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经济

曹和平:如何客观认识和应对TPP

2015年12月03日 14:18

 

d5976f0fbbdf366f4bab77651b6_p1_mk1

曹和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视频:http://www.71.cn/2015/1201/850294.shtml

精彩观点:TPP前景可能并不会很畅顺 

若加入TPP,中国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和潜在伤害


关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我今天讲三个问题:第一个是TPP的由来,第二个是TPP的内容,第三个是TPP可能的贸易后果。

一、TPP的由来

TPP的英文是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是前面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那么这个协议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2002年APEC会上,新加坡拟和新西兰谈判建自由贸易区,当时还有智利。这三国在2002年就拟谈判自由贸易区,因为在APEC组织内部,几个伙伴国家谈判自由贸易应该说是被鼓励的一个事件。到了2005年的时候,文莱加入进来了,这就变成四国谈判自由贸易区,也就是P4。这个贸易区在2005年就签订了协议。

2008年美国就拟议加入这个伙伴关系,2009年参与谈判。随后,澳大利亚、秘鲁、越南也加入。这就从2005年的“P4”变成了2009年的“P8”。那么到“P8协议”谈判的时候,内容就复杂了,加入了知识产权贸易,加入了金融服务贸易,那么原来我们说的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内容给扩大了。我们待会会讲这些贸易内容的情况。

2010年,日本就有意探索加入这个协议。2010年的时候,马来西亚加入,成为第9个谈判国。2012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入谈判。2013年是日本正式参与谈判。在2014年经过了一段艰难的谈判。因为加入的国家越多,利益诉求越分散。2015年“P12”变成了TPP12国。这12国的GDP占世界GDP总量接近40%。所以,这是一个影响范围相对广泛的国际性的贸易组织。这就是TPP的由来。

二、TPP的内容

(一)欧盟自由贸易成长阶段案例参考

我们先看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前大概有3种方式。

一种是欧盟方式。欧盟这个自贸区是怎么来的呢?1944年,欧洲二次大战中破坏的基础设施在战后怎么去复兴呢?所以,有一个马歇尔计划,有一笔资本金放入基础设施建设,把战前的基础设施恢复。50年代,出现法国和德国的煤钢联盟。法国阿尔萨斯的煤运过国界到德国的法兰克福。法国的煤燃烧值高,德国的炼钢技术好,两者结合起来成本低、质量好,市场占有率就相当具有前景了。到了60年代的时候,跨国的煤钢联盟迅速被其他国家认同,后来就扩展到德、法、意、卢、比、荷。这6个国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进行能源基础贸易板块的整合或者说是形成生产和贸易的联合体,在60年代的时候,建设欧共体,这是从煤钢联盟向共同体过渡。当时,大家还不知道共同体过渡有什么样的需要,但是当时基础领域的贸易涉及到了关税和汇率,所以,从早期的煤钢联盟向后来的欧共体过渡的时候,人民发现汇率协调和关税协调非常重要。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汇率协调和关税协调是自由贸易区的商品贸易阶段不可逾越的两个跨国协调。

 

到了60年代末期的时候,理论界就提出来是不是要统一货币呢。当时,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就提出来了最优货币区理论,他事实上是受启发于欧洲的贸易联盟,以美国和加拿大经济的不同和互补特征来构建自由货币区理论。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贸易是不是要从能源基础材料领域拓展到装备制造和加工制造领域,是不是要拓展到零售领域呢?在70年代欧共体成立以后,就出现了统一大市场的需求。所以,统一大市场是自由贸易区的第三个阶段。

什么叫统一大市场呢?开始是煤和钢,就是能源基础资源领域,这些能源基础资源肯定是探矿、采矿、选矿、冶金、重工、重化工这些领域。如果要向装备制造和加工制造迈进的话,就要在国民经济的生产板块领域全面铺开了。如果在能源基础领域和生产领域得到拓展,零售可能会得到进一步整合。所以,在整个市场领域里面,其实已经完成了贸易的跨国协调、跨国整合,那这是不是统一大市场呢?还不是。

统一大市场是什么意思呢?统一大市场,不仅要进行产品贸易,不仅要进行与产品贸易关联的服务贸易,厂商之间服务,还提供金融或者其他保险类的贸易。这应该算一个大市场,但还不是统一大市场。欧盟在70年代末期到1980年谈的所谓统一大市场,把要素就业前和要素就业后的贸易都给关联起来。

举个例子,假定我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博士毕业。我是文学院毕业的,我的文笔比较好,在法兰克福报纸英文版上担任重要的主笔。我30岁博士毕业,过了15年,45岁的时候成了法兰克福报英文版的副主编,由于写作英文具有了跨国影响。法国人的英语不好,法国人就想去德国把我这样一个具有跨国影响的英文报刊的副主编请到法国的费加罗报做英文主编。那我也愿意过去,因为法国的工作紧张程度可能会稍微低一点,而且职务提高了,工作的紧急程度低了,我愿意过去。那我在45岁到了法国,假定60岁退休,这个时候退休后我的劳保福利怎么算?是不是从我45岁进了法国到60岁退休,以及我在德国工作15年,两个分离开算,没有累积的效果。不是的。当时酝酿欧洲联盟成立时,统一大市场就是一个重要的谈判环节,他们达成一个协议,假设你在法国退休,欧盟各个国家的财政安排就会把你在德国从30岁开始到45岁这段时间在累积上,两个国家协调以后,通过某种政策环节给你补偿。那换句话说,我在法国退休的时候,不影响我早年在德国工作那15年的劳保福利的累积。这就是说,把我就业前、就业中和就业后的市场都给统一起来了。这种统一是了不起的统一。因为这样统一后,你会发现人口跨国流动,签证基本没有必要存在,所以统一大市场就成了欧洲公民的一个前提。所以,这是自由贸易区成长的前三个阶段:汇率协调、关税协调、统一大市场。

到了80年代欧盟成立起来的时候,因为统一大市场的出现,就开始讨论统一货币。1993年,统一货币纳入了实际的工作日程。1997年,欧盟的统一货币在中央清算和中央二级清算领域里完成。2003年,统一货币在零售领域完成,出现了欧元。你会发现,自由贸易区的四个阶段:汇率协调、关税协调、统一大市场、统一货币,是人类自由贸易区进展中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总结还有发展前景的一个阶段性递展的样本画面。

有的人会问自由贸易区是不是还会向前发展?有这个可能。我们举一个例子,欧盟现在统一货币了,你会发现,当经济处在下行期,光用货币政策或者单用财政政策或者把两个政策分开来用,力道都不够。那怎么样呢?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起来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欧盟还没有达到这一步。所以,欧盟如果要再前走一步的话,很可能会讨论财政政策合作和税收某种意义上合作找零的过程。我们既然有共通的财政政策,为什么不合起来呢?我们把特殊性的财政政策保留在各个主权国家内部,把共通的那部分整合起来,按照统一的欧洲和统一的货币,在调节管理欧盟宏观经济方面,就有了更大的杠杆作用。

但现在还是比较难做到的,难在哪呢?如果你把财政权、税收权放掉的话,可能把民族国家主权给放掉了,欧洲人还没有心理准备要推进到这一步。但是,欧洲确实有一些政治家在向前推。比如建立“欧洲快速打击部队”。如果“快速打击部队”达到6万人的话,你想想,各个国家为“快速打击部队”的6万人放入的财政支持,可能会把欧盟领域的财政强化了,而把各个民族主权国家的主权弱化了。比如说,我要在外交方面进行某种统一,外交也是财政支出里相当大的一部分,你会发现这种外交方面的支持很可能强化了欧盟的财政。在前几年,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起草了《欧盟宪法》,结果首先就让法国人给否决了。你想想如果起草《欧盟宪法》,那肯定是把财政、军事和外交都放在里面,那个时候欧盟就变成一个the United States of Europe欧罗巴合众国。大家知道,美国的名字叫什么呢?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坚合众国。所以,如果你要问自由贸易区再向前进的话,那确实离一个联邦性的主体国家的制度设计就不远了。所以,在自由贸易区的前四阶段的前景上再推,还有后四阶段,比如说货币、财政、外交、军事,这其实是现在民族国家主体制度设计的几个重要的板块。那好,欧盟这个自由贸易区能够给我们做一个参照。当2002年在APEC组织里,新加坡、新西兰和智利三个国家在讨论自贸区的时候,脑袋里面其实是有欧盟自由贸易区这个影子作为参照的。当然他们是不是会拓展到欧盟今天的发展高度,这还不见得。那么,从自由贸易区来看,我们发现,欧盟是当前人类200多个国家跨国界形成的组织制度整合最完善、发展程度最高、跨越的制度层面最完善、涉及的国别数量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一个经济体或者说是世界自由贸易组织。

 

在欧盟这个经典性案例之外,听众们还会问,还有什么自由贸易区?我们会发现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

我们先看北美自由贸易区。当欧洲成功的时候,美国人其实是坐不住的。在1987年欧洲成立了欧盟以后,美国人发现欧洲整合的速度非常快,欧盟经济的总量整合起来以后比美国大。这个时候,美国人就和加拿大谈判建立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区,到1991年的时候墨西哥加入谈判,1993年,美加墨三国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我们还看到一个比较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概是90年代初我们加入谈判的,10年以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成,我们看看大概是什么内容。应该说,汇率协调和关税协调这两个阶段基本上完成了。但是,要素统一大市场还没有完成。比如说,中国人到马来西亚去,或者说文莱的游客到中国来,大家还都需要某种签证。所以,我们还没有达到要素统一大市场这个阶段。如果要把统一大市场再细分一下还有一个要素自由流动统一大市场,我们发现劳动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自由贸易区。

当新加坡、智利和新西兰在谈判的时候,在他们之间有这么一个参照,但是我个人的理解,他们谈论的自由贸易区主要是在产品贸易领域方面。因为新加坡、智利和新西兰,国别的规模都很小,产品相对来说单一,产业链相对来说是板块性质,而不是国民经济体系全覆盖性质,所以他们的服务贸易并不多。其实,他们的自由贸易区主要是汇率协调和关税协调的传统零售产品的贸易,或者是原材料的贸易或厂商中间品的贸易,超越不到服务、金融或者知识产权领域,他们在这些方面没有多大的交集。

以上我们介绍自由贸易区的案例是提供我们要讨论TPP贸易的内容,所以TPP贸易的内容第一个阶段或者说主要内容是产品贸易。

(二)TPP的四板块内容

TPP合作内容——产品贸易大概需要什么关联的制度配套呢?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汇率协调和关税协调。

汇率协调什么意思?比如说新加坡和新西兰在贸易的时候,新西兰的牛奶好,新加坡处在赤道附近,一年四季天气特别热,周边的国家也不能提供牛奶,马来西亚和印尼要是生产牛奶的话,成本相当高,而且还有转运、保鲜的问题,再加上牛产奶的潜力都有限,所以新西兰的牛奶越过太平洋的半端运到新加坡来相对合理。但是你要想象一下,新加坡主要是提供服务,新西兰给新加坡卖牛奶,新加坡什么也不能卖给新西兰,新加坡如果老是入超怎么办?新西兰假定贸易盈余没有问题,他用硬通货——美元来结算。但如果有一天新加坡币对美元升值太快,你可以想象一下,我要是老用美元来结算,假定过去是1美元一包牛奶,现在美元对新加坡币贬值了10%,我还用美元来结算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我拿上美元再购买与新加坡关联的东西就贬值了10%。在资产管理领域里面,如果我当时不用美元,就用新加坡币,结果你会发现到下一年新加坡币相当于美元升值10%的时候,我把我手上卖牛奶获得的新加坡元换成更多的美元,我可以买更多的产品(如果其他地区的价格结构没有变化的话)。所以,你会发现把两个国家的贸易锁定到第三国虽然是广泛接受的贸易货币,虽然流动性比较好,但还会在资产管理和福利后果方面受到损失。所以,两个国家在想,干嘛要用第三国的货币呢?如果新加坡和新西兰各拿出来100亿本国的货币,你卖给我的多了,我卖给你的少了,在年度清算的时候能不能用两个国家货币的安排把它互相兑换,不要涉及第三方?那我的多了,你的少了,是由我们两个国家的货币结算,“肉烂了,但是还是烂在锅里”,和第三者没有关系。所以,这种汇率协调是两国贸易和国别间贸易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尤其是产品贸易。

那再看,如果新加坡发现从澳大利亚进口牛奶更便宜,但如果想增加新西兰进入新加坡的牛奶关税的时候,那就出问题了。所以,关税能不能协调?早一些年有“最惠国待遇”,也就是全世界通行最好的关税达到17%,现在我们会发现自由贸易区是“零关税”,那比17%要低得多,可能会低13个百分点,在4%左右或者在4%以下这样的关税。那你就会发现如果是“零关税”的话,那这个生产者根本就不用担心生产出来的商品在新加坡卖,还是在澳大利亚卖,还是在印度尼西亚卖,因为关税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签订了统一的自由贸易区或者是TPP协议的话。所以,关税协调是商品贸易第二个关口。这个关口破了以后有什么好处呢?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生产商如果它有相当的生产能力和国际信息的话,它不仅把国内市场作为它的决策依据,还会把国际市场作为它的决策依据。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商品贸易的关税协调是很重要的。

汇率协调和关税协调完了以后是什么内容?协调完了以后,马上就是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签证怎么办,这是第一个。当然你出国的时候结算怎么办?用谁的货币?是不是服务过程当中还要伴随一个期限的延长,还是类似一揽子互相接收、落地签证、“工作在签证就在”的协议可能都会放在里面?所以服务贸易是第三个内容。

汇率协调、关税协调、服务贸易,就会进入到深层的要素和金融贸易。比如说,我在你们国家要进行服务贸易或者产品贸易的话,我在那建一个办事处,这个办事处慢慢变成一个加工厂,要购买你的土地,这个政策怎么办?一个外国居民到东道国里面去,我是和国民一样待遇买地,还是有一些附加条件?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土地要素的出让就要政策配套。那我购买土地一般需要大宗的建设商品,比如说我要一台挖掘机,那这些东西怎么过来?租赁怎么办?所以,要素贸易带来一定的租赁类的银行系和非银行系金融机构的服务,那就是要素金融服务又要进入里面来,不仅是厂商的服务中介过去。那你会发现TPP贸易的第三个内容就是服务,这个服务包括的是厂商服务、要素服务和金融服务。

第四个内容是知识产权贸易。知识产权贸易变得非常重要。比如说,如果这个专利是美国发明的,与日本签订了TPP协定后,美国希望日本也接受这个专利在美国本地保护程度(保护的长度和宽度)。那么,日本会说在日本的某些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也在美国应该怎么保护。或者你保护的多,我保护的少,两个怎么争?

这就是TPP(跨太平洋协议)的贸易的四板块内容,就是汇率协调、关税协调、服务贸易协调和知识产权贸易协调。TPP当前谈判的内容与欧盟比起来,美国人绝对不会同意越南人、马来西亚人到美国免签证。那么统一货币呢?美国人说我的货币在全世界用得很好,我干嘛要跟你们统一货币呢,恐怕美国人也不会谈统一货币。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实际上TPP在制度安排上,在经济整合和合作伙伴关系方面的程度要低于欧盟自由贸易区的程度,恐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差不多。

 

(三)TPP贸易的原则

TPP贸易最重要的原则是贸易要有互补性,如果是竞争性关系的话,就不能进行贸易。你想卖钢铁,我也想卖钢铁,两个钢铁大国去贸易肯定会出现问题。

关于TPP贸易的原理。第一,国家之间要求经济具有互补性,这个互补性我刚才讲了,一个是国民经济板块的互补性。你看,为什么新加坡要和新西兰首谈自由贸易呢?原来新西兰的牛奶特别好,而新加坡不产牛奶。新加坡是一个贸易盈余国,有足够的外汇去买新西兰的牛奶,所以这两个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互补性特别好。那再看,智利为什么加进来?智利处在南方,新加坡相对于智利还是北方,智利的天气跟我们国家的天气一样,新加坡是一个贸易大国、港口中转大国,如果他跟智利有某种协议的话,不仅可以购买农副产品,还可以通过智利的港口为中国的能源、基础原材料厂商提供中转港口服务和港口临港物流加工区的国际服务。那么巴西、秘鲁、智利的能源原材料或者特殊材料,就可以通过智利运到新加坡,转口再给中国和印度,那是相当方便的。你会发现,新加坡和智利确实在国民经济体系的板块方面有互补性。

第二,自贸区的国家一般来说经济发展阶段要大体上差不多,因为相差得很远的国家经济互补性又带来另外的麻烦。举一个例子,如果美国和越南贸易,美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别高,越南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比较低,那你想想,美国人特别愿意与越南进行专利自由贸易吗?美国人不愿意。因为专利产品自由贸易的话,按照生产成本、创新成本来贸易就完了,美国你干嘛要收我越南的专利费呢?最好把我的专利费降到零,因为这是你的关税性质的东西。美国人肯定是不愿意的。美国除了开放专利,越南人特别想得到的是美国对越南开放劳动市场,越南人到美国去做国际劳务出口的话,你给我免签证,美国人不干。所以,如果发展阶段相差越远,这种互补性会给某一个国家带来暴利的话,另一个国家就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们会发现自由贸易的原则除了公平性原则以外,第二个就是互补性原则,这个互补性原则里面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适度互补,一个是国民经济体系板块的适度互补。

三、TPP贸易的后果

现在有一个讨论热点,就是我们自己加入不加入TPP?我最近走访了不少的城市,发现有些城市的贸易商、理论研究者、政策决策者是敞开胸怀来拥抱TPP的。

要不要加入TPP?自由贸易,我们当然愿意加入,但TPP贸易的后果怎么样呢?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在后果里面我还是讲三点:第一点,TPP的12个成员国内的贸易后果会是什么样;第二点,TPP加入新的国家后有什么后果;第三点,中国加入TPP后的前景和福利后果怎样。

(一)TPP内部签约国家的贸易后果分析

现在的TPP的协议不能说是一个自由贸易协议,它是“Trans -PacificPartnership Agreement”,前身是新、智、新三国谈判的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涵盖的领域更广。我们现在看它对这些国家的贸易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TPP这12个国家跨地域,跨不同发展阶段,跨不同的制度背景。比如说,越南和美国跨不同的制度。这种“三跨”——跨地域、跨不同发展阶段、跨价值观体系差别,会出现一定的摩擦,TPP的贸易出现阻力和变样。那么,对越南这样的价值观不同的国家,美国是排斥的。那么,价值观相同的国家之间呢?比如说,加拿大的价值观和美国特别相同,那为什么加拿大10年以后才加入呢?比澳大利亚还晚,比日本还晚呢?我们会发现,即使在统一价值观、相同的发展阶段里也有冲撞。

那么我们看它的冲撞在哪?第一,我们举一个例子,美国在2008年就声称要加入TPP,2009年签订协议也就是“P8”后,美国人重点推的两个领域的谈判:一个是医药专利领域的谈判,一个是烟草领域的投资谈判。

我们现在看医药的谈判,美国人主要有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专利跨国协调,就是美国怎么保护医药专利,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都要有同样程度的专利保护。第二,数据保护。因为有专利知识产权,要保护发明者,所以这个专利要具有排他性。什么意思呢?发明者在保护长度和保护宽度里,具有绝对的垄断权,别人不能在这些领域里让他公布专利数据。第三个是深化配方和物种的特殊保护权。这三个领域里面,一个是专利,一个是数据,一个是深化特殊包括物种的保护权利,就使得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对美国特别有利,对其他国家相对不利。

举个例子,前几年美国联邦法院裁定巨数遗传公司(MyriadGenetics)持有的关于乳腺癌基因的专利是无效的。整合数据开放以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美国就出现了不下四五种类似的药,药价降下来了,乳腺癌患者一下子得到了好处。如果我们把这个案例跨国来做判断的话,如果按照TPP谈判里面关于美国人在医药领域的专利保护的话,类似于刚才促进发明、促进医药成本下降的这种可能性就会排除掉。我想听众一下就明白了,这哪叫自由贸易,这是以自由贸易谈判为名保护本国的特殊利益集团。

 

美国在医药领域里面遭到了非常多批评。美国老年人一些通用的康复产品在美国的价格是加拿大的3到5倍。有些老年人需要吃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的药,怎么办呢?美国的老人每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大家拼一个大的旅游车,跨国到加拿大买一个星期的药回来。因为买一个星期的药不算进口,如果带两个星期,可能就要受罚了。你看,美国人专利保护制度受医药特殊集团的裹胁对美国普通老百姓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奥巴马一直想推进医保,根本就没法推进,居然还要把这种荒唐的制度推到12个国家里面去。所以,TPP自由贸易区在这个领域里面是不公平的,谁知道的最多呢?加拿大人知道的最多,对美国有利,美国强行推行;对美国不利的,加拿大推行,美国装作没听见。你可以知道,为什么加拿大直到2012年才参加TPP。所以,在目前TPP的12个国家里,不仅是对发达国家,而且是对经济不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贸易上是相当不公平的。

再看烟草。越南人很喜欢抽烟,墨西哥人也很愿意抽烟,澳大利亚抽烟的人也不占少数,智利、秘鲁抽烟也很厉害。那你可以想象,在自贸区的烟草工业的投资谈判中,美国人保护本国的大烟草商。美国怎么谈判呢?他说,在烟草销售上可以实行一样的政策,但是美国的烟草商要在贸易协定里加一条,就是如果我在你们国家投资建厂的时候,要与其他领域投资同等对待,如果不同等对待的话,你们国家政府就要对我的损失进行赔偿,如果不赔偿我可以用民法起诉你们政府的权利。那后果是什么呢?假定这边的建厂完成,烟厂的投资并不大,但如果烟草的质量好,用了本地的劳动成本和本地的要素,三减两减,美国烟很快就卖到全国。第一,很快把本国的烟厂给挤垮了;第二,对本国的消费者造成一定的人身健康的伤害。而这些还受贸易条款的保护,你说这个算是公平贸易还是不公平贸易?

所以,我觉得TPP自由贸易区的投资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挟带了非常多的“私货”。所以,签订这种自由贸易区协定,我觉得有些人可能要“吃不了,喝一壶”的,越南、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包括加拿大,包括秘鲁、智利可能都会很难受,日本也会很难受。为什么呢?因为美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而日本经常对自己的农协让步。日本人把农协叫作“第二天皇”,因为那部分投票特别稳定,政党要胜利,没有农协的支持是不行的,所以日本人一直把它的农业产品价格保护到它的生产成本的两倍到三倍以上。换句话说,他的成本是3,他才卖1,财政给农民补贴。如果美国人要求敞开贸易,农产品贸易要跟日本同样的对待,在台上的那一届政府要是签订了这个协议,那日本农协的票没有了,他还能够赢吗?所以,在自由贸易区的农副产品谈判里,日本人的贸易保护主义更强烈了,美国也没法去要求日本,谁让美国对医药专利的保护那么大啊。

所以,以TPP的名义讨论自由贸易区,虽然形成12国的协定,但是贸易的摩擦、贸易的整合,各国通过技术壁垒、关税壁垒、汇率壁垒和协议条款壁垒,都会使得自由贸易区畅顺进行的潜力并不大。这是第一点,就是TPP自由贸易区的后果:前景并不会很畅顺。除非美国人真真正正地推进这个贸易,但我不相信美国人会真真正正地推进。为什么呢?因为已经有世界贸易组织,全世界160多个国家都加入到里面。有人会问,美国在世贸组织里引导世贸组织向前推进,干嘛还要另起炉灶?因为美国人觉得他在世贸组织里跟别人一样,他就吃亏,他想另起炉灶搞一块。如果美国人没有这个公心,其他国家又都是小国,加拿大3千万人口,澳大利亚还不到3千万人口,日本有1亿人口,这是TPP里人口最多的国家了,但是和美国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如果没有中国加进去,没有印度加进去,TPP的这些小国会吃不了兜着走,很可能他们能够得到军事上的好处,或者说在某些防务领域里得到跟中国闹的好处,其他的好处恐怕很小。这是TPP贸易在签约国内部的福利后果。我个人觉得对谁有利呢?对大国有利,对弱国不利;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那么,除非有特殊的利益诉求,其他国家才愿意加进去。韩国应该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韩国直到去年才勉勉强强加入谈判。加拿大和墨西哥按道理对美国更了解,但他们其实也一直不愿意,所以TPP在签约国别内部并不会形成一个类似于欧盟的制度,问题多着呢。

(二)后续加入国家的贸易后果分析

首先,如果后续加入的是一个小国或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他们的后果会是什么?假设菲律宾后续加入到TPP里,如果要讲“零关税”、汇率协调的后果是什么呢?后果非常可能是,菲律宾的市场可能会被任何一个国家倾销。菲律宾有两个巨大的麻烦。第一是党派利益和家族利益,菲律宾是全世界政治腐败和政治低效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第二,菲律宾的工业和市场很弱。如果要是放开汇率和关税,菲律宾麻烦大了,所以,菲律宾在南海方面一直跟随着美国,他怎么就不加入TPP,反而要加入亚投行呢?其实,他在贸易领域里面并不笨。好,这是一个经济算不发达的国家如果后续加入进去的例子。

那我们再设想一下印度加入进去会怎么样?印度是一个大国,有接近13亿的人口。印度加入进去怎么样?TPP,第一要求贸易公平,第二是关税、汇率协调,第三要求价值观一样,第四个要求放开知识产权保护。第一,印度的农副产品在很多领域是有短缺的,美国如果打开印度的农副产品市场的话,而印度的农民占国家人口的70%到80%,那你可以想象,如果印度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农副产品市场会怎样?第二,印度在医药领域里有一系列专利,因为使用英语,因为印度人在理论和逻辑方面的超常才能,在数学和大计算里面的超前,加上在计算机服务外包领域里有相当的规模,所以在医药领域里印度人是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竞争力的。美国要是打开这个市场的话,印度正在高速成长的具有竞争性的医药产业就会遭到破坏。那印度能够得到好处吗?能。什么好处?大概就相当于我们国家过去几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用几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印度人有可能也出现这种现象。印度一下要敞开金融贸易服务要素,包括连知识产权和公平待遇,以及考虑到效率,恐怕印度也得“喝一壶”了。

我们用小国举了一个例子,用发展中的大国举了一个例子,再用一个比较发达的国家举一个例子。日本现在已经在里面了,假设他是后加入的。如果农副产品贸易敞开,日本的农协和政治制度难以协调,国内的摩擦特别大,当然美国的粮农得到了好处。如果放开医药制度,美国医药专利集团得到好处,美国得到好处,可是日本的医药领域就要受到一定的伤害,尤其是这些年日本在大数据、云计算、计算机数据处理和超速运算方面都落在了美国后面,对日本不利。日本和美国自由贸易得到的好处,远没有日本和中国自由贸易得到的好处多。所以,你会发现发达国家加入并不会得到太大的好处。

日本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日本可能会得到把产品销售到文莱、马来西亚、越南的好处。为什么日本2010年才讨论要进TPP,因为日本觉得它是一个鸡肋,没有这个自由贸易区,说实话他跟越南的贸易也不差,只有跟文莱比较少,但文莱才多少人口,是一个非常小的经济规模。所以,对日本来说,TPP其实并不是一个贸易潜力收获特别丰厚的制度安排。所以,日本人并不积极。后来,日本人为什么要加入呢?因为日本人在东海问题上、南海问题上需要美国给他“背书”,所以,日本人才捏着鼻子加入TPP。

我个人觉得,未来一段时间内,新的贸易经济体加入TPP带来的交易成本和谈判成本远远高于现在,所以TPP的扩容不会太大。

 

(三)中国加入TPP的贸易考量和思考

如果加入TPP,中国存在什么潜在收益和潜在伤害?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也已经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了,我们刚刚完成关税协调和汇率协调,下一步亟需进展的是要素自由贸易,就是在服务领域和劳动要素、土地要素和矿产资源要素这些大宗商品领域、具有物种性质的不可再生资源领域里的贸易,以及河流航道的使用、土地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涉及要素的大工程问题,中国和东盟应该开始协调。所以,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基金、金砖银行,我们国家推进得很快。加入TPP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阶段性升级和推进相比,我觉得后者比前者收获要大得多。在这点上,说“中国要是不进入TPP,就是一个灭顶之灾”,有点缺少经济学的分析。

先看,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谈成,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你会发现西太平洋这个地方的自由贸易基本上就连接成了板块,亚洲建成了亚洲自己的自由贸易区,这是不得了的事。所以,我个人觉得,中国如果加入到这个自由贸易区,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我觉得比加入TPP的收获要大。我还是愿意把中日韩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在优先级别上放到TPP的谈判之上。

再看,如果我们加入TPP,我们能获得什么?中日韩已经有自贸区。文莱确实是一个小经济体,当然我们也不愿意放弃。新加坡和我们的贸易已经达到潜力上线。越南本来就是我们的邻国,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就是我们,我们和越南的牵扯与TPP关系不太大。我们和澳大利亚已经签订了自由贸易区。还有智利和秘鲁,如果我们和南美6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和TPP也没有关系。中国基本上涵盖了TPP 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领域,那签订有什么特殊意义?

有人说,我们和美国没有签呀,如果我们加入TPP就等于是我们和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区。一定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和哪个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谈判,你碰到的竞争对手都没有美国这个谈判对手厉害。美国让我们吃亏的可能,远大于我们让美国吃亏的可能,所以稍微慢一点。今天,美国也是我们的第一大贸易经济体,所以,和美国的贸易,我们该收获的领域基本上都收获了。如果我们加入到TPP里面去,美国要求我们放开医药,而我们国家的医药制造是一个特别弱的领域,比印度还弱,更别说和日本比了,所以对我们是不利的。再看烟草,如果烟草放开,我们的这些品牌怎么办?所以在烟草投资方面我们压力还是大的。再看农副产品,我们可以在南美或其他地方采购农副产品,可以在美国采购农副产品,但要是一放开的话,美国人向我们倾销农副产品,这还是一个相当大的麻烦。看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再看看韩国,他们和美国在牛肉、猪肉领域的贸易摩擦,你就会发现潜在的摩擦还是很大的。如国美国人用统一的价值观和统一的TPP贸易一揽子来压你的时候怎么办?所以,我觉得,在目前条件下,中国加入TPP的风险大于收获,除非我们有其他的考虑。

那么,我们不说不加入TPP,我们要是缓加入TPP,会有什么后果?在世界地图上看TPP,美洲现在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秘鲁和智利5个国家进来了,向西太平洋这些国家看,日本、文莱、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加上新西兰、澳大利亚,一共12个国家。你会发现,他们是从太平洋东岸向太平洋西岸走,如果我把这个地图展开,中国在南边,上去是蒙古和俄罗斯,翻过北极就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亚欧板块连着,向西一走是欧洲。我们的“一带一路”的建设,如果沿北线走:从北京开始,进入内蒙,越过二连浩特进入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向西穿过莫斯科,稍微向北上拐一下就到上波罗的海的北欧三国,然后到下波罗的海的丹麦,然后就到了英国的北海。这是一条大交通。所谓的大交通就是公、铁、海、空、地下管道,加上通讯、光纤等建设,有将近1万公里了。假定100公里有一个超大城市的话,想想看有多少建设任务在等着我们?如果沿着中线走,从北京到太原、西安、成都、昆明,再向西走可以到达缅甸的上方,从巴基斯坦下去,到伊朗、伊拉克,从中亚再向东欧、中欧、西欧,从汉堡出去,就到了丹麦,又到了英国的北海上面。我们再沿着南线,从北京出了天津港,黄海、东海,过了台湾海峡,到了南海,出了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越过海湾地区,走红海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出了直布罗陀海峡,然后上去绕过西班牙,穿过英吉利海峡,又到英国北海的上面来了。你会发现,这个“一带一路”的三条线涵盖的地球表面将近1亿平方公里,地球的陆地面积才1.49亿平方公里,这些地方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占人口的三分之二,占GDP的三分之二。说说看这个重要还是TPP重要?

前一段时间,我到一个西部省会城市讨论“一带一路”和TPP的关系,几乎所有高校的老师和部分政府的决策人员对我的观点形成了某种围攻。他们说,曹老师,我们就是要南下,我们要从连云港、盐田港、香港的港口和上海的港口出去,就是要出太平洋,加入TPP。就是要走“一带一路”也是南下,不走北上。我想这个观点有道理吗?有道理,但是道理深吗?根据现在的建设速度,完成“一带一路”建设大概需要多少年?75年!今年是2015年,2090年才能够完成这个过程。所以,我不妨劝国内积极或者敞开胸怀毫无理论分析就要加入TPP的人,在长城上思考一下“一带一路”和TPP,至少不能把TPP的权重和优先级放在“一带一路”前面去。否则,在中长期上,将给我们国家的潜在贸易造成一定的伤害。这是违背亚洲包括中亚和欧洲的国民利益的。TPP主要还是对美国以及与他关联的几个贸易国家有好处,所以我觉得中国加入TPP,贸易的收获不是太大。但是,自由贸易总该去支持,我们也愿意支持,不要说我们不加入TPP,那样我们就被人家装在桶里面,排斥在外面了。

我总结一下。TPP,也就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制度设计。自由贸易区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但是21世纪这100年我特别有一个梦想就是,人类能不能强化联合国制度,能不能把联合国这个议事结构变成和WTO类似的仲裁机构,让WTO和联合国在制度上协调和合并,那就会出现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超越区域组织、超越同盟组织、超越国家双边关系的代表人类利益的组织,这是人类的福祉。那么联合国应该怎么存在呢?应该在5大州循环存在,比如说美洲选址,亚洲选址,欧洲选址,其他地方选址,循环存在,而不是只存在在美国。我觉得,要寻求超越同盟组织和区域组织的人类组织。中国人应该有这个胸怀。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要达到这一点,欧亚板块的整合是第一前提,欧洲人在欧盟自贸区方面走得相当好,我们能不能学习欧洲人,在东亚先起步,然后亚洲大陆,然后南亚、东南亚形成更紧密的自贸区组织,然后借“一带一路”中长期战略项目,让亚欧板块先行走一步,然后非洲进来,在2100年以前达到这个目标。那真是人类的福祉啊。所以,我想TPP不可怕,但是某些国家根据自己谈判的权力大小来组建对自己有利的组织是可怕的。习总书记这次在APEC会上指出,世界区域自由贸易组织有碎片化的现象。你拉一团,我拉一伙,他拉一帮,这算什么!人类组织比区域组织在目前变得更为重要,但是要达到人类组织,良性的可持续的惠及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格局、不同价值观的人类经济体和人类国别的区域组织,我们应该支持。那些挟带了私心的排外主义的区域和国别组织,不管他叫得天花乱坠,我们也要有一定的鉴别和引导、化解能力,让人类走向更美好。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203/8508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