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85后裸辞考公务员呼唤“二胎保障机制”

2015年12月08日 16:48

 

【事件介绍】

85后为生二胎考公务员裸辞

又是一年“国考”时!2016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昨天举行,11005人选择在宁波考点参加笔试,全天到考率为84%,比去年略有上升。

今年国考的报考人数和竞争比是50:1,知名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称这一数字为近7年来最低,也被称为“国考最容易年”。

考生准备好了吗?

为生二胎做准备,85后裸辞考公务员

那时的毛女士没想到,才隔了几年时间,自己会做出裸辞来考公务员的举动来。“我是今年5月份辞职的。一来,当时和上司处得不愉快,想换个环境。更重要的是,想考公务员,为生二胎做准备。”毛女士的女儿刚读小班,要二宝是大家庭共同的决定,可毛女士的工作却是个“拦路虎”。“经常加班,连着出差半个月也是常有的,根本没法生二胎。几个好朋友知道我是裸辞准备考公务员,都觉得我太自信了,和90后拼考试。”

毛女士说,自己也了解过,毕业这么多年,再想挤进公务员队伍中是件“很不上算”的事,“年纪一把,晋升机会少,收入也只有现在的一半左右。”为什么还要破釜沉舟选这条路呢?毛女士是这样想的:公务员稳定,上下班时间固定,加班、出差也少。这样,下班和周末能有更多时间带孩子。而且养老金各方面福利也不错。

90后称“工资没吸引力,不如回家里公司”

和前辈的“破釜沉舟”或是坚持相比,年轻些的考生们显得淡定很多。特别是90后的应届毕业生,大多从学校结伴而来,很多人连参考书也没带,在考场外说说笑笑。

万里学院的孙同学说:“我本来还不想来了,到宁大这么远。为了不辜负报名费才来的,根本没准备呀。”

一位家在温州的应届考生说:“同学都报名了,那就来试试呗。不过,就算考上也不一定会去,工资也太没吸引力了。风光的是领导,考进去只是个小科员,还不如回家里公司跟我爸我哥混呢!”

“现在公务员又不比以前了,拿两个苹果都要被大做文章。要不是家里让我来试下,我才没兴趣。”一位打扮时髦的女考生说,想着当公务员,不能再这样打扮就觉得“了无乐趣”。

采访年轻考生时,大家普遍提到“工资不高”,尤其是男考生。

考题到底难不难?

过半受访考生说行政能力测试来不及做

国考都考了些什么呢?这是很多人都感兴趣的。记者也请考生们回忆考题,说说考试感受。

上午的行政能力测试,过半受访考生表示“来不及做”。最夸张的一个说,来不及思考更别提打草稿,看到题目觉得不会马上蒙一个,跳一下题又不会,至少一半是蒙的。

内容也很丰富。比如常识题中有一道关于恐龙,问恐龙能否通过DNA克隆,活跃在哪个时期,霸王龙是不是肉食性动物。比如,六月飞雪有可能在我国出现吗,食盐能不能融化雪?比如,一言九鼎和弹簧秤的关系。而在一道考合成字的题目中,不少考生提到“完全没见过那个字,都很奇葩”,其中一个是“氼”(读ni,古同“溺”,沉没,沉溺,记者注)。

而下午的申论,很多人都说“时间空余一大把啊”。有考生说,写完发现还挺早,就把最近看的《琅琊榜》也写进去一段。

记者了解到,地市级的申论大致有四道题:1.材料一中“好政策”见解;2.材料二中市长信箱来信办理程序和要求;3.T县规定引起热议的原因和支持反对原因;4.“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从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考公务员生二胎”隐藏的舆情表达

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之后,考公务员的理由竟然也随之多了一个。其中的逻辑很容易理解:公务员职位稳定、轻松、保障好,如果夫妻二人都是公务员,在生育二胎问题上显然会有更多的主动权和更稳定的未来预期。所以,为了生育二胎,正值生育年龄的85后宁愿裸辞工作也要考上公务员。这是个体理性的表现,也是个体随着现实政策调整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表现。

而在公众的一般解读中,这种决绝的态度,可以看成是公务员岗位魅力的又一个证明。人们会因此而感叹道:公务员职位就是好!以前还有个生育限制问题,现在彻底放开生育二胎了,公务员职位简直零瑕疵。这样的感叹有夸张的地方,但也基本立得住脚。与普通职位相比,公务员职位显然是抢手的“香饽饽”,即便今年国考有46万考生弃考,数量巨大的弃考除了说明报考的人多,报考不理性之外,似乎难以得出公务员热降温的结论。对于想生二胎的普通人来说,公务员职位值得裸辞,值得全力以赴地一考。

作为一种个体选择,为生二胎考公务员无可厚非。即便,他们考公务员的动机与公众的期待有些远,他们考上公务员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二胎梦。而公务员工作本来就较为轻松,这也没有什么好回避的,即便公务员系统在改革,相对来说,其压力还是会小一点,而且保障也确实好。所以,以“为生二胎”报考反证公务员职业的好,也没有多少新鲜感。新闻真正的看点是,为生二胎者大动干戈背后的舆情表达:生二胎是需要条件的,比如权利的保障和未来的预期。只有个体觉得权利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并且对未来产生稳定的预期,他们才会觉得生二胎的选择可以付之行动。

所以,他们选择了报考公务员。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公务员群体是保障最完善,最好的群体,他们觉得公务员职位能够给自己充分的信心,从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预期。与公务员群体相比,因为保障的多轨制,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其他群体的权利保障自然存在差距,对未来的预期也没有那么稳定。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报考公务员,不是所有想生二胎者都可以报考公务员。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与此同时,人们对公务员待遇的期盼却又是共同的,对于权利保障和未来预期的需求也是共同的,这些内在的需求在选择是否生育二胎时,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换句话说,人们期待的二胎生育是伴随着保障完善的,而不仅仅是放开生育那么简单。

因此,解决问题之道在于推进权利的公平和资源的均等。只有如此,人们才能获得普遍的信心,才能对未来产生稳定的预期。这是裸辞工作,报考公务员生二胎背后的舆情表达。对于公共政策的决定者来说,既要看到个案的特殊性——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辞职考公务员,以获得期待的福利和保障,也要看到个案背后的普遍诉求——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诉求,推进权利的平等和资源的均等。这才是“考公务员生二胎”背后的舆情表达。

 

重视“考公务员生二胎”背后的真实诉求 

确实有点意思,报考公务员不是看重这个岗位的工资,不是看重这个岗位的地位,只是羡慕这个岗位的时间。在这位准备要二宝的女士看来,当上了公务员就有时间生孩子了。她的想法错了吗?她的想法是正确的。这倒不是说,公务员岗位就是轻松的,公务员岗位就是清闲的。而是说,公务员这个属于国家机关里的岗位,各种法定节假日,执行的还是到位的。 

考上了公务员就意味着可以安心去怀孕,去生孩,去照顾孩子。在公职岗位,单位会按照国家规定时间给予足够假期,甚至有的地方对于哺乳期的妇女还实施了人性化的照顾,即使需要加班加点也会尽量回避有身孕的,有孩子的。有关部门需要重视“考公务员生二胎”背后的社会问题。 

正如这位女士说的一样,目前的岗位是一家民营企业,虽然工资也很满意,可是加班加点让她受不了。单位不是安排出差,就是安排工作,哪怕是下班了,一个电话也能把你叫到单位里。更不用说平时想让你早到就早到,想让你晚走就晚走。有了这样的加班加点,还有时间去生孩子吗?而且,即使单位愿意给你一个生育假期,往往法律规定的各种孕产假福利也就荡然无存了。在私企上班,生孩子和工作难以兼得。

眼下,私营企业在用工上存在的问题是不少的。最为突出的就是各种节假日制度成了摆设。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关键的是加班加点坚持的还不是自愿的原则,总是要让职工的假期权、休闲权臣服于企业利益。这样的企业不仅是寒冷的,也说明监管部门是没有作为的。计生政策的变革,虽然没有出现专家担心的“生育大潮”,但是有此诉求的群体也不少。对于公职单位的女性来说,不需要为孕产假和照顾孩子担心,对于私营企业女职工来说,遭遇的就是“没时间生孩子”的拦路虎。 

回应诉求,监管部门需要帮助想要二宝的家庭赶走“没时间生孩子”的拦路虎。

 

【启示与思考】

作为一种个体选择,为生二胎考公务员无可厚非。新闻真正的看点是,为生二胎者大动干戈背后的舆情表达:生二胎是需要条件的,比如权利的保障和未来的预期。只有个体觉得权利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并且对未来产生稳定的预期,他们才会觉得生二胎的选择可以付之行动。

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公务员群体是保障最完善,最好的群体,他们觉得公务员职位能够给自己充分的信心,从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预期。与公务员群体相比,因为保障的多轨制,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其他群体的权利保障自然存在差距,对未来的预期也没有那么稳定。也就是说,人们期待的二胎生育是伴随着保障完善的,而不仅仅是放开生育那么简单。

85后裸辞考公务员,是无奈,我们需要正视这种无奈,我们呼唤“二胎保障机制”尽快出台,让二胎政策能够温暖落地,能够让所有部门行业的公民幸福生育二胎。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208/8518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