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理论研究

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

2016年01月25日 15:00

 

《礼记》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从《周礼》到现在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在继承发展中,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送礼是为了传递友谊,古人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然而,在这种其乐融融、喜庆吉祥的节日气氛中,也有一些别有用心者,以工作需要、人之常情、礼尚往来作掩护,大肆送礼,而收礼者也乐而忘廉、心安“礼”得。

节日期间,高档礼品市场火爆,供不应求。人们更多关心的是礼品的价钱、档次,认为“礼重则意重,礼轻则意轻”。一些商家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礼品过度包装,以提升档次。这种“礼尚往来”掺杂了许多不健康的因素,一部分人受到了不健康的礼尚文化的熏染,功利色彩越来越浓,超出了正常的人际交往的范畴,亵渎了礼尚往来传统的美德。

2015年11月23日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学思践悟》栏目,推出了“学习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专题,发表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创新》《只要方向正确 迈出一步就是胜利》《以德治党 确立高标准》《纪严于法 纪在法前 纪法分开》《聚焦突出问题 体现管党治党新实践》《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文章,全面阐述了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的目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廉洁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正式实施,更让那些蝇营狗苟之徒胆战心惊。若再不悬崖勒马,等待他们的将是党纪国法的严惩。2016年春节将至,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2016年元旦春节风清气正的通知》,12月2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元旦春节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接受网友举报元旦春节期间公款吃喝旅游、购买赠送年货节礼等违规违纪问题。

俗话说得好:“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人家投之以桃,你势必报之以李,这是权钱交易的游戏规则。为官者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心不贪、口不馋、手不伸。一旦你收下了不该收的非分之“礼”,便会“钱财前门进,原则后门失”。表达情义有多种方式,健康的礼尚往来,应该更注重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礼尚往来中的“礼”本指礼节,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礼”更强调双方在精神上的相互沟通和互相尊重。礼尚往来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往来,切莫让“礼尚往来”成了“礼品往来”。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明确纪律要求

要求严格执行廉洁从政规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市委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改进作风规定,严格遵守“八个严禁”;要求严格落实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杜绝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要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前提下,确保务实、节俭、文明、廉洁过节;要求各部门领导加强对本部门人员的监督管理,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同时,通过短信平台,向干部发送廉洁短信,时刻提醒干部职工绷紧“廉洁弦”。

二是严明纪律,改进作风

元旦期间,除值班车辆外其余公车进行统一规范封存。实行重大节假日值班和公车管理制度,确保节假日期间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违规使用车辆的发生;做好元旦期间值班人员的安排,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保持在岗,保障通信24小时畅通,纪检监察机关要对值班人员进行电话督查。

三是加强监督,廉洁过节

狠刹不正之风,镇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动员千便不如问责一人。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求,实践好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围绕常见“节日病”,持续进行明察暗访,以零容忍态度对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处,严格追责,同时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提振群众信心。

正常、文明、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是一个社会能够保持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让崇尚健康礼尚文化的风气越来越浓厚,过一个健康向上、文明祥和的节日。节庆时节,将不会再是那些行贿受贿者的温床,也不会再是公款吃喝的沃土。那些打着“礼尚往来”幌子、大搞圈钱交易者,遮羞布已经被撕去,一切见不得光的丑恶隐私,将暴露在阳光之下,灰飞烟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125/8616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