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公务员离岗“追星”丢的是责任
2015年12月10日 10:36
【事件介绍】
丢下工作索签名 多名公务员脱岗“追星”被处分
北京纪委官方网站12月2日通报数起“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典型案件。其中北京市朝阳区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多名工作人员遇到娱乐明星王某办理住房权属登记业务,丢下工作和大量排队办理业务群众,忙着追星拍照索要签名,该中心主任被处以党内警告处分,当事工作人员被行政警告。
据北京市纪委通报,4月17日下午,娱乐明星王某到朝阳区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大厅办理业务。在此期间,该中心多名工作人员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在现场尚有大量群众等待办理业务的情况下,在工作区发生围观、拍照、索要签名等追星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厅的正常工作秩序。
在王某办理完业务离开后,经办王某业务的工作人员没有妥善保管工作信息,允许其他工作人员拍摄业务档案中王某的照片,也造成窗口外多名社会人员同时拍照,造成了不良影响。
根据相关规定,房地产登记权属信息属于个人隐私,除公安等部门办理案件调阅证据外,只能由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才能查询。
据介绍,朝阳区纪委给予该中心主任范明悦党内警告处分,朝阳区房屋管理局分别给予该中心3名当事工作人员警告处分。
公务员“追星”被处分,冤在何处?
随着公务员队伍的不断年轻化,以往总是和严肃、古板、端着架子挂钩的公务员们也越发有朝气。在年轻人中相当有“市场”的追星,自然也走进了公务员队伍,成为不容忽视的“亚文化”。其实追星与否,在于个人喜好和经济能力,倒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套上一个“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高帽子。但“追星”到底是一个私人爱好和个人行为,因为自己喜欢的某个明星前来办事就脱离岗位,置其他办事群众于不顾,影响正常工作秩序,显然是越过了公与私的界限,混淆了自己“公务员”与“小粉丝”的角色定位。挨个处分、受个警告,一点都不冤。
年轻公务员朝气蓬勃、思想开放是好事,但与此相对的却是对纪律规则的“不敏感”。今年10月,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口工作片计生办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干部,就因为在办公室敷面膜、玩手机被办事民众拍了照片,上传至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虽然事后辩称“敷面膜”是治疗脸部过敏,“玩手机”是用微信“赶着为辖区几个联络村发通知”。但社会负面舆论已成,再多的辩解都不过是徒劳。可见我们的个别年轻干部不但要适应“学子”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更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扭转以往散漫、随心所欲的作风,牢记责任、谨言慎行,把纪律规章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年轻干部因“追星”扰乱工作秩序,更暴露出个别窗口单位在人员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不足和混乱。“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重视年轻干部不意味着放任纵容,要发挥年轻干部的冲劲、闯劲不意味着可以不加约束、不予管理。追星、敷面膜、嗑瓜子、玩手机等“作风病”如果不加治疗,不但会让干部在纪律涣散、思想懈怠、自我约束不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更会让群众越发寒心,消耗政府的公信力。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要不断巩固“反四风”的成果,就不能“抓大放小”的选择性无视。唯有从细节着手,从干部日常管理着手,从干部一言一行抓起,才能克服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好人主义”,彻底打消作风建设中的隐患。
脱岗追星被处分是一种警示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背上了处分的负担。不少网友觉得处分范明悦,有点小题大做,并称公务员也有追星权利。公务员有权利追星,任何人都有权利追星,但是追星应分场合与时间。
范明悦被处分,一点都不冤。一是擅自脱岗,二是影响工作秩序。《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九条明确规定,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造成不良影响的,可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应该说,脱岗不是旷工,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多名工作人员与行政机关公务员也不可完全画上等号,但是身为公职人员,既脱岗又影响工作秩序,被处理有何不可?
媒体报道,有的公务员脱岗被发现后,遭受了更严厉处罚。比如,广东省东莞市财政局沙田分局一名副局长上班时间脱岗打牌,被降职处理,调任镇农办任副股级职务。范明悦仅被党内警告,也许该庆幸。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正在上班时都去追星,谁来办理业务?本是严肃工作,却嘻嘻哈哈追星,成何体统?有个细节是,又是拍照又是索要签名,所处的情况是“在现场尚有大量群众等待办理业务的情况下”,如此一来,等待办事的人岂不叫苦不迭?
更恶劣的是,相关工作人员涉嫌侵犯王菲隐私。在王菲办理完业务离开后,经办王菲业务的工作人员没有妥善保管工作信息,允许其他工作人员拍摄业务档案中王菲的照片,也造成窗口外多名社会人员同时拍照,并被媒体在网络上曝光,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今,王菲相关照片和一些信息已在网上铺天盖地流传,王菲有权维权,而相关工作人员被处理也名正言顺。
把握得当,追星不是坏事。哪个人心中没有几个偶像呢?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在八小时外听听王菲的演唱会,找她签名,与她合影,都没有问题。但是在不正确的时间不正确的地方,做出违规的事情,自然该被处分。在为纪检部门铁面处理点赞的同时,也提醒我们的公务员别再为了追星而挑战规定。
离岗围观被处分 纪律才是真正的“明星”
在新媒体时代明星效应日渐显著,而紧随其后的是盲目追星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分布在各行各业,不正确的盲目崇拜不论在何地都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应。就北京市朝阳区纪委通报的时间来看,公务员不顾自身和国家形象盲目追星,不分场合视纪律与无物,必将受到党内纪律的严惩。
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讲,我们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没有什么会比我们民族的未来更强大,更重要。当我们决定加入公务员队伍时,就是无条件的服从我们党的领导以及上级的部署。当类似王某这样的娱乐明星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我们要意识到,她仅仅是中国的一个公民,来到某办事处也仅仅是履行相关法律手续。不能因为其是娱乐明星的身份就忘却自己是国家公务员的身份,进而上前索要留恋品。实在是视纪律于无物的行为,破坏了国家干部形象,更破坏了政府的威信。
公务员是国家干部,要以遵守纪律为第一要义,一切的违背纪律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纪律才是我们心中的“明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们的纪律可以随意破坏那么我们的国家就是脆弱的。所以对本次事件中的范明悦的党内警告是适当的,所谓小惩大诫。在惩戒当事人的同时也是告诫所有在公务员中履职的人,必须洁身自好,将国家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讲纪律准则作为我们行动的标尺。
明星是演艺圈的佼佼者,而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是“明星”。如政界的、商界的以及学术界的等等,都在不同的领域为我们的国家的未来付出着。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必须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不随波逐流。做一个有主见的年轻人,将自己业内的纪律放在第一位,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所以,公务员同志们一定要做一个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让我们党的纪律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明星”。
【启示与思考】
人人都有追星的权利,包括这群公务员。但是,追星肯定有限度、有底线。像这群公务员,脱岗围观、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显然已经突破了追星的底线,不仅影响现场大量群众办理业务,而且影响政府机关形象;特别是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没有妥善保管工作信息,允许其他工作人员拍摄业务档案中王菲的照片,造成窗口外多名社会人员同时拍照,并被媒体在网络上曝光,造成了不良影响。朝阳区纪委和房屋管理局给予这群脱岗围观王菲的公务员处分,既是保护明星的个人隐私,也是规范公务员的公务行为,更是挽回政府机关在群众中的不良形象。
十八大以来,中央不仅“拍蝇打虎”成效卓著,而且重点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受到百姓欢迎。脱岗围观王菲,这种典型案件很少,但影响很坏,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完全是顺应民心、与时俱进。
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此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违法违规行为。甚至在有些时候,有的工作人员违规了、违法了或许还不清楚、不知道,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不断加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筑牢纪律规矩底线,做到心中永远有群众;要求相关部门要对职工进行教育和管理,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要求各级纪委要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规违法行为零容忍。唯有如此,公务员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社会才能真正减少和遏制发生在群众的违规违法行为。这是朝阳区这群公务员脱岗围观王菲被处分给人们的深刻的警示意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210/8525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