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惹祸的洒水车该涨涨常识了

2016年01月29日 16:49

 

【事件介绍】

安徽环卫-5℃凌晨洒水路面结冰 引发42起车祸

1月14日上午,安徽阜阳出现了“怪事”:从当日清晨6点到上午8点半之间,城区共接到了42起交通事故,在这些交通事故中,报警人都用了类似的词语——地滑、结冰。原来,当日阜阳气温较低,最低温度-5℃。而当日凌晨4点多,洒水车冒着严寒“辛苦”工作,洒水清洁路面,导致阜阳城区多条道路结冰,继而影响交通。对此,当地环卫部门已向广大市民致歉。

阜阳市主干道发生42起交通事故

1月14日上午8点左右,阜阳市清河小学附近,一市民开车时突然感觉刹车“失灵”了,车子一头栽进绿化带里。“感觉地上非常滑,方向盘不管用,刹车也不行。”该司机说,“车子钻进绿化带后,我下车查看情况,没想到刚下车自己又摔倒了。”司机低头一看,原来是地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记者从阜阳市交警部门了解到,1月14日上午,阜阳不少市民都碰到了“邪门”的事。清河第一小学至毛家饭店大约2公里长的路段,共发生11起事故还不包括自己摔倒而未报警的案例。而毛家饭店至地税局,短短几百米的距离,接连发生6起车祸。

“从14日6时到8时30分,共接到了42起交通事故的报警电话,事故地点主要集中在阜阳城区主干道上。”当地交警告诉记者,“这些报警人都称,发生事故都是因为地面结冰所致,幸好只有1名骑电动车的市民受了皮外伤,没有发生其他伤亡事故。”

据了解,1月13日至14日阜阳并没有下雨,为何道路会结冰?原来,路上结的冰,是1月14日凌晨洒水车“惹”的祸。

判断失误未停洒水,环卫部门道歉

1月14日凌晨4点左右,阜阳环卫部门的洒水车冒着严寒“辛苦”工作,来到马路上进行道路清洁,并进行了洒水。没想到,当日气温较低,不到一会,洒的水便结了冰。对此,不少市民吐槽,称洒水车是在“人工增冰”。对此,阜阳市环卫部门已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向广大市民致歉。

记者了解到,阜阳市相关部门曾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阜城冬季白天洒水和夜间冲洗作业的通知》,其中要求室外温度在零度以下时,一般不实施夜间冲洗和白天洒水作业。而据天气预报显示,1月14日阜阳的最低气温为-5℃。

“阜阳最近天气干燥,路面扬尘大。洒水的本意是为了冲洗路面,给大家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阜阳市环卫局副局长芮局长告诉安徽商报记者,“之前在差不多的温度下也进行过洒水作业,但当时路面没有结冰。”

据芮局长介绍,14日路面结冰可能是因为对气温变化和小地理环境因素判断不足导致。“我们对广大市民表示歉意。”芮局长说,“我们以后会加强管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5℃洒水结冰引车祸暴露常识不足

-5℃、凌晨4点多、冒着严寒工作,洒水车蛮拼的。然而,洒水车却好心做了坏事,蛮拼的结果是导致发生42起交通事故。如果洒水车当天偷懒不洒水,这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5℃洒水结冰引车祸,暴露出的其实是常识不足的问题。

水在0℃会结冰,这是常识。难道洒水车作业之前,相关人员不看看温度表?-5℃还洒水干啥?阜阳市相关部门也曾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阜城冬季白天洒水和夜间冲洗作业的通知》,其中要求室外温度在0℃以下时,一般不实施夜间冲洗和白天洒水作业。而据天气预报显示,1月14日阜阳的最低气温为-5℃。这明明就是洒水车的休息日,洒水车却偏要上班,这不是成心跟老天爷作对么?

阜阳市环卫局副局长芮局长的说法,既缺乏常识,也违反规定。芮局长说:“之前在差不多的温度下也进行过洒水作业,但当时路面没有结冰。”当时路面没结冰只是偶然现象,是有很多原因的,却被芮局长当成经验了。看样子,如果不是这次频繁车祸,啥水车以后还可能在0℃以下作业。而且阜阳市明明就有“洒水车0℃以下不作业”的规定,为啥要在差不多的温度下进行洒水作业呢?这不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法不依么?

人们常说,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案,这也是常识。而芮局长却说,14日路面结冰可能是因为对气温变化和小地理环境因素判断不足导致,这显然没做到“未雨绸缪”和“心中有数”,才做出了“人工增冰”的傻事,酿成了42起交通事故。

5℃洒水结冰引车祸不是不作为、乱作为造成,而是没有谨守常识甚至不懂常识造成的。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在高速前进,每个人确实应该与时俱进,但是,常识的东西、基本的东西永远不能丢,也不应该丢。

凌晨洒水,敬业还是添乱?

在城市主干道上洒水,一来可以降温,二来起到除尘作用,这是环卫部门的职责所在,司机起早摸黑作业,确实够辛苦的。

一般而言,寒冷的冬季很少见到洒水车,除非道路实在太脏了,积下厚厚的灰尘,否则洒水车绝不会轻易出动。可在安徽阜阳,偏偏有人不信邪,非得在凌晨往道路上洒水,应该说,某些环卫部门领导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给市民一个整洁的市容环境,殊不知,这样做非但得不到点赞,反而给社会添乱,很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骑车人摔倒,让市民叫苦不迭,实在伤不起啊。

其实,并非环卫部门不知这种做法的后果,而是凭借个人主观判断,加之以前进行过这样的作业,并没有发生不测,由此导致了这次意外。须知,冬季气候变化很快,气温下降的幅度也会很大,因此必须以防万一,不可轻举妄动,因为道路一旦结冰,就会出力不讨好,招致骂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道路灰尘如果很严重,不妨安排清扫垃圾的车辆作业,果真要求洒水,可以白天气温上升时进行,也可以在洒水车里放进一些食盐,如此才不会结冰,也才是最为科学的安排。

虽然事后环卫部门向市民承认了工作失误,但是并不能消除公众的不满情绪,毕竟已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如果就这样简单地道歉了之,今后还会有类似随便拍脑袋的决策部署,而这才是我们最为感到担心的。

 

洒水车“惹祸” 别总是亡羊补牢

就在2015年12月中旬,《阜阳城市周报》就洒水结冰一事刚做了长篇报道,并毫不客气地指出:关于冬季洒水结冰,前两年就曾多次报道,但类似事件接连发生,引起舆论哗然。此外,该报道还通过采访律师得出了“发生事故后市民可要求赔偿”的结论。

正因此,阜阳官方多次规定0℃以下不能洒水,就在2015年12月,阜阳市市容局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阜城冬季白天洒水和夜间冲洗作业的通知》,规定在室外温度低于0℃时禁止洒水,否则会对保洁公司进行处罚。结果,洒水车依旧任性,酿成42起事故。

洒水车为何如此任性?利益驱使还是管理缺失?事实上,两者皆有。首先,管理缺失毋庸置疑;其次,正像网友猜测的,环卫保洁工作是承包制,结冰天洒水屡禁不止与保洁公司利益有关,保洁公司洒水次数与收益直接挂钩,在利益面前,一些保洁公司顾不了公共安全。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阜阳正不惜重金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不过,也不必一味指责阜阳,其他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搜索引擎输入“环卫洒水+道路结冰”,就会发现,在不少城市,洒水车“惹祸”是普遍现象,“亡羊补牢”故事也在重复上演。城市管理之乱,由此可见一斑。

【启示与思考】

42起交通事故,导致了多少车辆受损,司机受伤,又有多少路段因此陷入混乱瘫痪,这样严重的影响,环卫部门却只是一个道歉,加上一句“加强管理”就算是做出回应。试问,交通事故造成的司机们的损失谁来负责,因此加大的交通治理压力谁来负责?

偶然之中有必然。这次阜阳冬季凌晨洒水导致多起交通事故,貌似偶然,实属必然:这再一次凸显了我们公共管理服务缺乏科学性。难道当地环卫部门的主管领导连“冬天气候变化快,气温低,洒水易结冰”的常识都没有吗?依笔者看,这既是个人主观判断的结果,更是环卫部门领导不会为、乱作为的结果,理应对此次事件主要领导负责人追责。

另外,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如何突破当前城市管理的局限,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民需求,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已然成为城市公共服务必须解决的问题。

若想解决这一问题,城市管理部门不仅要致力于体制机制的探索,确保制度的长期、稳定、有效运行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安徽阜阳冬季洒水之事,虽然属于个例,但无疑对我国城市的公共服务敲响了警钟。希望城市管理有关部门吸取安徽阜阳冬季洒水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之中,且行且进步吧。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129/8624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