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最新消息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015年11月17日 09:34
晚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堙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这些古训无不给我们以深刻的思索和启迪:能否正确对待历史是关乎国家治乱兴亡的重大问题,是关乎民族盛衰的重大问题,是关乎做人成事立国的根本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珍爱善待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必须深刻全面、果断坚决的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外衣,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众所周知,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借否定人民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思潮。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与复杂的现实因素。它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产物,也是西方“西化”、“分化”中国,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我们在较长的一定时期内、一段时间不能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对这种错误思潮进行及时坚决果断亮剑的原因。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来看,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而且用假设否定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用主观分析否定客观规律,用个别现象否定本质主流,甚至编造历史肢解历史,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丑化领袖和先进人物,美化反面人物。其真实用意和主要危害则是妄图扰乱人们的正确思想,瓦解人们爱党爱国、团结奋进的精神品质,企图动摇中华民族做人成事立国的根基,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中国引上邪路。由此来说,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要求,是历史给出的深刻警醒(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要求。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既要深刻全面的认清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方式的主要表现和具体方式,也要科学审慎、准确明了的认清其真实用意和主要危害。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假借学术的外衣,谋求政治诉求;它利用文学艺术否定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以假设推断代替历史事实,采取造谣、捏造、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的手段任意篡改历史;它集中抹黑攻击党的重大事件和领袖人物,否定革命、建设、改革发展成绩的主流,肆意夸大失误挫折的支流;它否定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唯物史观;它用现今的标准去衡量历史的人物事件;它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手段碎片化历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穿越历史的烟云,回望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90多年的光辉历程,犹如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壮丽画卷。9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前进征程上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饮水当思源。今天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无数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英勇奉献密不可分。光阴流转,物换星移。时间之河川流不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情怀和担当。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指出,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显期的当代中国,情况瞬息万变,形势错综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我们也正处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战略机遇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新形势、新常态下,回首过往,立足现实,展望未来。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衅和影响,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硬起手腕,敢于亮剑,戳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外衣,进一步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尤其是正确对待、认识、理解党史国史。为此,就要切实着力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在广大人民群众间广泛深入地开展唯物史观的学习教育,使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并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增强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群众性。二要深入开展科学严谨、系统全面的历史教育和学习,尤其是党史、国史教育和学习,重点做到深刻准确把握历史事实和发展脉络,从历史中,尤其是从党史、国史中汲取有力的智慧和力量。三要在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切实提高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决性,旗帜鲜明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硬起手腕,敢于亮剑,无情戳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外衣。四要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阶段进程和历史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积极抢占不断巩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五要正确处理好“三对”关系,即政治和学术、历史和现实、研究和宣传的关系,坚决果断、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史、国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倾向。六要立足现实及时有效地破解现实存在的问题,不断夯实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根基。
当前,全国上下正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要系统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斯西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着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的坚持和巩固党的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一再反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日战争中拯救民族危亡的中流砥柱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中共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方向,更加自觉地维护党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印记,根脉所系,魂魄所在,精神所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正确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深刻揭穿其传播方式与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我们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对我们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我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长远意义。
(作者单位:深圳报业集团)
责任编辑:刘佳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117/847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