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天下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015年11月17日 11:13
郭继承 中国政法大学马列学院副教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图说:http://www.71.cn/2015/1117/847953.shtml
视频:http://www.71.cn/2015/1117/847961.shtml
专辑:http://special.71.cn/151117/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开篇:http://www.71.cn/2015/0909/841574.shtml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为政篇:http://www.71.cn/2015/1015/843006.shtml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立德篇:http://www.71.cn/2015/1022/843990.shtml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修身篇:http://www.71.cn/2015/1102/845641.shtml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劝学篇:http://www.71.cn/2015/1110/847083.shtml
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中庸》中的一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是四书五经之一,非常经典,非常有智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凝练了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的观察,是一个大智慧。今天我来给大家解读其中的智慧,希望对大家有益处。
什么叫“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宇宙万物、山河日月,整个生物圈,动物、植物等等,他们之间什么关系是“并育而不相害”。什么叫“并育”?相互滋育,都可以生存得很好。“而不相害”,不是互相冲突。中国文化认为,万物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伤害的关系,不是冲突的关系,而是都可以活得好,而且是你好了会对我好,我好了也会对你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智慧。
什么是“道并行而不相悖”?儒家有儒家的大“道”,道家讲道家的“道”,佛陀讲佛陀的“道”,伊斯兰教讲伊斯兰教的“道”,欧洲讲欧洲的“道”,每一种文化背后都有自己的智慧,这些智慧之间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不是真理都在你手里。我们中国文化认为,“道并行而不相悖”,每一个道都在讲自己的智慧,都是对社会起教化和引领作用的,而不是互相背离和冲突的。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我们整个社会的生存法则不是冲突、对抗,是并育,是你好了对我好,我好了对你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就是我们习主席提出的外交理念,叫共生共荣、命运共同体。所以,习主席提出“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智慧。“和谐社会”、“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理念,是拥有中国文化这样底蕴和智慧的国家才能提出的。而西方更多的是强调对抗。你死我活、鱼死网破、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这些词来自西方。什么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你弱就该杀,你弱就该被抢,就该被打。弱肉强食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这是近代西方盛行的。还有零和游戏,什么叫零和游戏?一杯水,我喝了你就不能喝,你喝了我就喝不到,最终的结果是个零。而中国文化不这么认为,中华文化认为这个世界不是零和游戏,是共生共荣。我认为,中国文化这个理念是对社会和宇宙生态的一个真实概括,应该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行为的准则。
比如美国的外交理念,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力提升,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美国怎么办?2009年至今,美国的亚太战略尽管在措辞上不断变化,从“重返亚洲”到“亚太再平衡”再到“亚太再平衡新阶段”,可骨子里的霸权心态却从未减弱。大家想想,什么叫“重返亚洲”?其实“重返亚洲”和“亚洲再平衡”的目的就是平衡中国,就是对抗。你发展起来了,你的国力提升了,我不舒服,我要遏制你。美国布置了一个网,这个网包括美国和日本、韩国的联盟、美国和菲律宾、美国和澳大利亚,包括美国拉拢越南、美国和印度,实际上都是在包抄中国,围堵中国的崛起。所谓“亚洲再平衡”、“重返亚洲”,说得天花乱坠,其背后是美国的“对抗”文化。你发展好了我不舒服,我就要遏制你,就是对抗。可是美国可曾想过,中华民族13亿人的命运,岂是你想遏制就能遏制得了的?一个有四五千年底蕴的,在人类文化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大国的崛起,你能遏制得了吗?
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没有好处吗?事实上,中国发展的时候给美国提供了很多机会,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但是他们就看不到共生共荣,中国好了会对世界好,世界好了对中国好。我曾经与日本《朝日新闻》在北京的一个负责人进行座谈,聊了几个小时。我告诉日本人,现在中国在亚洲综合实力应该说是第一,日本的地位在旁落。日本人心里不舒服。我说,你回去多写社论,中国起来了对日本好。我说,尽管中日关系很复杂,日本曾经在历史上那样伤害过我们国家,但是中国好了对日本好,日本好了对中国好。中日都好了,亚洲人民才会都好,全世界才好。全世界好了对每一个国家都好。我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胸怀和智慧。《朝日新闻》的负责人说,中国好了会对日本好吗?我告诉他,中国好了会对日本好,你到大街上去看,一百辆车里面多少是日本的?中国人有钱了,我们每年花多少钱在日本的商品上?如果我们这个国家不好,老百姓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你们日本的对外贸易要减少几千亿美金,中国好了,是不是带动日本发展?他点头。我说,反过来如果中国不好了,谁都甭想好。我给他举例子,中国十三四亿人,现在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如果我们这个国家不好了,十三四亿的难民往周边国家一去,亚洲都会被踏平了。谁能承受十三亿难民?所以,我们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国家的繁荣,为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就叫中国好了,世界都好了。所以,中国文化的智慧是不以邻为壑,而是共生共荣。
我们现在的政策,“一带一路”、“亚投行”,其背后就是共生共荣的智慧。我们中国经济有了一定的增长以后,愿意帮助亚洲国家。我们帮助亚洲国家发展的时候,得到的是什么?不仅仅是经济的回报,还有亚洲人民对我们的尊重和友谊,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好环境,这就叫共生共荣。反过来讲,如果你对抗其他的国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抗的结果没有出路。所以,世界的出路不是对抗而是合作,不是战争而是和平,一定要吸收两次世界大战带给全世界的灾难的经验:合作比对抗好,和平比战争好。一定要铭记这个中华民族的智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我们一定要用中华民族的合作、共生共荣、互利,用这种文化的理念来应对西方的对抗、零和游戏。世界不是零和游戏,中国经济增长给美国提供了机会,反过来讲,美国发展了也会给中国提供机会,全世界每一个民族都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全世界的人民才能享受和平的阳光,才有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
“道并行不相悖”这句话的智慧有哪些?它提供了在多元文化下,人类的相处之道。现在有的文化,唯我独尊,以为自己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到处推广自己的模式,认为自己的文化可以给全世界的民族找到答案。别那么自恋!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路,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道并行而不相悖,阿拉伯人有阿拉伯人的“道”,欧洲有欧洲的“道”,中华民族有中华民族的“道”,印度有印度的“道”,非洲有非洲的“道”,不要认为自己的模式好就强加给全世界。一定是道并行而不相悖,一定是海纳百川。
有一种文化,老说自己好,攻击别人,包括某些信仰。我告诉大家,中国文化告诉我们,处理不同文化用十六个字,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十六个字:第一句叫“各美其美”,你说你的好,我说我的好;第二句话叫“美人之美”,我不仅认为我的好,我还认为别人的也好;第三句叫“美美与共”,不同的文化和信仰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学习;第四句话“天下大同”,只有这样才没有冲突和对抗,才没有血腥和杀戮,才是天下大同。你跟我不一样,我就整你、打压你,我是全世界最好,我一定要改造你,放下这个妄想!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尊重,每一种文化的光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以我们看洪秀全领导的近代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创立拜上帝教,所到之处,道馆拆毁,孔庙烧掉,佛家寺庙烧掉,只能做他那一套。怎么能这样呢?每一种文化一定都有它的智慧,如此极端,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所以,道并行而不相悖,也是一种多元文化。它在地球村互相融合的今天,为我们提供一个处事的准则:谁也不要自恋,每一个民族在爱自己的时候,要有世界的胸怀,对其他民族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只有每个民族都要爱护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整个世界才能井然有序。否则,老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老想改造别人,从而引发那么多的冲突和血腥,这岂不是罪过?所以我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不相悖”是《中庸》的智慧,也是中国文化的智慧,其背后所揭示的共生共荣、命运共同体,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学习和包容的理念,应该成为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处理关系的一种准则。
一个民族真正的崛起是什么?是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的崛起。所以,撒切尔夫人曾经在80年代嘲笑中国,她说永远不要惧怕中国,一个只生产电视机和打火机的民族是不值得尊重的。她的话有偏颇,说得不全面,但是她给我们当头一棒:我们中华民族要真正成为世界上受尊重的民族,成为泱泱大国,不光是生产了多少手机,生产了多少电脑,而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灵魂和价值观,能够给全世界的文化,给全世界各民族间的相处,提供指导。当我们的文化能够给世界各国的相处之道提供指导性原则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站在人类的起跑线上,成为领跑者,才能成为价值观和理念的提供者。到了那个时候,中华民族才会真正受到别人的尊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117/8479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