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最新消息
践行“三严三实” 内江市中区奏响风清气正主旋律
2015年12月21日 08:45
5月21日,内江市中区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一系列切合中区实际的专题教育活动紧锣密鼓地安排开来;6月18日,区委书记官健主持召开区委常委班子“三严三实”第一次专题学习研讨会,围绕“修身不严、修养不足”的表现及危害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7月28日,市中区召开区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四川省党校教授给干部同志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专题课……
对于进一步深化践行“三严三实”,内江市中区在一次次摸索实践中认识愈加深刻,该区所有领导干部牢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自觉以“三严三实”为尺子,主动出击找不足、量差距,让一切不严不实遁形,让中区人共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用行动为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进区不断努力。
廉政建设
六个聚焦整治不严不实
正风气、促廉洁、重作为、肃纪律、建制度,开展新一轮“走基层”活动……12月9日,在市中区委办公室,一次继续深化落实“三严三实”的专题大会召开了。
面对当前形势,市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了了明确提出,要有壮士扼腕之气势,市中区要着力明确整治重点,突出“六个”聚焦,强力整治“不严不实”。
聚焦“为官不为”,重点解决在位不履职、履职不尽责,“机关化”现象严重、部门利益至上,庸懒散浮拖等问题。
聚焦“执行不力”,重点解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讲客观条件多、主观努力不够等问题。
聚焦“作风不实”,重点解决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不了解实情,对群众办事态度冷漠,及与民争利、欺压百姓等问题。
聚焦“为官乱为”,重点解决不讲规矩不按程序办事、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问题。
聚焦“为官不廉”,重点解决挤占挪用挥霍集体财物、套取骗取国家补贴补助款、截留克扣冒领惠民资金等问题。
聚焦“执法不公”,重点解决选择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搞权钱交易,及收受红包礼金等问题。
除了着力“六个聚焦”,市中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曾思明认为“四风”问题,更是不容小觑。当前廉政建设,要更加注重依靠“基层力量”,注重上下(市、区、镇街)联动,让老百姓的反映传递到上层来,最终让“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目标与各单位自身业务相融合而得以实现。
同时,各级纪检组织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要定期回访,及时通报。坚持边查边改,能自行整改纠正的要立即整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提出整改纠正的时间和步骤;对违纪违法问题,要快查快结快移;对组织领导不力、督促检查不力、查处问责不力的,要坚决实行“一案双查”;对查处的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干部驻村
第一书记解决民生实事
随着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下半年,19名来自市、区机关的优秀干部,分赴市中区19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9月初,廖学军到市中区凌家镇柳家嘴村走马上任。
柳家嘴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304户、921人,其中贫困户57户、164人,长期以传统种养业为生,加之距场镇偏远交通闭塞,该村经济发展一直堪忧。
一开始,村民们对这些城头来的干部都不“感冒”。谁知一驻村,廖学军说干就干,立马将工作重心放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现代农业离不开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只有让基础设施跟着产业走,才能强产业、富农民。”廖学军说。
为了打通村民的致富路,廖学军积极与镇党委、政府以及市中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资金近100万元。9月4日,连接柳家嘴村5个组的9.2公里便民路动工;接着,全长约3.5公里的灌溉水渠动工,10月21日完工。
“这条路我们盼了好多年,现在终于通了,以后我们出门、运输农产品就方便了。”柳家嘴村3组村民绍国志不得不对这位“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看来,他们是真心下来给咱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的。”
如今,廖学军又开始了下一步的谋划,如何真正让村民致富增收?和村民商量之后,他打算争取将该村120亩土地流转出去。“改变过去传统种养的落后状况,调整产业结构,让大家把果蔬基地搞起来,再发展养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让大家伙在家门口就能找钱。”
廖学军,还只是市中区“第一书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侧影,更是市中区深入基层解决民生问题的九牛一毛。按照省委和市委部署,今年11月到明年3月,内江市中区要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在全区集中开展新一轮“走基层”活动。
面对新一轮的深入基层,市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了了明确了“三大任务”:一是深入宣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重大决策部署;二是着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多办实事好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三是推动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和明年工作谋划,带着工作任务下基层,每名走基层干部以及贫困村第一书记都要记民情日记,真实记录民意民需民盼。“2016年春节前,我们要深入联系镇街、扶贫村、贫困户,领导干部和党代表走基层全覆盖,贫困村、贫困户、老党员等重点对象的走访帮扶要全覆盖。”
返乡创业
全民掀起“三严三实”热潮
永 安 镇 的 李 顺 洪 投 资2000万元,在该镇石板村建设现代农业旅游综合体;乐贤街道的谭正龙在史家镇四美村,建设占地1320亩的观光旅游现代农业庄园,全安镇的王星秉计划投资2000万元,在该镇湾桥村建中药材种植基地……放眼汉安故郡,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广大群众更是热血沸腾,“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氛围在中区大地上弥漫开来。
据不完全统计,市中区在外务工创业人员达10万人,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投资项目有36个。返乡创业,务实创业。今年,市中区人社局开展了全区农民工回流和农民工创业情况抽样调研,从对永安镇鹿子村、凤鸣镇龙洞村、龙门镇龙门村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市中区建筑业农民工回流最为明显,占全部回流总数的 88.89%。为此,市中区着力打造白马、乐贤、城南、牌楼等一批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将其建设为“回家工程”服务阵地,同时积极筹建市中区务工人员联络站。
另外,市中区还制定《市中区全面推进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实施方案》,在实施各类促进创业就业补贴、扶持、奖励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方案等,推出工商登记、税费优惠、财政优惠等7大项32小项返乡创业政策。
朝阳镇洪家寺村支部书记阴文义说:“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是我上任时的承诺,如今洪家寺村秋海椒种植初具规模、‘爱媛38号’柑橘挂果上市大受欢迎,柑橘+蔬菜亩产值将达到2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4000元左右。”
“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看着群众生活越来越好,这种成就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兴奋。”阴文义谈到对“三严三实”的理解,这位获得了全市劳动模范的村干部对“创业要实”体会深刻。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时值年末岁尾,愈是在关键时刻,市中区的全体干部更是一团凝聚、精神振奋、敢于担当,让风清气正的主旋律在汉安故郡奏响,让为民务实的精气神在中区大地上激昂传递。
责任编辑:刘佳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221/8548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