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聚焦教育
不拘一格:小学校长任大学教授
2016年02月15日 11:19
【事件介绍】
杭州有位小学校长跳槽当大学教授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辞职,跳槽至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担任教授!1月31日,王老师本人已经收到调令。”1月31日,你的微信朋友圈是否为这一条信息开“炸”?一时间,对于信息的真伪、对于小学老师能否担得起大学教授一职,引起网友的热议。
记者通过核实,这条信息是真的,王崧舟前往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任教一事已铁板钉钉。他是通过人事调动前往杭师大的,春节后报到。在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卓越教师。
诗意语文
教学流派的践行者
从百度中得知,2001年8月,王崧舟作为拱墅区教育局首位对外引进的人才,担任拱宸桥小学校长。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他把一所普通的百年老校办成了杭城的新兴名校。上任伊始,王崧舟就根据学校的基础和现状,打出“新成功教育”的办学品牌。他认为办学的核心要素是“人”,“人”的核心要素是“心态”,“心态”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新成功教育”主张通过“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管理机制、教育机制、工作机制,改变人的消极心态,确立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和精神幸福,从而为每个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拱宸桥小学声名鹊起,王崧舟贡献很大。
王崧舟是位语文特级教师。在百度中搜索他的名字,会搜出来响当当的一堆荣誉、功绩,其中有一句话这样介绍他:他在全国小语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诗意语文”教学流派,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全国教育家型名师。
记者也搜索到一篇文章,王崧舟称自己不是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开创者,而是倡导者和践行者。他说,优秀的语文课都是有诗意的语文课,即按照艺术的规律、美的规律,来重新理解和发现语文,重新设计和践行语文,最后使语文课成为一个美妙的艺术品,成为一种审美的存在。
目前,诗意语文正在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具有影响力的教学流派,全国数以万计的语文老师、教研员都在对此进行实践和研究。由王崧舟担纲编写的《诗意语文读本》系列教材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应用。他本人也为此上过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并先后应邀赴全国29个省区8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
讲台仍然是他“战斗”的地方
一名优秀的老师、一名优秀的校长就此离开小学,是损失吗?
“花了一年的时间总算尘埃落定。”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童富勇说,“对一所小学来说他的离开是损失,但从整个小学教师的培养、传承来说,效能是放大了很多倍。”
作为王崧舟未来的直属上司,童富勇说,王崧舟到大学是来教书的,此外,他身上还有一个更重的担子——成立一个卓越教师研究中心,用他30多年的教学经验去研究怎样培养一名合格的卓越教师。
王崧舟说,讲台是他一辈子的战地。来杭州前,他在上虞一所小学待了17年,那是他人生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学会了怎样当一名好老师;2001年来杭州后,在拱宸桥小学一待15年,算是他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学会了怎样当一名好校长,“我可能算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很追求自己内在精神方面的成长,觉得精神发展到了瓶颈期。今年50岁了,到了知天命时节,会问天、问地,我难道最喜欢的是做校长吗?答案显然不是,我需要超越自己。刚好看到杭州师范大学的卓越人才计划,觉得特别适合我,通过各种考核,当然也经过了深思熟虑,为自己找到了下一个人生的精神成长地。”
对于未来,他说,自己会学着做一个学者,将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师范本科教育,“放下校长身段,一切归零,就去做一个培养好老师的好老师。”
未来5年还会引进3至5名小学名师“小学校长到大学教书,王崧舟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童富勇说,前有北大校长蔡元培、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首位教育厅厅长俞子夷,“他们都是从小学校长的位子上走进大学讲堂,后来做了大学校长、教育厅长。”他说,王崧舟这次是作为人才被引进大学的,属于教学型人才。
而对于未来,王崧舟表示只想着一件事——在教师岗位待了那么久,看到了目前教育体系中最大的问题,不是硬件、设备,而是人,“教师的整体素养不尽如人意,与师范类院校的课程体制建设有关。现在,我进入了师范教育的源头去教未来的老师,我要用我的经验去引领、培养更多的好老师、浙派名师。”
据了解,王崧舟现在还是浙派名师之一,全省有50多名语文老师跟着他学习怎么教语文。“今后,我的这些经验会在师范本科阶段就进行了。”王崧舟说,他会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更多地强调实践课程,会通过真实的情景去教学,“包括一名老师需要什么样的气质、用什么语言来讲话,怎么与孩子们互动等,这些唯有实践中才能得到真知。”
这一点,与童富勇在师范本科类教学中的改革理念很接近。童富勇透露,杭州师范大学师范教学从2015级本科生开始实施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此,在未来5年,学校还将引进3至5名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学前教育一线的名师,让他们到大学里成为师范教育技能教法的老师,“有了这些名师现身教学,好的老师才能越来越多,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童富勇同时表示,对于新进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没有在小学上过课的博士讲师,也将实施1至2年的实践教育计划,让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无缝对接。
王崧舟谈“感恩”
舍不得与孩子们说再见
感恩曾经的领导、共事过的老师
当微信上将王崧舟跳槽一事炒得沸沸扬扬时,王崧舟却挺平静的。
“在今天的休业式上,我与孩子们告别了。”王崧舟说,舍不得与孩子们说再见,仅告诉他们这是校长最后一次跟他们讲话,“孩子们的成长反过来让我得以成长。”因此,他送给小学生的休业式讲话主题是感恩。他说,感恩不是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放寒假了,认真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对老师出题的感恩,拿了压岁钱后感谢长辈是对长辈心意的感恩……
他也多次提到,在他这次华丽甚至看上去任性“转身”的背后,最为感恩的是拱墅区教育局的所有领导、共事过的老师,“有诸多的不舍,但他们仍然能够理解我、尊重我,让我得以跨越。过去的15年,在杭州,是他们陪着我、辅助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然不会有这次转身的机会。”
小学教师“转型”教授对教育的借鉴价值
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转眼就成了大学教授,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跨度太大了点。其实王崧舟是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界的“名师”,有许多“崧粉”,他在小学教育一线工作了32年,教学经验丰富,成绩卓著,正好杭州师范大学于2015年,出台了一个“卓越人才”计划,面向全球广纳贤才,其中一个方向就是面向中小学的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条件再符合不过了。
正如此次聘任王崧舟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童富勇所说,“未来最好的小学教师就需要现在最好的小学教师做领路人”。不拘一格降人才,像王崧舟这样的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他们的经验可以与师范生所接受的理论教育相结合及互补。王崧舟这样来自教育一线的卓越人才,正是离一线太远,处于象牙塔中的师范校园所亟需。
有人担心,王崧舟的离职,是小学教育的损失,王崧舟对此表示,自己离开小学教师队伍,但并没有离开小学语文教育战线。是的,培养出更多像他一样的优秀教师,也能让他发出更多的光与热,他从教育一线到成为大学教授,这对他自身来说,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可以开拓他的眼界,可以让他的胸襟变得更为开阔,不仅更有利于他实现自我价值,也有利于他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杭州师范大学着重从教育一线选拔人才来充实师资力量,本身就表现了一种务实精神。师范大学的重要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优秀教师,要能不一厢情愿地培养人才,要能让教育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就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就需要“睁眼看世界”。
小学优秀教师缺乏,成了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尤为缺乏优秀教师。把优秀的小学教师招去当大学教授,也可说是对小学教育的重视,可一定程度上扭转一些师范生不愿当小学教师的偏见,也可以让更多优秀的小学教师看到自我价值提升的希望。
杭州师范大学的这一做法,值得借鉴,不仅是其他高校可以借鉴,从而让自己的大学教育变得更“接地气”、重实际、有的放矢;相关部门也可予以借鉴,从而重视小学教育,给予小学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小学教师变身大学教授,并不是麻雀变凤凰,优秀的小学教师,本身就是凤凰,应该让他们能感受到职业尊荣,给予他们良好待遇,让他们每天都有“凤凰展翅”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从而巩固基础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更好的起点,让我们可以希望有更好的未来。
【启示与思考】
小学校长到大学当教授,确实是闻所未闻,它开始打破了中小学与大学之间的壁垒,让广大的中小学教师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在特别重视学历的今天,一个人,如果没有博士学位,如果没有高级职称,如果科研成绩不是特别突出,是很难进入大学讲台的,更不用说当教授了。王崧舟以小学教师身份进入杭州师大当教授,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和想象,为中小学教师的上升提供了新的样本。
王崧舟之所以能够进入杭州师范大学受聘为教授,不是因为他是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而是因为他是国内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他开创了“诗意语文”教学流派。他直接指导培养了20多名省、市级教坛新秀和学科带头人。而且在校长任上,他让一所普通的小学跻身杭州新兴名校行列。
王崧舟受聘杭州师大教授,必将激励更多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工作,认真钻研教学,积极探索教学,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不断上新台阶。同时也希望更多的高校像杭州师大一样,破除阶梯门槛,冲破制度樊篱,不拘一格选人才,充分吸收优秀的专家型中小学教师参与到大学的教研教改项目中来,积极发挥他们的教育实践优势,提高高校的教研科研水平,提高高校教研成果对中小学教改的指导价值。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15/8638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