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落实主体责任 各级党委要当“好掌柜”

2016年02月25日 10:10

 

【事件介绍】

QQ截图20160225094354

习近平:各级党委不能当“甩手掌柜”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执纪职责,拒绝说情风、关系网、利益链,采取管用的措施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使违纪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查处。这样既有利于防微杜渐,也有利于教育和挽救干部。有的地方和单位有了问题总想捂着盖着,甚至弄得保护错误的力量大过伸张正义的力量,这个问题要认真解决。查处违纪问题必须坚持有什么问题查清什么问题、发现什么问题查清什么问题,不能装聋作哑、避重就轻,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任何人不得隐瞒、简化、变通。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

巡视发现,有的党组织领导不力,缺乏责任担当;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丧失,在党不为党、在党不信党,讲风水、信迷信!这些问题不碰不管,就会破坏我们的团结统一。现在巡视发现的问题,突出反映了有些干部完全丧失党性、毫无纪律观念,有的党组织形同摆设、疏于管理。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二〇一四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6日)

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按党章办事,把对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管理和监督在标准上严格起来,在内容上系统起来,在措施上完善起来,在环节上衔接起来,做到不漏人、不缺项、不掉链,使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解决一个问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面对新时期复杂的党内外环境,从严治党要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制定目标和狠抓落实结合起来、分类指导和统筹协调结合起来、典型引导和全面提高结合起来、当前工作和长治长效结合起来,增强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在福建调研时的讲话(2014年11月1日、2日)

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做到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

——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2014年12月13日、14日)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能不能担当起来,关键在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抓没抓住。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各级党委(党组)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真正把担子担起来,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要进一步健全制度、细化责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要在巩固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落实主体责任成果的基础上,把责任落实到地市一级。从严治党,首先是从严教育、从严管理。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筑牢思想上拒腐防变的堤坝。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月13日)

 

剑指“甩手掌柜”意在突出执行力

从讲话的内容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各级党组织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问题、举措和要求进行了综合论述。应该说这些讲话为下一步的各级党组织如何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南。

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深刻反思。“有的地方和单位有了问题总想捂着盖着,甚至弄得保护错误的力量大过伸张正义的力量”“有的党组织领导不力,缺乏责任担当”“有的党组织形同摆设、疏于管理”“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各级党组织当认真对照,尤其是要深刻反思自己是否存在“甩手掌柜”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发现问题,更需解决问题。如何根治“甩手掌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开出了良方。首先,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执纪职责,拒绝说情风、关系网、利益链,采取管用的措施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使违纪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其次,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按党章办事,按照纪律规矩办事。在标准上严格起来,在内容上系统起来,在措施上完善起来,在环节上衔接起来,做到不漏人、不缺项、不掉链。最后,要把握重点和关键。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做到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

从严治党,需要责任担当。责任是保障,离开了责任谈从严治党只能是纸上谈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的责任要求作出了重点强调。一要切实履行执纪责任。要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真正把担子担起来,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二要做好自我表率。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让责任落地生根。三要要进一步健全制度、细化责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地方层面而言,各地两会早已召开,地方改革发展的方略与思路早已确定,关键就在于贯彻落实,关键就在于以严实的作风去保障和落实。尤其是地方各级党委(党组)不能当“甩手掌柜”,只是安排了事,不管政策的执行过程和具体成效。面对脱贫攻坚和改革发展的重重压力,唯有实干,唯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才能开创新局面。

 

别让“甩手掌柜”荒了治党“责任田”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能不能落实到位、落实好、见成效,这就要看责任是否明确到头,是否扎实压在肩上。

然而,在现实的干部管理中,不明确责任不在少数,有些党委书记还糊涂地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领导、纪委负责,思想政治建设、学习是干部自己的事,自己在工作中只做“领导”的事,出了事也只是负有“领导失职、失察”等责任。责任不落实的更多,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习惯当“甩手掌柜”,对上级的来文来件,一签了事;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报告,一阅而过;对群众的举报投诉或问题反映,一转不管。看见干部有问题苗头,没有吼一声的胆气,更没有掴一掌的勇气,当“老好人”,做“太平官”,“只挂帅不出征”。这样的管理成效可想而知。

对群众有害的,再小的也要除。不除,毒会更多,毒害会更深。除了,虽然过程有些痛、要吃苦、要得罪人,但是“风雨之后见彩虹”,痛过之后就是清正廉洁,有位有为。党委书记作为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处于最核心的位置、最关键的环节,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的风源地、方向标。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党委书记是毋庸置疑的第一责任人。宽害严爱,有时候善与恶仅在一念之间,行善止恶是最大的功德。直面问题,挽救干部,就是救人一命。如果对干部哄着捧着,该扯袖子不敢扯,该敲警钟不去敲,就相当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就是为政失德、为政不善,就是害人。如果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就会对那些乱伸手的扯扯袖子,对那些有违纪违规趋势的人敲敲警钟,吼一声、拉一把,抓早、抓小、抓苗头,就会挽救很多徘徊在贪腐边缘的干部,就不会出现“没有感觉到党组织存在”的表面忏悔实则讽喻。

对于病毒就必须无情。如果将干部队伍比喻成一台计算机,作为担负党风廉政建设全责、主责、首责党委书记就是这台计算机的超级“杀毒软件”。一方面,要建立“防火墙”,防止病毒感染和扩散。另一方面,要启动“杀毒程序”,对病毒毫不留情,对腐蚀予以清除,维护系统健康运转。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始终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不当甩手掌柜,亲自抓、主动抓、严格抓,当好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统一领导。坚持抓早抓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诫勉提醒,防止小问题酿成大错误,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严于律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

责任,不仅明确要怎么做,更表明了要承担什么责。谁担职、谁负责,出了问题就要承担责任。党委书记要对自家的“责任田”负全责,管人管事管自己,履行一岗双责,肩负起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如果因未尽职责,导致出了问题,要实行“一案双查”,既查直接责任、又查领导责任;既查案件本身的问题,又查监督监管不力的问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做到“真兑现”、“硬挂钩”,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究。这样的的责任才是一副切实压在肩上的重担。

 

【启示与思考】

党风廉政,党委不抓谁来抓?惩治腐败,党委不管谁来管?从近年查办的腐败案件来看,在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往往形成窝案串案,其原因正在于主要领导本就是“老虎”,或主要领导玩忽职守、监管不力。

管党治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恒心,又考验着勇气和智慧。抓住了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就找准了廉政建设的突破口。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应当追究党委、书记的责任,,有利于各地党委自觉“抓早抓小”,主动介入问题,切实承担起管理、领导的责任。

有的干部为啥愿当“甩手掌柜”?因为当“甩手掌柜”有许多“好处”。一是轻松。说直白一点,当“甩手掌柜”就是一种懒政,啥事抱着不闻不管的心态,干好干坏无所谓。在“两个责任”落实过程中,既没动力,也没压力,感觉很轻松。二是不得罪人。即使面对干部犯错或即将犯错,也视而不见,不愿出面制止警告,不会轻 易得罪人。

殊不知,甘当“甩手掌柜”,失去了最基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也辜负了党的期望和人民的嘱托。党委、纪委当上“甩手掌柜”,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就失去了根基,完全依靠干部自律的作风,也不可能好到哪儿去,极可能导致廉政建设局部“夭折”。

唯有以严厉“问责”为枪口,瞄准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的“甩手掌柜”,倒逼他们从严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真正把担子担起来,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部才不敢轻易“甩手”。同时,充分利用能上能下的干部流动机制,促进“甩手掌柜”向下流动,甚至驱逐出干部队伍,在面对责任时,责任主体才不会甩手不管。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225/8658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