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评论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2015年11月26日 10:00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具体行动,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的做人之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专题教育进程中,敢于正视,勇于面对,深刻剖析自我,努力查找自身问题,自觉消除私心杂念,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唯此才能使专题教育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一是要处理好“知行合一”的关系。在专题教育进程中,要使“三严三实”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这也是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归宿。古人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三严三实”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从实治党治国的执政理念。它既是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因此,要践行好“三严三实”,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知与行的关系,坚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实现知与行的统一。首先,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三严三实”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其次,要努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的实践能力。践行“三严三实”关键是要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修养,始终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以“三严三实”为准绳,真正以“严”与“实”的工作作风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使“三严三实”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循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MAIN201508120920098808153399864

二是要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既要做到严以修身,强化自我约束,又要用制度管人管事,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因此,要践行好“三严三实”就必须把自我约束与监督制约紧密结合起来。第一,强化自我约束。俗话说得好:“正人先正己”。党员干部只有责己从严,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才能获得“其身正,不令则行”的感召力和公信力。第二,要“心存敬畏”之心。自古以来,敬天敬地敬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作为来自人民群众的党员干部就要把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遵守《党章》作为必须遵守的政治底线、履职底线和为官底线。党员干部要不越雷池,不触红线,时刻“手握戒尺”,警钟长鸣。要做到“日省吾身”,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守立身之本,洁身自好,公道正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工作生活问题,努力成为人民的好干部,守法的好公仆。第三,构建监督制约机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一切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新常态下党员干部的要求。因此,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帮助干部自律,促使干部远离歪风邪气,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还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严格党内党外监督,使党员干部的行为放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让腐败无处藏身。

 

三是要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权力是实现职责的必要手段,职责是行使权力的目的,责、权、利是辩证的统一体。因为,权力本身具有两重性,用好了造福人民,用不好会造成危害。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把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关系,做到有权有责、权责相称、权责一致、合法取利,这样才能使权利、责任和利益互相制约,从而避免互相利用、互为腐败,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第一,要坚持正确行权、依法用权,做到有权有责、权责相称、权责一致。广大党员干部要践行好“三严三实”,就必须恪守从政之德,筑牢思想防线,把准法纪高压线,力存担当之心,把“严以用权”作为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正确行使权力,做到职权一致、责权利对等。第二,要敢于担当责任,做到为民用权。践行“三严三实”,首要的就是为官莫忘责任重,用权要为民谋利。如果一个党员干部不能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心中只有私利和小集团利益,怎么能真心实意为党和人民办事,怎么能通过人民群众的考验,又怎么能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承担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因此,一个敢于担当责任、敢于对人民负责的干部,是会把手中的权力用在人民身上、用在办实事上的。

四是要正确处理务实与创新的关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代社会,创新以务实为根基,务实以创新为动力,这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发展。务实和创新是做好工作、推进事业进步发展的两个支点,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第一,创新以务实为根基。“一分布署,九分落实”。创新不是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不是不求实效的花架子,离开了务实,创新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离开了务实,任何正确的决策与缜密的筹划,都只是一纸空文;任何创新的思路与重要的精神,都只是画饼充饥;任何宏伟的蓝图与奋斗的目标,都只是镜花水月。第二,务实以创新为动力。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突破常规的胆略,就会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因此,我们只有增强创新理念,把思想和行动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才能进一步加快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五是要正确处理做事与做人的关系。常言道:先做人,后做事。求实重德是为人之道,学会做人是成事之先,而做人离不开做事,做事成就并印证着做人。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把做人、做事与重德分离,他们作报告时满嘴仁义道德、私下却巧取豪夺;做人欺上瞒下、遇事不择手段;做事大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危害党的形象和群众利益,这些都是与“三严三实”要求背道而驰的。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追求做人重德,讲求做人要实,做事也要实,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学会做人是成事之先,做人要求实,有道德。践行“三严三实”,客观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对组织忠诚老实,明辨是非、牢记立党之本,坚定理想信念;对人民忠诚老实,要知责思为、敢于担当,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对同志忠诚老实,知德守正、坚持原则,不做老好人,不怕得罪人。对自己忠诚老实,不疑己之长,不护己之短,能清楚地认识与评价自己;要以民为本、关爱百姓,要容人,尊重他人、敢于用人,不妒贤嫉能。其次,做人离不开做事,做事成就并印证着做人。人生不可能只做人而不做事,做人最终离不开做事。广大党员干部肩负人民群众与组织重托,要自觉承担起改革、发展、管理、服务的任务,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保持公仆本色,履职尽责,处处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一方的发展谋划新出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力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一名受人民尊敬、爱戴的好党员、好干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自2013年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126/8494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