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对铁路“双向核验”应给予更多理解
2015年12月18日 13:45
【事件介绍】
铁路回应购票双向核验:随时受理旅客手机核验业务
近日,很多用户在使用12306手机客户端购买火车票时,都会收到一个提示信息,要求用户进行手机双向验证服务。其中有一句“请您在12月3日前抽时间核验,以免影响您的正常购票。”引起了大家热议。是不是12月3日前不进行双向核验,12月4日起就不能在12306客户端购买火车票了?对此,铁路部门12月1日作出回应。
为何要进行双向核验?记者从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获悉,近期,一些网上倒票人员利用虚假手机号注册账户,在春运售票期间囤票倒票。为确保广大旅客的正常出行,保护旅客的个人信息安全,并将购票信息准确送达旅客,12306网站对注册用户手机可联络性进行核验。
“同时,手机核验业务开展后,12306网站将为旅客提供新服务,开通手机号码直接登录功能。当旅客遗忘了不好记忆的用户名或邮箱时,可以直接使用手机号码登录。同时,网站还会及时向旅客提供购票成功及列车正晚点等信息,便于旅客的出行。”铁路工作人员介绍说。
对于网上所传“12月3日后不进行双向核验的旅客将不能购票”的说法。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说,12306网站将随时受理旅客的手机核验业务,通过网站与旅客手机之间互发短信确认可联络性。旅客近期在第一次网上购票时会看到提示,自第一次购票当天起3天之内,旅客可以在方便的时间随时核验手机,在这3天中未进行核验仍可购票。3天后购票须通过手机核验。也就是说3日内,核验与否旅客都可顺利购票,3日之后旅客购票就必须先进行核验,再购票,但不管哪种方式都不会影响旅客购票。
双向核验,理解比死磕更重要
随着春运购票大幕的拉开,“黄牛党”开始游走于各种“抢票神器”之间。为了维持购票秩序,最大限度缓解 “一票难求”,铁路部门与黄牛斗智斗勇,放出大招——“手机双向验证”,这一招术虽然让新用户在注册时多了几个动作,却能有效防止身份信息被抢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手机号注册账户实行囤票的安全漏洞。无疑为“黄牛党”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其防不胜防。
大快人心的喜悦抵不过蜚声抱怨。近日,“万能朋友圈”散播的谣言声称:“如果在12月3日之前不验证,12月3日之后或将无法在12306平台上购票。”谣言似乎比实施传播的更快,这些消息被成批转发,在铁路部门未澄清此事前,社会上对于铁路部门的唾骂声不绝于耳。事实上铁路每每施行一个新政,便会被诸多“吐槽点”包围。人们习惯抱怨铁路12306网络漏洞不断,无法堵塞“高技术黄牛”;抱怨铁路“乘意险”有乱加价、乱收费之嫌;抱怨铁路退票政策变化太快,规定太多;抱怨铁路运力调配不均衡,导致特殊时期依然“一票难求”。如今因为手机验证回复不及时,也是怨声载道,似乎铁路的新政天生就具有“被黑的潜质”。
手机双向核验,实则是12306的无奈之举。首先,黄牛兴风作浪令铁路部门防不胜防。强大的利益驱动而引发的争斗往往难有穷期,更何况网络“黄牛”看上去像是游兵散勇,其背后却晃动着各式魍魉的怪影。从最新抢票软件到收罗并售卖大量公民信息,加之爱码、淘码等少数手机短信验证码平台又帮了“黄牛”扫清道路,其行为更加张狂恣肆。其次,铁路部门春运首要任务是缓解“一票难求”现象。既然是双向核验,就需要反复验查,实名制购票实行的同时也要保障实名人的身份信息。网上平台的革新需要线下平台的及时跟进,若只是纸上谈兵,那么它所起到的作用就只有引起群众的抢票恐慌。
面对嘲讽与质疑,公众不防抛开相关媒体添油加醋的舆论报道,多一些理解与思考。之所以“手机双向核验”的消息会引起群众的抢票恐慌,归根结底还是火车票购票难的原因,而“双向验证”短期内让黄牛难有更好的应付方法。只要与铁路部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要买火车票就买平价票,绝不买加价票,“黄牛”便会消失于无形,最终受益者还将是广大民众,双向核验,理解比死磕更重要。
手机双向核验是服务还是添堵?
平心而论,黄牛党虽可恶,但是却能及时地解决购票慢购票难等问题,不是笔者认为黄牛党很好,而是对于铁路局来说,打击黄牛的同时也要看到黄牛的态度以及票源问题,如果不是自身内部出了问题,怎么会让黄牛无孔不入?这其中,12306网站购票程序过于繁琐是短板之一。
点开12306客户端页面,会弹出登录页面以及购票信息,登录可以用邮箱、用户名以及手机号码三种方式,在这三者中,邮箱出现的频率是最多的,因为大多数在12306购票的人多是会上网的人,这些人虽然略懂网页浏览,但是因为账号过多,信息联系过于紧密,登录过程就显得过于繁琐,而为了保障用户信息安全设置的“验证码”也被很多人吐槽。虽然方式值得推广,但不见得所有人对验证码的图片都能选择正确,如果错误就只能重新输入登录名和密码,中间花掉的时间可能就已经让票被别人预订了,到最后,还不是只有到火车站安分排队,着急地询问工作人员是否有票。
而对于火车票购买者来说,学生群体和外出务工人员占绝大多数,学生可以选择线上抢票与线下购买结合的方式,但是对于不是很了解网络的农民工朋友来说,他们又怎么选择呢?代购点购票都要提前预定或者排队很久,那网上抢票就更不用说了,并不是12306平台的购票程序设置不合理,而是它的售票方式和过程欠妥,提前放票会导致黄牛党疯狂刷票,而对同一个人购买多张票的限制力度也不够。
手机双向核验,看似人性化的关怀,实则是12306被迫革新的无奈。作为最正规的火车票交易平台,它的定位却还停留在铁路局当年的高姿态上,表面正规严肃,骨子里却显示出对民意采纳的欠缺,若不是很多人投诉登录程序过于繁琐,只怕这样的革新还会延迟到若干年以后。其实,不管是铁道局还是铁路总公司,它要满足的都是民众对票源的渴求欲,即便招牌变了,所代表的立场是不能变的,网上平台的革新需要线下平台的及时跟进,实名制购票实行的同时也要保障实名人的身份信息,既然是核验,就需要反复验查,若只是纸上谈兵,那么它所起到的作用就只有引起群众的抢票恐慌,不会有本质红利。
同样,一则消息引起的核弹效应也不容忽视,之所以“手机双向核验”的消息会引起群众的抢票恐慌,还不是因为火车票购票难的问题,最终还不是要回归到这条信息背后的反思上,至于相关媒体添油加醋的报道,总归也包括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缺失,引起了恐慌不说,为什么一件值得夸赞的举措还要人们来质疑呢?
都说车票在手,回家无忧,火车票的意义早已不是以往那么简单,它简单的封面背后包含着多少回家心切的人的满心期望,12306也不仅仅是为了给会上网的人提供便利而已,如果哪天黄牛不再猖獗,购票不再困难,人人都可以回家过年,那该多好。
【启示与思考】
铁路交通作为广大旅客出行的首选,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心,但也正因为如此,每一次铁路部门有新举措推出的时候,都会引来无数网友们的吐槽。这一次12306购票系统新增的手机双向核验,因推出时间恰逢春节期间的车票开始发售,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言自明,加上一些不明就里的人们推波助澜,一时间议论纷纷。
铁路部门推出的这项措施,是指旅客在第一次网上购票时会看到提示,自第一次购票当天起3天之内,旅客可以在方便的时间随时核验手机,在这3天中未进行核验仍可购票,但在3天后再购票,就需通过手机核验才能正常购票。而不是像传闻中说到的在12月3日前必须完成手机验证,否则就不能购票。
铁路部门这一次可谓是用心良苦,春节期间的车票供求紧张,通过技术手段的升级,进一步挤压黄牛的生存空间,使得车票能够落到真正需要它们的旅客手里。如果还延用旧版本的12306购票系统,黄牛趁机大肆囤积票源,利益遭受损失的必然是广大旅客。同时,利用手机进行核验之后,用手机号码即可直接登录网站,网站还会及时向旅客提供购票成功及列车正晚点等信息,便于旅客出行。
对于这次12306售票系统的技术升级,也可以看成是提升系统安全性的一种手段,这在各大银行、天猫、京东等软件平台上早已屡见不鲜。通过这次的手机双向验证,广大旅客应该看到的是铁路部门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不断改进设备性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准的努力态度及工作中的坚持,更应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宽容,广大旅客应该相信铁路部门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贴心。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218/8540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