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经典明析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选择职业?

2016年01月04日 14:30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经典作家们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立场坚定分明,思想科学丰富,立论深刻严谨,论证周到有力,语言优美雄辩,文笔隽永活泼。经典能给人崇高,给人智慧,给人清醒,给人振奋,指引人们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宣讲家网推出《经典明析》专栏,邀请对经典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与大家一起重温经典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提高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3-7/40),是马克思现存最早的三篇中学毕业作文中的一篇自由选题的论文。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出生于深受法国大革命影响的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犹太家庭里。1830年10月,马克思进特利尔中学念书,1835年8月毕业于特利尔中学。在这个学校里,学生们的成绩并不好,半数人没有通过毕业考试。卡尔•马克思的平均成绩还算不错,他在班上年纪最小,毕业学生平均年龄为20岁左右,而马克思只有17岁。他的三篇作文特别是这篇论文,有很多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这里我们主要谈两个问题,即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原则、指针以及具体职业。原则——要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指针——“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具体职业——“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 即研究理论。

1

马克思自幼胸怀大志,意存高远,这时就思考着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根本问题。论文开头就说“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而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存在。”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无意识的自然本能。“能这样选择是人比其他创造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人可以而且必须进行选择,但选择不能随心所欲!因为“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人类生命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不可避免地受着前人和他人的制约和影响,选择错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

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的愿望,有一个“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目标,但确定目标不能受虚荣心的支配,“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就会毁灭自身;也不能选择自己力不胜任的工作,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失败连连一事无成,会使人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因此,要深思熟虑——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马克思总结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社会的人只有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大众,才是真正的高尚伟大和幸福。

 

依据这样的原则,马克思选择了“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 献身理论事业,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这是非常特殊非常难得的。青年马克思深知理论研究的艰难复杂,清贫辛苦,像为人间盗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是一种殉道者的事业。这种职业“对于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这些职业能够使才能适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就仓促从事的人毁灭。”马克思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样的职业并终身坚持。他豪迈地宣告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先哲一样预言了自己一生的命运,终生也没有从事他父亲所希望的律师职业,而是坚持了他中学时代的选择:终生研究理论。为此他拒绝了一切名利的诱惑,放弃了本可优裕的生活(贫困简直要置马克思一家于死地。全家曾被房主赶到街头。马克思曾幽默地说,世界上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身无分文而致力于货币的研究;说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同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有很好的关系);他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幸福和家庭(在他病重的时候,他还在抓紧资本论的写作。他动情地说,由于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我发狂般地彻夜工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单是这就是一部动人的史诗。马克思终于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革命,为无产阶级和世界人民的彻底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也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英国在千禧年所做的调查中,马克思被评为对世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马克思在答女儿的自白中曾经说过,他最大的特点是“目标始终如一”,他是这样做的,因而他才能够这样说。

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既是他中学学习能力的体现和总结,更是他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表白,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宣示和抒发。这些思想在马克思一生中不断丰富充实和运用发展但从来没有被改变和否定过,体现了他作为天才的早熟的伟大思想家的坚定性深刻性创造性。文章虽短,却包含着马克思学说和毕生生命活动的密码,他一生的一切都与中学毕业论文中表达的职业选择的原则、指针和所选职业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一生学术研究和工作态度都是中学选择的践行。

职业选择是所有人,特别是青年人必然、甚至经常遇到的问题,因而马克思的教导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古今伟大思想家们也都有这样的特点和价值,他们提出的问题和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方式方法远比他们所解决的问题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思考的往往是那些人类社会重大甚至是永恒的问题,因而永远给人以启迪和指导,不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而过时或削弱其意义。马克思对于选择职业的观点仍然是至今为止最为高屋建瓴和全面深刻的。像马克思指出的选择职业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谋利益的职业,应当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心灵安静愉快幸福的职业,一旦选择就应当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要克服虚荣心不能妄自菲薄等等,在全球化发展、互联网普及、科技革命加速、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甚至更为需要和重要。像俞敏洪、马云都是白手起家,从最不为人所注意和看好的事情做起,也都克服了无法想象的困难:俞敏洪曾经深夜在电线杆上贴广告,马云的团队曾经只剩几个人蜗居地下室啃方便面、而且数月发不起工资,靠信念和勇气坚持下来,终成大业。在现代社会要想成功,更需要把准社会脉搏、适应群众胃口、善于协调合作、灵活制定策略、经受名利考验、不怕一切困难等,这是非常明显的。马克思的教导并没有过时,任何想要使自己的人生胜利成功灿烂辉煌的人也必须这样。

(鉴于本专栏较多地引用马克思著作,并便于读者查阅,因此以(3-7/40)的形式作注释,其意义为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0卷第3-7页,斜线右边代表本句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中的卷数,斜线左边代表本句在该卷中的页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104/8588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