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网购年夜饭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016年02月01日 15:52

 

【事件介绍】

酒店年夜饭一桌难求 网购半成品悄然兴起

距离除夕还有一周时间,又进入到亲朋好友聚餐叙情的高峰时段。记者注意到,与往年相比,消费者想在大年三十外出聚餐仍要面临年夜饭一桌难求的局面。与之相比,网络订购半成品年夜饭则逐渐兴起,在2015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线上送餐和配餐平台,纷纷瞄准了这一潜在商机,推出相应的系列产品。

餐厅过年已是一桌难求

有媒体报道,春节前一个月,北京市内的许多酒店已经打出了年夜饭预订的广告。“今年的年夜饭预订还不错,包间早早便预订完了。”一位酒店责负人告诉笔者,“为了能抢占年夜饭市场,该饭店的年夜饭预订工作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了。到目前为止,只有大厅还有空位。

记者也随机对北京市区内,三家人均消费在100元左右,且在其附近消费人群中有较高人气的餐厅采访发现,三家餐厅10人圆桌及包间均以全部订满,其中一家餐厅散台也已经订完。

年夜饭到家悄然兴起

与传统也年夜一桌难求相比,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年夜饭,也成了一些消费者的新选择。中国经济网记者在淘宝网发现,出售年夜饭半成品的商户有近百家,价格从2、3百元至千元,菜品数量也从10余道至20余道不等。此外,“高大上”餐饮的代表,钓鱼台国宾馆也于上月在天猫商城发布了两款年夜饭产品,售价更是高达3980元和3480元。

同样注重网络平台的还有2015年兴起的净菜配送和网络外卖。味库、青年菜君两家有较好口碑的网络净菜配送平台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年夜饭套餐。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两个平台推出年夜饭产品售价从最低三百元至千元不等分别适合412人的不同需求。

味库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今年味库联合八大京城名店推出了系列半成品年夜饭套餐。所有的半成品年夜饭均由各餐厅大厨亲自配菜,在配送当日生产,用户收到的年夜饭后只需简单烹饪,即可轻松做好一桌媲美星级酒店大厨招牌菜的年夜饭。

除了净菜平台让大厨手艺进入平常百姓家,网络外卖平台也借助自身配送能力和影响力推出年货配送服务。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百度外卖在APP首页推出了年夜饭甄选食材配送专栏,提供熟食、海鲜、零食、酒类等不同类别适合过年期间食用的产品。

网络订餐仍需理性选择

对于在线上线下均热销的年夜饭市场,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记者表示,面对不同形式的年夜饭预订,消费者要理性选择。如果是为了照顾老年人就餐,一般应选择就餐环境好的中高档饭店为宜,吃得舒服,也能休息好。但是如果是青年人聚餐,完全可以选择物美价廉的团购网站年夜饭。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网站预订还是实体店预订年夜饭,都需要买卖双方在价格、菜量、用餐时间、付款方式等方面进行提前约定,避免纠纷的出现。从现实体验来看,“互联网+”年夜饭不乏心塞案例。酸汤鱼里没鱼,老鸭煲太老,辣子鸡里的鸡肉只有指甲盖大,“买家秀”与图片严重不符。

此外,尽管商家“不约而同”地宣称食材安全新鲜,全程冷链发送等,但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隐蔽性、复杂性,商家鱼龙混杂,可追溯难度大、维权难,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延伸阅读:

年夜饭难订“年午饭”上市

 据媒体报道因为饭店年夜饭预订一桌难求为此一些市民开始把除夕年夜饭聚餐时间提前到了中午纷纷预订“年午饭”。对此有网友发帖留言:除夕当天改为中午聚餐好处多多。首先是避开了晚上就餐的高峰期服务质量、菜品质量都有保障。二是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更有团聚的年味儿不在饭店嘈杂环境中度过。三是老年人年夜饭如果吃得太饱不利于消化改为吃午餐有利于消化对身体健康有利。

食药监局发布春节期间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提示

为保障全国人民能过上一个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节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部署加强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加大对食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并公布了春节期间专项监督抽检的情况。现针对春节期间食品安全饮食特点做出如下风险防范提示:

一、针对消费者的风险提示

(一)传统做法要讲科学,谨慎预防潜在风险。

(二)按需备餐合理储存,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三)注意饮食卫生,不要盲目尝鲜。

(四)合理饮食、平衡膳食,尤其注意饮酒要适量。

(五)选购食物要注意安全、营养和健康。选择正规途径购买食品并保存好购物凭证。

(六)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保存好相应证据,并拨打12331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

二、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提示

()严把原料关做好过程控制。食品生产者应当严格把住原辅料进货关保证原辅料新鲜合格来源合法。严格执行全过程记录制度对关键控制点加强管理和自查。

()提前准备避免超负荷经营。春节期间食品生产、供应和消费量较大供应时间相对集中可能出现设备、工具、容器不足的情况特别是餐饮单位更容易出现餐饮具、炊具、用具不足问题。需提前做好准备并严格执行日常维护和消毒措施。

(三)食品添加剂使用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定,不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网购年夜饭别成“年夜烦”

春节来临,乘着“互联网+”的东风,不少商家推出了团购年夜饭套餐、半成品年夜饭等,一些商家还推出了网络厨师服务,让既不想外出又不会烹饪的家庭,可以通过手机APP,请个厨师回家做,极大方便了广大消费者。

然而,众所周知,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无区域性,使得网络购物在形成巨大优势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问题。特别是网购食品,更是存在巨大风险。比如,尽管有商家信誓旦旦的保证,甚至有食物制作现场的视频直播,但消费者还是发现鱼目混珠、偷工减料的现象比比皆是。近年来,日益增多的网购食品安全问题,早已引起各界普遍关注。而“互联网+年夜饭”火爆的同时,除食品质量和安全有待保障外,一旦发生问题,还会破坏过年的好心情,得不偿失。

消协专家指出,比起在酒店吃年夜饭,网购的年夜饭半成品虽然价格实惠、种类繁多,但其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长短可能会影响食品的新鲜度。另外,半成品食物虽有真空包装,但运输过程中一旦出现破损,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网购时要注意查看卖家的食品卫生相关资质,以及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尽可能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同时,在网上订购年夜饭时,还要切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能轻信“价廉质优”的快捷餐饮,要具体了解食材用料,避免商家“偷梁换柱”,使年夜饭成了“年夜烦”。

当然,从根本上讲,要想避免“互联网+年夜饭”乱象,关键在于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予以规范。互联网经济方兴未艾,年夜饭网购市场的消费群体也将不断扩大,这一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更加明显。为此,从制度层面上,要尽快健全完善包括年夜饭在内的网购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提出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建立信用监管体系。新食品安全法明确了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也明确了消费者在网购时的权益和维权办法。要让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更需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探索规范,加大对违规违法商户的处罚力度。对于商家来说,自律与诚信必不可少,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诚信经营。如果没有诚信经营的理念,“互联网+年夜饭”的市场就难以发展壮大,最终受害受损的还是商家自己。

网购年夜饭呼唤监管“马前卒”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在“互联网+”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当下,网购年夜饭既是新事物,也容易被人接受。为此,对于网购年夜饭的监管就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网购年夜饭呼唤监管“马前卒”。

网购年夜饭方便、快捷,但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导致网购年夜饭变成糟糕年夜饭。如何让网购年夜饭这个新事物蓬勃发展,如何让广大百姓高高兴兴吃团年饭,考验监管部门的能力、水平和智慧。

关于监管,各行各业尤其是食品行业,均存在监管滞后的问题。相关部门的监管老是跑在媒体的后面,因而广受诟病。年夜饭对中国人来说是件大事,对于网购年夜饭,监管只能当“马前卒”,不能放“马后炮”。现在离春节仅有几天,相关部门必须未雨绸缪,把监管工作做实做到位。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目前网上食品销售是一个监管难点和盲点,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动脑筋、花力气、下功夫,对线上线下的年夜饭加强监管,真正关心百姓的餐桌,切实消除网购年夜饭的各种隐患。

网购年夜饭刚刚兴起,无论百姓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持欢迎、支持、扶植的态度。如果一片呵斥声,可能会让网购年夜饭夭折,这是从上到下都不愿意看到的。网购年夜饭有了监管“马前卒”,一定会沿着健康的“互联网+”道路向前发展。正因如此,网购年夜饭的监管只能前置、不能后撤。

 

【启示与思考】

民谚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碗腊八粥拉开了人们迎接春节的序幕。春节满是团圆和喜庆,而承载团圆和喜庆的一个标志物,无疑是那顿年夜饭了。

现如今选择网购年夜饭的人越来越多,网购年夜饭甚至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然而,也有不少人对这样一种“新潮”的年夜饭方式心存疑虑。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抓住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尤其是对“网购年夜饭”这类老百姓身边的新事物,深入排查和治理风险隐患和“潜规则”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保证“网购年夜饭”安全“回家”顺心“到胃”,在考验政府相关部门法治护航与协调监管的能力。值得点赞的是,针对“网购年夜饭”新潮流,成都市食药监局全面启动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交易平台、入网餐饮经营单位的检查,上海已经出台《年夜饭外卖套餐食品安全指南》。种种新举措,相信会让“网购年夜饭”的消费者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

当然,维护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发力,还需要社会共治。如果食品生产企业体内流淌的不是“道德血液”,电商平台不顾筛选把关责任,放纵假冒伪劣、短斤少两大行其道,那么,且不说将面临“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处罚,而且还会使新兴市场走弯路、绕远路。此外,消费者也应当积极主张权利,少些“几个小钱不值得费那个劲”的想法,多些“为权利而斗争是节操之诗”的心态,才是成熟的“消费者意识”。

安全不闹心,是春节最稳的幸福,也是最好的祝福。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保障食品安全,没有“休假期”,必须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筑牢防线,守住底线,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01/8626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