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学习心得
“团年饭”里有亲恩
2016年02月09日 11:34
漫天的雪花如约而至,忍不住欣喜的伸出舌头接着吃,凉凉的,入口即溶,像母亲过年做的“甜酒”,但没有甜酒的甜味。瑞雪兆丰年,年,就在这期盼的大雪里来了;人,就在这遥远的地方回望故乡的方向想家了;家,一定有父母在早早的商量着“团年饭”菜谱了……
中国人讲究礼仪,尤以传统佳节的礼数为重,代代相传的老“规矩”,大年三十“辞年”,也就是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俗称“年夜饭”。那是千家万户在同一天的共同期盼和蕴育来年美好希望的一个隆重的仪式;各个地方吃“年夜饭”的叫法和规矩都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叫“合家欢”、“守岁酒”、“辞岁酒”等。在我们家里,依照父亲的说法,是作兴湖南益阳老家的习俗,叫“团年饭”,可以是中午吃“团年饭”,也可以选择晚上吃“团年饭”,重要的是一家人必须都到齐整了,开心地团团坐下,大快朵颐,尽兴畅快,“这叫圆满”,父亲如是说。这“团年饭”吃的,其实就是一个父母一年到头,望穿秋水盼儿归的团聚之情。
在我们家,吃“团年饭”的时间很有讲究,精确到分秒,每年的大年三十正午12:08分,不多不少,从没变过,时辰一到,点火燃放鞭炮,赶紧关上门,笑声中举杯祝福,“团年饭”就正式开始了。父亲非常传统,凡事都要讲个好彩头,他说,一年12个月,图的就是一个兴旺、发达。为了保证这个时间的“权威性”,父亲和母亲每年都是大年三十天还没亮,就起床开始做一道道色香俱全,堪比饭店的佳肴;食材都是两老早早商量,用笔专门写出一张“团年饭”菜谱,然后照着菜谱上的样式,一样不少地买回家。
“年年有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鱼”同“余”,富余、多财的愿望就寄托在其中。食材一定要买活蹦乱跳的桂花鱼,回家养在盆里,嘴里就碎碎念着“好好的游啊,等着丫头回...”,丫头是父亲给我的昵称,丫头从小到大,最喜欢吃的就是桂花鱼,刺少肉厚,鲜嫩爽滑。父亲的厨艺是我们家族里公认的“大厨”级别。手脚麻利地剖鱼,背上划上那么几条花纹,黄酒一抹,淋点橄榄油,些许生抽,放上几片姜蒜、红黄相间的辣椒圈,上屉清蒸,取出来上桌前,在鱼背上放上几丝手工撕扯出好看的卷毛香葱,再滴几点香油,用好看的长鱼盘装着,放在桌子的正中央;幼时不懂规矩,常常是兴奋地嚷嚷着“过年罗,吃鱼巴巴罗”,拿起筷子就夹,被父亲一筷子头敲在手背上,吓得不知所措;原来,这过年鱼也是有讲究的,叫“敬神鱼”,鱼头鱼尾都不能动,要过了正月初五才可以尽兴,要吃,只能夹一些鱼背和鱼肚上的肉试下味;再用大锅煮上满满一锅饭,饭的数量够吃到初五,都是有讲究的;父亲说了,这既是一种祭财神的方式,也叫“日子过得有头有尾”,是一种极吉祥的寓意;还说,等你长大了,怎么做他管不着,也不会管,等着吃就是了。长大了,渐渐明白,父母说话有时是不算数的,他说不管了,却总会在你忙着工作回不了家的时候,打着电话给你说,他又学做了几样做鱼的手法,絮絮叨叨,殊不知电话这头的丫头早已泪流满面。
父亲的“团年饭”菜谱通常是十二道菜,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团圆美满,一整只鸡卧在一个被鸡蛋和红枣包围的大汤碗里,寓意“富贵吉祥”,这道菜基本上也是摆着,和着“年年有余”的意境,过着“富贵吉祥”的日子,说到底,还是寄托了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禅语“心诚则灵”,在此刻,是借物抒发得最完美的时机。
“团年饭”里的红烧肉也是极有趣味的,是希望一年红红火火的意思,滋润光鲜,夹一块,油光红亮,肉香扑鼻,咬一口,肥瘦相宜,滋味绵长,不知不觉就几块下去,减肥的豪言壮语早已丢到太平洋里,享受味蕾的快感,是当下的唯一。
红烧猪脚也有个好听的名字“恭喜发财”,诸如 “牛气冲天” 的酱牛肉、“洋洋得意”的干锅羊肉、糖醋排骨叫“节节高升”,用蛋卷、干笋、木耳、粉丝调出来的火锅“家和万事兴”, 都是荤菜;在我们家,据说以前青菜在过年的时候不上桌,父亲嫌叫法不中听,还是母亲智慧,她温言细语“细伢子要吃点青菜,对身体发育好哩…”于是,想来想去,生菜是最合适的了,取“生财”的意思,目的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父亲有个“老三样”,多年来,不管跟着日新月异的食文化怎么换,老三样是过年的“团年饭”里必不可少的菜式;用红、白萝卜和芹菜混合的炒三丝,红红绿绿好看又爽口,叫“金玉满堂”;“福气东来”的糯米蒸猪肚,都是我爱吃的菜式;老三样里,最受欢迎的要数父亲做的“团团圆圆”,其实就是猪肉做的肉丸子,父亲独创,用湖北特产“荸荠”,别名“马蹄”,细细地切碎,和在肉泥里,捏成团,再滚上一层糯米,上笼蒸,一会就满屋飘香,父亲说,肉腻,加上了脆爽的“荸荠”,不仅可以去腻味,助消化,还有一种淡淡的甜味和清香,就算多吃几个,也不会伤胃。父亲心心念念的,还是小时候的我贪吃,一个肉丸三两口就消灭,停不了嘴,结果不消化,几天不吃饭的难受时刻。
过大年的规矩多,都是图吉利。母亲不想我因坏了规矩挨“叮弓”(用食指曲着的关节处敲额头的一种惩罚),早早地会拉着我叮嘱,吃“团年饭”是不能打开门的,中途也不能出去,父亲说,这叫“关财门”,意思是将财喜牢牢关在家里,这一年就会兴旺发达,财源滚滚;碗要双手端起,托稳,不能掉在地上打碎了,过年不能哭脸,要多说“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等等;偶有一两次打碎碗,因年幼,加之母亲赶紧念“碎碎平安”(岁岁平安),父亲才没有“发威”,因此,我的记忆里,对过年的盼望始终是那“团年饭”里浓浓的亲恩。
吃完“团圆饭”,最有意思的“压岁钱”部分来了,小时候嘴甜,一声声的喊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管用得很,一会就收到好几个“压岁钱”红包,至于红包里面是红票子还是绿票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个数,好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有骄傲比拼的资本。知女莫若父,于是,父亲一般会给好几个厚厚的“压岁钱”红包给我,其实里面装的通常是崭新的五元、十元的票子。直到长大了,父亲依然如此,但红包里的票子已经换成了红色的伟人头像,而成长中的我,接过红包的心情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那么欢欣雀跃,更像是一种公式,完全没有在意父亲眼里的惆怅。
工作后,离家远了,父母亲对过年的“团年饭”菜式越发讲究,常常一天几个电话的问着我的口味,喜欢吃什么,电话里,满是慈爱关切之语。于是,我会常常对他们提出,不用那么辛苦,现在流行到饭店订饭,父亲每次都摇头,他说,外面哪有家里好,在家里,一家人亲亲热热,热热闹闹,边吃边说着,喜庆。其实我知道,他们是珍惜我因工作的关系,和他们呆在一起的有限的时光,那些幸福的时光,巴不得用一天的时间,将一生都品尝不完的亲恩给予我……
【声明:本文系本网独家采用稿件,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st71ztz@126.com
责任编辑:李丹华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09/8634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