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十八届五中全会专题评论

公民提升素质的必须路径

2016年02月04日 08:3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出要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领会这一精神,我们会看到,增强这三种“意识”,是我国公民提升素质的必须路径。而每个公民素质提升一小步,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就提升一大步。由此认识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意义与作用,我们就要自觉地、积极地投入此中,认真地、脚踏实地地加以践行。

一、自觉增强国家意识,做一个心怀国家、情念国家的爱国公民

国家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对所属国家的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纽带,是公民责任感、义务感和爱国主义的重要基础。它对国家的形成、发展、统一、强大,对于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国家主权意识:这是作为一国国民必须首先具备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第二,国家安全意识。在当前全球化发展态势下,国家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而是己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根本上讲,国家安全意识的基点还是要归结到国家统一意识和国防意识上。国家统一观念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传统,为国家安全尽忠是中国传统国家意识中的主要内容。第三,国家利益意识。国家利益意识是国家意识的核心,也是国家意识的重要载体。明确了国家利益之所在,也就使国家意识有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维护和创造本国大多数国民共同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总之,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作为国家意识的本位内容,其三者之间各自与国家意识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互相交融、互有彼此。

作为公民来讲,增强国家意识,具体地说,就是要从以上三个方面着眼,也就是要努力增强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利益意识。特别是国家利益意识,这是作为公民几乎天天、处处都能遇到的。国家是先有国后有家,国在前家在后,没有国哪有家?平常总是在讲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首位是国家利益。大河有水小河满,没有国家利益,谈何个人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不仅要把“蛋糕”不断做大,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事实上,“蛋糕”做不大,公民所得也有限。只有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才能把“蛋糕”越做越大,公民越得越多。因此,我们大家都应该为改革、发展、稳定出力献策。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新的发展目标,要在“十三五”期间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我们一定要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心同所愿,志同所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二、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做一个心有法治、行现法治的守法公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这一决定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意义极为深远。

《决定》明确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作为国家公民,就一定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思维,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是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做出的重大抉择。必须清醒看到,在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并逐步走出依法治国的正确道路是极其不容易的,我们长期艰辛探索、不懈努力的经验必须坚持和发扬,偏差失误、教训代价必须记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育我们,法治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公民行为的根本准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用法律的标准去衡量、规范、引导生活、工作和行为。

二是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项工作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各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现在同以往任何时候相比,依法治国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必须靠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对此,每个公民都要有足够认识。

三是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我们国家要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根本的制度性保障是靠法治,要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通过法治为党和国家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作为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就要在学法上,更加全面深入,做到广学、深学;在尊法上,更加坚定自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法上,更加严格自律,时时处处以宪法法律为准绳;在用法上,更加积极主动,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坚决扭转不懂法、不敬法、不守法的不良现象。

还要增强法、德结合的自觉性坚定性。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一个写在法典上,一个写在人心里,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法治与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很难想象,一个缺乏道德责任感、缺乏向上向善精神的社会,能够培育出遵守规矩、遵守法治的社会环境。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着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更好地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要旗帜鲜明地捍卫宪法法律,对各种诋毁我国宪法法律的错误言论要敢于批驳,对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现象要敢于纠正,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和尊严。要大力倡导和培育法治文化,积极参与各种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做一个心装社会、担当履责的尽责公民

责任意识即所谓责任、责任心和责任感,这是人们对自身行为负责的一种积极的主观意识,同时也是社会整体利益对每个社会成员的指令性要求。社会责任意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对社会成员提出的政治、法律、道德和职业等方面的较高层次的要求。社会责任意识的实现可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转化为个人及民族的进取精神,还可以成为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巨大动力。

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但归根结底,也是对自己负责。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有强化独立个体的责任意识,汇细流成江海,这个社会才会建立起秩序与信任,实现和谐共治。

然而长期以来,许多人却陷入一种误区,一提责任,就认为是单方做出牺牲和付出,以致畏缩不前,推诿搪塞。要么就是口惠而实不至,虚张声势,寄望别人做得更多。特别是自身利益面前,“知”和“行”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脱节和分歧。于是,也就有了某些商家为逐暴利不惜污染生态,生产三聚氰胺、毒大米、地沟油;就有医生勒拿卡要红包,过度医疗致医患关系势同火水;就有了一些专家学者丧失良知突破底线成为利益的代言……一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那么眼中只剩下了自己;一个社会没有责任感,社会也就变成了一个陌生人社会,互相提防,彼此戕害,人人自危,见马路井盖敞口没人管,老太太摔倒没人扶。

特别是生产活动的短期化现象严重,重复生产,重复建设,生产规模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导致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忽视消费者利益,产品质量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思想道德领域,机会主义、拜金主义、重利主义盛行;一些人善恶不分、美丑不分、以耻为荣、思想颓败;个人信用短缺,诚信成为社会最稀缺的资源。

康德曾经说过:“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责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责任意识,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名言,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论,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说,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处处都体现着责任。作为来到世上的每一公民,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公民,就应该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感恩心态。当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享受前人带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这就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当我们每天享受着清洁的环境时,我们要感谢那些环卫工人;当我们迁入新居时,我们要感谢那些建筑工人;当我们出行,要感谢司机……懂得感谢,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并以真诚的心加以回报。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还要有履责心态。人从一来到世上,就带着一分责任而来,这就是要为社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他人尽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如果能有惊天伟业当然值得点赞,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时候,则是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在每一件细微的小事儿上,举手之劳,甚至一念之间。这正是:细微之处见责任。我们每个人,只要从自身做起,从眼下做起,从细微做起,做一个心装社会、担当履责的尽责公民,这个社会就一定是个美好的社会。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我们每个公民都要牢固树立恶再小而不去为之,善再小也一定要为之的观念。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04/8631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