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猴年央视春晚传递满满中国正能量

2016年02月16日 10:21

 

【事件介绍】

2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齐声赞春晚

2016央视猴年春晚落幕了。节目结束后,春晚总导演吕逸涛,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也给出了自己的分数。

春晚总导演吕逸涛:我给本届春晚打一百分

曾多次担任央视春晚执行导演的吕逸涛今年首次担任总导演,执导春晚在他看来,是“最高的荣誉”:“为它付出,全身心地投入,让更多的人一起开怀”。他曾表决心自己肯定会全力以赴,但并不认同作为总导演压力最大、最辛苦:“我觉得有信心把这事做好,就不辛苦。”

吕逸涛是否交上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呢?他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在春晚落幕后的媒体采访中,他为本届春晚打了一百分。在他看来,本届春晚的直播基本按照导演组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包括设计的出新出彩和亮点:“我觉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然,面对观众对于春晚可能的反馈,吕逸涛也有着好心态:“观众对我们支持,他才会来点赞或批评。好的建议我们可以吸纳,不好的建议我们可以置之不理,所以心态最重要。”

新华社评论员:普天同庆演绎时代精彩

文章称:4个多小时的欢乐时光,将过去一年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娓娓道来;五地联动的创新之举,连接起四面八方的共同祝愿,展现着全民大联欢的热闹团圆。“老兵帅,怒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正能量一直陪伴”……观众的评价纷至沓来,在“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的主题下,人们享受着普天同庆的欢乐,更感受到美好明天的召唤。

从舞蹈《茉莉花》的思乡之情到歌曲《父子》的真情流露,从小品《放心吧》的诚信之问到武术节目《天地人和》的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贯穿始终,唤起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与尊崇。东至福建泉州,西通陕西西安,南联广东广州,北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四大分会场独具地域特色与文化风情的民俗表演,让观众在赏心悦目之余,更领略到神州大地的丰饶之美和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激荡起我们心灵深处的家国情怀。

人民日报在2月8日头版发文:“你我中国梦 全面建小康 央视春晚传递中国正能量”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陪伴中国人走过30余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今晚,随着2016年央视春晚的播出,这顿中国人每年最重要的文化大餐正式上桌。春晚播出的同时,其在全民大联欢、传递正能量等方面的全新艺术呈现方式也成为观众讨论的热点。

春晚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展示的大舞台,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融现代音乐元素与西北民间艺术为一体,新颖的形式让观众感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语言类节目是春晚舞台最能反映当下生活、针砭时弊的艺术形式,今年的小品《快乐老爸》《放心吧》《快递小乔》《是谁呢》等都紧扣当下,深受观众喜爱;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重要发展主题,歌曲《山水中国美》以全新的表现形态,为观众勾勒出美好的华夏山水,传递出保护生态的理念。

光明日报记者多处采访 得出结论:春晚反映民心所向

晚会一结束,光明日报驻站记者便分头开始了采访。接受采访的观众认为,今年春晚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突出反映了民心所向,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性、时效性强;二是地方文化色彩浓郁;三是风格简朴、大气。

“为党而书写,为民族而传唱,为人民而抒怀,为时代而欢呼,这样的春晚必定成为经典。”湖南女子学院教授胡艺华说,“今年的春晚,最打动我、感染我、鼓舞我的节目是歌曲《美丽中国走起来》,在大气祥和的氛围和催人奋进的旋律中,彰显着一种强烈而浓郁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闪耀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朗朗晴空下。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一定要把春晚的正能量,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我的学生们。”

重庆市彭水县鹿鸣乡向家村村民李瀚是春晚的铁杆粉丝,猴年春晚“东西南北中”共同举办晚会的模式让他既期待又惊喜。“这种方式特别接地气,每个观众都能从晚会现场找到自己熟悉的场景,就像在晚会现场一样。”李瀚说。与李瀚同村的张宏特别喜欢猴年春晚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共同奔小康的主题。“致富奔小康的主题很实在,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他说。

沈阳北站派出所民警刘梦迪是公安战线的新兵,她说:“爷爷、父亲和我,三代都是人民警察。今年除夕,我和父亲都值班,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和旅客们一道观看春晚。今年春晚的小品《将军与士兵》再现2015年大阅兵的震撼场面,让我再一次体味国家强盛、军队强大的自豪,给我们这些坚守在岗位的年轻人以鼓舞。” 

另据央视自己调查:95%海外观众对央视春晚满意

除夕当天及春晚播出期间,中央电视台启动了专项海外观众电话调查项目,共访问了 403位海外观众,其中有效访问193位,涵盖了埃塞俄比亚、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及香港、台湾等58个国家 和地区的华人电视观众;通过短信与观众互动190275条;收到观众来电1276个,较去年增长39%。通过调查,对今年春晚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观众高达95%。

 

 

猴年话猴说春晚感受精气神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2月6日,农历除夕前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6年春节团拜会,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拜年!向节日期间仍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实际上,这不仅是春节团拜会,每逢重要传统节日,比如:元旦、春节,党中央、国务院也都会以各种方式,向父老乡亲、向社会各界送去新年祝福,表达诚挚问候,可谓接地气、聚民力、暖人心。而在中国人心中分量最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浓浓的年味儿则凝聚着中华民族最珍视的情感,天涯之远隔不断游子心底最温暖的牵挂。回家团圆、孝老祈福,浓缩着无尽的骨肉亲情和家国情怀。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农历春节的重视,对全体人民群众的关爱。

在农历猴年春节到来时,我们触摸党中央、国务院举行的2016年春节团拜会的炽热温度,会有更深刻的具体体认。猴年,作为属相本命之年,举国上下,网络上下,更为突出讲述农历猴年所有的明显特征。这在2月7日之夜,也是大年除夕之夜,体现得更为充分、生动、鲜活,其讲述升华到了一台背景性强、回顾性强、思想性强、艺术性强、综合性强、导向性强、鼓舞性强的全民欣赏、天下华人同乐的央视春节联欢会上。晚上8:00分,2016年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精彩亮相,震撼登场。场内场外,一片欢腾,靓丽的舞台,释放着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节日文明深度交融的感染力,祥和气氛特别浓厚。这预示着新的第一年,中国更加蓬勃向上,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我们注意到,为了更好地展现新年新气象,2016年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不仅推出“康康”吉祥物,为全国人民、天下华人和海外朋友打上“齐天大圣”的深刻烙印,还特别安排了3个传统文化节目供观众欣赏。其中,戏曲《戏游花果山》最具“猴年”特色。而今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的甄子丹,表演的武术节目《天地人和》,则令人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由该台晚会策划甲丁亲自设计音乐、服装的杂技节目《直挂云帆》,成为重点打造的节目之一,闪烁着政治与艺术相结合的大亮点。

甲丁此前曾介绍说:“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这个节目的灵感。演员需要在一个支柱上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而这个支柱是可以360度旋转的,演员时而升到高空,时而降到帷幕后,在背景画面的映衬下,给人一种人在风浪当中上下翻飞的感觉。”甲丁的介绍,果不其然,效果极佳。这个节目展现出来的智慧与力量,不正是中国人民在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气冲霄汉,改革创新,振兴中华的精神风貌吗?

这让人们对于“猴年”特定含义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更为深刻。在动物世界中,猴属于最高等的一个种类,也就是灵长类。在十二生肖中,猴占有最显要的顺序位置,为第九位。根据日历推定,今年是丙申,属于火猴年。猴在生肖中,无疑代表长久、尊贵、仁义、灵活。有这样的四句话,可以表达此意。即:申猴为九寓寿长,位居至尊不张扬,金猴有尾仁义在,灵话应变享安康。

猴的习性,猴的脾气,猴的举手投足,都表现出猴的灵性的可贵,值得人类考究和借鉴。比如:猴子善学,什么都可以试一试,学而知之,学而得知,学而进之,学而明之,这些都是有参考价值的做法。猴子聪明、机敏、灵巧,也是值得关注的特性。猴子随意,自由自在,猴子大度,不结死扣,嘿嘿一笑了之,尽管有时吱吱叫,但与人类友好相处的善性,更是我们感兴趣的地方。农历猴年话猴,感受2016年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我们确实有必要来一番“猴气”,大增“精气神”。

孙涛、邵峰表演的小品《放心吧》,通过手机诈骗电话“你猜我是谁”,引发了一连串的戏剧性误会。整个故事演绎的淋漓尽致,跌宕起伏,真实中有夸张,虚构中有幽默,对话连贯,逻辑性强,寓教育于讽刺之中,听得真切,看得清楚,记得明白,其欣赏价值可谓不菲。而爆出的“笑点”则彰显正义,“好人多”,“放心吧”,这就是家与国都需要的“精气神”。

大年除夕之夜,中国东南西北中的各族干部和群众,同全球华人、各国朋友在共享2016年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守岁,满怀感念之情告别了硕果累累的农历羊年,又满怀信心之义迎来开启新航程的农历猴年。每一个人都会沾上猴的“灵气”,让全民族的“精气神”发力,2016年中华大地必将绽放辉煌。

 

 

正能量的春晚带来正宗的年味儿

每年的大年三十,13亿国人都有一道特别的文化大餐,即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说几乎是人人,或者说是家家,都会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喝着小酒,欣赏着文化盛宴,春节晚会。每年的春晚,有人喜欢,也有人吐槽,还有人说与自己无关,这些都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每年的春晚之后,给人能带来什么?能留下什么?或者说能传递什么?这个很关键。

从猴年春晚来看,无论是导演自己给春晚打满分100分也好,还是一些观众说法也罢,我觉得猴年春晚依然传递出的是一种正能量,有爱,有家,有情,有意,才有了精气神,传递出了正能量的年味儿。

有网友评价说,猴年春晚大放异彩,提振起民族精气神,而且有网友说从春晚里感受到了精气神。这些精气神其实就是正能量,是春晚传递出的正能量,这正是我们民族所需要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文化所应该传递和唱响的东西,更应该是观众所需要的。

首先是春晚一开场就是正能量,开场歌舞《春到福来》,给人春天的力量,改革的春天,发展的春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春天,而且今年春晚也正是紧紧围绕“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的主题,将全国人民的年度记忆形成令人难忘的文艺表达,展示出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实现“中国梦”的坚定决心,以及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必胜信心,这正是满满的正能量。

其次是春晚的每年节目里都有爱,更有正能量。诸如《快乐老爸》、《放心吧》,都有爱,更有正能量。《快乐老爸》的快乐是做好事,做善事,有爱心,给一个有病母亲的孩子捐赠了5000元,实际上是给予的爱,而当这位小孩来还钱时,我似乎泪水打湿了眼框,热泪盈眶,给人心里一种激动,一种温暖,这就是爱,人人都爱,社会才有爱。《放心吧》让人学会的是放心,更要有诚信,要人相信人,正如扶不扶一样,扶了是爱,不扶让人扶不起,被扶的人扶不起,不想扶的人也扶不起。在这里,通过几位演员戏剧性的变化,讲出了中国的文化,讲中国的“仁义礼智信”,讲做人的道理,诸如“尿过炕难道就不能睡觉了”,要人相信人,而且要放心,这正是传递出的正能量。

第三是整个晚会自始至终突出了主旋律,而且也彰显年节味,让年味儿更浓,让年味儿更香,香飘四溢,因此猴年春晚打造六个一,一首歌曲《多想对你说》、一个情景剧《将军与士兵》、一个舞蹈《茉莉花》、一个小品《放心吧》、一个杂技《直挂云帆》、推出一对新人乔杉、修睿。歌唱祖国,演出抗日战争的力量,给人传统文化舞蹈,让人放心,给人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让春晚后继有人,这正是正能量,也是春晚的力量。

事实上,就在《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今年的春晚时,用了“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央视春晚传递中国正能量”的标题,文章说,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陪伴中国人走过30余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当晚,随着2016年央视春晚的播出,这顿中国人每年最重要的文化大餐正式上桌。春晚播出的同时,其在全民大联欢、传递正能量等方面的全新艺术呈现方式也成为观众讨论的热点。

春晚不仅仅带来的是猴年猴气而且是精气神,更是满满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今年春晚赢人的杀手锏,传递出情和爱,传递出一份温暖,带来正宗的年味儿。

春晚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流汇合的一种文化生态,既尊重传统文化,也要把现代文化元素融合其中,体现到春晚的各个环节和内容之中去。这样的春晚,才是真正的春晚,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生态。

 

【启示与思考】

每至大年夜,总有两道大餐令人念念不忘。一道,是妈妈亲手烹制的年夜饭;另一道,则是央视倾力调制的春晚。一道饱口福暖肠胃,一道饱眼福长精神。

如果说,年夜饭的诱惑在于"妈妈的味道"。那么,春晚这道精神"年夜饭"的魅力,则在于它浓厚的"中国味道"。一方小舞台,演绎大时代。所有的祥和幸福,透过银屏传递给千家万户,化为十三亿多中国民众的欢声笑语。这,就是春晚的文化感染力。

文艺来源于生活,春晚舞台上各色节目洋溢的祥和与融洽,正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在晚会的节目中既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且,每个节目既有广泛的人民性,又有高度的政治性;而且,既能体现国家大事,又能充分表达以人为本的民生需求和具有真善美的现实生活。而且,2016年的央视春晚给全国人民送来了悠扬悦耳的春之声。

说实话,央视猴年春晚是真正认真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创新与探索;说实话,不是央视春晚节目“众口难调”,关键在于怎样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说实话,并不是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关键在于有没有扎根人民、寻找接地气的创新改革精神;说实话,央视春晚的创新之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说:“第一,人民需要文艺。第二,文艺需要人民。第三,文艺要热爱人民。”而且,“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只要明确了这些文艺的前进方向,央视每年的春晚就会让广大人民群众热情点赞。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16/8639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