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丁夏:猴年说猴——《西游记》也可以这么看(中)

2016年02月05日 16:03

 

QQ截图20160205161103

丁夏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视频:http://www.71.cn/2016/0205/863492.shtml

为什么只有孙悟空有紧箍咒?

主持人:丁老师,刚才咱聊了这么多之后,咱就发现这个猴子有本事,但是这个猴子呢也难管。因为在耍猴人的手里,两件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猴链子,还有一个就是打猴的鞭子。那么体现到这个《西游记》里面,您发现没有,猪八戒、沙僧,还有白龙马都没有紧箍咒,唯独孙悟空有一个紧箍咒,这个是为什么呢?

丁老师: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它甚至可以说超出了一般文学的性质,我觉得倒有一点哲学的意思。怎么这么说呢?您想想,唐僧的几个徒弟,谁本领最大?

主持人:孙悟空。

丁老师:孙悟空的本领跟唐僧,就是师傅比起来如何?

主持人:那一万个唐僧,也驾不住孙悟空的一根毫毛啊!

丁老师:是,但是他们俩的关系又是一个师徒的关系。既是师徒,那么从本分上说,孙悟空必须服从唐僧。

主持人:必须受制于唐僧。

丁老师:对了,就是说唐僧必须还得控制住他,对吧。

主持人:对。

丁老师:否则的话,那孙悟空可以为所欲为。而事实上,孙悟空也跟唐僧调侃,甚至教训他,有时候就直接说,我知道你这个人没什么定性,坐不住。孙悟空经常告诉他,你不要离开我的金箍棒给你画出来的圈子,那个圈子你千万不要走出去,在那个圈儿里面非常保险,任何问题都没有,妖魔鬼怪进不来的。但是唐僧经常就是耐不住寂寞,一定要走出去。

主持人:就这么一个坐不住高僧,去如何去控制、管理,那么有能力、具有通天彻地本领的孙悟空呢?所以这时候,可能这个紧箍咒就有用了。

丁老师:是,所以领导其实不一定比下属高明,下属也不一定比领导弱。但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是什么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有一个紧箍咒在。

主持人:就是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

丁老师:也就是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

主持人:看看咱们可不可以这样去理解,猪八戒、沙和尚,包括白龙马,人人都有紧箍咒,猪八戒的紧箍咒是谁啊?孙悟空。他斗不过他,你必须服这个有能力的人,你就得管他叫大师兄。而沙和尚人本身就本分,可以说的紧箍咒就是廉洁自律的准则。而白龙马恪守义务,能够负起自己的责任,有担当。习近平主席一直在反腐倡廉,那么在这个时候,这些廉洁自律条例,就相当于给这些地方官员,这些掌权人的一个“紧箍咒”,而让他更加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撒野,不是肆无忌惮地权为己用,要权为民用,为民服务,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丁老师:是,我觉得您说得很有道理。

 

猪八戒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主持人:猪八戒这个角色特别有门道,沙和尚是在天上犯了错误被贬下凡间,猪八戒号称是在天上也是犯了错误,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错投了猪胎。但是我觉得这个投胎和被贬下凡是有区别的,但是在他们两个人身上,我看不到区别,同样具有前世的记忆,而且同样具有前世的本领,甚至猪八戒他号称的投胎,把他的九尺钉耙都带下来了,那么,到底这个猪八戒是投胎呢,还是下凡呢?

丁老师:而且猪八戒在受贬的过程里面,按小说里面写的是错投了胎,投到母猪的胎了,生下来变成了一个什么?猪。

主持人:投胎转世之前,按照迷信色彩的说法,他先要喝孟婆汤,喝了孟婆汤之后,他前世的记忆就全无。您看这个猪八戒,他不但具有前世的记忆,具有前世的本领,九尺钉耙也带在手中,他到底是不是投胎,还是原来他就是一只猪呢?

丁老师:猪八戒这个人很有意思,经常向人家介绍自己,大概是前世辉煌,曾经阔过。

主持人:所以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

丁老师:做得很好,这个人非常有意思的,四次。但是这四次里面,可以说有三次一致,有一次不一样。那么不一样这一次,他用一首七言诗描画了自己原先的长相,犯错误的过程,怎么说的呢?“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巨口獠牙啊。

主持人:就是个猪嘴巴。

丁老师:对,下边还有。“只因酒醉戏宫娥,那时就把英雄卖。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我们知道,猪最大的习性,不管是外国猪、中国猪,有一点是改不了,就是他一定拱土。鼻子、嘴,是它最基本的武器,既寻找食物,也跟敌人斗争。那么这个说明猪八戒本身就是一头猪。

主持人:那么他在之前介绍他是一个人,我觉得还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他原来在高老庄的时候,他这个老岳父一直嫌他长得丑,但是肯定他的能力,他为高老庄的高小姐出了不少的力,只不过是这个女婿拿不出手。所以,猪八戒就哄骗老丈人和媳妇,说俺老猪前世就是个人形,只因错投了猪胎才变成当时的这个样子,而且一直是把自己天蓬元帅这个头衔摆出来,拿自己前世的身份来压人。

丁老师:我觉得这个主要反映了猪八戒的性格,猪八戒有一个性格特点是什么?第一,说话不诚实。猪八戒的话用现在的话说基本上就是一个忽悠。比如说他在黎山老母跟前,黎山老母带着三姑娘,二十四回试禅心,要看一看师徒几个人是不是真的愿意去西天取经,还有没有凡心存在。其他几个毫不动摇,只有猪八戒动了凡心了,想留下来。

主持人:穿上了那几个女儿的衣服,一次性全穿上了,最后被吊到了树上。

丁老师:那么在这个过程里面,他说的话,典型的猪八戒的性格,就是言不由衷、文过饰非。明明想留下来,又说哪里好干这个勾当,意思是不留下来。说了不留下来,已经从后门偷偷溜进了黎山老母的室内。可见猪八戒的话你不能当真的,你最多作为一个参考,他对别人多半是诋毁、打击。目的是什么呢?抬高自己。

 

主持人:那么这个猪八戒馋懒、奸猾,又能忽悠。我在查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这个天蓬元帅可能都是给忽悠出来的。说天蓬元帅的外貌特征是三头六臂,执六件法器,身长50丈,黑衣玄关肩甲,领神兵36万,我怎么联想都联想不到一个猪模样的天蓬元帅,您说他这个天蓬元帅的职位是不是虚构出来的呢?

丁老师:他再忽悠,从小说里面交代来看,天蓬元帅还倒是真的,他确实坐过这个位置。但是天蓬元帅的位置到底有多高,小说里面没有很明确的交代。再忽悠的人,恐怕还有1%、2%的真话,猪八戒大概属于这种情况。

主持人:有一点真话,也能忽悠。

丁老师:是。

主持人:而且我就感觉在这个取经的途中,无论这个团队碰到多么大的艰难险阻,孙悟空、唐僧这几个人都能齐心合力的将它克服。而在这个层面上去考虑,我觉得猪八戒真的是一个狠角色,因为他是从意识形态上去瓦解这个团队。他时不时地说,咱们分了东西吧,猴哥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吧,咱们分家吧。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猪八戒添油加醋,唐僧可能不会念20遍紧箍咒,更加不会赶孙悟空走。

丁老师:是。唐僧也好,孙悟空也好,沙僧也好,都对猪八戒表现了各种团结的意愿。唐僧还是相信他,没有赶他走;孙悟空嘲笑他,但是还是和他配合在一起除妖斩魔;沙僧对他最为尊敬,猪八戒在整个故事里面,唯一获得的尊称,就是沙僧叫他的“二师兄”。

主持人:猪八戒在取经的途中,他的思想也在转变。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是他在劝团队散伙,但是在后来猪八戒也出力了。

丁老师:是,取经队伍的组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组合,我认为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我们现实的某种情况,这里面既有意志坚定的取经人,我想最重要大概就是唐僧,他确实是不到西天不会回头的。

主持人:用一句话不好听的话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而他就是不到西天我绝对不回来。

丁老师: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是一个完全有信仰的人,有献身精神的人。

主持人:而且也有行动。

丁老师:是。但是很可惜没有什么本领,他这位有信仰的理想主义者,如果没有那些没有理想人的帮助,他到不了西天。没有理想的人是谁?你觉得孙悟空有理想吗?孙悟空可以说没有理想,取经不是他的目的,他只是为了完成一种使命,那就是护送唐僧到西天,有使命感。有使命感的人跟有理想的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他更脚踏实地,更能办事情,更能见效果。为了完成了使命,他一定会尽职尽责。

主持人:而且我觉得在孙悟空的身上,不但是他有使命感,而且他知恩图报。有一定的成分,孙悟空是为了报恩,才去护送唐僧取经。您想,五百年压在五指山下,是吃铁蛋喝铜水这么过来的,整整五百年。那么唐僧一来把他救了,这个恩情多么的大?如果唐僧不出现的话,我想孙悟空不止压500年,五千年五万年都有可能。

丁老师:是,你的补充我觉得非常好。使命感和知恩图报结合起来,才使得孙悟空的行为格外具有英雄的意义。哪怕是师傅对他误解,哪怕是自己被迫离开了师傅,但是一旦师傅需要,他还是重返旧位,继续效劳。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05/8635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