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别让政府指导价变成“诱导价”

2015年12月23日 10:46

 

【事件介绍】

三亚回应350元早餐限价:系限高端标准酒店

日前,三亚市物价局出台规定,对2016年春节期间三亚旅游饭店客房和早餐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其中,标准客房最高限价为每间每天5000元,单独计价的旅游饭店自助餐,早餐价格不超过每位350元。随即有大量网友质疑该规定为鼓励天价收费。

12月14日下午,三亚市物价局政策法规科罗科长告诉记者,此举系为了维持三亚春节期间价格稳定,350元的早餐价格是针对高端酒店,违规相关部门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

“每顿早餐限价350元”引争议

根据《三亚市物价局关于加强2016年春节期间旅游饭店客房及自助餐价格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及,2016年春节期间旅游饭店标准客房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采取最高限价和超限报批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标准客房最高限价为每间每天5000元,个别高端旅游饭店标准客房价格确需突破最高限价的,由市价格主管部门商市旅游主管部门从严审核,原则上不超过每间每天6000元。

此外,物价局将对高端旅游饭店自助餐价格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具体措施为:单独计价的旅游饭店自助餐,早餐价格不超过每人350元,中、晚餐价格不超过每人500元。

通知还称,以上政府指导价管理时段为2016年2月7日始至2016年2月13日止,其间,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将会同各区相关部门对重点区域的旅游饭店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但该规定也引发诸多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质疑该规定为鼓励饭店天价收费,“350元够我吃一个礼拜的中饭晚饭了”、“350元可以吃9只‘38元大虾’了吧?”

官方称相关限价系经过调查摸底

12月14日下午,三亚市物价局政策法规科罗科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物价部门执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2010年三亚部分酒店出现每晚数万元的天价房风波,出台该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价格水平稳定,控制酒店价格无限疯长。

据当地媒体报道,自三亚天价房事件后,当地政府历年春节都会执行“限价令”,将目标对准“标准间”。

“2015年春节之后我们就对酒店的销售情况调查摸底。”他称,出台这一规定,物价部门是根据海南省2015年对春节期间价格调控规定,援引本地政府去年的文件规定,并对2015年酒店住房价格销售情况进行核查、调研,召开座谈会,找有代表的酒店核查消费清单等流程后,最终做出的决定。

罗科长表示,五星级酒店住一个晚上此前曾出现过万元高价,现在已经被调控到5000元以下,“春节期间我们要是不调控,价钱可能比这个还要高,”而低端酒店的价格也并非随意均可定价,“去年卖多少价格,今年要保持相对稳定,酒店要涨价需要审批,审批时也需要讲明上涨理由及凭证。”

对于有网友调侃称早餐吃豆浆油条也可以卖到350元,罗科长解释,350元的早餐价格是限制最高端酒店的最高端自助,“一般酒店也有几十块钱的自助餐,不同档次的酒店价格也不一样。”

他表示,在春节期间,酒店人力、物力成本都会上涨,适度涨价也是允许的。除标准客房销售价格要求备案外,物价部门还将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机制,如果发现酒店在春节执行指导价期间超标,有关部门最高可处5万至200万元的处罚。

 

早餐限价350?还是少些没诚意的“指导”吧 

     进入春节周期,三亚即将迎来又一波旅游客流高峰,加强旅游服务行业价格监管,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维护三亚旅游形象,也是部门作为的题中要义。此番,三亚物价部门对旅游饭店相关价格实行了政府指导价,包括客房和自助餐价格。坦率来说,这既不是价格监管的重点,也不是价格监管最好的办法。

首先,旅游服务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哪怕三亚旅游再火爆,春节客户供不应求,饭店客房都不可能形成垄断。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应的市场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的供求自主调节到合理的位置,实行最高限价没有实质意义,不管是客房最高5000或者6000元,还是早餐不超过350元,都能够通过消费的选择,来判定它值还是不值,相信绝大部分普适的客房都远低这些最高限价,也就是说,商家不会拿一个有价无市的价格来欺骗自己。

其次,游客关心的并不是旅游饭店、客户的静态服务价格,更在意的还是消费过程中价格的诚信,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而不被欺骗和强制。譬如,三亚曾经发生过的“宰客”丑闻,抑或青岛的“天价大虾”事件,都不是本身服务价格贵的问题,而是欺骗和强迫顾客,支付高额的费用。换言之,游客消费时不怕标高价来吓自己,大不了消费不起不消费,就怕价格不明晰来坑自己。而在游客旅游消费中,饭店只是其中的服务之一,从价格欺诈易发性来看,饭店恰恰是相对最规范的行业,真正频发还是一些餐饮、夜市和旅游景点以及购物场所。

三亚作为重点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价格监管,事实上重点并不在价格本身,价格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关键还是价格行为,即获得价格所采取的手段。这也意味着旅游价格监管,并不是拿几个数字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强化重点时段,如春节时段的价格执法,比如,监督商家落实预订合同价格,监督商户规范明码标价行为,畅通价格投诉渠道,建立快速的应诉处理机制。此外,还可以建立春节旅游服务价格监测和信息服务机制,为游客消费提供价格参考。总之,对旅游价格别“形而上管”,更不是简单干预市场价格,而是充当好市场“守夜人”的角色,做好裁判员,立足于“长”与“常”,为游客服好务。

 

三亚"酒店限价令"警惕好心办坏事

按照《价格法》规定,景区酒店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经营者自主定价,节假日期间游客蜂拥而至,供小于求,酒店经营者适当上调价格,属于正常市场行为,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热点景区酒店“借节打劫”,疯狂涨价,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性动作,有的价格甚至会瞬间暴涨几倍,令人瞠目结舌。这已明显不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而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宰客行为,是在不顾一切牟取惊人暴利。

面对辖区酒店丧失理智的涨价行为,地方物价部门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制定最高限价,以保护游客利益,切实维护地方旅游品牌形象,这是完全可行的。酒店业拥有自主定价权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胡来,因为《价格法》还明确规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经营者在定价时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价格要合理,利润要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从这一角度看,面对景区酒店价格逢节暴涨现象,政府职能部门有权介入,进行相应的调查、处理,甚至可以临时干预,以限制经营者疯狂的牟利举动。

问题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三亚“酒店限价令”极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坑了消费者。道理很简单,三亚此次只是粗线条给春节期间的酒店业、餐饮业出台了一个“天花板价”,谁超过这个价格就查处谁。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许多经营者的价格即使疯涨了以后,也根本达不到这个价格。这也就是说,许多酒店完全可以在已经涨得不好意思的“天价”上继续调价,只要不超过5000元的限价就行。如此一来,三亚的酒店、餐饮限价令,岂不就变相成了“涨价动员令”?

看来,既然三亚市物价部门决定对酒店业“借节打劫”进行整治,那就必须把好事办好。一方面,应把工作做细,针对不同标准的酒店制定不同的限价;另一方面,还应把这些限价先公布于众,听听大家的意见,包括经营者的意见,看看是不是限在谱上,而不是自己直接拍板说了算。

 

三亚“早餐门”,吐槽不如用脚投票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三亚这一价格干预措施,被部分媒体解读为“早餐不超过350元每位不算宰客”。网友的各色解构、质疑、批评、戏谑也接踵而来。有的开始对比,“350元够我吃一个月早餐了”;有的开始嘲讽,“三亚人每天的早餐都是拿燕窝漱口的吧?”

批评者故意模糊最高限价和一般售价,解释也就失去了意义。不少五星酒店的自助早餐正常售价就在200元到300元左右。这也不是三亚一地的特色,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五星酒店中,要找到这一价位的自助早餐也并不困难。限价每位不超过350元,本可遏制春节期间酒店趁“节”打劫。若是执行有力,当是游客之福。

当然,贫富悬殊在中国是个现实的存在。普通人的早餐或是一碗米线,或是豆浆油条,基本10元以内也就对付了。但能由此认为,350元每位的自助早餐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吗?昔日晋惠帝疑惑子民“何不食肉糜”,今日底层人士也难以理解为何早餐要花350元。这种隔膜,既不是三亚酒店的错,更不是三亚物价部门带来的。

三亚的真正问题当在这最高限价之外。普通游客大可不吃这最高限价的自助早餐,而自行去寻找街头的10元餐。宰客不是一顿自助早餐限价350元以内,而是把38元一盘的虾硬是卖成了38元一只。若酒店明码标价自助早餐298元每人,你接受,自可享用之;你嫌贵,别处吃去。旅游市场里你情我愿的买卖,吐槽无益,用脚投票才是正选。

事实上,春节期间三亚酒店房价高企正是游客用脚投票投出来的。作为中国唯一一个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在北方天寒地冻的时候,这儿却是椰风海韵,阳光普照,空气清新宜人。正是资源的稀缺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八方来客。来的客多了,房价自然扶摇直上。而春节期间三亚的房价高了,物价贵了,自然又会有一些游客选择他处——如2010年春节期间,三亚高星级房价高到每晚上万,这笔银子足够前往泰国或马尔代夫一周了。从性价比上考虑,三亚的优势迅速消失。

其实早餐也好,房价也罢,在最高限价之外,市场竞争仍在有效地发挥作用。春节期间,作为旅游旺季,自然价格高高在上;而平时的旅游淡季,三亚有的五星级酒店,每晚200元左右就可拿下,还送自助早餐!那时可没游客吐槽说,这价格太低了!既然市场说了算,又何必担心在阶梯式的旅游服务市场上,找不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价位。用嘴吐槽,不如用脚投票。

 

【启示与思考】

政府出台指导价的初衷无非是为了杜绝商家层出不穷的价格欺诈、坑蒙拐骗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三亚市物价局出台的对宾馆和饭店的政府指导价无疑是“隔靴搔痒”,针对性不强不说,恐怕还会助长当地旅游高峰期间宾馆、饭店的涨价之风,道理不难明白,5、6千元一夜的房价和350元自助早餐的最高限价远远超出了普通宾馆、饭店的消费标准,设高不设低的最高定价,其实更多体现的是政府监管部门的一个姿态,与实际操作情况大相径庭,更勿论制止不法商户的欺诈、宰客行为了。

政府指导价是计划时代的产物,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搞价格政府指导实在不合时宜,但迫于形势所需,如青岛“天价虾”事件、三亚“宰客门”,都可谓欣起轩然大波,引发舆论一片哗然,针对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的指责也铺天盖地,可以说:三亚市物价局对宾馆、饭店出台政府最高指导价,是迫于舆论和现实情况的无奈选择。

不可否认,三亚对该市食宿费出台“最高限价”的规定,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是为了防止有人宰客。但出台这样的规定应该慎之又慎,既要符合游客的利益,又要防止商家有空子可钻。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样的宾馆、饭店,什么样的档次就有什么样的价格标准。这些宾馆、饭店、酒楼的收费标准,物价部门应该核准过,不管是旅游旺季还是淡季,不管是旅游城市还是普通城市,商家只要按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执行就行了。商家如果超出了核准的标准,那就是违规,超出了一定的比例就是宰客。

因此,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如果有作为,想作为,就应该对本市的食宿价格严格核准,并向社会公开,并监督执行,对乱收费、乱涨价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而不是以不切实际的所谓“最高限价”来怂恿一些商家明着“宰”客,迷惑消费者。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1223/8567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