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别因为一点厕纸丢了公德心
2015年12月16日 15:39
【事件介绍】
西安一景区公厕免费厕纸被市民“打包”带走
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科技路到游泳馆段的7间公厕,今年开始不限量免费提供厕纸。但让人尴尬的是,有些市民将厕纸“打包”带走。
12月6日,该公园负责清洁工作的项目主管赵鹏说,公园从科技路到游泳馆共有7间公厕,从2013年开始一直有厕纸和洗手液供应,但当时每日供纸有限量。今年开始不限量提供,一般情况下,一个公厕共有3个纸盒(男卫生间、女卫生间和特殊卫生间),一天的用纸量大概4包,一个月所有公厕用纸近千包。
记者了解到,对公园的方便之举,有个别不自觉的人“顺手牵羊”。一位姓耿的公园保安说,有一次他看到一名女士使劲扯纸盒里的纸往包里放,就忍不住说了几句,对方却说:“这不就是给我们用的么?”一位姓王的保洁员说,有次她看到一位老太太将纸盒里的纸团了好几团放进包里,提醒后对方才不好意思地走了。
据了解,这种大卷卫生纸一卷价钱不到10元,一卷纸的长度为200多米。
手纸虽不值钱,但紧要关头怕是会难倒人,还是希望大家手下留情。
滥用厕纸,不要总拿素质说事
免费提供厕纸本来是好事,如今却被人滥用挤占,这显然是“厕所革命”面临的阵痛。如果因此而减少免费厕纸供应量,眼睁睁看着后面使用公厕的市民,因为之前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而无法享有免费厕纸的服务,这显然有违“厕所革命”设计者的初衷。
这让人想起了前一阵子看到的一则新闻,国外有各种“创意厕纸”,比如将商品广告印在厕纸上;比如公益类厕纸,讲述一个劝人向善的道理;还有一种刻度类厕纸,就是在厕纸上印上标志……
这些“创意厕纸”有几大好处。商品广告印在厕纸上,既帮助商家促销,又能让其为厕纸埋单,减少了财政支出。公益类厕纸,不仅给人提供向善的道理,同样也是在无声提醒,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修为提升,不要滥用厕纸。至于那个标志类厕纸,更是简明直白,时刻提醒着使用者,浪费是可耻的。
这些就是国外“创意厕纸”带给我们的启迪。中国经历过一个公厕“一穷二白”的时代,公厕数量少,脏乱差,而且还要收取费用,也因此屡屡被国外游客吐槽。
如今,逐步富裕起来的社会,开始寻求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公厕建设。首先是公厕免费开放,接着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开始探索厕纸、洗手液免费试用,这当然是可喜的变化,但当某些市民表现出不适应症状,滥用厕纸甚至占为己有时,管理者决不能因此走回头路,需要做的是用更为柔性、渐进的方式来劝导市民。
人的道德素养不可能一夜之间跟上环境变化,而是与环境之间进行微妙的互动。我们当然要倡导市民具备更良好的“厕所文明”,不过仅仅靠贴几张生硬的标语,比如以往的“注意你的素质,不要弄脏了厕所”,显然效果不佳。因此,公厕免费开放,免费提供厕纸洗手液等,固然是公共服务提升的起点,但公共服务者本身不断完善服务,用创意和符合人性的途径,去循序渐进地改造自己、劝导他人,同样是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像曾经屡屡被偷的城市井盖,只要换一种材质,让偷窃者无利可图,就免去了被偷之忧,减少市民滥用厕纸的现象,也要靠我们借鉴其他国家的良好经验,并充分发挥自我的创意来推进。不用太过苛责那些滥用甚至偷偷拿一点厕纸的市民。至于国人对于公共资源的饥渴症结,无非还是以往类似的资源供应偏少,国民经济水平与文明水平还处于发展中阶段。用更多的宽容与开放来对待这一切,再辅之以更完善的配套服务,相信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
免费厕纸 文明接轨
其实,公厕配备厕纸、洗手液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是司空见惯,像新加坡公厕,不但备有充足的厕纸和洗手液,用来装卫生巾和厕纸的垃圾箱都是全封闭按压式的,保洁工定时清扫厕所,还采用专业手段消毒,目的就是要让人在如厕时身心舒展,城市文明从如厕的环境就可见一斑。
公厕配备厕纸、洗手液,天河的“厕所革命”开始与国际文明接轨,应该说非常值得肯定。首先是便民利民,人有三急,以后忘带厕纸的市民再也无“后顾之忧”了,公厕配备厕纸可以为老百姓解燃眉之急,有需要的市民可以享受到舒心便捷的服务;另外,这些齐全的硬件配备有利于大家形成文明如厕习惯,敦促大家共同参与创建一个宽敞、洁净、无异味文明公厕环境。
但个别市民的行为却让人“大跌眼镜”。首先,公厕配备厕纸和洗手液,确实方便了许多人,但浪费严重,有个别市民由于缺乏社会公德心,不爱惜公共财物,认为公家的东西不是花自己的钱,因此使用起来也“大手大脚”,他们除了正常的如厕使用厕纸外,有的擦皮鞋,有的擦身上的污渍浪费使用、滥用的情况却相当普遍;而更让人不齿的竟然有人对这些便民公共资源打起了主意,干起了偷摸之事,有公厕也发生或整个大盘卷纸被盗走,也有人带着小瓶子来装洗手液,这些人行为实在让人不忍直视。广州要与国际文明接轨,个别市民素质修养还有待提高,个别市民社会公德意识的不足要提高、贪小便宜的行为要改正,不要给文明广州抹黑。当然,这种情况并非广州天河独有,其实上海静安区在公厕试点免费提供手纸,也遭遇过同样的情况。
市民“顺走”的虽然只是一卷手纸,但抛弃的却是文明修养,影响的是整个城市的文明形象。无论是滥用的浪费公共资源也好,还是被市民“顺手牵羊”蹭小便宜也罢,厕所的断纸现象体现着公民素质教育的不足。所以说,目前天河虽然已经在硬件上让“天河公厕分分钟有厕纸”,但是还是要在公民素质修养这些软件上下工夫,开展公民素质教育,涵养公民的道德素质,让全民形成爱护公物、有社会公德心的良好氛围,这样广州文明才能与国际先进文明接轨。
【启示与思考】
毋庸置疑,公厕配备免费卫生纸,不仅可以方便如厕者,而且也是城市管理人性化的举措。令人遗憾的是,有部分市民怀着公家的不要钱可以浪费,公用的没人管就可以随意破坏的心理,导致卫生纸被无端浪费,甚至被带走或拿来擦鞋擦脚。如此堪忧的道德品质是公德教育的反面教材,它警示我们,在文明的道路上,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纵然,占小便宜是很多人的共同心理,在没有约束的时候更容易表现出来。比如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胡椒面》里,陈佩斯误以为胡椒面是饭店的免费调料,看朱时茂倒他就使劲多倒,呛得打喷嚏也在所不惜。而当朱时茂把胡椒面瓶子装走而“没人管”时,陈佩斯顺手揣走了饭店的大碗。
由此,管理决策者应该预料到,提供免费厕纸,虽然方便了如厕者,但带来的直接后果,可能是厕纸被严重浪费。免费厕纸被浪费、私占,其实也暴露了管理的漏洞。因此,在人的思想尚未达到崇高的境界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指望个人的自觉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是需要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来约束人的行为。在免费提供厕纸的同时,应该作出具体的规定,比如为每位游客免费提供多长的厕纸,而不是无限量的提供。另外,应该通过硬件设计或者监督管理,限制如厕者多拿、私占等“非分之想”。
公厕配备免费厕纸,可以方便如厕者,是城市管理的人性化举措。一些市民大肆浪费甚至取走厕纸的情况令人尴尬。免费厕纸被浪费、私占,当然有一些公民素质上的问题,但也暴露出管理上的漏洞。哪怕一卷厕纸也是公用投入,也不能任人随意糟蹋,需要有效的监管,约束人们的行为。与其一味抱怨和指责公民素质不济,不如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敦促市民养成文明的习惯。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多想办法,既防止浪费又把好事坚持下去。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216/8537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