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家族年夜饭 别让AA制伤了亲情

2016年02月14日 10:26

 

【事件介绍】

QQ截图20160214100217

团年饭AA制:消费方式背后家文化不容忽视

近日,一则关于“团年饭AA制”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大家族吃团年饭采用餐费AA制,闹得不欢而散。从之前的“轮流坐庄”,到现在的AA制,改变的是消费方式。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团年饭背后的家文化是不该被忽视的。

大家族团年饭使用AA制 最后不欢而散

据报道,1月22日,武汉一个20多口的大家族在餐馆吃团年饭,因为餐费采用AA制,一家人不欢而散。

据了解,这个家族中最年长是个83岁的老奶奶,老奶奶育有三个女儿,又各自有自己的小家庭。以往,三个家庭“轮流坐庄”请吃团年饭,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吃饭,场面十分热闹。今年,经济条件最好的二女儿一家提出AA制,引起其他家庭的不满,最后AA制虽然实行了,但一家人伤了感情。

这件事情由大女儿的儿媳晒到了网上,结果显示,近七成网友支持AA制。有人说这样不会出现为钱扯皮的情况,有人说AA制可以破解面子消费。当然,也有三成网友认为,轮流请吃年饭更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拜年方式,经济账算清楚很伤感情。

从轮流坐庄到AA制 消费方式在变化

新闻中的大家族之前吃团夜饭,采用的是“轮流坐庄”的方式,结果是一家人其乐融融。“轮流坐庄”可以说是中国人传统的聚餐形式。在西方AA制传入之前,除了明确的请客,中国人聚餐更多采用“轮流坐庄”的形式。它既体现了相对公平,又保留了人情,相比AA制的直接、绝对,“轮流坐庄”更迂回、含蓄,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处事之道。

而AA制作为起源于西方的一种消费方式,内核是绝对公平。AA制如今在中国也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年轻人,同学、同事、朋友之间聚餐,使用AA制公平,大家不必再纠结谁付钱的问题,费用均摊有利于减少矛盾冲突。可是问题来了,朋友聚餐用AA制不伤和气,亲人间用AA制不伤感情吗?

当团年饭与AA制挂钩,原本纯粹的亲情里掺进金钱的杂质,难免会冲淡传统意义上的年的味道,更少了家的味道。尤其是当AA制不被所有家庭成员所接受时,很容易令亲人变生分,生出很多嫌隙。

但也有人提出,“轮流坐庄”其实并非那么的有人情味,只是披上了人情味的外衣。为何?“轮流坐庄”是一种长期性的投资与回报,虽说不是每人每次都付费,但长期来看,每个人的支出也相差不大。而且它需要参与者有共识,心照不宣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如果有人不遵守约定速成的规则,只接受别人请客而不请别人客,就很难持续下去。

从轮流坐庄到AA制,是消费方式在改变。从其乐融融到不欢而散,仅仅是消费方式改变带来的影响吗?

团年饭背后的家文化不容忽视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一下团年饭背后的文化内涵。新闻中的大家族是在过年前约定一个时间,大家一起吃团年饭。其实,通常意义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年饭、团圆饭,是指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餐。吃年夜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也是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运潮,在外打拼的人克服天气、买票等问题,即便踏上囧途,即便乘摩托车,也要回家,就是为了跟家人一起过年,一起吃顿年夜饭。

年夜饭(团年饭)里,有家中老父母的期盼,有在外游子的思念,是感情的沟通,是亲情的连接。如果是大家族一起吃饭,也有利于建立长幼有序、兄友弟恭的家庭关系,塑造和谐、互敬互爱的家庭氛围。

团年饭也是日常家风一个的体现。有媒体称,和谐的团年饭彰显着好家风。亲情维系也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没有好的家风,很难保持一份长期密切的亲情,家族很难团结。如果一个家族中,家庭之间都能关怀友爱,乐于付出,那么这个家族一般不会出现新闻中大家族一样的尴尬。如果一个家族连吃团年饭都不能和谐愉悦,那么可以想象平时关系也微妙。

这样看来,消费方式的变化只是表面,日常的家风没有树立好,家文化没有建设好,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团年饭背后的家文化,不该被忽视。

 

 

团年饭AA制吃出了啥滋味?

吃团年饭是中国人的习俗,绝大多数单位、企业、个体户在临近过年时,单位领导、企业老总、个体户老板邀请全体员工聚在一起吃一顿饭,图个热闹,旨在凝聚人心,迎接新年。对于家庭而言,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吃团年饭的习俗。

当然,家分大小,对于只有几口人的家庭而言,团年饭的意义简单而纯粹,因为不会牵涉到利益问题。对于拥有十几口、几十口人的大家族而言,大家分成了若干个小家庭,加之团年饭开销毕竟不是小数目,当子女的不可能让父母买单。为了化解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民间有一种叫“轮流坐庄”的习俗。简而言之,就是子女辈轮流承办团年饭局,今年由老大承办,明年老二承办,后年老三承办,以此类推。

按理说,“轮流坐庄”是解决大家族团年饭问题最民俗的办法。

一则,大家轮流坐庄,饭局压力轮流承担,家族成员到时只需带张嘴赴宴就是了,大家心无挂碍,阖家欢乐。

二则,家族长辈、父母辈无需操劳团年饭的琐碎事,尽享天伦之乐。

李女士20多口大家族的团年饭以前也是“轮流坐庄”,可是,老二电话通知家族成员,告知今年的团年饭实行AA制。老二要对团年饭进行改革,要求按人头平摊饭钱。也就是说,假如这顿团年饭的消费是2000元,20个人参加了饭局,每个人就要支付100元的饭钱。理论上讲,长辈们也得支付饭钱,把长辈们也弄得很尴尬。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长辈们的饭钱都分摊给后辈们支付。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吃饭之前通知大家要带“饭钱”,吃完饭后还要把消费清单一一列出,先做加法,再做除法,然后分摊到每个家庭成员的头上,大家支付了饭钱才能走人。本来应该是一场欢喜的团年饭,因为AA制,弄得饭局气氛怪异、沉闷,最后不欢而散。

在现实生活中,AA制的确是一种很公平、很实在、很符合经济学原理的规则。开同学会、朋友聚会、散客拼租、拼的、拼旅游等等,采取AA制很合理,很科学,不会发生利益冲突,皆大欢喜。但是,家人吃团年饭的核心思想是亲情的回炉,孝道的升华。平日大家都在忙事业,甚至是五湖四海的漂泊,长辈、父母、爱人、子女之间往往是聚少离多。要过年了,家人、亲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顿团年饭,孝道、亲情、开心、快乐、融洽才是聚会的主题,人情味儿加上年味儿,才是团年饭的灵魂所在。

其实,团年饭一年才那么一次,做后辈的要心胸开阔一些。执行AA制不是不好,而是不要太武断,要让AA制变得“人情味儿”浓一点。与其让家人饭后“扳指头”、“扯袖子”、“使性子”,让长辈、父母们心里难受,还不如建立家族基金管理制,把“集资”工作尽量做到前面。每年规定一个时间让每个家庭缴纳一定数额的家族基金,用于尽孝道、家庭聚会、旅游等等。当然,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后辈可以多缴纳一点,大家都商量着来。方式方法、合理性很重要,孝道、亲情、人情更重要。别为了一顿团年饭而伤了亲情、人情与和气,别给长辈、父母们心里添堵,百善孝为先嘛。

读懂团年饭“AA制”题外之意  

从某种意义上讲,既然是团年饭,自家人一起吃,之于谁付账的问题,似乎不该分得汤清水利;而且许多家族的团年饭是“轮庄”吃,一年才聚一次,更不该较真谁付账的问题。面对团年饭“AA制”,多数家族成员从亲情角度抵制“AA制”,认为团年饭“AA制”在剥离亲情,让亲情变质。

团年饭“AA制”真的那么薄情?团年饭“AA制”便不能吃出亲情?团圆饭“AA制”剥离亲情,让亲情变质,不过是个人的唯心论。亲情是否变质与“AA制”不存在必然关系,你可以说统一付账让亲情更浓,当然也可以说团年饭“AA制”让亲情更加纯洁。必须注意的是,否定“AA制”意味着某个家庭必须承担团年饭的全部费用。

事实上,团年饭的付账尴尬便己说明问题。付账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不少人有这样的思维习惯——谁有钱谁付账,有钱多付账。但此种思维有钱的家庭是否认可并不知。在付账环节,还有人总爱贪便宜,总喜欢在亲情的遮掩下耍聪明,像“团年饭免费才去”便能吃出亲情?再者,团年饭“轮庄”的习俗,由于贫富的差异,是否都能承担也是问题。

“AA制”的团年饭类似婚姻中的夫妻关系。我们时常听女人抱怨夫妻生活不平等。其实,实现婚姻生活平等的方法很简单,即保证经济独立。然而,当面对经济独立,女人便开始示弱,或说自己是弱者,或说女人应该被保护,但很少注意经济独立。试问,你让男人养着,你又怎向他索要平等?换言之,若家庭成员都能大度,主动付账,又岂会出现“AA制”。

我们不应将团年饭“AA制”妖魔化,而应读懂“AA制”题外之意。“AA制”是很好的生活模式,自己消费自己买单,你完全依照自己的喜好点菜,不必看别人脸色,是避免无谓纠纷的最好模式。其实,我们应该主动推动“AA制”使用范围,不仅在朋友之间,还应该在亲戚、情侣,甚至夫妻、子女之间,许多兄弟、夫妻看不透此层关系导致不欢而散,也是必须反思的。

 

【启示与思考】

李女士一家的“年夜饭悲剧”,问题看似出在AA制上面,但毋宁说AA制只是个导火索,能量早就已经暗暗堆积、暗流涌动。他们总共三个家庭,往年“轮流坐庄”吃三顿饭。但并非皆大欢喜,因为已经有人觉得一年吃三顿饭太多了,所以今年改为吃一顿。一顿饭不可能“轮流坐庄”,AA制就成为水到渠成的办法。很多人觉得AA制是伤感情的“罪魁祸首”,其实未必。在实行AA制之前,恐怕感情就已经悄悄疏离,维系感情的年夜饭,对于有些人来说已经成为意欲弃之的鸡肋。俗话说“人逢知己千杯少”,如果家庭成员感情很好,天天见面恐怕都不嫌多。如果感情已经不在,一年三顿聚餐,想想都会让人望而生畏。从这个角度来说,AA制只是果,不是因。

每逢过年,都是重温亲情、友情,以及各种珍贵情感的时刻。个人、个体、核心小家庭崛起,以及联合家庭、大家族的衰落式微,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随着血缘纽带的淡化,茫茫人海之中,个体显得渺小而孤独。现代社会体量庞大、人群拥挤、资讯发达,特大城市人口动辄数以千万计,然而,深入人心的孤独,却成为现代社会最普遍的时代病。随着个体化进程不断深化,个人主义日益高涨,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建立亲密关系。这何尝不是现代社会的痛点之一。

年底不但有家庭年夜饭,还有各种各样的同学聚会、朋友聚餐、同事联欢、客户联谊。我们从中收获的,究竟是温暖的情感,还是喧哗的孤独?这个问题,远非一个“是否采取AA 制”所能回答。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14/8636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