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两学一做 榜样

这里有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2016年03月18日 14:17

“为农村的发展出实招”“在群众需要时见行动、用真情”……一本密密麻麻写满驻村工作思考的日记本上,首页的几行文字时刻警醒着大学生村官德吉央宗,让她工作丝毫不敢懈怠。近5年的时间,她深入农村、为民解忧、帮民致富,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为高原农村的贫困百姓燃起希望。

2011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德吉央宗来到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白堆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一个女学生能有啥用?”“她只是坐办公室写材料罢了!”面对一脸稚气的大学生村官,村民们质疑。24岁的德吉央宗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对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孩而言,这个只有347户、1494人的小村落的村务远非想象得那样简单。几年前的白堆村房屋破旧不堪,村里的首要工作是提升改造村民住房及整治村容村貌,村委决定由德吉央宗负责规划、测量等前期工作。由于住房建设涉及每家每户的利益,事务繁杂琐碎,愁坏了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姑娘。

为了做到公平、公正,3个多月的时间里,德吉央宗每天走村入户,拿着皮尺逐户测量宅基地、规划新村落建设,起早贪黑忙个不停。几个月下来,曾经皮肤白皙的小姑娘变得又黑又瘦。由于基础工作扎实,村民的“安居房”终于顺利开建,曾经对德吉央宗的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的村民,完全改变了看法。

然而,德吉央宗并不满足于此。她经常将村里最脏、最难、最累的活都往自己身上扛,有时撩起衣袖、挽起裤管下到田间地头与百姓一起翻土种地。久而久之,村民大事小事都找她帮忙,哪家经济生活有困难,谁家的老人、孩子需要特别照顾,哪户村民种地缺劳力……德吉央宗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着村里的事务。

“与村民同吃、同劳动,融入他们,才能知道他们想什么,有什么需求。”德吉央宗说。地处拉萨河下游的白堆村,长期以来以种植青稞、油菜为主,村民一年的收成只能维持生计,靠天吃饭的思维模式长期束缚着这里的发展,如何广开致富门路?2014年,德吉央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挑起了谋划全村发展致富的重担。

借助距离拉萨市区近的区位优势,德吉央宗带领全村种植玛卡、养殖藏鸡等。2015年,全村500亩玛卡迎来大丰收,很多农户亩产效益达1万多元。同时,她积极推广“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组织培训村民外出务工,想方设法增加村民收入。白堆村人均年收入由5年前的6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02万元,比西藏农牧民平均收入水平高出近3000元。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室、卫生室、农村合作社等,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家富、村美、人和”的先进村。

“在基层工作,既没有固定的工作日,更没有固定的休息日,村干部几乎是全天候待命状态。虽然很辛苦,但是这里有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德吉央宗说。虽然家在拉萨,距白堆村仅30多公里,但几年下来,她只回过几趟家。

基层工作充实又忙碌,一转眼,德吉央宗已经29岁了,她仿佛忘了这是一个女孩该出嫁的年龄。德吉央宗说:“全村还有82户村民较贫困,未来三四年,我希望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过上好日子之后,再考虑把自己嫁出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318/8757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