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导盲犬被送回 盗狗者也请回头是岸

2016年03月03日 15:36

 

【事件介绍】

导盲犬被送回 盗狗者也请回头是岸

北京被掳导盲犬回家 盗狗者写纸条“我们错了”

2月22日,顺义区衙门口村一只名叫乔乔的7岁的黑色拉布拉多导盲犬被掳走。23日晚,失踪两天后,乔乔被“送”回了家,回到主人田先生身边。值得注意的是,乔乔回家时脖子上系着塑料袋,袋中装着写有“我们错了”的纸条,疑为盗狗者所写。

2月23日,记者从顺义警方处获悉,警方目前正在进一步工作中,并敦促嫌疑人尽快投案自首,配合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争取从轻处罚。

进展:导盲犬被“送”回家 “盗狗者”留道歉纸条

田先生说,23日晚6点50分左右,乔乔丢失的第二天,他们一行5人正准备出家门再去找乔乔,忽然徒弟们喊起来,“说是乔乔,乔乔回来了。”田先生的徒弟谢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刚出门口,看到乔乔从离家十多米远的地方向田先生跑过来,“它踮起两只前爪抱着师父的腿,一直叫唤着。”知道乔乔回来,田先生一行人高兴得哭了起来。

谢女士说,乔乔回来后,他们发现乔乔的项圈不见了,脖子上还系着一只白色的塑料袋。“我们打开一看,里面有张纸条,上面大概是写着:‘我们错了,狗给您送回来了,请您原谅,我们这两天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据谢女士描述,乔乔回来后有点蔫儿。“我们赶紧拿食物和水给它,它吃得比平时多,好像饿坏了……但不管怎么说,乔乔回来了,师父很开心,他一个劲儿地抚摸着乔乔,而乔乔也寸步不离地守在师父身边。”

“这两天一直盼着乔乔能回来。原本以为要费一番周折才行,真没想到乔乔这么快就能回来。”田先生表示,以前每天都会让乔乔放松身体,“解开导盲鞍,让它撒撒欢”,但他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让乔乔独自出门散步或者方便了,“就算在家门口也不行,起码得拴着链子或者戴上导盲鞍,只能委屈点,让它在室内撒欢了。”

而是否追查掳走乔乔的人,田先生停顿了一会儿后答复说:“说句实在的,他们能把乔乔送回来,说明还是有善心的,比起追不追究责任,我更希望能够让大家多多关注动物保护的问题,尤其是对导盲犬的保护。”

2月23日,记者从顺义警方处获悉,2月23日18点30分许,盗走导盲犬乔乔的犯罪嫌疑人迫于警方的压力,将乔乔偷偷送回事主家。警方正在进一步工作中。在此,警方敦促嫌疑人尽快投案自首,配合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争取从轻处罚。

调查:北京有10只毕业于大连基地服役导盲犬

22日,田先生的导盲犬乔乔被掳走后,曾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乔乔毕业的中国导盲犬大连基地,告知乔乔丢失的消息。昨晚,得知乔乔回家的消息,基地的负责人梁女士表示“很开心”,并表示会告知担心乔乔的训导员和寄养家庭。梁女士透露,目前从该基地毕业、服务于北京市盲人家庭的导盲犬共有10只。

梁女士告诉记者,像乔乔这样的导盲犬,从最初的选拔到顺利毕业,要经过几个阶段的重重考验。

“首先在犬只出生45天后,会有一个初级选拔,通过考核的小狗会被安排到寄养家庭中生活。因为导盲犬最终是要服务盲人家庭的,所以要培养它们学习与人相处,接触社会。”梁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

梁女士强调,对于寄养家庭,他们也提出了一些细节上的要求,“比如要训练小狗不能上床、上沙发,要经常带去公园,教会它们在室外方便,让他们学习与陌生人群接触,并且能够接受基地的定期访问和考核。”

年满1岁时,基地会对导盲犬初选者进行骨骼和性格测评,进行再次选拔。“通过的小狗才能回到基地进行专业科目的训练。”梁女士介绍,80%的专业科目是教会导盲犬适应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环境,“比如经常带它们到环境复杂的步行街,教它们过马路。”

延展:一只导盲犬的培训费用约为15万元成功率仅为40%

由于每只小狗的接受程度不同,因此课程的学时长短有所不同,“但基本在1年至2年内能完成课程。”梁女士补充说,从完成训练课程到服务盲人家庭,中间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安排盲人申请者与导盲犬共同参加测评,共同训练,这个阶段需要40天左右。

“根据申请者的具体需求以及他的身高体重,甚至步速,基地会安排合适的犬只与申请者进行配对,通过40天左右的相处,并通过考试后,申请者才能把犬只带回家使用。”

对于盲人申请者,基地也会有一些基本要求:“犬只后期的日常维护需要申请者自己承担,大约每个月在300元左右,考虑到这些,我们会要求申请者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梁女士介绍,从挑选出合格的幼犬到犬只通过考核毕业,培育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的概率在40%左右。“一年能毕业20只导盲犬,但和申请者相比,仍然是供不应求,因为每年经过确认的盲人申请者会达到300至400人。”

梁女士告诉记者,目前,该基地的导盲犬种类有拉布拉多猎犬和金毛猎犬两类。“都是基地培育的,血统纯正,性情也温顺。”

此外,梁女士告诉记者,仅从培训犬只的人工费用和喂养费用来计算,2010年,基地培训一只导盲犬大约需要12万元,而现在至少需要15万元。

 

 

偷导盲犬“请求原谅”,只是想逃避法律制裁

一般而言,向别人“请求原谅”的人,大多都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们真诚道歉,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获对方谅解。但在笔者看来,本案件中的偷狗人的“请求原谅”却并非在这一范畴,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息事宁人,最终达到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

从报道中不难看出,偷狗卖钱已成一些犯罪分子的生财之道,并且在这一地区十分猖獗。尽管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辆偷取“乔乔”的银灰色五菱面包车,与偷取另一只狗“无敌”的银灰色五菱面包车是同一车辆。但从两边反映的涉事车辆后备厢都有明显被撞痕迹看,不排除这两起偷狗案件是一个犯罪团伙所为。这样问题就来了,既然有可能是同一犯罪团伙,既然参盗车辆使用的是套牌,他们八成就不是初犯。如果他们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并真心回头是岸,那么送回的狗就不应只是“乔乔”,“请求原谅”也不该仅针对田凤波。

可见,偷狗人有选择的送回狗,并附上“请求原谅”纸条,并非真正意识到错了,更不是真心回头是岸,而是迫于“乔乔”的特殊身份和价值,以及警方重视和社会关注的压力。有了“乔乔”的特殊身份和价值,他们一定会意识到这已不是普通偷盗;有了警方重视和社会关注,他们也一定会意识到这个案子会必破。想想看,面对即将到来的“吃不了兜着走”,他们不是为了息事宁人,逃避法律制裁又是什么?

或许有人会讲,笔者的论调太绝对,凭什么说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错,不是真心回头是岸?笔者要说的是,真正知错的人,会敢于担当自己的错误;真心回头是岸的人,会勇于接受对所犯错误的制裁。而新闻中的偷狗人一无当面去“请求原谅”,二无主动投案自首,又有多少诚意可言呢?

因此,笔者奉劝这一案件的偷狗人,送回“乔乔”、留“请求原谅”纸条只是赎罪的开始,只有投案自首,彻底交待所有犯罪行为,并诚心接受法律制裁,才是唯一的出路。切记,抱侥幸心理和打如意小算盘,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是好自为之吧。

 

 

需要寻回的不仅是“一只导盲犬”

一只导盲犬,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几个年轻人抢走了。盲人田先生的报警不仅引起了警方重视,还引起了媒体关注。这在一些人看来有点小题大做了。真的是小题大做吗?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对盲人权益的兴师动众。这不是一只导盲犬的事情,一只导盲犬能不能寻找回来,这不只是金钱价值可以划等号那么简单的。即使,警方能为田先生找回导盲犬,能不能同时找回他们的权益?

这几位掳走了导盲犬的年轻人为何要掳走一只导盲犬?是因为导盲犬太可爱,还是因为导盲犬太金贵?其实都不是,这些掳走导盲犬的年轻人未必喜欢狗儿,未必想养育这样一只狗儿,而是在寻找刺激。在他们的心里这是一次很刺激的游戏,看到盲人无奈的表情,他们找到了刺激的疯狂,找到了娱乐方式。这暴露出的实际上是残疾人的生存现状。

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保护残疾人的法律。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残疾人的权益得到了维护?就业的时候歧视残疾人,购物的时候歧视残疾人,办理业务的时候也歧视残疾人,当很多超市规定“残疾人和导盲犬不准入内”的时候,当公交车也不欢迎导盲犬进入的时候,当公务岗位招聘也给残疾人设立了一个“不能接纳”门槛的时候,残疾人的权益维护在哪里?

除了权益的得不到保障之外,还需要关注的是残疾人各种基础设施不到位的问题。很多地方发现了奇葩盲道:有的盲道只有半米宽,有的盲道上有电线杆,有的盲道是弯弯曲曲的,有的盲道尽头竟然是个死胡同。这都是公共设施的缺位问题,本来是可以造福残疾人的设施,却成为了祸害残疾人的设施。盲道是这样,其他为残疾人准备的服务何尝不是这样?去年被媒体曝光的“残疾人请上三楼办理业务”就很有代表性。很多摇着轮椅来的残疾人发现,上三楼的时候竟然没有电梯,让他们如何上三楼?

值得一说的,还有涉及残疾人的侵害案件。一些年轻人把戏弄残疾人当成开心娱乐的形式,不是欺负他们,就是玩弄他们,经常出现戏谑残疾人的恶作剧。这样的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固然,这与一些人的扭曲心理有关系,又何尝与法律处罚不到位没关系呢?

一只导盲犬值不了几个钱,可是却是盲人的眼睛。当这些年轻人掳走导盲犬的时候,被掳走的恰恰是残疾人的基本权益。丢失的是导盲犬,丢失的更是残疾人本该有的生存生态。需要寻找回来的不仅是“一只导盲犬”,更需要找回的是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权益的维护。

 

【启示与思考】

或许是掳犬人良心发现,也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知道迟早会被警察找出来,当然也不排除掳犬人不知道这是一只导盲犬。但无论是出于哪种心理,至少能够将“乔乔”完整送回,这就是功德,就是悬崖勒马,属于良心末泯。

如此大动干戈、劳师动众,要不是犬主人报警、求助媒体,要不是那么多名人、大V的加入,形成无孔不入的信息网,或许掳犬人还真不知道掳走这只导盲犬的严重后果,更不可能知晓因了这只导盲犬外界发生着怎样的“热闹”。不幸中的万幸,正因为网络的力量,正因为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导盲犬“乔乔”终于平安归来,不至于成为狗贩手中的钞票,让社会民众再次相信“浪子回头”之说。

那么,掳犬之人该不该被原谅呢?当然必须得到应有的原谅,及时悬崖勒马,完整送回导盲犬,罪恶得到及时阻止,但这种谅解应该体现在减轻罪责之上,而非完全不追责,毕竟掳犬行为已发生,社会恶劣影响已造成。违法被究,执法必严,导盲犬回来了,但此事件不能因此而划上句号。

毕竟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一只导盲犬在家人的眼皮底下被掳走,这种行为与抢无异,如果上纲上线,比抢的性质更恶一些,幕后的黑手到底是普通的掳狗还是专抢名贵犬?这不得而知,导盲犬是回来了,但疑问却无法解开,始终是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雾霾。这层雾霾不除,又何谈导盲犬回来了?“乔乔”是被平安放回来,迫于舆论的压力,但相关嫌疑人还没有被挖出来,是否还会有其它的家犬被掳呢?

所以,如果真正想得到导盲犬主人的原谅,得到社会民众的谅解,那么,掳犬之人应该浪子回头,勇敢站出来,向公安机关自首,坦白自己的罪行,承担起应有的罪责,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法律的宽大处理,才能获得社会民众真正的谅解,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303/8675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