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建设

把官兵满意作为党委作风建设的标准

2016年02月18日 14:03

 

“零下2度还要执勤巡逻,真没想到边防官兵平时所处的工作环境如此不易!”正在上海青草沙水库参观的官兵家属感叹道。春节过后,上海市公安边防支队党委启动了“边防家属看边防”活动,邀请官兵家属走进警营、走进辖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进家属们对官兵使命职责的理解和支持,也能够激发官兵奉献边防的热情。”这个支队的政治委员袁涛如是说。

这个支队在深化“三严三实”、加强作风建设的过程中,把官兵关注的问题作为第一信号、把官兵是否满意作为首要标准、把官兵的切身利益作为关键导向,赢得了基层官兵的信赖。

从基层官兵身上“明实情”

在这个支队开展的多次“三严三实”查摆活动和大讨论活动中,官兵反映的问题寥寥无几,但在无记名问卷调查中官兵们积极踊跃畅所欲言。有的认为这样的作风整改活动每次都是“雨过地皮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有的认为部队正规化管理存在领导和战士“两套标准”、还有的觉得工作没抓长效难免“治表不治本”。

官兵的牢骚就是症结所在。这个支队在严格落实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机关帮扶基层”工作,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下基层帮扶。明确“事务性意见送交机关办理、建设性意见提交党委参考、不合理意见逐一反馈说明”的意见处理规则,确保官兵意见建议能及时得到反馈。

“我平时请假回家,从金山嘴到崇明岛,从北到南的路途就要花费一天时间,有时遇到家里的急事也帮不上忙心里总是愧疚。”在调研活动中,像派出所干事小朱这样的情况还不止一个。为了让干部更加安心工作,支队党委在不影响整体工作推进的前提下,对部分离家远的干部进行了岗位调整,干部们回家更近更安全了,对辖区的情况更熟了,工作热情和岗位归属感更强了。从官兵中来,到官兵中去,真正俯下身去了解实情,把官兵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开展工作,就能赢得官兵“点赞”。

 

到一线部队中去“办实事”

为了提高支队执法正规化水平,支队法制部门将硬件、软件标准图文并茂地设计成电子文件下发到各基层单位,然而个别单位却在考核验收中未能达标。在整改反馈中部分党支部道出缘由:因为营房设施老化、功能区划分不合理,要达到执法正规化设置的全部标准必须进行营房改造。

问题一出,就必须要“把脉、问诊、下药”。支队立刻组织多部门形成联合工作组蹲点调研,不仅对执法场所按要求对照改造,还对官兵生活区进行设计改造,开辟了读书角、影音区、健身房等“新区域”。看着焕然一新的营区,横沙港边防派出所司务长高明旭激动地说:“想不到一年时间就帮我们了却了心愿,现在大伙住的舒心,工作也带劲了。”

为更好推进部队全面建设,这个支队研究建立机关工作首问负责制度,基层反映的问题涉及哪个部门、哪个科室,哪个部门、哪个科室领导必须牵头,保证一抓到底,落实解决。对于部队反映的繁杂问题,实行联合办事制度,由对应的党委联系成员牵头成立联合办事组,确保通力合作,共同解决。针对已经解决的问题,他们还开展回头看,建立回头问效机制,看基层是否满意,看是否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力求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

在矛盾聚焦点里“摸实症”

“刚毕业任职,想争先创优、体现价值却不知道从何做起。”“与我同年入伍的战友接连入党,临近退伍,我到底落后在哪里?”“我的工作也干了不少,为什么年度评优名单里面没有我?”事关官兵的切身利益,往往是矛盾聚焦的热点与难点。

面对部分官兵心中的疑惑,支队党委高度重视,顺应“民愿”,重点完善网上“阳光窗口”,规范干部、士官年终考核组织程序,采取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评议,考评结果通过支队网上“阳光窗口”在全支队官兵中进行公示,实现敏感事务“阳光下”操作,保障官兵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推行干部量化考核,将机关、基层;内勤、外勤等分角色量身定做考核办法,并进行公开考核和定期公示,全程接受官兵监督,保证做到干部年终考核的公平公正。

“要让官兵满意,就要直面广大官兵最关心、最直接的矛盾和问题,让官兵有付出就有收获,才能真正激发部队的活力和激情。”这个支队支队长虞圣明如是说。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18/8645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