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严厉打击号贩子要多管齐下

2016年02月01日 16:15

 

【事件介绍】

女孩指责医院不管号贩子 记者还原当日真相

1月25日,一段名为“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女孩指责医院号贩子“猖獗”,并质疑医院保安对号贩子不管不顾,导致自己和其他普通人排不上号。26日,记者联系到该女孩,还原了当日的事件。

事件

孩指责医院不管号贩子

近日,一段标题为“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300元号炒到4500元”的视频在网上热传,随后引发社会关注。

视频中,身穿白色羽绒服女孩带着哭声指责医院保安“不作为”,不管号贩子的猖獗,而自己“排那么长时间的队却挂不到号”:“一个300块钱的号他们朝我要4500(元),老百姓看个病挂个号这么费劲呢,医院挂号的人、票贩子里应外合。”

“我们凭本事大早上在那等一天,挂不上号。你票贩子,哪怕说你站在这挣本事钱,站着受冷也行。你们票贩子占个东西,最后快要签到了来了10多个人往这一站,你们是啥呀?你们咋这么猖獗呢?”女孩对着挂号窗口位置大声喊着,并不断质疑称“票贩子安排排队,保安不安排排队,票贩子把自己人都安排在前面,后面的老百姓不敢吱声。”

与此同时,女孩身边围了很多群众,视频中还有人给女孩递水,并提醒女孩询问警察来了没有。但在这段视频中,并未发现有人与女孩争执,也没有人回应女孩的喊叫。

讲述

前一天曾被号贩子“威胁”

1月26日早,记者来到事发的广安门中医院,两名身着志愿者服装的引导员告诉记者,她们看到了此事,“事情发生在19日早上7点左右”。

在医院保卫科室,几名保安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当天的事发经过。一名19日当天在挂号大厅执勤的保安介绍:“那天医院挂的周医生的号,周医生是肠胃方面的专家,一天看10个病人。”

记者从医院当天的监控视频看到,这名女孩当时排在靠近过道的第四支队伍里的第三位。据保安描述,轮到女孩时周医生的号没有了,“挂号的医生有手快的也有手慢的,四队人里总有排在第三个的挂不上周医生的号。”随后女孩情绪有点激动。“伸手要去拽挂号科室的门,还朝着里面负责挂号的医生问为什么她没排到号。”被保安阻拦之后,女孩退回到大厅位置,“开始指着挂号窗口的位置嚷起来”。女孩随后报了警,十分钟左右,警察到达现场,带着女孩和几名围观的人来到了保卫科室。

保安回忆,女孩在办公室哭着说她说是为母亲来排号的,自己18日已经来过一次,“没排上号”,当天号贩子跟她接触过,但被她拒绝了。“她说号贩子威胁她,跟她说‘你就算是排第一个,我也能让你挂不上号’。”

进展

医院发声明称“无保安参与”

26日上午8时许,在医院办公室宣传科,一位刘姓负责人告诉记者,院方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之后将会公布调查进展情况。

下午14时许,广安门中医院发布关“女孩痛斥号贩子视频”的情况说明。声明中称院方调查情况如下:2016年1月19日,视频中的女患者未挂上脾胃病科专家号,提出疑义,并拨打110报警。

为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和其他患者就诊,我院工作人员即为其安排其他专家处就医。该患者就诊后自行离开。经医院初步调查,此次事件无保安参与倒号的行为及证据。此外,声明中补充说,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最终结论以警方调查核实为准。

表态

卫计委:对“号贩子”始终零容忍

针对“怒斥黄牛的视频”,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6日也发布回应,称对依法打击“号贩子”的态度是明确的,对“号贩子”现象、尤其是医疗机构内部个别不法人员内外勾结的行为,始终采取“零容忍”。

回应称:关于近日网上流传的“外地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黄牛的视频”,经我们核实,视频发生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号贩子”严重扰乱医院治安和就医环境,在社会上造成很坏影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对依法打击“号贩子”的态度是明确的,对“号贩子”现象、尤其是医疗机构内部个别不法人员内外勾结的行为,始终采取“零容忍”。长期以来,我们多次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了打击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就医秩序的行动。今后,也将继续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相关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做好预约挂号平台建设,为患者提供正常的就诊秩序。

如果市民朋友和广大患者发现有医疗机构的不法分子内外勾结、扰乱医疗秩序的,可随时向公安机关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供线索证据。

回应

女孩称自己有“难言之隐”

26日,记者辗转联系到视频中这个女孩的朋友。他告诉记者,19日女孩是给母亲挂专家号看病的。发生争吵后,女孩最终给母亲挂了一个普通号,看完病后带着母亲回了老家。“本来听她说是攒好了钱,希望能来北京的大医院给母亲好好看病的,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此外,女孩的朋友透露,女孩回到老家后,还接到了一些陌生电话和短信的威胁,“她说是号贩子打给她的,但她自己也不知道号码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她连着好几天被这些威胁电话骚扰,担惊受怕的。她说这家医院治疗她母亲的病挺有效果的,可她怕再带母亲来复查时会遇到危险。”

26日下午,记者联系到视频中的女孩,通话过程中,女孩表示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我妈妈还生病瘫痪在床上,我要照顾她,只想带她好好看病,不想受到这么多关注。”而对于回家后遭遇到“号贩子”的“威胁”一事,女孩沉默了一会儿后回应称,“我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对于这个不想说太多。”

她还告诉记者,带妈妈来北京看病,她们租住在医院附近的一间地下室,每天租金130元。每次去医院,妈妈都由她背过去。现在她很担心以后再也不能到那家医院看病了。

探访

500元专家号号贩子要两千

26日记者在广安门中医院挂号大厅看到,医院的规定的放号时间是早7点左右,而6点左右挂号大厅已经排了四队人,队尾已排到旁边大厅,队伍中间有不少人带着小板凳。在队伍不远处,站着几名保安。

7时30分许,记者在挂号大厅现场看到了保安人员查到了几名号贩子,而周围也有几位市民跟疑似号贩子的人询问专家号。

记者以患者身份,电话联系了几名号贩子。在得知记者想要挂广安门医院某知名医生的号后,两名号贩子分别向记者报价1500元和6000元,后者报价最终降至2000元,而该专家的号原本挂号费用是500元。

号贩子解释,加的钱一般与这个专家的“热度”有关,部分号贩子会要求提前收取一至两百元不等的“预约定金”,剩余的钱挂上号看完病再补交。号贩子称如果需要帮忙挂号还需要记者提供“病人的名字和身份证号”。“不用来排队等着,到点了直接来看病就行。”号贩子告诉记者。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号贩子会雇佣一些无业人员在医院起早排队,排上号后转手卖给病人。一名广安门医院的保安回忆称,仅在2015年,他们“抓到现行”的号贩子交易就有200次左右。保安补充说,即使被抓到号贩子和需要专家号的人进行交易的现场,这些号贩子可能最多只是会被拘留5-7天,“哪怕集中整治过之后,他们隔断时间又会卷土重来。”

 

警惕号贩子治理中的“歪楼”模式

北京市公安局1月28日通报,近日,治安总队会同西城分局连续开展工作,先后在广安门中医院、协和医院、宣武医院抓获号贩子12名。1月25日清晨,民警在广安门中医院抓获号贩子7名,其中作拘留处理4名。目前,针对广安门中医院号贩子问题,北京市公安局相关部门已成立专案组。

在“女孩痛斥号贩子”事件舆论持续发酵之时,警方的此次出手颇显正向效果。舆情有时就是这么简单,一点正能量就能让群情昂扬,仿佛警方直到今天才有所作为。这其实是一种误会。查诸报道可知,在2015年,北京警方仅在儿童医院就抓获黄牛、号贩子245人,今年前三周已抓获11名号贩子,这还仅仅是在一家医院的“战果”。因此真相其实是,在打击号贩子问题上,警方一直在不遗余力。

那么问题来了:警方这么勤勉,为何号贩子仍旧明目张胆,仿佛抓也抓不完?道理其实简单——有需求就有市场,而资源愈稀缺则幕后交易愈旺盛。至于加大打击的结果,除了使稀缺资源变得更奇货可居外,似乎也没有别的。这也是我对此事件中,有论者建言是否可以将非法经营罪扩大到“号贩子”身上的观点,抱以冷眼的原因。且不论它是否于法理有亏,单就治理而言,亦非长法。

当然想知道的另一个问题是:号贩子抓了不少,“内鬼”揪出了几个?并没有。是不是完全不存在内外勾结现象?公众也自是不信。“女孩痛斥号贩子”时就直陈内外勾结,而媒体暗访也显示,广安门中医院某陈姓医生复诊的地方、一家叫固生堂的前台工作人员明白地告知记者,如想直接看,可能需通过号贩子,“放号少,怎么也有3000块。”——此间情形,已无需言明。

警方的勤勉与成果,有目共睹,但医患问题终究不是警察所能解决的。在医疗资源呈现出稀缺、高度聚集并分配不均的情况下,相关方面仍不肯正视医疗体制本身的问题,甚至将就医难题推到号贩子身上,自然无法杜绝号贩子。而在打击号贩子行动中,又似乎不肯真正将力气花在与号贩子结成利益联盟的“内鬼”身上,谁能相信这样的治理能收到实效?

未从医疗体制入手,也未从“内鬼”入手,而只是一味强调打击号贩子,这样的情形套句网络术语,其实是一种“歪楼”模式。同时应当留意的是,此事在近来的舆论空间里也颇有“歪楼”之势。建议将号贩子纳入非法经营罪是其一,而那些认为应当通过价格来调节挂号费,以及声称应感谢号贩子、号贩子也是“天使”的观点,更是严重的歪楼。欲使医疗之楼得以扶正,仍需从医疗体制着手予以解决。

 

【启示与思考】

其实,不少号贩子充斥于大医院,早已不是新闻。号贩子早已成为医院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打击一次沉寂一会,然后死灰复燃。不解决掉号贩子这一奇葩,医院的良性就医秩序无法建立。

号贩子真不是正常供销途径下的“市场行为”,而更像是一条非法利益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那么,如果只抓号贩子而不深究其号源,就无法根治号贩子——因为,表现为有偿代劳的获利,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如果急需就诊而没有时间或体力排队挂号的,出钱请人代劳有什么不可?假如医院内部存在与号贩子勾结获利的现象,那么,即使没有现在这种号贩子的途径,还有更多的“寻租”手段。

说穿了,号贩子如果仅靠实打实的排队取号,甚至“欺行霸市”强行抢号,对此的治理都是简单而有效的,对患者利益的侵害也是有限的。怕就怕号贩子与医院内部人员联手,后果就严重了。比如一名职业“黄牛”说的,某位运动科专家的手术号“关系疏通费”一万元,即便如此,这也很紧俏,“有人花三五万元排呢。”这难道还是一个“贩子”的生意经?问题在于,目前对号贩子的认识和打击力度,还停留在他们不是病人而抢占了一个号,再高价倒卖,因此,不但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而且社会舆论也对此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那么,为何在打击号贩子的同时不追踪他们的号源?如果存在号贩子与医院内部有不法勾当,在惩处上就可以升级了。查清号贩子的号源,一方面可以还医院的清白,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力量在医院的挂号窗口下功夫,这应该是不难的。而号贩子长期以来屡禁不绝,怎么看也不像是医院的挂号窗口把关不严;这种行为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的“营生”,也不像是到医院窗口排队或争抢几个号那么简单。那么,是时候追踪号贩子的号源了。

遏制号贩子倒卖专家号现象,一方面需要公安机关对号贩子依法实施打击,并提高法律法规对于倒号行为的惩处力度,另一方面更需要医院加强实名制挂号管理,尤其是要严查那些与号贩子里应外合变相参与倒号的医院内部人员,通过依法依规对其实施严惩,警示其他医院内部人员杜绝出于利益驱动为号贩子倒号提供方便现象出现,更为切实有效地遏制号贩子倒卖专家号行为发生。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01/8626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