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五大发展理念的三大鲜明特质

2016年01月05日 14:40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洞悉时代发展大势,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经济社会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期待,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发展的新认识,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助推“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的科学发展理念。

鲜明的问题意识

创新发展注重驱动转换、内涵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现实坐标上,新旧发展动能如何顺利转化成为迫在眉睫的新问题。同世界科技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不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支撑度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为此,必须依靠创新发展,推动生产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协调发展注重补齐短板、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短板。从发展基础来看,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呈现极度不均衡态势,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占有财富等重要指标持续分化;从发展领域来看,经济社会诸领域发展不协调,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国人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协调发展就是要求从短板处着力,从薄弱环节入手,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推进中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绿色发展注重长远持续、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更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当前中国面临的雾霾频发、土壤污染、河流污染、湖泊萎缩、资源枯竭、城市拥堵、生态脆弱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最严重的挑战之一。生态危机的持续恶化,不仅会吞噬经济发展成果,也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不但直接威胁当代人的生存,也会殃及子孙后代。绿色发展,就是注重构建人与自然新型的和谐关系,探寻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开放发展注重内外联动、融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历史过程,大量优质的国际发展资源助推了中国辉煌的建设步伐。但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如何提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水平,转型升级对外贸易格局,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开放发展,既可以放宽视野,也可以促进国内改革,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增加改革动力,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这既是我国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迈向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共享发展注重公平正义、共享发展。“十二五”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力度,教育、医疗、教育、养老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也要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尚有相当数量的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公共服务、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共享发展,就是要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供更充分、更均等的公共服务,保障人民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把五大发展理念实际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发展成果,实现我们的目标。

创新发展的主体是人,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创新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真正落实“人人参与”的发展理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发展新动力的源泉,是走创新发展驱动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只有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和“双创”扶持政策体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才能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才能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协调发展,讲究平衡之道,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的小康。“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同步进入小康的坦途?2.5亿城镇外来常住人口如何与城镇居民一起享受公共服务?只有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在薄弱环节多用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巧妙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发展手段,做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人民性和协调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绿色发展,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中国发展面临严峻的环境生态危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绿色发展理念正是把握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迫切渴求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城乡美丽。

开放发展,着眼于国内外的双向互动,重点在于把握国际机遇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坚持开放发展,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借助“开放之帆”接纳国际优质发展资源,使其服务于本国民众。同时,坚持开放发展要有全球视野和历史视野,在“引进来”的基础上更好地布局“走出去”战略,积极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提升中国发展道路的国际化认同水平,团结世界进步力量拱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

共享发展,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回顾“十二五”建设成就,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民生保障力度不减反增。党中央坚持把增长建立在就业基本稳定、收入同步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人民福祉大幅增加。在新的历史时期,民生问题涉及的利益群体复杂多样,需要协调各方智慧,此外,群众期待水涨船高,民生改善的边际难度增加。共享发展的理念,正是坚持让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人民群众,把民生始终放在发展的首位、贯穿改革始终,全面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收入、社保、食品安全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作为深刻变革中国发展全局的新理念,“五大理念”根植于中国发展的实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将中国的发展比作一艘大船的话,那“创新”是桨,“协调”是舵,“绿色”是壳,“开放”是帆,“共享”是锚,五种因素相互配合,共同保证中国这艘大船乘风而动,破浪前行。

创新为中国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之桨”要着重在新动力、新空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产业新体系、新体制、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持续发力,不仅要革新原有的“三驾马车”的经济拉动,还要拓展新的动力空间,加快发展网络经济空间,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新体制,以体制创新不断培育和孵化创新组织和创新人才。要在持续的创新实践中,概括总结创新理论,锻造创新精神,形成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最终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发展是发展的基本要求。舵之于船,能够保证船体航进的节奏和平衡,协调之于中国发展的作用,也正在于此。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发挥各个领域、部门、地区之间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社会整体性的进步。“协调之舵”要能够促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注重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环节的同时增强发展后劲。当前中国发展,内要推动各大经济板块强势崛起,外须“一带一路”的产能输出;物质文明建设要增强经济军事硬实力,精神文明进步得兼顾社会文化软实力;新型工业化既要经济效益的“金山银山”,农业现代化也不要忘了环境生态的“绿水青山”。

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发展之船的生态外观。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必然也是一个绿色的经济体。绿色发展是发展的基本特征,实施绿色发展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使生产绿色化、生活绿色化、环境绿色化、制度绿色化。绿色不仅仅指的是“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更是经济体的绿色化。通过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增强执行力度,努力“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强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运用市场价格机制和政绩绿色考核指标,协同作用,综合发力,打造中国发展航船的“绿色之壳”。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国的发展要依靠“开放之帆”,积极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有序扩大国内相关行业的市场准入,接纳更多高质量的外资和技术,提升国内产业体系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中国将推行更有深度的“走出去”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发展的目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有效发挥“共享之锚”的作用,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让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少贫困人口,大力发展就业、住房、医疗、社保和教育等公共服务业,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牢固地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在社会主义的航向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105/8586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