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独家评论 丨 好干部要当“大拿”
2015年11月25日 16:22
近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兼企业党工委书记卢玉宝同志的先进事迹被新华网等各大媒体报道,一时间,人们竞相学习卢玉宝同志的先进事迹,敬佩这位生长在内蒙大地上的汉子用铮铮铁骨铸就的组工传奇。同时,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卢玉宝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要求在全国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卢玉宝同志学习的活动。
榜样是一种方向,更是一种力量。我们不仅要明白榜样的力量,更要明白什么样的榜样才最有力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农家子弟,卢玉宝个性努力上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各方面修养。参加工作15年,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能很快由“门外汉”变成“政策通”,在10年的组织部门工作中,卢玉宝对工作忘我热爱,成为精通各方面业务的“卢大拿”。而卢玉宝同志的这种“大拿”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
资料图:卢玉宝同志生前照片。
当一名工作上的“大拿”,要克服“本领恐慌”的心理。毛泽东曾讲道:“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生本领恐慌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压迫感和危机感也就越大。“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据县委组织部组织科长姜志敏回忆,2013年,兴和县“七一”表彰名单印制时,一个应为“党总支”的单位被错写成了“党委”,卢玉宝一眼就发现了错误。
克服“本领恐慌”,根本在学习。“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有本领恐慌,就要把本领恐慌转化为学习的动机和动力。而增长本领首先要打牢知识功底,既要把政治理论学懂悟透,又要对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也要了解熟悉相关知识,形成宽广的知识面,还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我们不仅要积极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又要注重学习群众工作的知识方法。所以,作为领导干部,工作繁琐、责任重大,要想干成事、不出事,就必须树立学无止境的意识,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当一名工作上的“大拿”,要补好“经历不足”的缺陷。宋代词人陆游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历决定思维,经历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下,一些经历不足,尤其是未经基层锻炼的干部直接走上领导岗位,只注重“纸上谈兵”,却忽略基层实际,搞出了许多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一些被破格提拔的领导干部只顾个人升迁,不顾群众利益,不顾地方长远,“不作为”、“乱作为”,搞得地方“民怨沸腾”。工作经历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钥匙,它能直指民心民意的“暖点”。2014年7月,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还在进行,县里决定对8个300平方米以下社区活动场所改扩建,卢玉宝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从建筑施工到设计装修,事事钻研、亲力亲为,圆满完成任务。所以当一名工作上的“大拿”,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要倍加珍惜个人的经历,并不断丰富人生阅历,让自身更加成熟和完美。如果没有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则不足,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就不强。
当一名工作上的“大拿”,要追求“精益求精”的作风。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精益求精”,为人民服务不“精益求精”,必然导致工作作风浮躁,搞调研“蜻蜓点水”,抓工作浮光掠影,甚至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有诺不践,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敷衍搪塞。“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事实表明,只有我们“精益求精”地对待群众,群众才会“死心踏地”地对待我们;只有我们“精益求精”为人民服务,人民才会真心支持我们。卢玉宝任组织部副部长兼企业党工委书记后,领导让他分管基层组织和非公党建工作,他说:“再难也要把事情办好。”一年多时间,卢玉宝积极探索,创新方法,把基层党建搞得有声有色,33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也实现转化升级。当一名工作上的“大拿”,要以“安专迷”精神做好本职工作,让严和实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践行,树立起“严”和“实”的工作标准。
梁启超有言:“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干部要有真本事、硬功夫,只会吆喝的干部最终会被群众抛弃。而当一名工作中的“大拿”,更需要“文武双全”,“大拿”们不仅是专家,也是实干家,这一切都源于守职敬业的操守和敢于担当的要求。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卢玉宝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其争当“大拿”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改革浪潮的激流下,榜样的力量激荡人心,“尸位素餐”早已站不住脚跟,惟有“大拿”,才能成为服务人民的“弄潮儿”。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自2013年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责任编辑:赵思齐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125/8494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