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用什么来唤醒你——中国3.16亿烟民?
2016年01月05日 14:55
【事件介绍】
报告称中国烟民总数3.16亿 人均每天吸烟15.2支
《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称,与5年前相比,公众对吸烟危害认识没有提高。公众知晓吸烟导致肺癌的比例近80%,但是,知晓吸烟导致中风、心肌梗塞和勃起障碍的比例,分别只有31%、42.6%和19.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12月28日发布《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烟草流行依然严峻,但二手烟暴露情况有所改善,公众对于二手烟危害的认知有所提高。
报告显示,我国人群吸烟率与五年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为27.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2.1%,女性为2.7%.由于人口总数增长,根据当前吸烟率推算,中国现在的吸烟人数比五年前增长了1500万,已达3.16亿。吸烟者每天平均吸烟15.2支,与五年前相比,增加了1支。
与2010年相比,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的二手烟暴露率均有所下降。调查表明,五年间,公众对各类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室内全面禁烟有很高的支持度。然而,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没有提高,知晓吸烟导致肺癌的比例接近80%,但知晓吸烟导致其他疾病(中风、心肌梗塞和勃起障碍)的比例分别只有31.0%、42.6%和19.7%。此外,烟草广告和促销仍广泛存在。
报告指出,虽然卷烟平均价格有所上升,但没有跟上居民购买力的增长速度,烟草反而变得相对来说更加便宜。
调查显示,人群购买20支卷烟花费的中位数为9.9元。在去除物价指数和居民收入变化的影响后,5年间,城乡居民购买卷烟制品能力都有所提高。
报告建议,尽快通过国家级全面无烟法规;进一步提高卷烟税率,降低烟草消费;强化控烟宣传,力推图形警示上烟包;落实新广告法、完善慈善法,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加强戒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戒烟能力。
《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的目标人群为15岁以上的中国城乡常住人口,全国共15095名调查对象参与,内容包括烟草使用、戒烟、二手烟暴露、烟草经济、媒体传播、公众对烟草使用的认知与态度等,调查整体应答率为92.2%。
3亿杆“烟枪”毒害了多少人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泱泱中华竟然有烟民3亿多!这个人数放在世界人口排行榜上,可以超越印尼、巴西等人口大国,位居第四,差一点就能将人口排名世界第三的美国挤出三甲。这么多“烟枪”若是集中点燃,滚滚浓烟冲天起,那场面不知会有多么壮观。可惜这种“高大上”并不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只能令人更加担忧:3亿多烟民当中,多少人因为这一嗜好失去了健康,甚至赔上了性命;又有多少无辜的国民生活在二手烟暴露的环境中,只能被动承受,默默忍受烟草带来的伤害。
更可怕的是这种伤害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家里若有一个烟民,一家人跟着吸二手烟,不管是客厅、卧室,还是卫生间,走到哪里都是烟草的味道,老人也好,孩子也好,谁都躲不过尼古丁的侵袭。办公室里有那么两三个烟民,周围同事皆陷入“烟熏火燎”的煎熬,哪怕是被折磨的呼吸困难,嗓子冒烟,碍于情面最多也只能用一声声咳嗽表示抗议。饭店里,酒过三巡后就开始有人从兜里摸出香烟,喷云吐雾好不满足,还美名其曰烟酒不分家,而在座诸位不管男女老幼,都要跟着一起感受这烟草的熏陶。
对于不吸烟的人来说,二手烟就像一个幽灵,如影随形,研究已经证明,这种被动型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丝毫不亚于主动吸烟,同样会让人呼吸系统受损,会破坏人体组织细胞,会对人体免疫力造成伤害。但是因为很多二手烟的制造者都是身边熟悉的人,那些被迫吸入二手烟的人除了充当“人体排烟机”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阻挡二手烟的侵害。
为了将二手烟的危害降至最低,首先需要这3.16亿烟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吸烟的危害,通过加大宣传教育,让“吸烟有害健康”不再只是印在烟盒上的形式,让更多烟民能主动戒烟。退一步,哪怕3亿多烟民每天少抽一支烟也好啊。同时,为了周围人身体健康的考虑,广大烟民要自觉规范自己的吸烟行为,不管在家里还是办公室里,不能烟瘾上来了就随时随地“点火”,还是应该尽量找一个对周围人不构成危害的地方解决烟瘾。
另外,想谈谈公共场所禁烟的问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有明文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各地围绕此也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在不论是乘坐公交、动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还是在商场、电影院这些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令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但是在一些网吧、酒吧、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禁烟标志还是形同虚设。“无烟日”也好,“无烟场所”也罢,要想真正做到“无烟”,光喊口号肯定不行,而是要拿出实实在在的处罚措施,要让那些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明白,公共场所吸烟不是单纯的公德问题,它就是一种公害。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健康”,3亿多烟民,13亿多国民,都请把这两句话牢记于心。
中国烟民3.16亿,谁该惊醒?
这些年,不乏舆论对控烟力度不足的批评。但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烟草行业,可谓“两耳不闻指责声,一心只图利润增”。利税无疑增加了,可由此造成的肺癌、中风、心肌梗塞、勃起障碍等等疾患,对不起,没有人认真去宣传,没有人坚决去抵制。
证据在哪?证据就在:第一,烟民5年净增1500万人。虽然吸烟率五年来变化不大,但因为人口基数大了,同比例下的绝对数,还是大得令人吃惊。第二,世卫组织对烟盒上的警示图案,连面积大小都有要求,可市面上销售的,除了在烟盒不显眼的地方印着“吸烟有害健康”以外,几乎看不到令人作呕的图案,起不到抑制与警示的作用。相反烟草广告和各种促销活动,仍然广泛存在不绝于耳。第三,吸烟者每天平均吸烟15.2支,比五年前增加1支;而且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没有提高,除了一些人知道吸烟导致肺癌外,知道吸烟导致其他疾病如中风、心肌梗塞和勃起障碍的人,还是一个相对的少数。
以上无不说明,我们在控烟这件关系到国民健康的事上,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令人质疑有关部门,是不是真有控烟的诚意?
几年前,中国在南非举行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曾经获得“烟灰缸奖”。此奖由与会非政府组织代表评出,专门颁给控烟不力的国家。让人贻笑大方的是,中国代表曾在此次大会上发言强调,卷烟包装上的名山大川代表了“中国文化”,如果放上难看的图片,将是对公众的污辱和不敬。不承想此言一出,引起嘘声一片。但是显然,这种令人讪笑的思维,恐怕至今都未改变。倘若早就摒弃,何来现在烟民的激增。
但愿烟民激增的尴尬,能一掌掴醒还在睡梦中的国人,尤其是对控烟负有责任的部门。别为了眼前的利润和税收,就对国民健康弃之不顾。那就是本末倒置,长久考量,也是得不偿失的蠢举。
【启示与思考】
众所周知每盒香烟上都写有“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但又有多少人去理会,随便向一个烟民提问吸烟有好处吗?没有一个人说得出吸烟的好处,反而吸烟的危害到是滔滔不绝。是尼古丁的依赖难以自拔?是想表现自己的成熟?还是个人意志力在作祟?值得深思!
从烟草的烟雾中可以分离出3000多种有毒物质,其中最主要的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是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的能力。
明白了吸烟的诸多危害,那为什么吸烟群体不降反升呢?这里面有三个重要原因:首先我国人口基数大,各层次生产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况且我国有很长的吸烟历史,想一下子让大家戒烟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其次烟草因为其高税率而给国家带来了大量财政收入。
但一切工作不能要求一蹴而就,它需要有一个过渡期,需要通过各方配合和努力,才能彻底解决矛盾。当前应采取缓冲政策,一方面利用科学手段提高卷烟质量,减少有害物质,同时打击假烟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加强对吸烟有害的宣传教育,劝导人们少吸烟不吸烟,尤其不要在青少年面前吸烟,以避免产生新一代的烟民,并通过一些严格的措施来控制吸烟。
请为家人健康考虑,不要以为自己的健康自己掌控,家人的健康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你伤害,你真的爱家人吗?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105/8586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