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万元红包被退回 体现浓浓人情味

2016年02月23日 14:56

 

【事件介绍】

QQ截图20160223144903

红包发光年终奖 “红包醉案”真相:“抢红包”变“退红包”

春节亲友同学聚会,抢抢微信红包已成为活跃气氛的玩法。近日,南安的何先生在同学聚会时,酒后竟然在群里连发3个金额5000元的超级红包。酒醒后,他才发现坑了工薪阶层的自己,“1.5万元,一晚发光年终奖”。

2月13日,南安的李女士发微信朋友圈,讲述班级同学聚会上发生的一场“红包醉案”。她说,何班长喝多了,打算在班级群里发个总额500元的拼手气群红包活跃气氛,结果酒劲上头,眼一花,手一抖,“500”多加了一个“0”,变成5000元。更离奇的是,他酒实在喝得太多,以为第一个红包没发送成功,又发了一个5000元的红包到同一个同学群里。随后,这位班长又发了一个5000元的红包到一个股票群里。几分钟内,发出去1.5万元红包。

不明就里的同学一开始纷纷抢红包,大家为班长的慷慨和大气点赞。聚会散了后,有心的李女士算了一下,班长在群里发了两个红包总额有上万元。得知班长是在酒后发了那么大的红包后,大家认为,要把红包钱给退回去。一时间,“抢红包”变成“退红包”。

随后,有同学询问班长当晚到底发了多少红包,他的回答让人吃惊,竟然发了1.5万元,其中有5000元是发到一个股票群里。截至12日晚上,经过“爱心接力”,这1.5万元已基本退回给何先生,本已做好吃哑巴亏的他满是感动。

“多么感人的事情啊,我们欢迎他经常发小红包,大红包就不要了。”李女士表示,想通过这事给大家提个醒,作为聊天工具的微信不要绑定太大额的银行卡,更不要醉酒发红包。记者从微信运营方了解到,单个红包上限为200元,单个群红包上限为2万元,但随机的金额不超过200元。

 

防发错万元微信红包尴尬,需要运营方兜底

遇到这样的乌龙事件确实很尴尬,本想活跃一下节日气氛,在同学微信群里发红包,不料何先生由于酒喝多了,醉眼朦胧,错将500元打成了5000元,连续三次发了1.5万元的红包。

这样的事情当事人明知错了,也只能后悔莫及。本来很高兴的微信发红包,却搞得何先生闷闷不乐。好在有心的李女士发现了这一问题,群里的其他同学也很善解人意。在得知何先生是在喝多酒的情况所为,纷纷退回了红包。

红包虽然是退回了,但对双方来讲都是很难堪的事。因为国人都很爱讲面子,发红包对何先生来讲,是为了在同学面前争面子和活跃微信群里的气氛,而现在同学们都把红包退回来了,看似挽回了发错红包的损失,但让何先生在同学面前却很“丢分”。同时也让抢红包的同学觉得十分尴尬。

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微信运营方要主动作为,不能把醉酒发错红包的责任全都归咎于发红包者。因为在喝多酒的情况下,发红包者很难避免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即使在清醒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输错数字的事。比如说,偶尔的手抖或者眼花等。

从技术角度讲,微信运营方具有防止出现此类问题的条件,比如,把单个红包上限设为200元,单个群红包上限为2万元或者更少一点等。通过这样的设计,就能有效防止发红包者因粗心大意犯错的问题。唯其如此,既是兜底之举,也是治本之策。

万元微信红包 拷问支付责权

微信红包如今已成为一种新年俗。无论是发红包还是抢红包,本质上都是一种游戏,重要的是自身的参与。事实上,大家争相去抢的,不只是钱,更是喜气、福气与运气。

何先生因失误所发的1.5万元红包虽已基本退回,但“酒后红包”实际上发出了两个警示。第一,发红包本质上是一种契约行为,不可反悔,因此发红包前一定要头脑清醒,选择适当的金额。第二,为防止发红包者的误操作,微信红包支付系统应对大额红包制定更复杂的操作和确认流程。

根据现有微信红包使用方法,单个红包上限为200元,单个群红包上限为2万元。发放大额微信红包,必然意味着需要绑定银行卡,如此看来,如果银行卡内资金充足,是有可能发生过万“大红包”的情况的。

便利与安全是网络支付的双刃剑,普通使用者保障自身财产起见,不应过度追求支付的便捷性,而忽略了资金安全。在每次支付之前,应谨慎确认金额,避免出现因个人疏忽导致的错误交易行为。

作为支付平台,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方法和措施,在技术上把好关。例如为不同的个人或者群,提供自由设置支付上限的功能,真正筑起手机安全支付的屏障。

 

为酒后在群里连发3个金额5000元的红包获退还点赞

在这起新闻事件中,想对何先生这样的醉酒者说句话,同学聚会是高兴事情,却不应该醉酒醉到失去理智。这失去了同学聚会的真正意义。一年没见了,有机会坐在一起,大家更应该畅谈一下一年的收获与失败,说说心里话,为新的一年奋斗树立一个目标,找到新一年的人生坐标。一场聚会,所有人都喝到醉眼朦胧,这样的聚会不要也罢。而且,在“酒壮英雄虎胆”中,还发出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符的大红包,也是很尴尬的。

幸好,这起尴尬的事情,变成了和谐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在欢欢喜喜疯抢了3个大红包之后,同学们回到家想了想,不该占这样的便宜。何先生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生活的也不富裕,很显然的是发放这么大的红包不是本意。再加上考虑到何先生是在醉酒的情况下发放的,就更加加大了“不是本意”的因素。大家商量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用发红包的形式退红包。1.5万元的红包,同学们一分不留退还给了何先生。

既然是发红包,无论是醉酒行为还是无心之举,都也算是一种游戏规则,同学们不去退还这笔钱款,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何先生碍于面子也不会张嘴索要。问题是,如果使用了这笔钱大家的心里也是不舒服的。红包原本是一种小游戏,适可而止就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也可以加深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的情谊。如果红包太大了则失去了发红包的本意。

何先生错发红包原本是尴尬的,同学们领取之后又纷纷退回,则把这种尴尬化解了。这其实也是一种诚信的表现。不过,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微信红包的设置问题。按照游戏规则,微信运营商设置的单个红包上限为200元,单个群红包上限为2万元。这个2万元的标准是不是太高了?

【启示与思考】

1000元是乐一乐,但15000元却是悔又悔了!还好的是,经过“爱心接力”,这1.5万元已基本退回给何先生。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卖,但这世界上却有人情可在。1.5万元红包失而复得,传递的是满满的人同此心的正能量。

抢红包的本义,不在于金额的多寡,而是为人们增添了一种沟通的方式,一种彼此之间传递感情和快乐的方法。我们为几十元、几元、甚至几毛几分抢得不亦乐乎,不如说是抢得欢乐和情感的交流,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不能否认,在抢发红包中,有的人在红包中迷失了自己,沦落为了“红包乞丐”,变着戏法儿以各种名义向他人讨要红包。对于这样的人,不是游戏得忘乎所以,就是把带有温情的游戏变成了敛财利器。笔者的态度一向很明确,就是立定脚跟,不为所动。倘若是一份游戏之心,我们自可不必当真;倘若是为了敛财,又何必把这样的人当作“真人”呢?

小手点点,红包乐乐!万元红包退回,让抢红包有了浓浓的人情味,也让这一游戏回归了本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23/8655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