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好环境也是一种招聘砝码
2016年03月29日 10:41
【事件介绍】
陕西一县医院招聘打环境牌:山清水秀没雾霾
3月19日上午,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格外热闹,上万名学生拿着求职简历排队进入招聘会现场,每家医院的展台都准备了岗位说明及资料,接受学生们登记。
咸阳、宝鸡、渭南等地很多区、县医院的招聘展台被学生排队包围,有的只需要10个人,却登记了上百人,但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和乡镇卫生院却比较冷清。
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小刘一会儿功夫就投出了十几份简历。“还是挺受欢迎的,可供选择的地方不少。”小刘说家在乾县,觉得咸阳、宝鸡的县区级医院条件都不错。小闫同学是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家在蓝田县的他目标非常明确,要去蓝田县的医院。
医院院长亲自坐镇招贤
“来,同学,你是什么专业的?过来坐坐吧。”在石泉县医院的展台,院长罗振峰热情地招呼着学生们。罗院长说,想为医院招些专业合适的学生。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目前医院患者人数剧增,但能看病的医生却不够用,好多科室青黄不接。尽管罗院长和几名工作人员“推销”的十分卖力,但一早上也只有30多名学生登记。
“我们医院要招20个人,以临床医学为主。”罗院长说,登记的30多人有多少会去医院参观面试,他心里没底。尽管定向招聘待遇优厚,不考试直接录用,带编制还提供住房,有3万元安家费,一去就能拿到4000元工资,但由于石泉较为偏远,不太受学生们的青睐。
为吸引人才打出环境牌
“没有雾霾,没有蔬菜污染,没有水污染,山清水秀石泉县欢迎你。”在石泉县的展台上,这样的标语令人瞩目。
“我们多好的地方啊,希望大家都去我们石泉县。”石泉县中医医院院长叶剑说,为了吸引人才,石泉专门打出了环境牌。据叶剑介绍,该院也同样面临门诊医生严重缺少的情况,所以准备招聘10名临床医学及影像、麻醉专业的学生,但一早上才登记了9人。“都想找离家近的,嫌我们太远了”。叶剑说,县级医院还好一点,乡镇卫生院几乎就没有学生愿去。
政策倾斜基层待遇也不错
省卫计委人事处工作人员介绍,我省农村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不足城市一半,乡镇卫生院严重空编,为改善基层卫生人才急缺,医疗服务能力弱的现状,我省从2013年起连续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并从编制、职称、工资、安家费、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目前已有5000多人留在基层。
“近年来国家政策投入偏向基层,设备先进,但缺少人才,去基层工作是不错的选择,培训多,机会也多,干几年就可能是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该工作人员表示,学生进入基层医疗机构月收入三四千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家观点:
反方:招聘打环境牌只是弱者的筹码
在眼球效应时代,“招聘环境牌”以不走寻常路的做法吸引了看客的注意力。然而,招聘说到底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过程,吸引了求职者的眼球并不意味着招聘的成功。“招聘环保牌”为石泉县增添了一块博弈的筹码,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块筹码或许难以奏效。
咸阳、宝鸡等地的区、县医院受到了求职者的追捧,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和乡镇卫生院却比较冷清,不同的医院,在就业市场的生存生态上存在着鲜明的反差,真可谓“冰火两重天”。石泉县较为偏远,不大受求职者青睐;县级医院还好一点,乡镇卫生院几乎就没有求职者愿意去。
从本质上看,求职就业也是一次社会流动,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分层。那些集聚较多优质资源的大中城市,不可避免成为求职者眼中的“香饽饽”,有助于让求职者过上体面、尊严的生活,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而那些偏远落后地区,在求职者看来无异于“人往低处走”,显然对他们缺乏足够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在明知劣势的背景下,石泉县试图发挥比较优势,以“环保牌”来争取求职者,说到底是一种无奈的“弱者的筹码”。对于这些初出茅庐的学生来说,大中城市好的工作环境、优渥的薪酬待遇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让人心动。在他们的价值排序中,优美的生态环境难免要让位于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生存理性的驱使下,许多求职者难以做到眼睛“往下看”。
满足基层医院对医卫人员的需求,显然不能依靠道德化的动员和感召,而是要从根本上提升基层医院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不论是改善基层医卫人员的薪酬待遇,还是为他们提供发展通道,抑或提升他们的社会认同,只有让“劳动更有价值,劳动者更有尊严”得到真正体现,才会让求职者“孔雀往偏远落后地区飞”。
正方:招聘打环境牌并不是笑话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为了能够招到合适的人才,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总的来看,几乎都是围绕感情招人、待遇招人、前途招人。像陕西石泉县这样,打出“山清水秀没雾霾”的旗号,采用生态招人的并不多见。就目前来看,此招未必大用,但放眼长远,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生态招人,而且效果越来越明显。
这几年,在对环境的认识上,我们经历了一个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迈向“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跨越。为什么“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把握。第一个方面,环境也是生产力,绿水青山会直接创造价值。20日有新闻称,广东村民向游客兜售空气,小袋10元大袋30元。这就是绿水青山创造直接价值的一个体现。除此之外,还有以绿水青山为基础的旅游产业、有机农业等。
第二个方面,环境也是软实力,绿水青山会创造间接价值。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可谓手上两项最重要工作。在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引资还是引智,都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无限拼政策了。现在大家拼的更多是软实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几乎所有地方都把提升软实力放在重要位置,有些地方甚至掏出几个亿用来宣传形象,告诉世人这里是宜居宜业之地。
软实力是一个生态概念,有其复杂构成,最起码包括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环境生态这几种。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家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到位。换而言之,那些具有环境优势的地方,更容易在竞争中胜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是相通的,招才引智的核心是人,人才肯定会往环境好的地方走。
新常态下,环境是生产力,也是软实力。有人可能会讲,既然环境十分重要,那么是不是边远地区更具备“洼地效应”呢?正如前述分析的,软实力是一个复杂命题,并不仅仅受一方面影响。就目前来看,边远地区和发达城市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硬件差距。但要看到,这个差距在不断缩小。
山清水秀没雾霾也是软实力,招聘打环境牌并不是笑话。可以预计,随着环境权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大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会有更多的地方打出环境牌,像陕西石泉县一样喊出“山清水秀没雾霾”。这种环境优势,也是后发地区弯道超越的底气所在。就现阶段而言,生态软实力作用固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但就未来看,作用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直至产生决定性作用。
【启示与思考】
生态牌无疑是最响亮也最吸引人的一张牌。不过,一个医院能够以此作为噱头,恰好说明生态环境的可贵。在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雾霾已成为公众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时,良好的生态将会成为一个地方,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也是其具有绝对比较优势之处。正如白岩松所说,“生命一呼一吸之间,雾霾是什么?它影响的就是自由呼吸,就是生命,所以,还有比这更大的事吗?”
曾经有一句公益广告是,人类如果不珍惜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也曾有人说过,未来世界最珍贵的财富,不是金钱也不是名利,而是没有被污染的水源和空气,没有被破坏的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于病患者,可以说是养病康复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疗,“没有雾霾,没有蔬菜污染,没有水污染,山清水秀”的就医诊疗环境,不仅是患者向往,也是医务工作者寻觅的地方。
蓝天白云、山清水秀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环境、保护生态永远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敢于打环境牌,也是自我加压,以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造福百姓。故而,无论是公众,还是公共管理机构,都必须由此进一步强化生态危机意识,共同致力于对生态的保护与环境的治理,让青山绿水不再是奢求!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329/879957.shtml