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回笼票”让你回家的路不再漫长
2016年01月19日 16:19
【事件介绍】
春运高峰日火车票将迎退票潮
铁路部门已于1月10日调整了列车运行图,至此,部分此前因调图受影响的春运列车车票已逐步恢复发售。此外,随着春运火车票全价退票截止期的陆续到来,春运高峰日将可能出现退票,没买到火车票的旅客或能从中“捡漏”。
据悉,这次春运抢票高峰期间,由于涉及列车运行图调整,有不少列车没有确定,所以暂时没有放票,目前12306网站已经全面开售这些车次的车票。据铁路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新运行图实施后,缓解了部分热点地区一票难求的局面,此前还没买到车票的旅客将有抢票机会。”
此外,根据火车票退票的规则,开车前15天(不含)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按今年春运首日1月24日向前推算,春运火车票已陆续进入全价退票的截止期。
铁路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春运高峰日是2月3日至2月6日,这几天的车票非常紧张,下周将是退票高峰,建议没有买到票的乘客网购或者电话购票。“退票的时间不是固定的,所以也没法给大家购买时间上的建议,但上午10点以及晚上6、7点钟是退票出现比较多的时间点。”该负责人坦言,热点地区的车票仍然不好买,即使有退票也很难抢到。
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285.5对,其中增开动车组列车281.5对。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3142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980.5对,占比超过六成。
新图安排增开沈阳北至北京南、北京南至杭州东、贵阳北至深圳北等动车组列车;安排京沪、合福高铁等部分客流较大的G字头列车重联运行。
安排既有铁路增开郑州至西宁、上海南至韶关东、深圳至洛阳、乌鲁木齐至南宁、西安至南京、兰州至合肥等普速列车。
购票提示
调图后部分列车分段售票
12306网站2015年12月31日贴出的公告显示,根据部分铁路线路扩能改造施工和维修的进度安排,前期受影响列车春运期间的车票定于2016年1月4日至6日8点起逐步恢复发售。其中,1月4日按各次列车起售时间恢复发售1月24日至2月7日车票;1月5日按各次列车起售时间恢复发售2月8日-2月17日车票;1月6日按各次列车起售时间恢复发售2月18日-3月5日车票。没买到火车票的旅客仍有机会。
小贴士
禁带菜刀餐刀 打火机限2个
新修订的《铁路进站乘车禁止和限制携带物品目录》1月10日起实行。将可能危及旅客人身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利器、钝器等列为禁止携带物品,如菜刀、餐刀等。旅客可携带的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超过20毫升;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不得超过120毫升;安全火柴限带2小盒;普通打火机只能带2个。
春运火车票迎退票潮 安全捡漏只在12306
铁路部门采取调图和加开临客等措施,为春运增加运力,旅客朋友们抢票捡漏也要把握住机会,根据网上“抢票达人们”分享的经验,早上8时30开始抢票后的45分钟可能还会有余票,一些旅客由于是多人抢票,在支付时间45分钟后,抢到的多余车票会被陆续退回系统。另外,铁路部门调整了退票重新发售的时间点,车票会在库内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售票系统,每天的12时和23时是“回笼票”出现的时刻。铁路部门有统计,晚上22时前后是退票高峰期,这个时间段的退票大多会在“23时”这个时间段重新回到票库,因此,在这3个时间点抢票,成功率会大增,9:15、12:00和23:00。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抢票捡漏的平台,那就是铁路部门官方售票平台——12306。笔者建议,第一,切不可相信车站附近徘徊的“黄牛”们,号称“内部有人”,到了站门口人立刻“不见踪影”;第二,勿信第三方软件,由于其没有信誉和安全保障,当旅客一旦进入或者下载,就等同于进入了钓鱼网站,泄漏你填写的账号密码以及重要的个人信息等,给受骗者和公安机关破案都造成极大的困难。
过年回家是美好的心愿,能让心愿成真更是一桩美事,值此佳节之际,在祝福归家旅客一路平安的同时,也要向还未购得车票的旅客呼吁,“买票回家,请坚持12306”。
春运火车票退票潮,莫让小聪明误了大家回家路
最近退票新闻在全国各大媒体是层出不穷。这种退票的大潮令不少旅客还有铁路部门都感到尴尬不已。在春运这个大环境下,一方面是“一票难求”,很多想回家过年的人们买不到车票;而另一方面却是止不住的“退票大潮”。
对此,媒体和铁路部门的分析认为,出现如此多的退票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部分是因行程临时调整无法按原计划出行,更多的则是因为铁路部门有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退票费的规定,不少旅客还认为,如此好的政策为什么不灵活运用,为了保险起见,干脆多订几张票,如不需要则退票,反正自身又没有损失。
这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了其他人正常购票,不少票甚至成了废票,无形之中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让春运宝贵的运力捉襟见肘。尽管铁路部门及时给出了解决方案,如通过网站和媒体建议旅客在特定的时间通过电话和网站“扫漏”等,但这些补救措施怎能平抑还没买到票的旅客心头的疑虑和烦心呢?
游子思家之心是最为真切的,因此呼吁旅客朋友们要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出行计划,尽量避开客流高峰,谨慎选择好自己所需要的车票。假如多占一张票在手里,那就意味着可能有一家人不能过个团圆年。同时也要和那些“聪明”的囤票族说一句:小聪明只能够逞一时,却无法行一世,这种行为到头来损害的都是我们旅客自身的利益。
春运火车票退票潮,“回笼票”难解 “回家难”之“渴”
“一票难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铁路的一块“招牌”,这块“招牌”同时也困扰着千千万万个中国铁路旅客。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火车票的预定也开始火爆起来,能买到火车票是一件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事,但是,没有买到票的旅客,则大多数面临着等待甚至放弃回家、出行的念头。但是今年与往年不同,没买到票的旅客,又有了一次机会,那就是“检漏”,能买到“回笼票”也算是给那些对回家望眼欲穿的人们一点福利罢了。但是“买票难、回家难”仍然是广大旅客心中“永远的痛”。
那么,“铁路春运”为何频频“失态”而至屡遭“吐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先说客观方面,我国人口众多,“春运期间”运输需求量更是巨大,运输压力确实不小,很难安排协调尽善尽美。另外,“黄牛党”、“囤票族”的存在给正常的票售造成了很大阻碍,这一点不能责怪铁路系统,只能说少数国民的素质和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再谈主观方面,铁路售票系统一直是“12306”一家“独掌大权”,面对如此庞大的访问量,岂有不崩溃的“道理”?再者,不尽合理的售票政策也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让原本就难买的票变得更加复杂难买。
近两年虽然在严厉打击黄牛,开通了电话购票,网络实名制购票,给部分人群带来了方便,但是购票难的“难”还是突出反映在了农民工不会操作与热门地区余票的秒杀上,刚下单时看着还有票,一刷新又没了,或者是在等待验证的过程中一直出错,电话订票和网络购票系统,最大的好处的是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车站买票的排队人流,这一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经常会将大量的票截留成为“无主票”,直到发车前2-3天,才能让幸运者在车站再次订走,这就是所谓的“检漏”。“回笼票”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也反映出了票务管理的混乱和浪费,这点正是订票系统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客观原因,我们能够理解,但在主观方面,“铁大哥”是不是可以作出改善呢?比如更加开放的售票体系,通过合理的、严格的授权,增加旅客购票途径。此外,售票政策的出台也应该充分调研,以做到尽量符合旅客的实际需求。人多不是借口,更不是理由,希望有一天,我们出行能够不再那么困难的寄希望于去“检漏”一张火车票,而是随时都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最起码让我们的农民工朋友,在年关将近之际,能够不再因为“一票难求”而无奈放弃回到一年甚至几年未见的家乡。
【启示与思考】
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拉开序幕,抢票回家还是每年春运的主旋律,购票难依然是每个春运回家的旅客最深的体会,虽然铁路部门提高了运力并在16日开始全面发售春运期间的临客车票,但因为春运期间要返程回家的人太多,再加上不少“囤票族”的出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及时购买到自己所需的车票。
春运火车票购票期限的提前,虽然客观上方便了旅客购票,使早有计划的旅客能够尽早购票,早做出行准备,同时减轻12306网站出售火车票的压力,但是也带了一些弊端,部分旅客早早订票之后,出行日期临近时却需要临时更改出行日期,甚至许多旅客并不明确何时火车票,也没有做好出行准备,只为了早早订好票,如果出行就使用,不出行就退票,对于这种情况,笔者想要提醒旅客,应当尽量按需购票,反复的退订都是在增加人力成本,春运的运输量本来就已经高达3亿人次以上,进一步增加劳动量对于从事该项服务的铁路员工来说,是很沉重的劳动负担。
与许多夜以继日抢票的网友们相同,在迎接春运的过程中,铁路员工也需要付出比起平时更多的努力,尤其在购票环节,无论网购还是在火车站及代售点的窗口购票,铁路系统都需要增加额外的工作人员来保证秩序,办理购票手续,而一旦旅客在日后退票,这些劳动就会产生泡沫,同时,也给真正需要购票回家的旅客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而,在出行日期还并不确定前,购票时千万要三思,尤其是想想辛勤的铁路工作人员和正在他乡漂泊,期盼着火车票回家的工人兄弟们,铁路欢迎每一位旅客购票出行,但是我们的铁路的宗旨在于服务大众,所以并不使用票价来调配对车票的需求,所以就只能靠每一位购票者自觉,尽量减少改签和退票,沟通构建一个和谐的运输市场。
当然,既然退票潮已经到来,对于广大仍然需要购票的旅客来讲也是一种福音,不过希望已经购票的旅客千万不要为了提前几天回家而再次选择退票来购买别人退掉的时间更早的火车票,从而产生退票的连锁反应,把票留给那些还未拿到回家火车票的游子们吧,献出一点爱心就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在自己幸福的回家过节时,也祝福并不相识的同胞度过一个和美的春节。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杨雪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119/8603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