/8470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