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聚焦教育
“80分过好年”是孩子的心声
2016年01月25日 15:51
【事件介绍】
小学生考卷上给老师留言:给个80分好过年
这张试卷是柳州市某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期末考试卷,上面写着:“老师,给个80吧!80好过年,求您了。”刚好学生考试成绩也是80分。当试卷在朋友圈里不断转发时,不少人为老师的理解点“赞”。随后,老师将学生的考试卷完整图片贴了出来,并注明:这是为了证明他是真正考了80分,而不是老师配合给个80分好过年。
记者了解到,把孩子试卷图片发到朋友圈的是蒋老师,她介绍,平日里这个孩子的数学成绩都在70分左右。只是没想到,孩子竟然在卷子上留言,看到学生的留言,她似乎看到孩子忐忑不安的神情。
本来平时就是70多分,期末认真一点拼个80分也不难,再加上给老师留言,相当于上了个双保险啊!小编上学的那会怎么没有这么机智呢!
后来小编上翻了一下网络,发现现在给老师留言的学生还真不少!求分数也非这位小学生的原创。但是求多少分得多少分貌似他是第一人,大多数人的下场还是很悲惨的。
早在2013年,重庆一所职业学院的学生就在试卷上留言:“老师,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新年快乐,求给60分回家过一个好年!”
结果阅卷老师说:“虽然看到这样的祝福语,让我心情不像刚看到卷子那么糟糕了,但是大片空白还是让我无法给出‘人情分’。”
去年株洲一个初三的学生因为答不出数学题,在试卷上求老师:“万水千山总是情,给我1分行不行?”
老师只是冷漠地回他:“小测试,真心醉了。”
“80分好过年”是教育之殇
我们知道,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通常是百分制计分方式。在百分制计分前提下,60分就已经及格了。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人才选拔机制下,在无数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时代背景下,60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或许,科科满分,门门第一才能填补家长们的“胃口”。
很显然,我国的教育过分追求分数,偏离了教育真正的轨道。《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另有《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没有把教育等同于分数。分数只是教育中的一种量化形式,不足以作为教育的效果。
唯分数论是片面的、非科学的。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分数是可以的,但不能够把分数作为唯一的或者主要的衡量标准。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理性对待孩子的成绩,透过分数分析原因。学生的“80分好过年”的想法正是在这种分数至上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家长给孩子压力的一种展现,是家庭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的缺陷。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由唯分数论向重质量转变迫在眉睫。国民教育问题是关系国家根本的大问题,丝毫不得马虎和懈怠。无论是“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还是“80分好过年”都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想,教育的目的无非于此。然而,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单就“修身”来说,很多人一辈子也参悟不到其中的真谛。
消除孩子“80分好过年”的顾虑,不只是家长、学校要转变观念,国家教育体制也要相应的变革。让孩子开开心心学习,健健康康成长,不要让分数束缚了手脚和思想。
【启示与思考】
孩子的稚嫩语言表现了自己的内心渴求,幸亏这次,恰恰是考了80分,他可能感到无限的高兴,但是,那些没有考到80分的学生呢?肯定内心依然不安,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孩子打造幸福,不应该给孩子打造痛苦,给孩子“80分过好年”应是学校、家庭共担当。
学校的担当,就是我们的学校评价学生,不仅要发送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发送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的成绩,尤其是,要对学生一年来,进步最大的方面进行肯定性表扬,给孩子一个大大的80分,90分,甚至100分。俗话说,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形象诠释教育,不过,学生的“分”应该丰富起来,不能呆板在“文化成绩”,还应该有“素质成绩”。老师的“考”应该精彩起来,应该“考”出学生的进步与成功,让“考”成为每一个孩子熠熠生辉的舞台,给孩子“80分过好年”是学校必须的担当,这是春节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给孩子寒假成长奏响一支美丽序曲。
家庭担当,我们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要正确分析,要用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孩子的美,发现孩子其他方面的“80分”,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氛围中。永远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希望,孩子才会给你一个美丽的回报。家长眼中的孩子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孩子不应该是家长的文化知识的镜子,孩子应该是一个个性闪光的天使。
给孩子“80分过好年”,不是无原则的提高学生的分数,而是挖掘出孩子“80分”的成长成绩,给孩子一个货真价实的“80分”,让孩子在“80分”中幸福享受过年的快乐,幸福享受寒假的成长。这是我们学校与家庭必须的担当。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125/8616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