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微服暗访,是避免“偶遇”尴尬的不二法门
2016年02月16日 10:25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傅德辉一道,不打招呼,突然造访广水市杨寨镇调研,一行人到达时,镇党委书记李福祥本来还在广水。半小时后,李福祥紧急赶回镇上,看到社会事务办公室门口挤满了人,都没法和李鸿忠打招呼。很快,广水市以及上级随州市的领导也赶到了,“李书记也很吃惊,怎么消息传得这么快?”李福祥对记者说。(2月15日中国网)
回顾近几年人民群众“偶遇”领导事件:郑州电视台记者地铁“偶遇”市委书记吴天君;湖南都市频道记者“偶遇”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清晨在扫马路;阜阳一微博网友公交车上“偶遇”市委书记于勇;微博用户@橙子loveyou“偶遇”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山上捡垃圾;此外,还有仪征市委书记程希骑摩托车下乡“特意”不戴头盔;河源市委书记何忠友上街巡查内涝灾情,见货车熄火伙同工作人员帮货车司机将车推离危险区;抚顺市委书记王桂芬扫大街“特意”不戴口罩等等。
从中可以看到,这些所谓的“偶遇”事件,很多都是提前设计好领导与记者或摄影师“偶遇”,即便“偶遇”的不是记者,最后也证明是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比如“偶遇”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山上捡垃圾并及时上传到微博上的微博用户@橙子loveyou。当本来应该很低的“偶遇”系数,被特意人为设定为100%,所谓领导与群众“偶遇”,也将陷入了作秀嫌疑。细究之后,我们甚至还发现了整个过程有设计、有演出、有角色,而目的性均是为了表现领导们多亲民,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过,一个同样曾热衷扫大街、划龙舟,背后却出入高档私人会所,一餐几十万,收受巨额贿赂包养情妇的万庆良,足以让公众对作秀官员们浮想连翩了。对于此类事件,人民日报曾批判一些领导干部制造“偶遇”,无非是想宣扬自己低调、务实、节俭,彰显转作风成效,但“偶遇”太多、刻意做作的本身却泄露了秘密。
在这些陷入“偶遇”作秀的官员中,我们也的确能看到一些不同。如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每天早上去做义工,麻利地收拾碗筷,微笑着给环卫工人端粥递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乔俊武20多年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给他配的公车常常处于闲置状态。这些领导干部或正大光明地做公益,或将亲民与节俭表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或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低调、务实,自然他们不屑于再设计什么作秀与“偶遇”。
戏曲故事中的微服私访之所以被人民津津乐道,是因为微服私访才能发现真问题,才能看到没有经过提前准备、修饰的真实场景与人心。不过,现代通讯科技与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的力量,早已经让各级领导干部成为了群众的“熟面孔”,微服私访的难度也变得更高了。
从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突然造访广水市杨寨镇调研,半小时后,镇书记、广水市、随州市领导纷纷赶到看,显然,省委书记的暗访并没能真正落到暗处,这是因为省委书记身边工作人员有人在向地方领导报告,意图从中换取某种好处。那么,领导干部真的无法进行微服私访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领导干部都能放下官架,扔下专车与秘书,穿上粗衣布鞋,戴上墨镜,真正摒弃手不沾尘、鞋不染土,开会有人拟稿,口渴有人倒水,下雨有人打伞的老爷作风,你又何愁看不到基层真相,何惧“偶遇”作秀质疑?
【声明:本文系本网独家采用稿件,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st71ztz@126.com
责任编辑:李丹华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16/8639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